《过秦论》译文(精选15篇)_原文_翻译对照

98e范文网 时间:

《过秦论》译文(精选15篇)

《过秦论》译文 篇1

  过 秦 论

  作者:贾谊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关隘),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象卷席日子那样卷起,象用布包一样)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先辈的旧业,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向南占领了汉中,向西攻取了巴蜀一带,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各诸侯国惊恐害怕,集会结盟来想方法削弱秦国,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志士能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时期,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君子,都既聪明智慧又忠诚守信,既宽厚道又友爱待人,既能尊敬能人,又能器重谋士,共同约为合纵,离散了秦国的连横,聚集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力量。于是六国的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类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凭着十倍大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直逼函谷关去进攻秦国。秦国人敞开关口迎敌,九国的军队,徘徊着不敢前进。秦国没有耕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于是合纵解散盟约破坏,各国争着割让土地去贿赔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败逃的军队,使无数尸体横卧,流淌的血可以使盾牌漂浮起来;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因而强国请求归服,弱国前来朝拜。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传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大事。到了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像挥动长鞭赶马那样来驾御天下,吞并了西周、东周,灭掉了诸侯国,登上了尊贵的皇位而统治全中国,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越族各部落的头领,俯首投降,听众秦国小官吏的摆布。秦始皇就派大将军蒙恬在北方筑起长城守卫边防,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到南方来牧马,已亡六国的遗民不敢拿起武器仇雪恨。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秦始皇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焚烧各学派的著作,企图使百姓愚蠢糊涂;毁坏著名的城堡,杀害杰出的人物;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来削弱天下的老百姓。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依靠亿大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优秀的将领,强劲有力的弓弩,把它险要的地方;忠实的臣子,精壮的士兵,投置了锐利的兵器,而谁敢把他怎么样。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中以为函谷关中这样坚固,象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始皇死后,遗留下来的威望还震慑着边远的地方。然而阵涉是一个用破瓮做窗户,用绳子系门轴的穷苦人家的子弟,是一个耕田作奴隶的人,而且是一个被征调往渔阳守边的人;他的才能比不上平常失,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才能德行和陶朱、猗顿那样的财富;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率领疲惫困乏的士卒,带领几百人,因过头来,攻打秦朝;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象云那样集合拢来,象回声那样应声而起,担着粮食,如影随形体那样紧紧跟着。殽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起行动起来就把秦朝的统治推翻了。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要说这时秦朝的统治力量,并没有缩小减弱啊。雍州的土地,殽山函谷关的坚固险要,仍然象从前那样啊。陈涉的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九国的君王尊贵;农具木棍一类的东西,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守卫边塞的戍卒,不比九国的军队强,深远的谋划,行军作战的策略,也不如从前的那些谋士。但是成功和失败却有不同,功绩事业也恰恰相反。试拿殽山以东的各国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但是秦国靠不大的地方,得到帝王的权势,统辖八州,而使同等的六国来朝拜,已经有了一百多年了;然后把天下作为家,把殽山函谷关作为内宫;然而一个人发动起义,帝王基业就毁灭了,皇帝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没有实施仁义,攻取天下守住天下的形势就不同啊。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殽函为官;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译文 篇2

  教学目的

  一) 知识教学点:

  1。 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 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 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二) 能力训练点

  1。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特别是第五自然段对比分析处应认真理解。其几项力量的对比是:陈胜<九国<秦国<秦朝。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强秦亡于陈涉,其结论推出中心论点。这种顺理成章,极有说服力的写法应仔细体桧。

  2。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3。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4。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1。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四) 美育渗透点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学法指津

  读。本文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层次先后的,气势充沛,一气呵成。初读时不要中断,不要旁及其余,以形成整体感。

  理。在读的基础上划分结构,理出头绪。用列表形式表示出秦的兴亡过程。如:(1)孝公:崛起(2)五王:强大 兴(攻)(3)始皇:统一(4)二世:灭亡 亡(守)(5)亡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析。即是对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一段,要抓住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施政方针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段,要注意领会作者极写诸侯约从反秦的强大阵容和不可抗衡的声势的意图(用以反衬秦之强大,为下段写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蓄势);第三段,分析秦创建大帝国之后怎样转入守势,从其愚民、弱民、防民等守策看其走向覆亡的必然性;第四段,要明确作者写陈涉亡秦而采用寓褒于贬的写法的用意(秦民心丧尽,自取其祸);第五段,分析内部层次以及与全篇的关系(①从不同的角度将陈涉之众与九国之师进行对比,提出问题。②归纳中心论点,解决问题。在第二层次中,均有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前4句照应一、二段,中间5句照应三、四段,最后照应成败异变二句,顺势回答了第一层留待解决的问题)。

  诵。即是深入领悟全文要旨的重要步骤。诵读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本文虽为史论,但语言上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诵读时要细加品味。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过秦论》译文 篇3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1、这是千古名篇,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文采上,都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除课本要求的背诵以外,其他部分也要熟能成诵。

  2、学习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论证语言的特色。

  3、了解本文常见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4、体会本文巧妙的巧思,缜密的结构,精当的铺垫。

  【指点迷津】

  重点:

  1、了解作者贾谊。

  2、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3、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分上、中、下三篇,本文选自《新书》,是上篇,内容是总论天下的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是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指陈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危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上篇的中心思想是在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施行仁政。

  本文共5个自然段,分五个部分。(大意略)

  4、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本文作者作了几项对比:一是将秦国的实力与山东九国对比,实力远远大于九国;二是将秦国的实力与秦统一天下后的秦朝对比,秦朝的实力大于原秦国十数倍自不待言;三是将陈涉的实力与九国对比,陈涉的实力则小到“不可同日而语”的程度。

  陈涉〈九国〈秦国〈秦朝最后交锋的却是最弱小的陈涉与最强大的秦朝,而结果却是秦王朝的灭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行文至此已水到渠成,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独具特色,从语言的运用看,文章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句与排比句,又多用对偶与排比浑然揉合的长句,句子短长相间,读来琅琅上口。处处重复却不给人以累赘之感,句句相似却又没有雷同之嫌。

  6、本文翻译时应注意的事项。

  本文多用铺陈渲染手法,极具气势,但给翻译带来了困难。比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中的“席卷”、“包举”、“囊括”三个动词均有“并吞”之意,“天下”、“宇内”、“四海”均指“天下”。很难分别为这两组近义词找出几种不同的说法来翻译它们。解决的办法就是凝缩,如上句可译为:“(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全国的雄心”。“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则可译成“宰割、吞并各诸侯国的土地。”余类推。

  7、正确理解本文中的繁笔写法。

  按照常规,议论文中应以议为主,叙为次;叙为简笔并为议服务。

《过秦论》译文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准字音,重点字词正确书写。

  3、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4、能正确翻译文言文。

  【重点】

  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难点】

  能正确翻译文言文。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文言文中句子省略成分、词性转变、一词多义的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议论和记叙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的结构美和论证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贾谊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施“仁义”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时间】共2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向隐《贾生》

  翻译: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二、作者介绍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鹏鸟赋》最为著名。

  三、写作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非常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

  五、解读标题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指责、批评秦的过失)。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过秦论》被鲁迅誉为“西汉鸿文”。

  过秦:指出秦的过失

  论,表明文体是一篇议论文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帝王享受而横征暴敛;为了修城造宫而滥征民力;为了钳制思想而焚书坑儒;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实行严酷的刑罚,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秦朝迅速灭亡。

  六、新知讲解

  1、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2、分段讲解

  研读第一段

  原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固:形作名,险要的地势

  以:表目的

  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席、包、囊”名作状语,像……一样

  八荒:八方荒远之地。宇内、四海、八荒均指天下

  内:在内,名词作状语

  务:致力于

  外:名词作状语对外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译文】秦孝公占据殽山,函谷关那样险固的地方,拥有雍州一带那样辽阔的地方,(秦国的)国君臣子牢固据守来(窥探)周王朝,有并吞天下,占领海内,控制全国的意图,吞并八方的野心。在这时,商鞅辅佐秦孝公,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对外实行连横,来使诸侯各国相斗。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研读第二段

  原文: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既没:已经,通“殁”死

  蒙故业:已有的基业

  遗策:前代的策略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举:攻占、攻取

  膏腴:肥沃

  会盟:古代诸侯国之间聚会而结盟爱:吝惜

  以致:以是连词表目的,致:招致、招引。

  约:结

  合从:通“纵”

  相与为一:互相帮助,成为一体

  【译文】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向南攻取汉中,向西吞并巴、蜀,向东割取肥沃的地盘,向北占领要害的郡邑。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

  原文: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明智:英明

  忠信:诚实,讲信义

  爱:爱护

  贤:贤能的人

  重:重用

  离:使…离散

  兼:兼有,集聚

  众:部众,即军队

  【译文】:在这时,六国的贤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原文: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于是:在这时

  为:替

  之徒:这一类人

  制:统率

  兵:军队

  【译文】:在这时,六国的贤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替他们谋划;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原文:尝以十倍(于秦)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尝以:曾经;用,凭借

  师:英明

  叩关:诚实,讲信义

  延:爱护

  逡巡:贤能的人

  费:重用

  而:使…离散

  困:兼有,集聚

  【译文】: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国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进攻秦国。秦国人打开函谷关的大门来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徘徊起来,不敢进去。秦国没有消耗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精疲力竭了。

  原文: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于是:顺承连词,这样

  争:争着

  赂:贿赂

  弊:通“敝”,困乏、疲惫

  漂橹:使…漂浮;盾牌

  因利乘便:凭借有利的形势

  请服:请求屈服

  浅:短

  【译文】:这样一来,合纵解散,盟约失效,六国争着割地去贿赂秦国、秦国有多余的力量利用他们的弱点来制服他们,追逐逃走的败兵,使百万败兵尸横遍地,流的血能让盾牌浮起;秦国进而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请求降服,弱国前来朝拜。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执政的时间很短,秦国没有什么大事。

  研读第三段

  原文: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奋:振兴策:马鞭子

  六合:天地四方

  敲扑:行刑时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鞭笞:用鞭抽打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委:托付、交付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译文】:等到秦始皇即位后,他发展前面六代君主遗留下来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各诸侯国,吞并了东周和西周,相继灭掉了诸侯各国,登上最尊贵的皇帝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译文】: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那和象郡;百越的首领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秦的下级官吏。秦始皇于是又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人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再到南边来放牧、六国的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雪恨。

  原文: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道:法则、制度

  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隳:毁坏

  信:可靠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帝王:名词用作动词,做帝王

  【译文】: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国方法,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使百姓变得愚昧;毁坏著名的城邑,杀害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把它们集中在咸阳,去掉刀锋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从此以后,凭着华山当做城墙。借着黄河当做护城河,上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着不可测量的深渊,把它们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译文】:优秀的将领手执强有力的弓弩,扼守着险要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握着锋利的武器,缉查盘问过往的行人。天下已经平定,按秦始皇的想法,自认为关中这样险固的地方,坚固的城池方圆千里,这正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代的基业啊。

  研读第四段

  原文: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区。

  瓮牖绳枢:用瓮做窗户,用草绳系门扇,形容家里穷。

  氓隶:指下层百姓。氓,民。隶,低贱的人

  迁徙之徒:被征发的人。

  中人:平常的人。

  蹑足:置身,参与。

  行伍:代指军队。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阡陌:本指田间小路,这里指田野。田间南北向的路为阡,东西向的`路为陌。

  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赢:担负。

  景:同“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译文】:秦始皇死后,他遗留下来的威风仍然震慑着边远的地区。虽然这样,可陈涉不过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轴的穷人子弟,是农村被雇佣的种田人,又做了被征发戍边的士兵;才能比不上普通人,既没有孔子、墨子那样的贤德,又不像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置身于守边的队伍当中,突然奋起在田野之间,

  【译文】: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王朝;砍削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浮云一样汇集合拢,像回声那样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子一样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行动起来,使秦王朝迅速覆灭了。

  研读第五段

  原文: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弱: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小,变弱

  非尊于:不比……尊贵。于,介词,比。下面几句中的“于”与此义同。

  铦:锋利。

  度长絜大:量量长短,比比大小。絮,衡量。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序:安置使有序。

  朝:使动用法,使……朝见。

  有:同“又”。

  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

  【译文】:秦朝的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样。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尊贵;农具和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

  【译文】:被征发戍边的士卒,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但是,成功与失败大不相同,功业也完全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假使让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跟陈涉量量长短、比比大小,比量彼此的权势力量,那简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了。

  【译文】:然而秦国凭借狭小的地盘,发展到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势,统治八州,使本来跟自己地位相同的各国诸候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了;此后才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而陈涉一人发难就使秦朝灭亡,连秦王本人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不施行仁义,攻取与保有天下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3、文言文现象

  一词多义

  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原为动词,在此用作名词)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使动用法。)

  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利

  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形作名)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理位置形作名)

  固守以窥周室/自以为关中之固(牢固地,牢牢地)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彩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

  2、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做用绳子系)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打,用竹杖敲,引申为“奴役”)

  将数百之众(率领,带领)

  4、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尊贤而重士(看重)

  5、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跑的士卒(溃败的军队)

  6、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方)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的屏障)

  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尊贤而重士(贤德的人)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豪杰)

  通假字

  1、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之策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3、锄耰棘矜“棘”通“戟”,武器的一种

  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

  6、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7、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8、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连横之策

  古今异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输赢的“赢

  九国之师古:军队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

  流血漂櫓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

  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为天下笑者,何也?

  (三)宾语前置句

  ①陈利兵而谁何。

  ②崤函之固,自若也。

  (四)状语后置句

  ①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五)省略句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向郡。

  ②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③倔起(于)阡陌之中。

  ④威振(于)四海。

  ⑤身死(于)人手。

  ⑥委命(于)下吏。

  七、课后练习

  1、对下列句中标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致力,专力从事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遭受

  C、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D、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答案:B

  解析:蒙:继承。

  2、下列对文中有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周:在东周王朝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巩,东周则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史称东西二周。

  B、陶朱:即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做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C、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居其他八州。

  D、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

  答案:A

  解析: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都于巩。

  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的手法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历史上,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攻中原。《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③《过秦论》中叙述秦始皇遣精兵良将镇守四方重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一呼百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④天下云集响应;贏粮而景从

  八、作业布置

  1、再次诵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过秦论》译文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这种极尽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之能事的`写法,就是赋的写法150多年的历史,众多的国家、君主、人物和事件作者写来游刃有余这种赋的手法使文章纵横捭阖,自由驰骋,酣畅淋漓,文采飞扬,增强了论证力量,文章自然气盛气势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挡,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由此我们知道了文章气盛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板书]

  师:贾谊作为政论家,他知道仅凭飞扬的文采还不足以深深触动汉文帝他还用什么手法来说理?

  生:对比手法

  师:很好!为了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贾谊还运用表现手法中最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对比手法文章运用对比的哪些地方让汉文帝警醒和震撼?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汉文帝哪些地方会让你警醒和震撼?

  生: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六段,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和武器的悬殊,强调陈涉之弱)(唉,不够有味道,再读,读出味道来)

  生:秦朝与陈涉的对比;(你把这几句话读一读)(第五段,极写陈涉的条件之差,再写他亡秦之速,和前两段秦之强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陈涉之弱反衬秦更弱)

  生:秦与九国的对比;(齐读)(第二段先写六国人才之多,士兵之多,后写他们在秦人面前的窝囊相,对比反差非常强烈,写诸侯之强,反衬秦国实力更强)

  生:秦国本身的对比(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秦的勃兴与速亡形成对比;借助于史实本身的前后对比,秦在“攻”去取天下过程中,几乎所向披靡,而在守卫天下时挡不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陈涉之众)(恐惧——镇定从容;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师:各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双方的特点当你读到这,你会想些什么? 生:尊与卑,大与小,强与弱,败与成,攻与守[副板书] 生1:成败异变,功业相反或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或仁义不施

  生2:强大的九国输给了秦国,强大的秦朝却输给了陈涉秦国赢得了天下,天下并没有变小变弱,秦朝却丢了天下,强秦却亡于微不足道的陈涉之手,因为仁义不施,作为皇帝应该以警醒和震撼

  师:很好尊的、强的一方输给弱的、小的一方,对比的结果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答案令人信服相信这些鲜明的对比给了汉文帝以警醒和震撼,因为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文景之治

  师:我们自然也就知道了用这么多对比,用意是

  生:希望汉文帝以秦为鉴,施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使国家长治久安告诉汉文帝打天下可以用武力,而守天下却必须靠仁义(马上可以打天下,不可以治天下)

  师:本文从九国与秦国、陈涉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秦国本身攻时的形势与守时的形势,多侧面、多角度地反复进行对比

  这一时期的历史本身就是惊心动魄的,加上几种对比不仅交织在一起,而且贯穿文章的始终,使得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跌宕起伏,震撼力强语气激昂有力,文章气势酣畅文章气盛的原因,仿照前面概括一下:用全篇对比到底的手法写出论点,这也正是本文精彩之处[板书]把一种对比写好已属不易,作者把几种对比写得清晰更见作者功力一种对比已经让人震撼,四种对比更是振聋发聩

  强烈鲜明的对比不仅给了汉文帝而且给读过文章的人以警醒和震撼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朝代更替,历朝历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很难跳出这一“兴亡周期律”的怪圈,这种现象让人深思这也是本文成为千古传诵名篇的原因之一

《过秦论》译文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六国论》,思考:为什么同是、秦破六国统一天下直至灭亡这段历史,西汉的贾谊选取“秦亡”这个角度,而北宋苏洵却选“六国破灭的原因”这个角度?

  [板书设计 ]

  固基业(1)              兴        

  叙史实                  充国力(2)              强           攻         之异

  过                                    统天下(3)              盛           守              

  秦                                    义军起(4)              亡                            

  论        析原因(5)                        仁义不施                                   

  [延伸阅读]

  试结合历史学习,说说同是秦亡这段历史,晚唐杜牧《阿房宫赋》是如何借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来揭露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的。

  教师打印《阿房宫赋》,分发给学生

《过秦论》译文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学案,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椙?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

  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缔交赢粮而景从因利乘便万乘之势

  ②宁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静乐毅安乐

  ③翟景墨翟召滑累召不应蒙恬?

  ④逡巡鉏耰棘矜矜持度长絮大度德量力内立法度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守战之具

  ②会盟重宝

  ③明智忠信尊贤而重土

  ④兼韩、魏……之众杜赫之属

  ⑤于是六国之士于是从散约败

  ⑥开关延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⑦因利乘便延及孝文王

  ⑧享国之日浅陈利兵而谁何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自以为关中之固

  ⑩斩木为兵同年而语

  天下非小弱也为天下笑者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身死”后面省略了词;“为天下笑者,何也?”是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过秦论》译文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一、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二、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贾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着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着,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朗读第三段,背诵。

  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

  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过秦论》译文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张“施仁义”的进步意义局限性。(难点)

  2、了解先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结论以及运用对偶、排比的写作方法。

  3、掌握一些常用的多义词,疏通文意。(重点)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和他写作本文的目的;

  2、了解秦国日益强盛的情况;译析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解题(板书课题及作者)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年青时就有才名,经人荐举,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后,升至太中大夫。他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

  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另《新书》十卷。

  贾谊是汉代杰出的政论家。他在政治上强调要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政权,全力抗击匈奴的侵扰,主张重视农耕以充裕民食。

  二、生朗读一、二段,正音

  三、译析一、二段,理解文意

  1、始强:

  条件:

  地利──据、拥。

  人和──君臣固守。

  政策:

  内政──务、修。

  外交──外、斗。

  2、日强:

  文治──蒙故业,因遗策。

  武功──四方攻伐。

  六国──合纵缔交、九国不进。

  结果──纵散约败、割地赂秦。

  第二、三课时

  〖教学要点〗

  译析三至五段;总结课文;完成练习;背诵三至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过秦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一句中“制”字后省略了什么?(之以)

  3、注音:

  崤逡笞隳镝牖

  二、讲析三、四、五段(方法:读、讲、背)

  1、始强。

  2、日强。

  3、极盛:

  外交──执、御,百越俯首、北却匈奴。

  内政──执、鞭,隳城杀杰、废道焚书。

  4、灭亡:

  陈涉:

  人力──疲弊数百。

  出身──贫苦农民。

  才能──不及中人。

  物力──斩木为兵。

  结果──天下响应并起亡秦。

  5、亡因:

  秦:

  国力──非弱。

  余威──震于殊俗。

  地利──自若。

  昔──序八州。

  今──七庙隳。

  陈涉(与六国比较):

  地位──非尊(不可同年而语)。

  武器──非銛。

  实力──非抗。

  战术──非及。

  结论: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总结多义词

  1、制:

  制其兵:控制,统率

  制其弊:*

  制六合:控制)

  增其旧制:规模

  制礼作乐:制定

  周制……:制度

  2、金:

  金人十二:铜

  金城千里:牢固

  闻金声而止:锣

  3、势:

  万乘之势:权力,势力

  攻守之势:形势

  兵势强盛:势头,力量

  四、析讲

  1、三段,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天下的?统一天下后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

  外交上,执长策而御宇内。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震四海”的局面。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第二层,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它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更有甚者,他穷兵黩武,想凭借险要的地势(“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仗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和依靠“良将劲弩”、“信臣精卒”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自以为这样就奠定了“子孙万世之业”。

  2、课文前三段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

  前三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了秦国从开始强大一步步发展到统一中国以后赫赫威势。作者这样写,都是为下文写秦国的迅速灭亡做衬托文章。

  4、强大的秦国是怎样灭亡的?

  这一段的第一句,对秦国的势力的强大再扬一笔,做足文章;接着,用“然而”一词,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先写陈涉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天下响应并起亡秦”。这一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写秦国在陈涉发动的起义面前迅速灭亡的史实。

  5、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段在上述大量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见板书)拿秦与陈涉进行比较,照应第1~3段与4段,最后用“何也”引出全文结论。

  6、辩证分析:怎样看待秦亡的原因?作者的看法是否正确?

  从结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主张“施仁义”来统治的。这种思想属于儒家的政治思想的范畴,是对孟子“施仁政”这一思想的发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秦国的逐步强大以至迅速灭亡,有着经济的、政治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以“仁义不施”作为的原因。但是,应该看到,秦朝的统治者奉行愚民政策,激化了矛盾,的确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施行仁义”的主张是针对汉初的政治而提出来的,在客观上对人民是有利的,所以有它一定的进步意义。

  7、归纳主题:

  本文论述了秦朝由盛到衰的变化中所犯的过失,分析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原因,申述了作者关于治国应施仁义的主张。作者的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

  8、分析写作特点:

  ⑴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举例论证)

  1~3段皆写秦强,作者列举大量史实,先写始强,次写日强,最后写秦终于统一天下,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写来气势充畅,有如江河行地一泻千里。4段用“然而”一转,写出了秦国的迅速灭亡。5段对以上事实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用“何也”问句导出全文结论。

  这种列举大量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收到了水到渠成之功,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⑵对比论证:

  1~3段与4段对比;5段内比;2段内比。

  ⑶对偶、排比,广泛运用。

  9、本篇为何从秦孝公写起?能否舍去一、二段?

  (培养辐射思维能力、扩散思维能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过秦论》译文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归纳掌握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二、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的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解题:过秦论

  三、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是指责秦的过失的一篇政论文。

  四、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五、学生自读课文。

  请同学翻译并指导,指出重点字词。

  指导翻译文本:

  第一段: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段,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王王的功业。

  1、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明确: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

  2、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明确:①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既然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

  第三段,总写秦始皇帝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明确: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2、划分全段层次:

  ①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明确: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明确: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

  ③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明确:施行暴政,“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④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明确: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3、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第四段,总写陈涉起义的情况及其亡秦的结果。

  1、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

  明确: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2、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

  明确:“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

  4、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

  明确:“仁义不施”。

  5、“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

  6、“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明确:“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7、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第五段,归纳作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①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

  ②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

  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六、总结全文:

  秦灭亡的原因

  陈涉和始皇比较

  陈涉和九国比较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七、艺术特色:

  1、善于叙事精于论断

  2、对偶排比气氛热烈

  3、反复比照导出题旨

  八、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古义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担负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盾牌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划分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有包举宇内像包裹一样

  席卷天下像席子一样

  囊括四海像口袋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内立法度对内

  外连横而斗诸侯对外

  南取汉中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面

  南取汉中向南

  西举巴蜀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向东

  南取百越之地向南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

  名词活用为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动词活用为名词:

  追亡逐北逃走

  动词的使动: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容词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

  ③因利乘便“利、便”都解释为:便利条件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背诵后三段,并做小聚焦。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过秦论》译文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2.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八个通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

  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段。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二)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呢,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选一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背景简介

  目的是明确贾谊“过秦”的深刻含义。

  投影(三)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

  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

  [教学步骤 ]

  一、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一)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提问: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选一学生朗读第一段。

  朗读提示: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整段以中速读。

  集体朗读第一段。

  选学生读第二段。

  朗读提示:应注意一下两方面:①秦国“从孝公既没……南……西……东……北收要害之都”语调上扬,应有秦扩张领土、势力空前增强的气势。②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诸侯恐惧……叩关而攻秦”众诸侯约从缔交,罗致人才,戮力攻秦,语势上扬,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秦人开关延敌……争割地而赂秦”,强秦轻而易举,获得大胜,六国却不堪一击,语势由强到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应由低缓的语气读出。最后一句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即可。

  学生齐读第二段,体味语意。

  男生齐读第三段。

  (二)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研读课文,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学生速读后明确:统一天下前,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朗读指导: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充分渲染塑造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集体朗读第三段,背诵。

  女生齐读第四段。

  教师提问: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学生明确:五个方面。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起义的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起义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

  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朗读指导:①“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②“然”急

  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至“之富”)后扬(“蹑足”至段末)读出对比情调。③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集体诵读一次。

  教师提问:既为史论,那么“论”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学生默读思考。

  明确: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銛”“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集体诵读第五段。

  三、全体学生齐读课文两遍,尝试背诵课文三至五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三、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师生回顾交流西汉初的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过秦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总结字、词、句等文言知识,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

  一、教师示范背诵,学生低和

  集体背诵三、四、五段

  二、回顾汉初社会情形,明确作者写作意图

  提问: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学生讨论明确:①“施仁政,行仁政”。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调无伦。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教师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同上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同上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同上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同上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同上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2.提问: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有6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学生逐一明确。

  教师归纳总结。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制

  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

  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 

  例     句

   出     处

   释     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 

           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3.提问: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五、布置作业 

  [1] [2] 下一页  

《过秦论》译文 篇1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2.学习课文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中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结合单元知识短文掌握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处理修辞格的知识。

  教学设想

  1.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

  2.讲授课文,指出作者政治主张的历史局限时,不必在什么是秦二世而亡的真正原因上旁征博引,同时对文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不要过多介绍。可在课外指导学生读点通史或历史故事(如《东周列国志》,虽是小说,但基本事件多见诸其书)。

  3.文言文翻译,是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在研习新课中要有意识设计必要的讨论题,引导学生用单元知识短文所讲的道理来解决疑难问题,获取新知识。

  4.本文逻辑严密,文辞优美,可利用录音等手段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体会文章气势之磅礴,说理之透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课文的后三段。

  教学时数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疏通文句,了解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段。

  导入新课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批评了那种“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的主观主义学风,教导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为什么要“认真地研究历史”?一句话,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西汉贾谊就说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的,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预习指导

  印发预习学案,以学生自学为主。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椙?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多岁时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

  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时代背景:

  春秋以来,战乱频仍,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以“规汉”,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3.自读课文及注释,结合课文前“预习提示”疏通课文,并完成下面练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缔交赢粮而景从因利乘便万乘之势

  ②宁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静乐毅安乐

  ③翟景墨翟召滑累召不应蒙恬?

  ④逡巡鉏耰棘矜矜持度长絮大度德量力内立法度

  (2)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查字典(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给课本上没有注释的下列加点字词作解释:

  ①务耕织守战之具

  ②会盟重宝

  ③明智忠信尊贤而重土

  ④兼韩、魏……之众杜赫之属

  ⑤于是六国之士于是从散约败

  ⑥开关延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⑦因利乘便延及孝文王

  ⑧享国之日浅陈利兵而谁何

  ⑨铸以为金人十二自以为关中之固

  ⑩斩木为兵同年而语

  天下非小弱也为天下笑者

  (3)说明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然陈涉瓮瞩绳枢之子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各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秦无亡矢遗链之费

  ③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⑤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在横线上填空: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句省略了主语。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句,“一夫作难”指;“身死”后面省略了词;“为天下笑者,何也?”是修辞句。

  (6)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说明:预习提纲部分最好印发给学生,特别是作者和时代背景部分,教师不必再赘述。课本“预习提示”部分对本文结构、中心及文采已有简要说明,要引导学生结合“提示”基本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旨。)

  「附」练习答案

  (1)①zòng yíng cóng chéng shèng

  ②Nìng nìng níng yuè lè

  ③Zhái dí shào zhào tián xiān

  ④qūn qín jīn duó duó dù

  (2)①致力,从事;防御和进攻②诸侯间聚会而结盟;贵重③懂事理,有远见;尊重④同时并有;类⑤介宾短语,在那时;介宾短语,从此⑥迎接;困窘,困厄⑦凭借有利的形势;延续⑧享有;时间短暂;陈列;锋利;兵器⑨以,连词;为,做;认为⑩树木;兵器;论国家;变小,缩小;削弱,变弱;介词,被;天下的人

  (3)①名词作状语②使动用法③名词作状语④使动用法

  (4)①夸张②夸张③夸张④比喻⑤借代

  (5)①秦孝公②之③陈涉起义;介;于;设问

  (6)C

《过秦论》译文 篇13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特点;

  2、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3、文言词语的活用,语文教案-过秦论。

  重点难点

  文中“议论”所包含的意思,四个“后人”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型:课内自读课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题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二、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三、阅读课文,反复朗读。

  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四、结合“自读提示”和“注释”,分段阅读课文,教师指点。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过秦论》。

  开首十二个字用两组偶句,极省简地待了阿房宫建造的背景和巨大的耗费,文中“毕”“一”“兀”“出”都是动词。

  接着,由外至内,由物及人,用骈散间杂的句式来写。

  第二自然段在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的基础上,极写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收藏”和“经营”是动作名;“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压缩复句,其中“鼎”“玉”“金”“珠”为名作状,“铛”“石”“块”“砾”为名作动。

  五、作业

  熟读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学生自学3-4段,教师点拨。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

  第3段开始转入“体物写志”,作者用推理分析的方法承论,指出“秦爱纷奢”不恤民力自然会导致灭亡的命运。

  文章的最后一段,充分表达了作者写此赋的用意――“寄托讽喻”规劝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统治者的覆辙。文中除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统治者外,其余三个“后人”皆指秦以后的统治者,主要指唐朝统治者。

  小结:文章两大部分铺事写志,层次极其分明,铺事是写志的基础,而写志才是铺事的目的,结构严谨。因此,文章铺陈虽含夸张,却不显浮靡;议论虽纯属言理,却不显拘谨。

  本文关于历代王朝崩溃皆始于自身*败堕落的观点,以及节用爱民的主张,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作业

  (1)、“思考和练习”(五)

  1、未龙何云:(天上)没有云彩,怎(会有)蛟龙(腾空)?

  2、不霁何虹: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彩虹(凌空)?

  3、鼎铛玉石: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

  4、金块珠砾: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儿。

《过秦论》译文 篇14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合从(zòng)翟景(zhái)将数百之众(jiàng)镞(zú)笞(chī)膏腴(yú)万乘势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过秦论》译文 篇15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 笞(chī) 因利乘(chng) 万乘 (shng)之势 将(jing)数百之众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② 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③ 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④ 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①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②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①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② 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补充注释:①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②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③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④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⑤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⑥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① 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② 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③ 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④ 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⑤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⑥ 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⑦ 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⑧ 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让学生答课文后练习第一题。答案:第二种。

  注:人教社教参认为答案是第一种,误。理由参见前面的引文(一)。要尊重作者原意。

  再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① 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仁义不施。)

  板书:用史实作论据。

  ② 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板书:对比论证。

  3.语言特色。

  先让学生举出若干对偶句和排比句,再举出若干散句,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归纳:骈散结合,读起来声调铿锵,而又不觉呆板。

  四、做课文后练第三、四题。

  附答案如下:(个别题答案与教参不同)

  第三题

  1.AC

  2.AD

  3.四利字均有细微差别:A.利益,与害相对。B.锋利。C.顺利。D.有利条件。

  4.BC

  第四题

  1.席(名词作状语)卷天下,囊(名词作状语)括天下(注:

  人教社教参以此二字在文言文中作动词用,误。)

  2.争(动词作状语)割地面赂秦。

  3.会盟而谋弱(形容词用如动词)秦

  4.弱(形容词定语)国入朝。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