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学实录(精选14篇)

98e范文网 时间:

《伤仲永》教学实录(精选14篇)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1

  执教者:福鼎市茂华中学   唐炯武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2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3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4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5

  执教者:福鼎市茂华中学   唐炯武

  一、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2003年10月30日

  执教者简介:

  唐炯武,男,大学本科毕业,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福建省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骨干教师,市级教坛新秀。有多篇论文省级获奖。本课为福鼎市新课标示范课

  作者邮箱: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6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7

  一、 导入  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世说新语》两篇,同学们一定对那个聪明机智的陈元方留有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再来说说几个类似的故事,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将珍藏在你脑中的故事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生(主动上台,老师带头鼓掌):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故事略)

  生:老师同学们好,我给大家讲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故事略)

  生:大家好,我给大家说一个郭沫若智对对子的故事……(故事略)

  师:是啊,刚才上台的三位同学都讲得很好,这三个故事讲了同一个道理,我们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同学们七嘴八舌在议论)——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一个人即使很聪明,在小时候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如果他此后就不再学习,也会怎么样?

  生:很危险。(大家笑)

  师笑着问:为什么啊?

  生:因为他小时候很聪明,大家对他的期望就会很高,但他如果长大后不认真学习,就会不学无术,大家就会看他的笑话,那当然就很危险了。(同学鼓掌表示认同)

  师:但他如果是天才呢?不学习是不是照样能取得成就?

  生齐答:不会。

  师:谁能否用一句句人句言来证明你们的观点?

  生:所谓天才就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

  师:谁说的?

  生:爱因斯坦。

  师: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生: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师:回答得很好。但是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 介绍作者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王安石,对于王安石我们同学都有哪些了解?

  生: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生:我们学过他写的《京口瓜洲》

  师:你能背吗?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能背他写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

  师:是小学时学过的吗?

  生:不是,是我自己背的。

  师:这很好,我们学生课后一定要多读多背,积累多了,语文的成绩自然就能提高了。对于王安石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好象有个王安石变法什么的?

  师:你能讲讲吗?

  生:王安石当了宰相,就去变法了,好象还和司马光有仇(大家笑)

  师笑着问:有什么仇呢?

  生摇头,其它同学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查找书本,也可以去请教历史老师。下节课再来告诉我吧。

  师补充: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 诵读练习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生朗读。

  师:你能给自己评评读得怎么样吗?

  生(笑):读得不错。

  师:具体点。

  生:声音比较大。

  师:还有吗?

  生:能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来评评?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声音响亮,感情真挚。

  生:我感觉她读最后一段感情把握不够准确。

  师:哦?详细点。

  生:我认为最后一段应该读得慢一点,才能体现作者的惋惜的感情,但是她读得很大声,而且很快,好象作者有点高兴的样子。

  师:你分析得很好,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应该是……

  生:幸灾乐祸。

  师:对。你们说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生齐答:惋惜。

  师:那就应该读得委婉一点。还有吗?

  生:我认为她读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字读错了:即书读四句的即应读“及”音,她读成了“记”;还有一个地方她也读错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应该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她读成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你听得很认真。读文章除了要咬字准确外,还应注意情感的把握,同时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篇。

  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四、 字词积累

  师:你们在自读过程中有遇到困难吗?或者有什么新的发现?提出来大家交流。

  生:我们小组不知道“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为什么要译成“当宾客对待”。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有谁能给他们帮忙吗?

  生:因为“宾客”是名词,“当宾客”是动词。这和“不耻下问”的“耻”的翻译是一样的。

  师(带头鼓掌):很好,我们读书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积累,要学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知识,按孔子的话来讲叫做……(学生齐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知识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篇课文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多又准。

  学生讨论,查找。

  生:我们认为还有“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父利其然也”的“利”都是属于这一种用法。

  师:好。你们小组一口气就说出了三个,其它同学就没有机会了。同学们回去后把这些内容抄到积累本中,牢牢记住。还有问题吗?

  生:我们对文中出现的几个“之”理解得不是很准确,想听听老师的看法。

  师(笑):你们把问题直接抛给了我,是对其他同学的不信任吧。其实我已经给同学们概括了“之”的四种基本用法,你能想出来吗?

  生:(尴尬地摇头)

  师:有谁能帮助他们吗?

  生:一种是代词;一种是助词,翻译成“的”;还有一种是动词,译成“到,往”;如果都不是上面三种的,就不翻译。

  师:“之”的用法很复杂,但上面的四种用法已经足够解决这篇文章遇到的问题。不信,你再看看?

  生:老师,我懂了。“忽啼求之”的“之”是代词,代替书写工具……

  师:对。读书就要善于动脑筋,要学会积累,学会分类记忆。只要同学们能做学习的有心人,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的。大家看看字词方面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摇头示意。

  五、 复述故事,分析课文

  师:那好。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给复述一篇。谁?

  生上台复述(内容略)

  师:你们说他复述得怎么样?

  生:很流利,声音也比较大。

  生:能有自己的创造,比如讲方仲永写诗很快,他用了“唰唰唰”,很形象生动。

  生:还很有表情,讲少年方仲永写诗快的时候,他的脸上还露出一种得意的样子,看了很想笑。

  生:条理很清楚,把方仲永才能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都讲得很清楚。

  师:复述的同学复述得很好,同学们的点评也很到位。你刚才讲到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那到底经历了几个阶段呢?你能概括吗?其他同学也都认真想想。

  生:我认为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他小时候写诗的天才?

  师:你用了“天才”一词?为什么?

  生:因为他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书写工具,就能写诗。

  师:如果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的才能,你认为应该用哪一个呢?

  生:“书”

  其他同学反对:应该是“即”

  师:为什么?

  生:“即”说明他写得很快,连想都不要想。

  师: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

  生:“指物作诗立就”的“立”。

  师:对。从这两个字,我们确实可以看出小时候的仲永是一个天才。接下去。

  生:第二个阶段是写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师: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好。那第三个阶段呢?

  生:第三个阶段是他二十岁时,已经和平常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师:证据?

  生:“泯然众人矣”

  师:“泯”是什么意思?

  生:消失。

  师:这里指什么消失?

  生:才能消失。天才消失。

  师:方仲永少年时能“指物作诗立就”,长大后“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他成年时竟然“泯然众人矣”。造成这种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生齐答:“不使学”

  师:为什么“不使学”

  生:“父利其然也”

  师:这说明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很愚昧的人。

  师: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师:对。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大家都会替他感到……

  生:惋惜。

  生:哀伤。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从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时间在1分钟左右。谁带一个头?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否则就会像仲永一样最后才能消失,成了一个平常人的。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天才,也不会五岁就写诗。(大家笑)更应该认真学习,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天下的父亲千万不能像方仲永的父亲一样“不使学”。(大家笑)因为假如仲永的父亲有让他学习的话,说不定仲永就能成为一个大诗人,跟李白、杜甫一样。

  生:从方仲永的悲剧我想到了后天的学习是最关键的,方仲永很有才能,但没有学习,最后一事无成。而许多大科学家,他们小时候并不很聪明,像大发明家爱迪生……

  师:同学们都谈得非常好。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加以整理补充,写到练笔本上。

  六、 结束语:

  今天的语文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伤仲永》这篇文章,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而且很有创意,让我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吸取方仲永的教训,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懂得了“天才出于勤奋“的道理,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

  教后记: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8

  1、目的明确。

  总体上做到三个面向:即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实际,如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对伤仲永了解多少?"根据认知的水平高低都可寻找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也重视智能的培养。文言文离不开字词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不是停留在分解肢节。陈老师把生字落实的.同时,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给学生思考;面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即注意发挥教材的主体作用,又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每个问题的提出时,都做到缓慢有梯度。从整体把握到字、词、句,再到"你从中读懂什么?"同意仲永曾是个天资过人的人吗?……你又想到了什么?”一系列问题不断地用"努力"等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想方设法跳一跳品尝成功。在展示和实现教学目标分层次进行,使教学目标让师生明确,使各学生学有所得。

  2、知识新,信息多。

  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又新颖新鲜,如从网上查询刘小源和仲永的相似点,给学生思考,发散的余地大,提问恰到好处,为学生制造"为学生制造"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与热情。课堂的结尾用自制的动画课件结束,既生动又耐人回味,首尾呼应的让大家惋惜伤仲永式的人物。

  3、密度大,节奏快,设计精,结构巧。

  一节课学生三次朗读课文:一次听音朗读;一次有组织的小组讨论;一次课件小制作,又把双基夯实,围绕仲永的各种境展开讨论。这之中,缓急有序,起伏有致。课堂教学环节严密,环环相扣,充分发挥每一分钟的作用,利用书本的有用资料,组织教学,当堂完成若干习题实属不易之事。且整节课出现了百家争鸣,但却不是各自为阵,有了争议问题暴露无遗之后才易找到方法解决。

  4、气氛和、方法活。

  教师朴素大方,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带着激活课堂的意识去组织教学,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本校难以达到的境界,要么一放就无法收拢,要么小心翼翼地固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勤于动脑,动手,做到五种感官的协调配合,学生学得心情愉快,思想轻松,若有所思。我们的新课改需要这样的课堂气氛,不是繁而空,是精而实,因此说整节课师生相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9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邑人( )  环谒( )  称前时之闻( )

  泯然( )  日扳仲永( )  卒之为众人(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⑴ 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  ⑵ 未尝识书具__________________

  ⑶ 收族为意________________  ⑷ 立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__  ⑹ 环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 即书诗四句______________  ⑻ 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

  ⑼ 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  ⑽ 泯然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⑾ 贤于材人________________  ⑿ 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 卒之为众人______________  ⒁ 固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

  4、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⑴ 一乡秀才观之( )

  a、(把他的诗)叫来一个乡的秀才观赏

  b、(把他的诗)叫来全乡的秀才观赏

  c、(把他的诗)传给乡里的一个秀才观赏

  d、(把他的诗)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⑵ 父利其然也( )

  a、父亲利用他的这种情况

  b、父亲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c、父亲认为其中的利益就是这样

  d、父亲利用这种情况

  ⑶ 从先人还家( )

  a、从先父那里回家

  b、自先父那里回家

  c、跟着先父回到老家

  d、跟着先父从老家回来

  ⑷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父利其然也

  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d、彼其受之天也

  5、填空。

  ⑴ 《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

  字介甫,晚号__________,北宋著名的文学家、________家、思想家。

  ⑵ 本文是一篇_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

  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文章运用了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神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这三

  个副词是______________。

  ⑷ “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的叙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⑸ 在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导致方仲永才能“泯然众人”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⑹ 《伤仲永》一文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

  1、yì  yè  chèn  mǐn  pān  zú

  2、⑴ 属于

  ⑵ 曾经

  ⑶ 聚、团结

  ⑷ 完成

  ⑸ 以宾客之礼相待

  ⑹ 四处拜访

  ⑺ 马上

  ⑻ 有的(人)

  ⑼ 相当

  ⑽ 完全

  ⑾ 胜过、超过

  ⑿ 承受

  ⒀ 最终

  ⒁ 本来

  3、d

  4、⑴ d

  ⑵ b

  ⑶ c

  ⑷ b

  5、⑴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半山 政治

  ⑵ 随笔 散文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⑶ 忽、即、立

  ⑷ 过渡

  ⑸ 其受于人者不至

  ⑹ 记叙 议论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10

  1、在下面各句横线上补上原句省略的成分。

  ⑴ 明道中,____从先人还家,____于舅家见之,________十二三矣。

  ⑵ ______借旁近与之,_______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你能一眼看出下列加粗词语中谁的用法“与众不同”吗?( )

  a、父利其然也     b、稍稍宾客其父

  c、不能称前时之闻也  d、一狼洞其中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忽啼求之

  c、余闻之也久       d、或以钱币乞之

  4、火眼金睛!下面句子谁被翻译错了?选出来( )

  a、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译: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b、余闻之也久

  译: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

  c、稍稍宾客其父

  译: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5、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粗的词的意思。

  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阅读下列选段,完成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6、⑴ 第一段写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主要内容有两点:一是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文中哪些语句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文中“世隶耕”为“___________”作了铺垫,衬托了方仲永_________。

  ⑸ 读了此文,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做段后练习。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之。已而(过后)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何,怎么)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通“册”,指书卷)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冕小儿,恬(安然)若不见。

  7、⑴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看谁又快又准!)

  a、窃入学舍(    )       b、夜潜出(    )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  d、父怒挞之(    )

  ⑵ 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

  a、已而复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写出文中最能表现出王冕读书专心入迷的一句。

  【参考答案】

  1、⑴ 吾 吾 仲永

  ⑵ 其父 仲永

  2、c

  3、a

  4、a

  5、⑴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很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⑵ 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⑶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后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6、⑴ 仲永幼年作诗非凡天赋 其父贪利而“不使学”的错误做法

  ⑵ 第一阶段指物作诗立就;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⑶ 原因是其父贪图小利,眼光短浅,“不使学”。

  ⑷ 未尝识书具 非凡的天赋

  ⑸ 略

  7、⑴ a、偷偷地

  b、偷偷地

  c、离开

  d、打

  ⑵ a、过后还是像当初那样。

  b、儿子这样痴迷(读书),为什么不让他去读书呢?

  ⑶ 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11

  麦港初中 田 英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及纵向对比的写法;

  2 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故事内容,领悟蕴涵道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纵向对比的写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及媒体教学法,为了使教学手段更直观、更形象,我制作了简单的课件,增强课堂的表达效果。

  我的整体教学思路是:复习导入,创设情境----疏通文意,感知课文----推究文理,把握目标----小结练习,实践提高

  我的教学环节是:

  一、 引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它启示我们业精德成的关键在于勤奋专心。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论天资多聪敏,都需要后天的努力和教育,否则将一事无成。现在 ,我们就从今天的小故事中再次体会一下这个道理。

  这样导入,衔接旧知识,又联系新知识,悬念的设置激起学生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 了解作者:

  提示学生从名、时、地、评、作五个方面掌握,准备作一分钟的抢答练习。

  这一环节便于学生掌握文学常识,锻炼速读速记能力,抢答练习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三、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出示教学目标:

  这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利于了解字音、字型、字义,对读文的重音、节奏、语气等都有提示。

  四、 学生自读课文,每人2遍,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再次感知课文、理解文意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数同学都能活跃思维从朗读中领悟道理。

  五、将学生分组准备疏通文意,并选出两组代表一读一评,给大家示范。然后教师给予评价,并指明重点的词语及用法。(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学生理解文章的过程,分组法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更调动了中差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跳跃性使思维得到全面开发。特殊语句的提示引导学生体会古汉语语言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坚定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六、指导学生跳读,教师置疑,学生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⑴幼年时的仲永有何表现?

  ⑵我两次“还乡”,见到了怎样的仲永?

  ⑶仲永为何“泯然众人”?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三个问题的设置重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落,熟悉课文知识,增强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跳读课文完成问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问题的讨论深入文言文内部层次,扣准教学目标,增进学生的理解力。问题一步步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让每个学生都尝试成功的喜悦。

  学生发表议论之后,我是这样明确的:仲永幼年聪颖过人,天赋超群是“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而当我两次还乡所见的仲永却“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原因在于“父不使学”,这就启示我们:后天的学习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材具有重要意义。,

  七、难点探讨

  作者寓理于事,是通过什么写法揭示文章主题的?

  这一问题是难点的提示,激起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师在此处明确答案,并作小结:全文作者运用先扬后抑的写法,把仲永的前后两个不同时段的情况作了对比,即纵向对比,在叙事中使深刻的哲理得以表现,从而阐述了必须重视后天学习和后天教育的道理。

  八、设置分层练习,即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侧重音、形、义,能力题侧重写作和说话。分层练习全面照顾,既重基础,又重能力让各层学生都有成就感,有喜悦感。

  以上是我的教学过程,环节的安排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特点,听说读写全面照顾,同时体现自读课型,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拓展思维。

  附板书: 伤仲永

  幼年:指物作诗立就

  长大:泯然众人 -------纵向对比

  原因:不使学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12

  创意说明

  伤是文章的文眼,文中叙可伤之事,说可伤之理,表可伤之情。若能以伤为线,串起全文的教学,定能达到以尽可能单纯的教学线条带动尽可能丰厚的教学内容的课堂高境界。

  教学步骤

  一、朗读,理解课文

  1、落实字词,通晓大意。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感知课文内容: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了解本文形式:随笔,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二、朗读,体会伤意

  1、读文中叙事部分,简述作者伤为何事?作者是怎样突出仲永才能之奇的?

  2、读文中议论部分,说说作者讲了什么道理,仲永何以可伤?受于人从文中看至少应包含哪些意思?

  3、文中哪些词句、哪些安排可见作者的伤情?这些地方该怎样朗读?

  4、你认为造成仲永悲剧的原因有哪些?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三、朗读,熟读成诵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13

  一、 导入方式

  采用讲述式导入法和情景激发式导入法开讲。

  二、 运用原则

  讲述式导入法为导入部分的前奏,即通过教师的讲述内容,使学生在一开始即接触到知识性、趣味性或富有一定的故事性的语文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导入法是通过讲述内容的启发,更进一步深化导入内容,引起学生对前半部分的内容的思考,给课堂笼罩一层浓浓的感情色彩,使学生的心灵在受到感染的同时也自然地进入课堂角色。

  运用两种方法,力求使导入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课本,做到贴切自然的“三贴”标准。

  三、 导入的重点

  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从时间或内容上都与今天的学生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在导入时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缩短时空差,找出古今的相通点,使古文今学,使学生在一接触这些东西时便放弃陌生感,像对待老朋友那样去对待古文。

  因此,文中方仲永这一主要人物的自持聪明,自认为有天赋而放弃努力,缺乏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是缩短这种差距凝聚学习要点的突破口,完全可以从身边的许多例子中找到这种在古人身上发生的事例的影子。所以运用爱迪生对“天才”的解释这句名言,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课本的内容。

  四、 导入设计

  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勤奋的一生为人类发明了上千种东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此而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研究他大脑。但到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持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材,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向我们介绍的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伤仲永》教学实录 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一.(整体感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