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译文(精选14篇)_原文_翻译对照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精选14篇)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2003/04/01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2
辛苦准备很久的《记承天寺夜游》上完后,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听课老师的较好评价,课赛评委们也给出了如下评价:“既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又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挖掘的知识面广、深,充分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很好。让学生提出异议,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将材料进行理解,空间较开放。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有深度,真正做到了文学给人需要的境界。”领导的错爱让我很是惶恐,在认真做完课堂实录后我静下心来反思了一下这堂课,现将收获整理如下:
其实这堂课我自己也还算满意,打磨过很多遍,真正上的时候因为学生的参与和投入让我也能放下所有顾虑去激情施教,所以下课后很久我仍处在课堂上那种高涨的热情中。
不得不说,学生给了我很多惊喜,首先是“明句读”部分学生的质疑与解疑让我很惊喜。为了践行我教学设计中利用加标点的方式来疏通文意的想法,课前我并未布置学生预习,但这篇文章学生其实已经在之前早自习上齐读过多遍,有的学生已经会背了,所以课前我还担心学生很简单地就完成了加标点的任务,却静不下心来仔细推敲,达不到“晓文意”的目标,但学生的表现让我很是惊喜,他们在加标点的时候我就简单地检查了大家掌握的情况,没有我预想中的顺利,最可喜的是他们还主动将自己的困惑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四个问题都是极有价值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和“夜”之间要不要停顿?“解衣欲睡”后面似乎应该打句号?“寻张怀民”后面语意未完,应该打逗号?“水中藻荇交横”和“盖竹柏影也”中间应该是逗号吧?明确了共性问题后学生小组讨论自己解决,解决的效果也比较好,大家依次明确:“夜”字前加逗号是为了停顿表强调;“解衣欲睡”和“月色入户”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事情,语意未完应该是逗号;“寻张怀明”一句是承接“念无与乐者”想要去找,而后面是已经找到,分别是两个完整的语意,所以中间应该是逗号;“水中藻荇交横”用了比喻,而“盖竹柏影也”一句则点明了比喻的本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中间应该打逗号。因为我的学生基础不很理想,文言文的学习,他们本能地就有畏难情绪,四个文意问题的解决为后面的课开了好头,学生发现问题是他“跳一跳”能够到的,他们便来了兴致。
此外,在“悟奇情”部分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也让我很惊喜。设计这环节时,思前想后,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最终我只抛出了一个主问题:“赏空明之月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结果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和我预设的差不多,很多学生拿到这个问题便直奔着“闲人”二字去了,将文中其他信息一概抛到脑后,巡视学生小组讨论情况时我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立即补充了一个要求:尽量多挖掘,把文章中每个句子都用上。这样一来,学生又回到文中从头细细分析,其实这对后面“闲人”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学生最终得出了苏轼是一个“爱月、有诗意”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一个“幽默”的人,一个“随缘自适”的人等评价。并且深刻地解读了“闲人”二字所蕴含的心境。学生都有话可说,举手的人太多,但因为后面我还有一个借苏轼的诗词来揭示他心境的环节,不得不尽快结束了这一轮发言,这点让我很遗憾。如果是常规课里,我一定会尽量让每个举手的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哪怕的发言并不够精彩或独到,我始终觉得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就是在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在我“坚持”拖了几分钟堂的情况下划下了一个完整的句号,宣布下课时,我留意到很多学生眼中都闪烁着两簇小火花,那是一种有所获的表情,而这也才是我这堂课最大的成就感来源。课毕和听课老师们交流,大脑风暴般的讨论后,我又有了很多收获。就我最担心的学生一来就直奔“闲人”二字,完全忽略其他文本的问题,老师建议我可以倒过来处理,让学生回到文中进一步寻找闲人的证据。这种处理很机智,比我要求学生要全面得、认真地分析每一句文本要好。一位非语文老师的课赛评委告诉我,他从我这堂课中得到了一个感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一点和我近期看书的心得不谋而合。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中,老师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及时、准确、恰到好处、带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才是有效的评价,而有效评价可以促进师生交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我平日的课堂,因追求“答案”,不注意鼓励学生,或者鼓励停留在表面,没能及时地抓住生的闪光点,以后要注意。
最后说说这堂课带给我的两个思考。一、如何帮助学生简历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明句读”一部分我没有重讲文意,学生很欢愉地学了。“析美文”时我让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句中读到的月夜美景,除了一名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了一遍便再无人举手。我反思到这可能和学生对文言文没有信心有关系,他们其实有些抗拒字词的翻译,因为不确定,所以不安不自信,其他开放一些的问题就没有出现如此的情况。二、如何点评学生的回答?最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课堂语言太罗嗦了,就拿我自己而言,我总担心学生没有听清,所以习惯性地会重复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话语,这种机械的重复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浪费时间,很多本来答问题就不够自信,声音很小的同学也因此养成小声习惯,他们都等着我再帮他们重复一遍。想来,这还真是个致命的习惯,在整理教学实录的时候我就关注了一下本节课的点评语言,较日常课堂要简练些,重复学生话语的情况要少些,但是鼓励性的话语还不够。
总说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找到遗憾再去弥补才会提升。这堂课里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对“盖竹柏影也”一句中的“盖”字的挖掘还只停留在惊喜这个层面,其实“盖”字也有一种闲适的情愫在里面,正在因为闲,才会突然发现“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对于文本的解读一点点在加深,对教学的理解也一点点在积累,我愿意多借助一些公开课的平台来打磨自己。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3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会积极乐观对待挫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学生背诵诗句)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描写月亮的一篇小短文。齐读课题。由题目,你能了解哪些内容?
二、介绍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XX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三、自主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3、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
4、请学生对学生的朗读作评价。
5、学生齐读需要注意的句子,并再次齐读短文。
四、疏通文意。
1、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课文。
2、在疏通文意方面你有哪些疑惑?全班一起交流。
男生齐读叙事部分,女生齐读剩余部分。
五、深入理解课文。
1、文中有一句写景的千古名句,找出来。
2、古人评价它说:“仙笔也。读之觉玉宇琼楼,高寒澄澈。”下面我们也赏析一下这句写景名句。
齐读这写景名句。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就是结尾的抒情议论部分,自己读读,并且通读全文。在读中品,在品中读。月下的苏轼,会有哪些复杂的心绪呢?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
苏轼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报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心情如何?(低沉、郁闷、萎靡不振)而苏轼表现如何呢?(旷达、豁达)
带着这复杂的心绪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
4、走近苏轼。
5、与苏轼共勉。作者是在政治漩涡中身心俱受伤害后被贬黄州的,在这样的逆境中,仍有赏月的悠闲,这对我们直面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带来了哪些启迪?
(作者不沉溺于被贬的失意中,而是自己寻求解脱,这是一种旷达的胸襟。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应积极、乐观,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六、试着背诵课文。
七、生活中,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挫折中,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从容。
八、布置作业。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4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1.念无与为乐者( ) a.yuè b.lè
2.怀民亦未寝( ) a.qǐn b.qèn c.qìn
3.水中藻、荇交横( ) a.xìng b.xíng c.háng
二、文学常识填空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
三、《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一层用了两个疑问句和一个陈述句,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这个句子描写的对象是( )
a.庭院 b.月光
2.“竹柏影”是指( )
a.积水空明 b.水中藻、荇交横
3.这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4.翻译这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b3.a4.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5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
2、理解文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二、预习重点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三、预习过程
1.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藻荇交横怀发亦未寝遂至承天寺盖竹柏影也
2、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文章中的停顿,并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3.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水中藻荇交横
4.熟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意,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习自测
(1).(自主)文章点明地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主)把夜写得具体化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主)写出夜游原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先学交流:
各小组用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对预习案的预习自测情况进行交流(小组长组织好)。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三、精读探究,揣摩运用:
1.概括每一段的意思。
第一段: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心里感受的句子,并说说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点睛之笔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有哪些含义?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写出两个借月抒情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和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小百科: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元丰二年,43岁的苏轼因涉嫌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八年之后,收集有关写月的著名诗句及篇章,并作好摘录旧党司马光为相,召苏轼回京,继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旋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等地。绍圣元年,新党复政,又以“讥讪先帝”为名贬苏轼至英州。其后一贬再贬,直到以琼州别驾身份流落海南。宋徽宗即位后,才将他召回,次年死于常州。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诗浪漫瑰丽,气势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他于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初到时寓居在承天寺。他虽然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地坦然,不把迁
谪之事放在心上,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一位有过人自制力的性格倔强的人。无怪乎苏轼要引他为同道和知己了。
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3略。
4、(1)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月光照进门内,高兴地起来散步。
(4)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5、(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第二课时
三、1、第一段:寻伴夜游;第二段:庭院月色;第三段:月下感叹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3、记叙,描写,议论。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发的惆怅和苦闷。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6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授课人:张学新 地点:深圳华侨城中学八年级(6)班
一、借月导入新课,音乐进入课堂:
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唰唰唰”一下子就把所有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黑板上马上出现了一轮明月正挂在树梢的粉笔画。
生:(马上就有人在小声低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师(喜)(马上转过头来):对,这句诗正是这幅月光图的最好注解。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大家想一想,古诗中还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放贝多芬的《月光曲》))
(整个教室仿佛浸在月光里,教室里月光处处,学生抢着举手)。
生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思乡之情
生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
生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
生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对朋友的思念。
……
师(笑):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
生(抢着):人的雅兴。
师:不错,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写人的雅兴,什么雅兴呢?”
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生自主学文,师生互动启发
师:大家看书上的注解,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大家理解诗人的雅兴。
生(悉悉嗦嗦的翻书声)。
《月光曲》还在播放。
教师巡视。
师: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片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说了句公道话却被贬到黄州。
师:大家可以猜想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
生1:悲伤。
生2:不对,应该是悲哀和无奈。
师(快速):为什么呢?
生2(不服气的):他即使是对的,但皇帝要贬他,治他的罪,他又有何办法呢?总不能去控告北宋皇帝吧”(教室里笑声一片)。
生3:不对,应该是轻松的坦然的,因为他从此再也不必‘案牍劳形’了。
师:用文章的原话就是 ——”
生(齐声):闲人。
师:作者愿意做‘闲人’吗?
生1:愿意。”
生2不愿意”
生3:要是愿意,干吗睡不着觉,起来夜游?
师:很好,作者为什么要夜游呢?
生4:寂寞呗!
生:都是月亮惹的祸!(众生大笑)
生5(补充):是因为‘月光入户’,所以作者‘欣然起行’。
生:应该是不甘寂寞,当看到月色后,便欣然起行。。
师(放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好!先寂寞后欣然,看来月能解忧。如果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像苏轼一样见月起行吗?
生(齐笑着摇头):才不呢!
师(笑):为什么古人有此习惯呢?
生1:古人都是神经病。(其他生笑)。
师(笑):是神经病吗?
生2:不是,这是古代文人多愁善感的表现。
师:说具体点。
生2:因为‘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不正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掌声)
师:不错,吟风弄月正是古人追求诗意和浪漫生活的表现,但更多的是借月抒怀,表达心绪,我们来看看作者月夜赏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众生翻书)
生1:庭下如积水空明。
生2(反驳):那是写水。
师(笑):是写水吗?
生3:不对,是写月光像水。
师: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不是写水?
生3:‘如’字。
师:好!那水中藻、荇又作何解?
生4:院中种的植物呗。。
众生(大笑):是竹子、柏树。
师:看见这幅“月下竹柏图”揣想一下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众生举手)
生5:开心。
生6:平静。
生7:坦然。”
生8:不对,应该是不平静。。
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8:因为竹柏有投影说明月色很清,月光很亮,确实给人一种静的感觉。但是作者此时身在异乡又被贬。心里不可能宁静!(掌声)。
师: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静中又突然不静,感情变化很快嘛!(众生笑)这叫什么写法?
生:反衬。
三、学生即兴表演 合作体会感情
师(关掉了《春江花月夜》笑):大家体会得很不错,假若让你们借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作者的感情变化怎样?
生:老师,你该不会让我们来‘模仿秀’吧?
师:对!小组内确定人选,可自行设计台词和动作,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生4人一组讨论,师放舒伯特的《小夜曲》。(师分别选了4组同学上台表演)
师生评价表演。
四、学生齐背课文 师布置课外拓展
师:看来大家确实体会了苏轼当时寂寞、欣喜、宁静、不宁静的心态,下面我来齐背。
生齐背。
师:好,短短84字就传达作者这么多的情感,可见作者用笔的老到,下节课请同学们上网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包括他的诗词,看谁收集的全面。下课。
生:老师再见。
(下课了,教室里依然琴声悠悠,学生似乎还陶醉在《小夜曲》悠扬的旋律中)
课例分析:
此课例打破以往古文由教师一句一句教的窠臼,在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对文意的理解把握,更为重要的由以往简单的启发诱导过渡到探究思考、自主合作、师生互动的新颖模式,实现学生探究之乐、成功之乐、学习之乐和合作之乐,让学习主体在自我的思考中增强人文素养。教师的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组织者、领导者、引导者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张老师没有平白的说教,没有断然的否定,没有牵强的附会,`全由学生的见解出发,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充分的尊重学生主体,由此及彼,挖掘作品深层次的意义;尤其是学生在分析“月光图”时得出:以写“月”之静来反映主人公内心的“不静”。这是个独创,它打破了教科书的标准答案,让人耳目一新,很有创意。张老师没有否定,而是给以嘉许。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不能不说是个大胆的尝试,夜的静谧,月的清朗,人的豁达,都被那优美的旋律诠释的淋漓尽致,所选的乐曲也恰到好处,体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合理运用。既能怡情,又能制造氛围,可谓一石两鸟。
评价:
当然,任何一课都有遗憾。本课也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是先让学生收集苏轼的材料再欣赏课文好呢,还是先上课文,抛砖引玉,再收集资料好,孰优孰劣?值得我们讨论;另外,让音乐介入课堂也值得探讨,不过,从视、听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刺激也不为过分,但时机如何把握也需要研究。无论怎样,形式是次要的,但形式也是必须的。古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人文性的完美体现,采用怎样的形式更好更快的让学生从这本厚厚的文化宝藏里挖掘出闪亮的珍珠则是我们广大的同行共同的追求。
作者简介:张学新,男,1972年12月生,湖北襄樊人,湖北大学中文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1995年宜城龙头中学任教,2000年襄樊外国语中学任教,2002年深圳华侨城中学任教,倡导“成功教育”,主张“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至今发表的论文20余篇。
做人做事的体会是:谦虚谨慎,博采众长,勤于思考,努力创新。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
班长:起立。
师:请同学们齐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生:(生齐背)明月几时有……
师:一首《明月几时有》道出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明月几时有?何夜无月?只不过很少有人有那一份闲情逸致去欣赏罢了。但宋朝的文学大家苏轼却对月情有独钟。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记承天寺夜游。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将注释中的字音抄在文中,如有不认识的字请做出记号。
生:(看书、注音、做记号)
师:有不认识的字吗?
生:没有。
师:那好,我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请一生)
1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他读得怎样?有没有读错的。
生:有。柏应读作băi。
师:(板书 柏băi)再请一位同学读读,我想一定会读得更好了。
2生:(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这回读得很好。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遍。(师读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师: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疏通文义,同时完成课后练习2。如有不理解的请作出记号,等一会大家再讨论一下。
生:(看课文约4分种)
师:请同学们就刚才在看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一下。
生:(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在交流之后还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请提出来,咱们再集体讨论。
1生:“欣然”是什么意思?
2生:高兴的意思。
师:对,《春》一文中有“欣欣然张开了眼,”其中的“欣欣然”就是高兴的意思。
3生:“亦未寝”的“亦”是什么意思?
4生:“亦”解释为“也”。
5生:“步于中庭”的“步”是什么意思?
6生:作“散步”讲。
师:还有不清楚的吗?(见没有)那好,请几个同学口头翻译一下,看是否真的掌握了。
1生:(翻译第一句)
师:他的翻译有没有问题?(有学生说有)问题在哪?
生:“遂”字没有翻译,它的意思是“于是”。
师:你说得很正确。(继续请学生翻译)
2生:(翻译第二句)
3生:(翻译第三句)
4生:(翻译第四句)
师:刚才几位同学翻译得很好,说明同学们真的掌握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同学们,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呢?
1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非常的美好,所以他想欣赏一番。
师:这是讲“夜游”的原因,他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去呢?
2生:“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寻张怀民。”
师:请同学们看注释,能不能找到有关本文背景的材料。
1生:(找材料)注释7有。
2生:注释2也有。
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这个背景谈谈苏轼为什么要到承天寺夜游。
生:因为他被贬到黄洲,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感到很寂寞,于是想找个好朋友一起聊天。
师:说得很好。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呢?
1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味写景的句子。(板书品味写景)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
生:夜色。
师:准确地说是什么?
生:是月色。
师:很好。(板书月色)作者笔下描写的月色是怎么样的呢?(板书怎么样)请同学们再齐读。
生:(齐读)
师:月色是怎么样的呢?
1生:澄清
2生:透明
3生:清亮、空灵
师:(赞许的)同学们说得很好,今晚的月色多么的澄澈透明呀!(板书澄澈透明)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再请同学们齐读。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把“如”和“盖竹柏影也”去掉读一遍。
生:(齐读)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师:如果这样写,会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生:这样写,让人感觉是写水的。
师:但实际上课文是月色的。可见作者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
1生:是比喻。
师:非常正确。(板书比喻)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板书虚实)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板书意境)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生:庭院中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整个院子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潭,潭中各种水草千姿百态,摇曳多姿,仔细一看,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呢?
1生:淡雅。
2生:幽静。
3生:清雅。
师:清丽淡雅,不错。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一段,边读边体会。
生:(齐读)
师:一部照相机,如果装入黑白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装入彩色底片,那它照出的照片是(指一生回答)
生:彩色照片。
师:一个人的心灵就是一张底片,如果用快乐的底片去照自然界的景物,得到的是什么?
生:快乐的照片。
师:如果用痛苦或忧伤的底片去照得到的是什么?
生:痛苦、忧伤的照片。
师:平时,你是用什么样的底片去照世界的?
生:快乐的。
师:很好,我们永远都要用快乐的心情去感受一切。现在,苏轼用他的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请同学们透过这张照片,体会作者的心境。要透视作者的内心情感,必须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前面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阅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文章的景物描写和写作背景,思考讨论:此时的苏轼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生:(讨论、交流约3分钟,教师吟诵第三自然段)
师:请各小组谈谈你们讨论交流的情况。
1生:作者虽然被贬官,但从景物描写来看,色调明朗,可见他心胸比较豁达,乐观。
2生:一个“闲”字,说明他很幽闲。
3生:他赏月时高兴的心情,课文用了一个“欣然”。
4生:作者借明月抒情。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怎么作者没有人欣赏呢?
师:(翘起大拇指)真棒。是啊!明月尚且有人欣赏,想我苏轼是何等英才,为何没有人欣赏我呢!刚才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要知人论世,还要根据文章作者用心灵所拍摄的照片,缘景析情(板书缘景析情)。根据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再请同学们齐读全文。
生:(齐读课文)
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体会到苏轼笔下的美妙月夜,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写景散文的一些方法。(板书学习方法) 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课。
板书: 是什么 月色
品味写景 怎么样 澄澈透明
学习方法 怎样写 虚实 意境 比喻
体会心境 知人论世
缘景析情
(简评:一、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自读、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加以点拨、引导,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凸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合肥四十七中语文教研组。)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及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说明。
一、说教材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展开。<<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片小品文,主要写了元丰六年,苏轼因时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表露出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本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运用诵读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意,在此基础上,使用讨论法理解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恰当适用引用资料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和点拨法,启发学生感受作者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闲人”的含义。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说学情: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学习了10篇文言文,而本文的文言知识并不难懂,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课下注释的提示,了解全文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 。合作 。交流 。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信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定能突破重难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激情导入法 。美读感知法 。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采取”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的学法是小组讨论法,美读品味法和圈点句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目标导学、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当堂检测”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激情导入──目标导学──朗读课文──梳理文意──整体感知──品读课文──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后延展这样几个环节。
(一) 课前预习: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适当的预习学案,让学生将预习结果写在预习笔记本上。在课堂上采用预习检测的方式进行。
(二) 课内探究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反映了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听歌曲 。猜词作者这一情境,消除了学生上课开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歌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从而使教材与学生之间建立相互激发的关系。
2、初读课文
首先,教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①诵读: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意;
②悟读:联系写作背景,感受作者特殊心境,领悟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③背诵:让经典,永驻心间。
接下来,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画出来。之后检测节奏划分,检测字音。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划出停顿, 读不准的商量解决。之后检测节奏划分。
最后,抽一学生朗读课文,抽其他学生做出点评,齐读课文。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朗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以此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3、合作探究。梳理文章
新课标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以多媒体出示学习活动方式,教师请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分组讨论。对于共性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设计此环节的用意是:在学生独立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内的互相帮助,共同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学生产生共识,教师通过检测的方式了解自学情况,针对全班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做适当的精讲点拨。
4、整体感知
教师设疑:”请本文按照记叙。描写。抒情分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5、品读闲情
引导学生体会”闲人”的含义以及所蕴含的情感。通过短片加入叹词后的朗读,让学生深深体会出作者贬官的悲凉和人生的感慨。再通过”欣喜”和月下 美景的赏析以及加入叹词后的朗读,让学生深深体会出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以及自我排遣的达观。从而突破难点。体会了”闲人’’真正含义后,再分角色朗读,读出感情。
6、拓展延伸
设疑:学习本文后,你认为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幸?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教会学生辨证的看待人和事利用这样一个思考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再次体会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这个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了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五 、说教学反思
这堂课从最初设计到最后呈现,感想跟多下面就选择其中最深的几点谈谈:
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
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 。引导者 。同时又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既要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 。探究 。实现和谐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2、在课堂上也有很多遗憾,由于时间关系,有两个知识点没有涉及:一是对文中绘景句的评论,二是对文中语言朴素而一味深长的特点。从而导致学生写作实践无法进行。在课堂上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甚少。教学评价语言单一,评价学生时表达感情缺乏真实感。每个环节过渡性缺乏,没有连贯性,学习小组分工不明确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弥补不足。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8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文言文。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
(三)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必须是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他们学会,而且要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因此我根据教材、学情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
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背诵全文。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四)、重点难点安排
重点:理解用比喻句描写庭中月色的好处。
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二、说学法
从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法上我引导学生以发现学习为主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质疑法、讨论法以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自主学习。
1、朗读法:汉朝学者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的基石、积累的捷径、语感的源泉。学习文言文难就难在词句古奥难懂,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朗读。
2、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需要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究,才能发现真理。让学生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录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得以解决。
4、讨论法:讨论法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并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三、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教法与学法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法决定教法,教法制约、影响学法。因此我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运用朗读法、练习法、比较法、讨论法,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本课使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
1、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叶圣陶老先生谈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时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2、练习法:对于字词句的难点,我采用练习法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使用圈点勾画法与质疑法的习惯。
3、讨论法: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教师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教学机智,利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给学生提出疑惑,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教具使用目的:多媒体课件能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其优点是审美效果比较直接,缺点是作用的效果缺乏深度。本课使用课件的目的在于渲染气氛,补充相关信息,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并将松散的教学片段连缀成整体展现出来。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
学生活动:举出曾经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
教师补充并导入: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去领略月夜美景,去感悟别样的心境。
(二)、有关作者与背景
出示幻灯片,简介苏轼资料。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1岁时中进士。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政”,自愿外放,先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事。
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背景
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黄州贬所所作,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三)、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播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朗读的节奏
b、体会作者的感情
2、以练习的方式,检查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
3、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
4、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
5、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无法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在堂上共同解决。
(四)、研读及赏析。
教师活动:
1、根据文章中包含的要素,简要概况全文的内容?
2、文章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试把文章中写月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有何特色?
3、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4、这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学生活动:讨论上面问题并明确
(五)课堂:
1、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记承天寺夜游》这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六)、布置作业
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摘抄到语文本上。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9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横( )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户( ) 5.盖竹柏影也( ) 6.但少闲人(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___。
2.解释加粗的词语。
遂至承天寺____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___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湖游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从武林门而西( ) 突兀层崖中( ) 即棹小舟入湖( )
2.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向往已久,亟欲一览的迫切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主要用了哪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更定:初更开始的时候。毳衣:用鸟兽细毛编织的衣服。雾凇沆砀:雾气弥漫,大雪覆盖湖山。白:酒杯。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挐一小舟( ) 毳衣( ) 沆砀( ) 一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人鸟声俱绝( ) 是日( ) 挐一小舟( ) 余舟一芥( )
3.本文的叙述和描写与《记承天寺夜游》有何相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描写的对象不同,这篇文章与《记承天寺夜游》表现的意境和手法的运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愉快地,高兴地2.交*错杂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5.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6.连词,只是,不过
二、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四、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五、(一) 1.《东坡志林》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忠 2.于是,就 清澈透明 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
4.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5.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二)1.向西 高耸的样子 划船 2.心飞湖上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3.文中写了山色、花光、温风、波纹四种景物,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1.ná cuì hàng dàng jiè 2.停,止 这 牵引 小草 3.提示:不必面面俱到,列举其一即可。如都是写景散文,但都不先点景,一个写解衣又起,一个写乘舟下湖,使读者随作者自然地步入景中;文字都十分简练;二者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4.提示:此题有一定难度,不必作过高的要求,可侧重于一个方面。如苏轼的文章突出了闲适、恬静,张岱的文章突出了广漠、辽阔;苏文借用多种形象作喻体,表现月色空明,张文则直写雪色之白。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0
教学目标: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 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1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念 、寝 、步 、寻 。
2、理解掌握以下文言虚词:但 、耳 、遂 。
3、理解作者当时特殊的心境。
4、领悟语言的凝练含蓄。
教学重难点:
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不少的文言诗词,你都知道哪些文人笔下描写月光的句子?说出来和大家共同欣赏一下吧!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给人以朦胧美;借月思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借月祝愿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夜,和苏轼伴张怀民共赏美好的月光吧!
(板书:题目“记承天寺夜游”)
(二) 自主学习: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以下字音。
qǐn zǎo xìng héng wú
未 寝 藻 荇 交 横 如 吾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把你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3、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解决疑难。
4、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弄通文意。(分段用现代汉语复述)
(三)合作学习:
1、再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
此处可指名读。
文章共3段 一 叙事
二 写景(描写)
三 议论 抒情 (此处板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以下问题:(逐个解决问题)
a、第一段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一个词是( )?
答:“欣然”
b、作者因何而“欣然”?
答:因“月色入户”,表现了他的兴奋和喜悦,一个被贬谪之人,被美景吸引,抛开尘俗,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不能不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胸怀。
C、请画出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
答:“月色入户”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讨论,这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1)、“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的自然而生动。自然万物本无情,但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灵气,像久违的朋友。在他贬谪落寞之时,前来拜访以慰藉失意的诗人。
(2)、“庭下如……”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用比喻烘托月光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给人恍然大悟之感。句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不在写月,只用18个字就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弹奏了一曲空灵的月光曲。
3、复读课文。(齐读,可试背。体味其中的情感)
思考以下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a、 作者问什么要“寻张怀民”张怀民是谁?
--作者想到应有人共享月色之美,进而想到只有和自己境遇相同的张怀民。张怀民与苏轼兄弟均有来往,元丰六年被贬黄州。
b、 这个“寻”字能不能换成其它的字,如“找”,它有什么艺术效果?
--有一种急于找到的迫切感,这就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赏月光的急迫心理。
(四)换位思考:
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如果你就是当年的苏轼,你为何称自己为“闲人”?
(此处要让学生大胆的说)参考答案:“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闲”包含着作者的几分感慨,有安闲赏月的欣喜,有自我排遣的豁达,更有对朝廷的抱怨和被贬他乡的惆怅无奈。一个“闲”字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
(五)自主表达: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苏轼的好朋友,面对当时苏轼的处境,你该如何劝勉他?
(此处更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六)课文小结:
学完这篇文章,你觉得你应该向大文学家苏轼学些什么写作技巧?
--如:1、语言凝练含蓄。2、描写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七)布置作业:
作者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月光之美,你能从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来描绘月光吗?
把它写在日记本上。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2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月夜图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 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6.表演。
三、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 、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 能力扩展:
一切景语皆情语
看图写景抒情。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3
导入:
古有一人,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的文章随物赋形,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希翼;也挥洒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限豪情;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悲怆。他是谁?
明确:——多才多艺的苏东坡(苏轼)。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教师语言: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从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说说这篇文章的与《答谢中书》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1.一读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2.二读通顺流畅,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语句读通畅。
3.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发现其在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与《答谢中书》的不同之处。
《答谢中书书》
(1)句式特点:句式整齐,多是四字一句,多用对偶。
(2)用字用词:文章用词精美,描写生动。
(3)韵律节奏:音韵具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记承天寺夜游》
(1)句式特点: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变化
(2)用字用词:语言朴素自然。
(3)韵律节奏:音韵和谐,节奏富于变化。
4.三读节奏分明,在把握《记承天寺夜游》,二者在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划分文章节奏,读出文章的层次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把握景物特点
教师语言:细读《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这两篇写景小品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活动:
1.细读课文,圈画《记承天寺夜游》描写的景物。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月色、竹柏影
2.圈画描写景物的语句,分析语句概括景物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月色(空明)、竹柏影(摇曳)。
3.四读抑扬顿挫,在把握景物特点的基础上,读出景物之美。
探析写作技法
教师语言:《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怎样为我们描摹出此夜月色之空明?
小组合作探究: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除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在文中圈画出相对应的文字。
预设:本文记叙与张怀民庭中夜游的事。
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议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虽短,要点却全,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小组品读探究:描写月色一句妙在何处。
【明确】: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静谧。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3.五读朗朗上口,读出文章结构美。
联系背景悟情感
教师语言:请从文中找到能表达《记承天寺夜游》情感一个字。
明确:作者的情感尽在一个“闲”字上。
学生活动:结合助读资料,揣摩“闲”的意味。
课件出示: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诗句,断章取义,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此时的苏轼近乎被流放,但是,苏轼仍然有进取之心,仍是豁达之人,《记承天寺夜游》便是此时所作。
1.小组合作:揣摩“闲”字意味。
“闲”字意味: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
教师语言: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篇幅虽短却极具独到艺术魅力。寥寥数笔,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一个“闲”字更是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淡远境界,揭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真理,是散文小品中的极品。
2.六读读出情感,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读出情感美。
归纳小结
教师语言:
《记承天寺夜游》可称之为有人超我之境。以两人夜游之闲,衬其因贬忧郁之情。苏轼虽仍有进取之心,但于政治漩涡中难以把握,借月夜朦胧之景寻求解脱,更显其内心豁达,超脱于尘世之外。
学生活动:七读诵出意境,在六次朗读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诵出意境。
课后活动
教师语言:学习两篇写景小文的技法,写一篇短小的游记,不超过500字。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4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短文,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感情。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2、能力训练点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
4、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
五、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学法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七、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2、简介背景,放课文范读录音,提示学生注意正音。听后回答:用文中词语简述作者的思路。这样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学生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本课采用轮读即一人一句,个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
4、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问题。将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共同分析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①作者何以夜游?
②何以至承天寺?
③他为何不去找别的朋友?
④用原句回答寺庭步月,见到何种景色?
⑤可见其怎样的心情?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在愉快的合作中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适当点播。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明确以上问题。这一个环节之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为了由浅入深体会文章的精妙,突出文章的重点,还需仔细品味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的高超。
5、细读写景的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幅月夜图,进行交流。这时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及时掌握情况。画好后请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对照图画结合想象描绘一下景色。组织全班同学评论。再与原文比照体会文中景色描写的精练、生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句比喻的妙处。找出句中的比喻关系,体会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色。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于紧张分析中得到缓解,兴趣再一次被激起。结合他们的想象,感受到了月色的皎洁、恬静并理解了比喻的作用,完成了文章重点内容的分析。
6、当学生还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美景中时,教师设疑,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来突破的难点。在此设计一个讨论题:文中“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分组讨论后会明白,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的缘由。在此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应怎样理解?学生就很容易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心境了。
7、拓展练习
你赞同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吗?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8、作业
①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
②为苏轼和张怀民在寺庭步月时设计一段对话。
③背诵全文。
9、板书
寺庭步月——事
庭中月景——景宁静淡泊
乐观豁达——情
八、说课综述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符,通过这一课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月夜美景,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分析过程中,学生愉快的合作学习,多角度的展开思维活动,并且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是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