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精选2篇)高二历史教案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精选2篇)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篇1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影的发展历程;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和风格特点;电视的功能难点:电视使艺术大众化的原因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利、弊)教学内容导入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拍摄的?是一部怎样的电影?(19xx年,《定军山》,北京丰泰照相馆,无声电影)而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是怎样诞生的呢?一、电影艺术1.电影的产生(1)条件①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的发明电影发明的原理:“视觉滞留”:也叫视觉暂留(duration of vision),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滞留”。人在观看电影时,银幕上映出的是一张一张不连续的像,每秒钟要更换24张画面。但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作用,一个画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张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了,所以看上去感觉动作是连续的。②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2)诞生时间及发明者: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日”那天夜晚,在巴黎卡普西尼斯大道旁格兰德咖啡馆的大厅里,许多人挤在一起,伸着颈脖,兴奋而激动地注视着白墙上的影像:一列火车拖着一缕黑烟徐徐地进站;一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驶离码头;一群工人走出吕米埃工厂。这是当时人们看到的最先进的幻灯,准确地说,这已经不再是幻灯,卢米埃尔兄弟俩把它命名为电影。至此,世界上第七艺术,光和影的艺术——电影正式诞生了。2.电影的发展(1)默片时代:1927年前,由于技术所限,无法把画面与声音结合在一起,所以那时候的电影只有画面没有声音,就是有点类似于哑剧,就以电影中的人物动作来看剧情,没有人的声音,只有一些背景音,可以说当时的电影是无声电影,因此被称为默片时代。①代表人物a.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了“蒙太奇”手法,拍摄了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商业片《一个国家的诞生》。《一个国家的诞生》反映了美国总统林肯解放黑奴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影片中有种族主义色彩,虽然备受争议,但相当程度上开创了好莱坞的基调:壮观的场面,勇敢多情的男主人公,百老汇式的戏剧程序加拳击比赛式的故事节奏。蒙太奇手法:当我们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例如:我们将母亲洗衣、做饭、带小孩甚至连父亲看报纸的镜头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很忙碌的感觉。b.卓别林——“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 代表作:《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城市之光》19xx年,描述了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医好她的眼睛,流浪汉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在夜总会当打手等。这是一部夹杂着闹闹吵吵的戏谑而最终抓住真爱的爱情喜剧。卓别林幽默的表演使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治好眼睛的卖花女,通过手的触摸而明白了流浪汉真面目的最后一幕,令人热泪盈眶。《摩登时代》拍摄于1936年,是卓别林主演的最后一部无声影片。有感于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他决定用电影的形象语言来呐喊。1935年,电影已进入“有声时代”,可卓别林认为,用滑稽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要远胜于对白,于是他只在片中加入配乐和少许音响就上映了。《大独裁者》拍摄于1940年,卓别林自导自演,拍摄于希特勒气焰最为嚣张之时,片中对希特勒大加讽刺的情节显示其道德勇气可嘉的一面。本片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编剧、最佳音乐5项提名。②风格特点思考:卓别林被萧伯纳称为“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卓别林的演出风格有何特点?a.声音与画面脱节b.即兴性c.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的动作语言来吸引观众d.默片虽然缺少美妙的印象效果,但是其自身确有诗意的特性 (2)有声电影——进一步发展①崛起的原因:影像和声音结合技术的日趋成熟②表现:1927年,出现有声电影;1928年,美国开始设立奥斯卡奖(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③影响:使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的繁荣阶段二、电视艺术1.电视的发明:电影是电视的先导,电视在各个方面沿袭的理论基本上来自电影。电视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黑白电视——1936年秋,英国广播公司正式从伦敦播送电视节目——1941年又成功传输彩色图像2.电视的优势思考:为什么电视会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 电视利用屏幕图像和语言、音乐等作为信息载体,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报纸、广播、电影几种媒体的优势,具有覆盖面广、实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成为最为普遍的大众媒体。3.功能:(1)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2)电视还成为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手段;(3)电视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娱乐。(4)电视还能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电视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美术品可以走下圣殿,音乐会可以步入家庭。思考:“足不出户,看奥运”和“艺术大众化传媒”两则材料反映了电视的哪项社会功能? 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快捷方式;展示优秀艺术品德功能。4.影响丰富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促进社会发展。课后探究电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观点一:认为电视利大于弊。 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声音和图像与文化接触。…电视改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感觉方式。我们能够看到远在非洲刚刚发生的战争灾难,能够使全球几十亿人同时共享奥运会具有科幻神话特征的开幕式……电视的兴起,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一次革命,它以强大的传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时性等方面,形成电视时代的一种文化情势和氛围。观点二:认为电视弊大于利。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畅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不良直观形象(性、暴力)中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提示:电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辩证地看待电视的作用于局限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电视丰富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肯定电视作用的理由主要是电视的优势在于具有强大的传播威力,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追求,使艺术大众化;加快了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养,增强了人们的国际意识。否定电视作用主要看到了电视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篇2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一、课标解读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所倡导的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能力。结合这节课的特点,应全面发挥历史教育功能,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启学生的智慧。本课题的课标要求: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2、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二、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来,音乐和美术领域硕果累累,贝多芬、莫奈、德彪西、塞尚、毕加索等艺术大师名家辈出 ,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这一节可让学生鉴赏其名作、认识其艺术价值,从中进一步了解:艺术空前繁荣的时间、流派、作用以及艺术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类文明的伟大作用等内容,每种艺术形式,呈现的不同流派,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现实的反映。三、学情分析本节专业性强,必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较好地把握教材,现在的高中生有相当部分学生因其在幼儿园、小学、初中进行了“特长”训练,在文学、音乐、美术诸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常识,有些还获得了相当高的资格,因此感性认识较强,但发散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不够。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鉴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与美术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教材引文、史料、插图等,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3)通过分析世界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19世纪以来的音乐与美术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搜集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过程中,发展学生在社会中学习、网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2)通过上网了解艺术大师及分析鉴赏其各类美术、音乐作品,感受其艺术价值。 (3)思维方法:学会知识迁移,在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中,提高分析理解问题能力。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中,提高鉴赏审美能力。学会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19世纪以来的音乐和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不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审美取向,而且可让学生感受人类优秀遗产的魅力,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与创新,增强学生的国际文化交流意识。(2)认识人类艺术的多样性,感受艺术大师立足社会现实、献身事业、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3)艺术创作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音乐与美术来源于生活,树立起“用美术与音乐指导生活,用艺术影响社会的思想”。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本课教学重点:结合历史背景欣赏19世纪以来的音乐与美术作品(2)本课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音乐、美术怎样反映社会历史变迁。(3)本课教学重点、难点突破:①由于高中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可预先给学生准备学案,学生围绕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利于学生发现重点和难点,为课堂教学作准备。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扣19世纪以来所出现的音乐与美术杰出的艺术大师及其代表作这一主线,围绕近现代世界艺术发展历程、成果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变迁等系列问题来展开教学,授课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知识点如何学,方法如何掌握,问题如何解决,还会产生什么新问题,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突出重难点,试图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有劲”的效果!六、教学方法高二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此,对于高二的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以上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方法:(1)情境式导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问题式导学——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以学为主,实现由重“讲”到重“学”的转变;(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突破重难点。(4)探究讨论法——激发兴趣,合作探究;七、教学资源、手段和课时1、教材、学案和多媒体课件2、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音乐插曲及其有关印象派的flash等3、课时安排为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
教学准备: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背景资料、
艺术作品或完成学案 cai结合多媒体演示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小结或谈感受问题式的导学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学园地:学生课前自学,让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课堂教学资料,或者进行学习活动,如: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介绍“我最喜爱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举办艺术作品欣赏会或贝多芬(德彪西)音乐欣赏会,从历史的视野赏析艺术作品。再或者完成学案,使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等等。课堂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用幻灯片投影,教师播放音乐《命运交响曲》,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打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随即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听贝多芬的音乐。接着提出问题:从贝多芬身上什么最能触动你的心弦?说说你的理由。导入新课。在解答导入新课问题的答案上不必拘泥统一答案,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各抒已见。2、讲授新课:本节课总共有三个子目:“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现代艺术的兴起”。在导入新课后,用问题式导学,结合多媒体演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随堂指导。或者让学生围绕导学提纲中设计的问题(如果学生还能自己提出问题最好)来展开交流、讨论,教师边调控课堂边参与学生的探讨、交流。(1)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授课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幻灯片投影1),给出贝多芬雕像,提出问题:从旁边的图中,再结合课本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回答)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进步和自由,献身音乐。(幻灯片投影2)给出一段材料:他自称是“强硬的民主主义者”。1797年,拿破仑率领大军直逼维也纳,他是拿破仑当时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拿破仑谱写了一首交响曲。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他抓住乐谱的封面撕个粉碎。当这首交响乐出版时,他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乐——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然后让学生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什么思想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试列举他的三部代表作。他对音乐的贡献主要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印象派绘画与音乐: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两者统一于印象派这一大派别之内,后者更是由前者启发而来,故可把两者结合起来掌握。用flash多媒体演示介绍印象派由来和莫奈及其作品。(注意把握教学时间,授课时间为15分钟左右)(幻灯片投影3)出示目标探究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探讨:a、印象派绘画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b、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有何关系?c、印象派绘画和印象派音乐有何共同的特征?有何艺术价值?(展示此问题时播放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音乐,一边欣赏,直观地感受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一边学习活动。)d、印象派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要求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回答这些问题。印象画派的产生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学科、现实生活结合历史知识展开思考讨论,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①印象派的发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是工业革命、现代科学的发生②光学研究解开了光谱的真面目,艺术家知道了,光不是透明的,而是由七种色彩所组成的;③蒸气火车拉近了城乡距离,到郊外写生成为一件方便而时髦活动;④许多内在的、外在的、社会学的、物理学的、文化的多元复杂因素,催化了如黄金般光灿的艺术时代产生。(中心:这是资本主义崇尚个性的体现,也是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启发)(幻灯片投影4)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印象派绘画与印象派音乐的共同特征,具体讲授如何理解作品艺术价值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①印象派绘画把光和色彩视为认识对象的核心因素。大胆使用色彩,真正体现出光与色的无穷魅力。②印象派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印象派主张追随求色彩效果,使绘画变得更丰富、自由,也更具绘画特点。(第一组学生回答)印象派音乐的艺术价值:印象派音乐是客观的,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在创作方法上不以旋律为中心,在配器上力图纤细精致,追求音乐中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的光色中表现物体或事物的气氛和情调。(第二组学生回答)共同点:它们都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在朦胧的光色中表现物体或事物的气氛和情调。(第三组学生回答)历史意义:印象派艺术的崛起,开辟了绘画与音乐语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使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跳跃的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危机。(第四组学生回答)过渡:现代艺术的兴起包括美术与音乐,“现代艺术的兴起”是承接“近代艺术成就”,20世纪的现代艺术与19世纪的近代艺术虽然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差别,但其创新与革新的内在精髓却是一致的。因此在学习这一问题时首先让我们鉴赏塞尚、凡高、高更、毕加索的代表性杰作。(3)现代艺术的兴起(授课时间为15分钟左右):(幻灯片投影5)①后印象派绘画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更强调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而不是去简单地模仿自然,艺术家应当以自己的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形象。 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即强调结构秩序的抽象艺术(如立体主义、风格主义等)与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主义(如野兽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所以,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其代表:塞尚、高更和凡高等。 (幻灯片投影6):鉴赏塞尚、凡高、高更、毕加索的代表性杰作。(幻灯片投影7)提问:从下面六幅毕加索的自画像中,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画家?让学生思考或讨论,教师讲解:从毕加索六幅自画像里,我们可以透过毕加索的眼睛看毕加索。这几张自画像能看出毕加索的某段时间内的艺术轨迹。他是个不断变换艺术手法的探索者,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但在各种风格中始终都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激昂而狂躁,无限崇尚自由,这在后面几张自画像上更显露无疑,在他的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
②现代美术和音乐的主要特征。过渡:在印象派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派,现代艺术在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创新与多元化的特点,刚才欣赏毕加索的画,结合课本知识你认为现代美术有何特征?现代音乐又有何特征?(幻灯片投影8)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现代艺术是如何创新和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其艺术价值与影响作简要评价。在美术方面,现代派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主要代表人物是毕加索。现代音乐也出现了许多派别,作曲家根据各自的创作理念谱写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如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序列音乐、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也迅速变化。现代艺术反映了人们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在艺术创作上重视直觉和下意识活动,着重于内心的“自我感受”、“心灵世界”、“自我表现”。3、归纳小结:强调本节的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本节的知识结构: 贝多芬的思想特点和代表作 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 作品特点的成因音 近代艺术 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乐 印象派绘画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莫奈及其作品与 印象派艺术 印象派音乐兴起、特点、代表人物德彪西及其作品美 印象派艺术崛起的历史意义术 现代美术的发展 印象派绘画的后续发展及代表人物 现代艺术 现代派绘画及其代表人物毕加索 现代音乐的发展——现代音乐的特点和主要流派 4、布置作业:创新探究题:①[新华社10月14日电]音乐大师贝多芬晚年创作的一份手稿最近在美国一家神学院的图书馆中被发现,这份手稿在沉寂多年之后,13日再度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份手稿长达80页,如同一本杂志般大小。手稿上写着一首钢琴二重奏的乐谱,上面还有贝多芬本人所作的多处修改。根据文献记载,这首乐曲创作于贝多芬去世前几个月,当时贝多芬已经耳聋。根据估算,这份手稿可能会被拍卖出200万美元的高价。问题:贝多芬的晚年手稿估价为什么会这么高?②凡高的作品在伦敦和纽约的拍卖中,边创历年来世界名画的最高价格。问:凡高的画为什么那么贵?③有些人看不懂毕加索的作品,即否定它们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你认为对艺术品的评价是否存在永恒不变的单一标准?5、对这节课的课后思考:①因这节课专业性强,必须有较全面艺术修养才有可能较准确地把握,为此要体现教改精神,一定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学习准备。②本节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其作品较多,注意把握教学时间,绝不能把这一节课当作艺术欣赏课,必须用“粗”“细”结合突破重难点,“粗”是让学生认识这一时期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细”让学生通过某一个人物及其作品,认识、体验他的伟大与深刻,与取得一斑见豹的效果。③创设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抓住了历史教学的精髓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