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译文(精选16篇)_原文_翻译对照

98e范文网 时间:

《桃花源记》译文(精选16篇)

《桃花源记》译文 篇1

  桃 花 源 记 作者:陶渊明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2001/12/18桃 花 源 记 作者:陶渊明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2001/12/18

《桃花源记》译文 篇2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一、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译文 篇3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继续导读课文,理解文中主语省略现象;二  学习范围副词“皆”、“咸”、“具”、“皆”、“并”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自读课文(散读)

  二  试背课文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六,导读第3节。

  讨论:

  1.渔人至桃花村,村人如何对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要”通“邀”。

  反映了村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咸、皆”,表示范围的副词。(结合练习六)

  皆:全,都。指人、事、物的全数。

  咸:全,都,一般指人的全数。

  俱:全,都。一般指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这个意义上,“俱”一般不写作“具”。

  具:全部,引申为详尽、详细。

  并:一起,一并。从类别上概括。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3.辨析“妻子”、“绝境”等词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今义:单指妻。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练习二)

  明确: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叹惋的是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

  四  导读第4、5节

  1.指名朗读、讲述句意。

  2.讨论: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结合练习三)

  文章开头讲到“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标志失落是有可能的。

  作者的用意在于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

  (2)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五  散读课文,归纳写作特色。

  1.剪裁得当。通过描绘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中间部分写得详细,开头结尾写得简略。

  2.线索清楚。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一线贯穿,层次分明,但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3.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

  六  集体朗读课文。体味鉴赏写作特色。

  七  指名试译课文

  八  自读练习(印发练习题)

  1.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本文叙事的线索是(    )。

  ①桃花源的由来。

  ②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

  ③渔人进出桃源。

  ④时间先后。

  (2)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

  ①说明桃源人小心谨慎。

  ②暗指“桃源”是找不到的。

  ③说明渔人有意捉弄地方官员。

  ④暗指“桃源”人心存戒心,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们的藏身之地。

  2.判断下列各句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    )

  (2)“阡陌交通”的意思是:田间的小路成为交通要道。

  (    )

  (3)陶渊明在本文中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社会。(    )

  (4)“缘溪行”中的“行”是行走,向前走的意思。

  (    )

  3.分别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例: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1)妻子    古义:

  今义:

  (2)绝境    古义:

  今义:

  (3)无论    古义:

  今义:

  (4)鲜美    古义:

  今义:

  (5)穷      古义:

  今义:

  4.将下句中省略的主语补充完整: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5.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2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1)③,  (2)②,

  2.(1)√,  (2)×,  (3)√,  (4)×

  3.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指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今义:表示无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穷;古义:尽;今义:贫困。

  4.(1)村中人,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村中人,村中人。

  (2)村中人,村中人,渔人,渔人。

  5.出自本文的成语有: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不足为外人道

  小练笔:(略)

《桃花源记》译文 篇4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

  ②句读要分明。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译文 篇5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  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 导入  新课:

  1, 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 板书课题 :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 别字,元亮 东晋 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 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集体订正

  三,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 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 五。

  五, 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一,(1)发现桃花源。

  二,(2—3)进入桃花源。

  三,(4—5)离而复寻桃花源。

  六, 学生齐诵1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缘:沿着。 夹岸:两。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复,再一次。 穷:尽头。

  2,找学生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明确:交代人物,时间,及沿途的美好景色。

  3,教师问:

  (1) 怎样设计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

  学生讨论。

  总结: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景色优美。

  (2) 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什么作用?

  讨论总结:

  吸引读者,令人心驰神往。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

  4, 背诵第一节。

  七, 学生齐读第二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 明确词语:

  仿佛:看得不真切。 若,好象。 才,仅仅。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悉。全,都。

  强调:豁然开朗,阡陌,交通(词的古今义),往来种作,黄花垂髫(修辞格)

  2, 找学生概括地二节内容(讨论)

  总结;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 。

  3, 学生思考:

  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意图。

  疏导:阅读注释(1),联系课文的主题。

  总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 齐背第二节。

  八.总结第一课时:

  线索,层次,1-2节的内容及词语。

  附:1,板书设计 :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发现桃花源:环境优美:芳草鲜美       环境安宁和平:土地平旷 ,鸡犬相闻。  

  落英缤纷                     屋舍俨然。

  色彩神秘:忘路远近        生活幸福:   良田,美池,怡然自乐。

  忽逢。          勤劳善良:   往来种作

  吸引人                       羡慕人

  2,作者:(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讨论课文3-4节;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 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重要词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花垂髫,……

  基本内容:发现---进入-----(神秘----环境优美……)

  2,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讨论课文3—5节;总结全文。

  三,找学生朗诵第三节或集体朗诵。

  1, 找学生口译第三节。(集体订正:注意文中的成分省略)

  2, 明确词语:

  乃:竟然。 具:完全,全部。(通假字)邀:邀请(通假字)咸:都。讯:消息。云:讲,说。妻子,绝境(古今义)焉:从这里。无论(古今义)叹惋:惊叹。余人:剩下的人。辞:告别。语云(读音)足:值得。

  强调: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3, 概括第三节内容:(学生讨论)

  总结:(1):自续身世:自云……。

  (2):热情待客: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告戒送客:不足……。

  4, 讨论:

  (1):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一下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3):听后渔人的讲述,桃花源中的人叹惋表明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外人?

  疏导:注意课文的主题,及文章的注释一。

  总结:(1) 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对人感情真挚……。

  (2)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

  (3) 厌恶战乱,对外人的同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食其力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 不愿意与外人交往。(与下文作铺垫)

  明确:

  作者塑造的桃花源的美好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成了对比,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饿憧憬。

  5, 齐读第三节。

  四,齐读第四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

  既出:已经(照应上文)。扶:顺着,沿。向:原来的,旧的。志:作记号。(名词作动词),及:到。诣:晋见,拜见。遣:派。

  2, 概括内容:

  再找桃花源不得而迷路。

  3, 讨论: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五,齐读最后一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规:计划。寻:顷刻,不久。遂:就。津:渡口。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学生齐读4—5节。

  七:总结全文,讨论:

  1, 归纳主题:

  描绘了……景色及……生活风尚,表现了作者……理想。

  2, 讨论课后思考题一:

  集体订正:

  八:完成课后练习(略)。

  附:

  1, 板书设计 :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自叙身世:自云……。

  热情好客:便邀还家……。

  告戒送客:不足……。

  感动人                         急死人           想死人。

  2, 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

  2,解释加横线的词: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3,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4, 在文中括号内填进省略的词语。

  5,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

  6, 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那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见渔人之前没见过任何人?

  ————————————————————————————————————。

  (2) 为什么会“叹惋”?

  —————————————————————————————————————————。

  (3) 为什么要求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

《桃花源记》译文 篇6

  一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这同他本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因厌恶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官场的营私舞弊而三次辞去官职。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老百姓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心情放松愉快。正是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

  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学习文言文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来不得半点的偷工减料。同时,学习起来又不能过于琐碎、教条,还得动脑筋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之余,感受到学文言文的乐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更是要在读中去体会它的美,在说中去挖掘它的美。因此,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美美地听”,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现在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美好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美好境界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二、作者简介,了解背景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4)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桃源意境。

  2. 感知课文

  (1)文章以             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桃花源,到        桃花源,再到         桃花源(或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 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2. 重点掌握: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新鲜

  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不管

  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延     古:请                        今:延长.延伸

  (3)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房子               乃:于是,就        竟然

  具:都        详细地             志:作标记          所作的标记

  遂:终于      于是,就           寻:寻找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缘、扶:沿着         云、道:说         乃、遂:于是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五、本课回顾,各说收获

  这节课学到现在,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六、布置作业 ,巩固迁移

  1. 查字典,弄清文中成语的意思。

  2. 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一个故事,或就其中的某个部分,加以想像,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3. 练习背诵课文,能背多少是多少,尽自己最大努力。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内容等方面。

  2. 展示背诵成果,此时的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品读课文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    渔人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    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学生大胆想像,尽情诉说。)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    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动乱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 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2. 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3.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鉴赏写作特色、体悟主旨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 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3.你是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 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 亲历桃源:假如你亲身到了桃花源,请展开想像,描述一个特定情境,展现桃源之美。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平旷……怡然自乐。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环境良好、生活安定)

  离开、再寻桃花源:不足为外人道也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似有而无、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学方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勾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虚幻的桃花源里欣赏风景,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由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用文言知识。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像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处,走进陶渊明的内心去理解他写作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也来创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

  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

  三、出示学习目标(2课时的总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 诵读课文。

  (1)自读。  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 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2)古今异义字词(3)通假字(4)一词多义(5)同义词

  (6)成语(7)句子翻译(8)故事内容等。

  五、课堂提高,优化练习

  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绘,不少于200字。

  六、总结得失,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内容回顾

  1. 同学互相就上节课所学来提问。

  2. 按照“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渔人行踪线索,讲述桃源故事。

  过渡: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乐、奇)

  二、想像桃源之“美”

  1. 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开展朗读比赛。

  2. 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如: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三、感受桃源之“乐”

  1.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男女、老幼、渔人)

  2. 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如(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

  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乐在……

  四、评说桃源之“奇”

  桃花源的美丽快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      奇,那是因为      ”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讨论,交流。   (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如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豁然开朗”。

  (2)人奇。如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如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五、赏读课文

  在投入的赏读中,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六、研课文,悟主旨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学生深入文本,领悟文中主旨,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渊明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八、布置作业

  1. 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写心得体会。

  2.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桃花源”魅力长存的原因。

  3.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源故事:捕鱼忘路——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桃源之美:美、乐、奇

  桃源情结:虚构的故事    理想的社会    情感的寄托

《桃花源记》译文 篇7

  21  桃花源记陶渊明  

  霜林菊影  

  【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体会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  

  3.掌握并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情感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桃花源记》,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介绍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他生活在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他有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过着“躬耕自资”、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作《桃花源诗并序》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序即《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因为《桃花源记》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三、诵读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读。

  便舍船(shě)      屋舍(shè)俨(yǎn)然         豁(huò)然开朗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yāo)还家     

  邑(yì)人         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语(yù)云          

  为(wèi)外人道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② 句读要分明。③节奏要合理。④语速要适中。⑤语句要流畅。⑥要读出感情。  

  3.自由朗读,齐读。  

  四、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省略句。

  六、口译全文。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1.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课文例句

  今义

  鲜美  

  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味道)新鲜  

  交通  

  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交通运输  

  妻子  

  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不管(连词)  

  不足  

  不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够,不充分  

  如此  

  像这样   

  说如此  

  这样  

  缘  

  沿   

  缘溪行  

  缘故,缘分  

  延  

  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2.一词多义   

  词语

  词义

  课文例句

  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  

  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动词  

  处处志之  

  标记,名词  

  寻向所志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为  

  作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对,向  

  不足不外人道也  

  给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通假字  

  “要”通“ 邀”,邀请  

  4.“然”字解  

  “然”字是个语缀性的词,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俨然——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高兴、满足的样子。  

  欣然——欣喜、乐意的样子。  

  5.省略句  

  ①(桃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 )具答之。(桃源中人)   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桃源中人)具言所闻,(桃源中人)皆叹惋。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停数日,辞去。  

  第二课时

  一、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二、理清课文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据此可分为几个部分?  

  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重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三、课文研读赏析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为什么会“甚异之”?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从未见过的,因此“渔人甚异之”。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描写 桃花林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林在视觉上色彩缤纷,嗅觉上芳香扑鼻,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对桃花林的描写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气氛,为写桃源美和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铺垫。

  3.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很隐蔽,与世隔绝,难以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是“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桃源人为什么到这里来?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乃大惊”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与下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相呼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中的人好客、淳朴、民风淳朴、生活富足。  

  5.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渔人到底说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说的应当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中的人听后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6.根据第2、3段的内容,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  

  ①桃花源有着“有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仍,“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的生活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祥和愉悦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度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对桃源生活满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作者虚构的一个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一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陶渊明对生活在东晋末年这样一个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他想要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  

  四、成语集萃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五、拓展学习:《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1.教师解说该诗大意:  

  2.学生朗读该诗。  

  3.比较该诗与课文的异同。  

  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序曲折表达作者的社会理想,诗则直接表达作者对桃花源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③表现手法不同。序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诗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六、指导背诵:

  记忆链条: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停数日,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无问津者  

  七、布置作业:

  1.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俨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板书

  教学后记:

《桃花源记》译文 篇8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导练结合,充分体现“练为主线”,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

  3、诵读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出自本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学习中的疑问作出标记。

  2、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断句,理清课文思路,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3、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吗?

  (美、乐、奇)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在导语的铺垫和撩拨之下,学生带着兴趣进入课文,体现自主精神,教师可利用课件进行检测,如字音、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帮助学生在自读中理解大意,扫除障碍;通过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桃源作出初步评价。)

  三、分步品味

  (一)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能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吗?

  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3、教师点拔,发现描述者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对有创造性的予以肯定,注意以下字词:鲜美、开朗、交流

  4、小结: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风景秀丽,美在静谧祥和,更美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着眼于想象力、表达力和培养、训练。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并在课文内容的串联下,点拨字词。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理解桃源之“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乐”表现在什么地方?

  2、自读2、3段,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那些人为什么乐?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对桃源内社会生活的描写,并调动历史知识,得出桃源之乐的根本原因。

  4、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解说: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桃源之乐,并结合古代社会的黑暗现实,理解桃源之乐的社会根由。力求突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特征,加深理解课文,进行思维训练。)

  (三)评读桃源之“奇”

  1、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厅在何处呢?

  2、评说桃源之“奇”,指导朗读。

  评:桃林之奇

  山洞之奇

  人们之奇

  结局之奇

  读:读出惊奇语气,读出重音。

  3、小结:全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桃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作者的描绘令人心驰神往。

  (解说: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发现和评论,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和朗读训练繁密结合。由评读桃源之奇到探索诗人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

  四、理解评价作者的理想

  1、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2、归纳: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中华大地的千年世态变,怎能不豪情满怀?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如果陶渊明地下有知,不知欣喜为如何?

  (解说:本环节也是学习目标之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的教育。)

  五、课堂练习

  (一)字词

  1、注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邑人 诣太守 骥

  2、解释下面词的古义和今义: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3、解释多义词:舍 寻 志 为 乃

  (二)阅读后做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 ,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填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意思是(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都是一个样式,很相象。

  B、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渲染气氛,为桃源的美好作烘托、铺垫。

  C、“豁然开朗”一词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D、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6、“黄发垂髫”指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三)阅读后做题: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将“渔人”“村人”这两个词语,准确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8、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桃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9、翻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六、拓展延伸

  1、欣赏:影视歌曲《神奇的九寨》。

  2、课外阅读:《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源行》(王安石)、《桃花溪》(张旭)、《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总说:本教案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结合课件,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引导自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教学中以“美、乐、奇”为切口开始全文的学习,又紧扣“美、乐、奇”收束,课堂练习力求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后延伸,开阔视野,提高理解、鉴赏水平,了解陶渊明的艺术魅力对后世的影响。挺实用。)

《桃花源记》译文 篇9

  一、说教材

  1、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

  2、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作者思想理解

  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4、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②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5、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②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③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让学生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研读课文、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互动为方式,重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讲求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共鸣。注意利用”互动与对话“来进行有效教学,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个交谈者,师生平等和谐,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看法,畅所欲言。具体的教法如下: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完成教学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体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体现生生互动与对话。

  4、“时空在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体现师生互动与对话。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1、导入新课。

  2、合作学文

  ①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体现教学重点: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②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读课文,“时空在线”,深化理解。体现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强调桃花源的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和平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主题探究。突破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①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②、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5、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6、总结全文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译文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美读直至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在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情景引领,把握两个问题切入,背景交代,主题呈现,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的渴望及对现实的否定,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1、集中研讨桃花源内的美景及人的生活状况。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验感受、 对话交流、探究思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可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却美丽得神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它。

  二、学生美读课文,调动情感,引领思绪。

  三、美图展示,学生齐读,调动想象思维:桃花源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1、文中哪段文字是对桃花源自然风光的描绘?请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强调不能是翻译)。用什么词加以形容?(生找出后读)教师点拨:进入桃花源,渔人惊呆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平坦而开阔的土地,香花野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有致,美丽的池塘有鱼儿欢悦,恣意地畅游,是桑林竹树间鸟儿啁啾而鸣,尽情欢唱,田间的的小路悠远绵长纵横交错,村落间鸡犬声彼此相闻……(预设:花瓣纷飞、绿水潺潺、嫩草柔柔、桑郁郁、竹森森小路悠悠)这是一幅宁静的、淡远的、美丽的、优美的、祥和的'、古朴的……田园风景画。生齐读。

  2、这样美的去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跳读:看桃花源的人是一番怎样的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学生表达。教师点拨: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少少无忧无虑,安其居。人们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其间以问梳理第二段内容:⑴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⑵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⑶渔人与桃源人的的对话是怎样的?⑷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这样美丽祥和的社会之所在,今天通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世外桃源。请解释。

  4、既然是幻想的世界,又如何理解作者的有意虚构,用意何在?哪些语句,文段有所流露?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得自由快乐,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这在当时不可能存在,由开头的“忽逢”“遂迷”“未果”及后来渔人的寻而未得暗示桃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种种描写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表面写其隐蔽,实质以其虚幻的,不可能的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四、背景交代:

  本文大约写成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57岁时。当时的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对此深有感触,对当朝者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逃遁,选择远离。只好借助文字抒怀。

  五、我眼里的陶泽令。

  由于他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

  由于他的博闻强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清高傲骨,不媚流俗,他不愿在腐白的官场蝇营狗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

  他炒了俗世,救赎自己,选择做一介自由的农夫,投身于自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早在《爱莲说》中,我便钦慕他作为隐士的特立独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又艳羡他悠闲自适的那份惬意。他爱菊还嗜酒,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又让我懂了他的率真与自然……

  后世的人们尊崇他:孟浩然、李白、杜甫赞美他的诗句呈现

  《桃花源诗》呈现

  六、小结:走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我不得佩服作者的醉翁别意,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时代,而我要说的是热爱生活,珍惜今天。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其他诗作。

  3、日记记录收获。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之美 优美宁静祥和和平自由幸福 世外桃源

  人之美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 人之乐趣

《桃花源记》译文 篇11

  一)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口附近乃溪水源头,桃花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这个故事颇有传奇色彩。首先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甚奇,渔人因一片桃花林而“忘路之远近”;洞极狭且深不可测仍然只身进入。其次桃花源中人更奇,若为仙,却有寻常人饮食起居;若为隐,一洞隔离人世几百年。最后桃花源消失尤奇,渔人出洞后尽管“处处志之”,但是“寻向所志”时最终是迷了路。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的环境里,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设计课件时,在充分收集有关素材和明确教学对象、任务条件下,主要采用了authorware6.6这个软件,融音乐、书法、图片、诗文于一体,全方位的触动学生的感官,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1展示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三、诵读和复述:

  ○1欣赏书法作品,配乐朗读。(教师可以结合书法作品播放录音或自己示范朗读。该部分内容每个页面限时60秒,若没有按键或点击鼠标,60秒后将自动跳入下一页。)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 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如: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 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 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五、理清思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六、深入研读:

  1、 揣摩语言(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30秒,若3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 问题讨论(同桌互相讨论,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90秒,若9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什么“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3、 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七、拓展思考:

  1、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 比较分析

  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方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 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八、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全班齐诵课文,布置作业 

  作者邮箱: 

《桃花源记》译文 篇1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内容、感受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六、总结全文。结合现在社会安宁的局面,适当点结束。

《桃花源记》译文 篇13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太守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同学们,还记得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中国的别称有哪些?谁还记得?(中华、神州、四海、九州……)今天,老题想再问问大家:咱们土生土长的巫溪,有直插云宵的山峰,有回环迂回的河流,有善良淳朴的人们;那么,有谁知道咱们巫溪又有哪些别称呢?(桃源、峡郡……)那么,有谁知道为什么把巫溪称作桃源、峡郡吗?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战争的课文,这些课文提醒着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可以说,当时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太守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3、逐段疏通文意。

  第一段。

  为业:以……为生。缘:顺着。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名词作动词,诧异。穷:穷尽。

  第二段。

  林尽水源:桃林的尽头是溪水的源头。舍:舍弃,放弃。平旷:平坦开阔。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安闲快乐。

  第三段:

  所从来:从哪儿来。具:详细。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语云: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

  第四段:

  既出:出来后,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如此:像这样。

  第五段:高尚士也:志向高洁的隐士。遣:派。欣然:高兴地。

  4、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例:不足挂齿;不足为奇。

  今义:缺点。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完成p168三题第1小题。

  问:大家看看,这句话中,省略的词语都有什么特点?(指称)你发现了什么?(在不妨碍理解的情况下,省略指称使行文简洁,流畅。)

  (2)第2小题。

  (村人问:今是何世?

  渔人回答:今是晋。

  村人又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

  渔人再答: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师:大家看,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渔人的回答,却用桃源中人的反应“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加以暗示,作者精巧的剪裁所体现出的简练的语言风格,令人叫绝。

  (3)第3小题。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前文所说的所有内容。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A发现桃花源的经过;B村里人的生活状况;C归途中所做的.标记。)

  (用指代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使语言更简洁。)

  (4)由此看来,同学们自己在写作时可以受到什么启发?

  二、拓展延伸。

  1、提问:“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事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2、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3、提问:作者借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的这种理想?

  (A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B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C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中,因而想象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的社会,这既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又反映出人民大众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社地,这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请归纳出源自本文的成语。你能用这些成语造句吗?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

  三、指导背诵。

  指名读背诵的方法,后指导背诵。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停数日,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 篇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课程标准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课文。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这类文体。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这一课在本册中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教师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力引导学生对古代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了解,更增加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从而做到文道统一,这也是教材设计本课的意图所在。

  2、课文内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佳作,大家所熟悉的成语一一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皆出自于此,诗人所描绘的“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更是那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的人民所追求与幻想的。文章中的理想桃源是虚构的,但它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能一直为人所传诵的重要原因。

  3、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并背诵一些篇目。根据这些要求,再联系当今素质教育在语文教改中的体现以及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①能顺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②疏通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③根据书上对挑花美景的描写,结合平时学习的描写方法,说(写)一段话。

  由于是八年级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古文的基础又薄,从而对文言文的认知基础及理解迁徒能力较差,所以我确定①②为重点目标,第③为难点目标。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知识面窄,没有预习的习惯,但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较易接受,从而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而八年级这个班比起其他班来,在这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从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因此出现冷场的场面,对于这一点,教师应满怀激情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从而取得预期目的。

  三、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是又“贵在得法”。无论任何方法的使用都应面对学生在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运用,不能死搬公式,从而不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不利于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

  2、讲读法:包括词汇、解说,课文讲解,朗读训练,简述大意,背诵等。

  3、电化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录音机、投影仪,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c

  (二)学法:

  1、朗读法,古文重在多读,读顺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这样更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易背诵。

  2、讨论法:通过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3、读写结合法:课文结束前,让学生根据书中对桃花的描绘,训练学生迁移能力,通过写或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从而训练学生多角度描写事物。

  四、教学程序:

  在整个教学中,应以优化课堂过程为指导,贯穿素质教育,结合我区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着重于“双基”落实,充分体现“四个意识”。

  (一)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一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

  1、请一位学生解释一下,“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其他同学听。

  2、教师鼓励性评价后,顺势让其说出出处,由此引入课题。

  (二)解题

  这一步骤主要是帮助学生识别题目中“源”以便不要说写成“园”。然后了解作家生平,及本课的出处,为下面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具体设计如下:

  1、板书标题:桃花源记,教师强调一下“源”与“园”区别,引起学生重视。

  2、学生看注解①,简单了解一下作家的基本情况,知道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言,学生可作适当勾划,以便今后利于复习。

  (三)朗读课文

  古文应该突出多读,教师应把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

  1、听录音,学生的注意正音、节奏感,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

  ①节奏合理,读出对社感。②语句流畅,发音正确。

  (四)疏通课文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地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教师也不能盲目乐观,应尽可能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同时,注意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为此设计如下:

  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2、勾划难点,互相讨论,或向老师提问。(如有学生提问,下面的步骤可简化些。如无,则就显得重要了。

  3、教师提示(放投影片)。

  4、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简述课文c

  (五)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起反馈矫正作用,另一方面是为过渡到下一个目标作准备。

  1、学生朗读。

  2、学生背诵第一段。

  (六)听说训练

  通过对第一段桃花美景的描写,让学生明确此段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学写(说)一段话。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读写结合。让学生有迁移能力,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我设计如下:

  1、选两则材料,用投影仪显示出来,教师分析其描写方法。

  2、学生根据上面的提示学写(说)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景色美 战乱

  生活美 没有 压迫

  人情美 剥削

《桃花源记》译文 篇15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地描述,来表达作者及人民群众对和平安静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认识“世外桃源”的虚拟性;认识作者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配乐课文朗读,辅以动画演示。

  2、师以《桃花源记》经百年苍桑而未衰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础回顾。

  1、给学生3分钟重温

  2、出示检测内容,a 古今异议 b 译句

  三、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带着这些学习目标,齐背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师激发学生对陶及写作背景的求知欲。

  2、出示陶渊明简介及写作背景。

  3、师延伸引导学生回忆陶寄寓同样思想的其它作品:《饮酒》、《归园田居》等,以加深学生对陶的思想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完成目标1)

  五、自主活动:了解故事情节及线索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讨论并概括回答。

  2、师作积极性评价,并出示准确的情节概括(出示投影片)

  3、引导学生从情节概括中,梳理总结线索——渔人行踪。

  六、课文品析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感受桃花林之奇美,体会故事开端所笼罩的神秘色彩,A忘路之远近——渔人已入迷离难辨之境

  B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能让渔人忘鱼而只见桃花。——奇

  C渔人甚异之——惊异

  2、自主活动:品读第二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写桃花源内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2)写桃花源人风貌的句子是什么?

  (3)作者在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注:在学生回答完第1、2题后,师有感情地范读“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学生闭目体会,达到身临其境,从而使其自己总结第(3)题答案——安乐祥和。

  3、创新自主活动:拓开想象空间,以渔人身份丰满第三段,接受记者(老师)的采访(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感知桃花源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1)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补充。

  (2)师将知识要点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采访语言”进行采访。

  A 请问您在桃花源中都看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听说那些桃花源人也很健谈,你们都聊了些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C在这样一个新天异地的桃花源中生活数日,你感觉那里的'人与您生活的东晋有何不同?

  (3)师总结: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人,可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样一个安乐祥和的理想和社会真的会隐存于某一天地吗?

  4、自主活动:体会“世外桃源”的理想性、神秘感和虚拟性;从而理解作者于此当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1)、自读第3段,并结合第1段,体会其神秘色彩。

  (2)、小组之间讨论:“世外桃源”存在与否。

  (3)、文章对于“世外桃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注:在发言中,只要能自圆其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上。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我们一样可以!

《桃花源记》译文 篇16

  一、 导入 

  谁来解释一下“世外桃源”的含义或举例说明其含义。 

  〈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注:根据学生的解释来揭示课文。 

  二、 整体感知 

  a) 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缤纷( )豁然开朗( )平旷( )俨然( ) 

  阡陌( )垂髫( )怡然自乐( )诣( ) 

  b) 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注:重点朗读课文和理解下列词语)。 

  缘、远近、异、复、鲜美、落英缤纷、之、初、极、其、豁然开朗、旷、属、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乃、具、要、咸、云、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是、无论、延、去、不足、道、志、及、诣、遣、欣然、规、寻、问津 

  三、 局部品味: 

  1、 导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 论本段文字的相关内容。 

  (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描写桃花源的外景。并要求学生找出桃花源外景的句子> 

  (2)、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晋…武…缘…忘…忽…夹…中…芳…落…渔…复…欲…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回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提示: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由此而引出第二段的学习。) 

  3、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 

  4、 理清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中的地点转移,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本段文字: 

  景:土地… 

  林尽水源…山…口… 

  人:其中… 

  5、 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 

  6、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通过讨论,板书如下) 

  (对 比) 

  桃花源↓现实 

  ┃ | ┃ 

  只有父子之分 | 有君臣之别,贵*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7、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居住呢? 

  (讨论后,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a) 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 

  (内容从略) 

  8、 请按“初识所闻、所感离开”分层次,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这段文字。 

  初识  见…乃…问…具… 

  ↓ 

  所见所感村…咸…自…率…不…遂…问…乃…无…此…余…皆… 

  ↓ 

  离开 停…此中……道也 

  9、 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 

  提示:a、可以用文中的话语回答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c、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d、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我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四、 教学反馈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