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精选3篇)高二历史教案
第一单元 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精选3篇)
第一单元 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篇1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单元内容分析]
15世纪之前的世界历史,各个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基本上沿着各自的传统发展路线平行地发展,地域性特征相当明显,受制于地理隔绝及交通技术的限制,人类社会的横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跨越是横向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突破,这一具有根本性转折意义的突破是与纵向发展进程中文明形态的重大飞跃——工业文明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这个意义上的社会转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现代化”。
15xx年前后,西欧地区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联动的历史运动会聚、互动,最终为工业文明的诞生准备了知识基础、制度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这些历史运动包括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崛起、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等。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15—16世纪商品经济、手工工场发展及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情况,理解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互动发展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作用。
了解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及君主专制形成的基本情况,理解百年战争对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理解君主专制在15—16世纪对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了解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情况,辨证地理解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历史作用。
了解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的基本情况,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主要精神对摧毁封建制度及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作用。
整体地理解15xx年前后西欧社会诸多历史运动及制度创新对工业文明诞生的重要影响。
2、通过阅读课本中的“文献选读”等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英法两国君主专制差异等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对历史中的人物、国家、事件等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整理第一单元的知识,分析15—16世纪西欧社会演变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等方面分析历史问题、把握不同历史阶段总体发展趋势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制度制度的改革和革命以及文化的创新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崛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使学生认识到人文主义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理性精神的进步对于人类思想进步的重要作用,并使学生客观地看待地理大发现及由此带来的殖民扩张的罪恶。
[单元教学建议]
1、教学重点:
(1)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之间的关系。
(2)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背景与过程。
(3)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
(4)文艺复兴的实质以及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2、内容解析:
(1)资本主义的概念来自于资本,它是一种财富积累的方式,也指通过运用特殊商品资本进行财富增值的方法。作为一种经济制度,它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业主采用雇佣劳动的办法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通过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劳动价值,获得高额利润。资本主义是同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紧密相连的,如果用有巨大财富但从不进行商品的生产和交换,那还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综合力量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农业的发展使社会财富增加,使手工业得以进一步发展,也使商业迅速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呈现互动发展的态势,而此前欧洲瘟疫的流行及庄园制度的衰落进一步使原有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发生解体,城市更自由地发展起来,并提供了手工业、商业所需的自由劳动力,而资本的原始积累使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而殖民扩张使海外市场及原料产地迅速得以发展,这一系列联动发展使得西欧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提高。建议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注意资本、市场、劳动力这些关键词的解读。
(2)公元10xx年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及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新兴的城市力量希望借助王权伸张自己的,希望国家统一,改变封建割据的局面。王权高举着正在形成的民族代言人的旗帜,不断强大,他们对内抗衡封建领地贵族,对外伸张民族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民众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欧洲国家形态——民族国家逐步形成。欧洲两大重要民族国家——英国与法国的建立就是在战争中萌发民族意识,在战争中王权崛起的过程。百年战争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还是领土和民族利益之争,这都表明当时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开始在欧洲成熟。而对于英国而言,在玫瑰战争中,约克和兰开斯特两个家族争夺王位,为此不惜兵戎相见。战争打了30年,结果是旧的封建领地贵族自相残杀、消灭殆尽,一个新的势力崛起。这个势力代表着国家的统一与和解,在消灭封建势力的基础上,建立了都铎王朝。恩格斯曾经说:“对英国幸运的是旧的封建诸侯已经在蔷薇战争中自相残杀殆尽。”
(3)新航路开辟在15—16世纪之交的成功,是欧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技术进步及探险家冒险精神胜利共同作用的产物,带有极强烈的对于财富的追求目的。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开启了人类文明横向发展的重大突破,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引起“商业革命”,使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并引起“价格革命”。但是新航路开辟本身带有不可推卸的原罪,即对于财富的贪婪,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空前的浩劫。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更多地使用辨证的方法来客观分析这一历史事件。
(4)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根本的原因,是工商业的发展带来的城市世俗生活的繁荣。不妨把文艺复兴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那场夺去欧洲五分之二以上人口的瘟疫,显示出欧洲封建主义已经走到尽头的事实。从那时起,危机和制服危机就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知识分子深感不安,特别敏感的诗人,天才的艺术家们,都深刻感受到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所带来的压力。围绕着如何振兴欧洲的问题,他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被激发了出来,在承袭欧洲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而宗教改革则是在宗教外衣掩护下的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伟大尝试,这场斗争不仅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直接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也体现了新兴的民族国家崛起的独立追求,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思想改变了中世纪人们的许多想法。宗教改革家一再向世人宣示,世俗的工作是为上帝服务。路德认为所有的工作是一种真正的基督教的天职,同神父和其他神职人员一样。这就与中世纪的把工作当作一种罪行来进行惩罚、认为工作有失绅士身份的传统封建观念有所不同。新教还通过反对奇迹来提倡理性。新教徒强调过有计划的生活,反对得过且过。有些新教徒不主张在世俗世界中行乐,他们身体力行提倡勤俭节约,这对资本的积累不无好处。很明显,勤奋工作、理性、节俭,同中世纪的生活方式有了许多差距。中世纪教会所主张的禁欲、虚无,都与强调积极进取的新教原则很不一致。
(5)教学建议中提到的教学重点,建议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四个层面引导学生考察整个西欧的15—16世纪。西欧15—16世纪的历史演进过程相当复杂,特别是这些重大历史运动间的互相影响,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认知基础,因此抓住资本主义兴起这一核心概念,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四个层面探讨演进的前因后果,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这段历史的概貌,也便于使学生承上启下地认识到15—16世纪在整个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演进中的重要奠基作用。
第一单元 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篇2
第3课 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识: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概况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理解西欧早期殖民活动的双重影响技能:阅读地图,了解地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时代背景,学习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必要性(主观需要)和可能性(客观条件)等不同层面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的方法。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学习从不同角度,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价值评判,学会辨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初步形成历史意识和全球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与西欧早期殖民活动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早期殖民活动双重性影响三、教学过程思考:15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哪两大壮举?第一是中国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从1405-1433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第二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欧洲国家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开辟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由此导入新课。
第3课 开辟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活动思考:什么叫新航路?插图《新航路开辟》新航路是指从西欧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洋各国的一条航路和从西欧出发向西经大西洋、太平洋到达东方各国的另一条航路。这两条新航路是前人所没有涉足,充满着艰辛和未知,那么促使欧洲贵族和骑士冒险踏上新航路开辟之旅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请大家阅读第一目,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更多的黄金(第一动因)15世纪以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人和资本家需要黄金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黄金购买更多的奢侈品)。欧洲黄金的开采量有限,而且还要用有限的黄金去换取东方出产的丝绸、香料、珠宝等,因此造成欧洲的黄金奇缺。寻找更多的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第一动因。正如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一文中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2)《马可波罗行纪》叙述东方各国富有黄金珠宝(诱因)《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中国的富庶、繁荣,叙述东方各国富有黄金珠宝。其中描述日本一段文字: “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 " " " " " 宫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 " 波罗行纪》由于当时交通和讯息不畅通,人们相信《马可波罗行纪》所叙述的内容,从而极大地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促使很多欧洲人想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3)奥斯曼帝国使得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直接原因)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以后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他们在东地中海进行劫掠,并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导致运抵欧洲的商品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昂贵,各类商品往往比原价高出8~10倍,使得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了破坏。但是从当时欧洲各国的实力而言,没有一个国家具备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相对抗实力,因此欧洲各国的商人和贵族迫切希望绕过地中海东部,另辟一条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思考:新航路开辟是远洋探险,有别于近海航行,那么当时具备了哪些远洋探险航行的客观条件?2、新航路的开辟客观条件(1)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日益流行,许多人坚信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海图绘图技术发达。(2)航海和造船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插图《指南针》指南针传入欧洲后广泛运用于航海,提高了远洋航行的安全系数,从此西欧船只敢于、也有条件驶向大洋深处。插图《多桅帆船》当时西欧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能够建造适合远洋航行的多桅、多帆的海船,这种海船可以升起多张帆,性能较以前的帆船大有改观,操纵灵活,船速加快,能够在各种风向中行驶。二、新航路开辟的进程及其影响1、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已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国,使它们能够运用国家机器去发展航海业。葡萄牙、西班牙的造船与航海技术发达,意大利热那亚的许多水手纷纷迁居葡萄牙,为其远洋航行提供了大量的航海人才。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他们把传播基督教当作向海外扩张的精神动力。新航路的开辟与葡萄牙、西班牙的封建贵族和骑士希望建立新的荣誉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史学界有一种讲法:认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就是3g(黄金gold、上帝god、荣誉glory)2、新航路开辟进程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我们初中已经学过,现在简单演示一下。插图《新航路开辟》通过演示,我们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远洋探险的方向不同,葡萄牙向东,西班牙向西。思考:为什么葡萄牙与西班牙选择不同的方向进行远洋探险?略西欧各国通过这一系列探险活动,最终开辟了两条新的航路:一条从西欧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洋各国;另一条从西欧出发向西经大西洋、太平洋到达东方各国。思考:新航路开辟作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大事,它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和影响?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1)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2)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以后,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3)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由闭关自守到联合为一个整体,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统一的世界历史,所以有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讲过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的。(4)商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为荷兰、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5)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新航路开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给亚洲、非洲、美洲带来深重灾难。思考:请大家归纳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不同之处。(试从目的、规模、时间、影响四个方面分析)目的不同: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为了显示国力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为了追求财富。 规模不同:郑和下西洋总共七次,每次都有几百条大船,两三万人,规模很大;而新航路开辟时,各个航海家航海次数少,每次都是几到十几条小船,规模较小。 时间早:郑和从14xx年就开始下西洋,比西方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 影响不同: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没有多大影响;开辟新航路则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促进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开辟以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三、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动因就是为了获取财富,尤其是黄金,所以在开辟新航路的同时就开始殖民掠夺。此后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2、西欧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请大家阅读本目,归纳西欧早期殖民掠夺对亚、非、拉及其西欧不同的影响。(1)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种族屠杀、黑奴贸易、土地被侵占、财富被掠夺),是造成今天亚、非、拉美人民贫困与落后的根本原因(2)源源流入的财富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小结:略思考:有人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的欧洲称之为“发现的时代”,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第一单元 15—18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篇3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第1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15、16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变化的主要表现;知道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
知道西欧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解生产力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关系;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解读“探索与争鸣”中提供的材料,学习从采集表层信息,到分析归纳发现深层信息从而形成观点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进程,学习辩证、历史地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技术发展对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形成对历史形象(事物等)理智分析、辩证看待,注重看其主流作用的价值倾向。
二、重点难点
重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背景
难点:资本原始积累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单元 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
15、16世纪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伴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西欧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当时西欧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大家阅读本单元序言,归纳巨变的表现。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
政治: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取代等级君主制。
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15—16世纪西欧经济上的巨变。
第1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
15—16世纪,伴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农业生产中三圃制广泛流行,所谓三圃制就是指耕地分成春耕地、秋耕地和休耕地三大类,每年依次轮作。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社会分工,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各地涌现了许多新兴的手工业中心,比如意大利北部威尼斯和中部佛罗伦萨等,它们各有自己的专业产品,除了满足本地需求外,部分还流向海内外市场。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对农产品需求量持续上升,西欧出现了一批专门生产工业原料和商品粮食的农业区,它们的产品销往全欧洲。这样西欧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由此更加紧密,手工业和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
二、资本原始积累
那么什么叫资本原始积累?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生产者逐渐与生产资料分离,马克思将这一历史进程称为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西欧主要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一般都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特点),所以马克思讲:“资本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国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借助国家立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16世纪英国曾经颁布法令:规定身强力壮者,不准流浪乞讨,违者逮捕受罚,送回原籍;第二次被捕者,则被割去耳朵,以示惩戒;第三次违令,被判处死刑。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中曾将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在国外,商业战争、贩卖奴隶和殖民掠夺等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常用的手段。英国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途径之一,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和毛纺织业)。
三、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它最早产生于地中海沿岸。它的特点是手工劳动、分工协作。手工工场产生原因是什么?
(1)工业者的竞争与分化是手工工场产生的最早途径。在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中,手工业者在商品生产的竞争中不断分化,少数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裕作坊主增加帮工和学徒,使他们沦为雇佣工人,而自己脱离劳动,成为专靠剥削为生的资本家。多数手工业者则因破产而成为雇佣工人。这是一条从手工业生产领域中发展出资本的道路。14世纪在市民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扩大生产的规模,采用雇佣剥削。
(2)、包买商出现(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控制手工业)是手工工场产生的主要途径。商人成为包买主,使小生产者逐渐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变为受其控制的雇佣劳动者。这是一条商业资本打入生产领域从而转化为生产资本的道路。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直接动力,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起了巨大作用,瓦解了行会制度,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
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两条不同道路形成的资本具有共同的特征: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着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雇佣劳动生产关系。
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
请大家结合p4页探索与争鸣的相关材料,思考: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引导学生从获取表层信息入手,对材料进行最初分析,然后,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判断,得出深层信息,即该材料所体现的历史内涵。
表层信息包括:1、规模大,“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附近又一室”;2、分工明确,包括检毛工、修剪工、浆洗工、染工、扞制匠;3、剥削严重,“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 贫儿一百五。
深层信息包括:规模大,说明手工工场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以手工劳动和分工协作为基础,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剥削严重,说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相当残酷的。这则材料说明的是英国手工工场情况,印证了英国手工工场发展的迅速。
手工工场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那么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哪些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引起社会巨大变化,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西欧封建社会开始解体,世界历史初露近代的曙光,人类面临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人们从土地的束缚和从封建人身依附中解放出来,走向工商业城镇,投入市场,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精神文化:人们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和科学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开阔了人们眼界和活动范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和随之而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开辟新航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反过来促进资本主义工商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得出第一课与第二、三、四课内容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关系。
小结:略
联系与测评
马克思讲:“资本原始积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请你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这段“血和火”的历史?并请列举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