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通用13篇)_大班主题教案
有趣的汉字(通用13篇)
有趣的汉字 篇1
在考虑到还有几个月孩子们就要上小学了,因此我们在休息时将大面积的墙做成了“汉字的演变”为主题的墙饰。放了两天假后,孩子们来到教室就对这一主题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加之有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幼儿了解了一些汉字的初步知识。不少孩子的家长还教读了一些汉字,班上个别小朋友识字较多,能较完整认读诗歌,这让其他小朋友羡慕不已,纷纷表示也要像他们一样认识更多的汉字。在接下来的班级一日活动中,幼儿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自发的认读汉字。在孩子们对汉字的好奇、探索、求知中,我们开始了主题“有趣的汉字”的研习。
组建汉字网络图
在欣赏完不同国家文字卡片时,让幼儿找出我们国家使用的文字,并了解它的名字叫汉字。孩子们在讨论中,也知道了汉字的重要性,他们积极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汉字作用的了解,并相互吸收同伴的经验。为了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开始了“你想了解汉字的哪些知识?”的谈话,并将幼儿反馈的信息以网络的形式记录,且商讨出如何开始研习?最后我们以汉字的由来——汉字的结构——书写工具的认识——汉字书写的顺序进行。
汉字的由来
在讨论的同时,孩子们也最想知道汉字是怎么出现的?于是在汉字的由来中,我们同幼儿、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有关汉字的资料,在寻找中幼儿了解到汉字是由甲骨文慢慢演变为象形字。在与象形字的接触中,幼儿找到了自己的姓氏,于是开始了他们象形名字的设计,并将设计好的名字带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分享,可由于象形文字的复杂性,孩子们马上意识到象形字不流传的原因,并主动提出要和汉字做游戏,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
汉字的结构
在观察汉字的结构时,孩子们发现所有的汉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而且有的是独立结构、有的是上下结构、有的是左右结构、有的是全包围结构、有的是半包围结构。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这些,我们开展了相关有趣的活动,如笔画涂色、笔画统计、结构分类、连线、字的粘贴画等。
书写工具的认识
认识了汉字的结构后,我们开始对书写工具进行了解。首先我们进行参观文具店,在文具店里幼儿找到了认识的文具用品,并吸收了外界新的信息源;接着回园后开始了他们寻找文具用品的工作,并将这些文具用品分类为:笔类、纸类、辅助用品类。
汉字的书写
为了让幼儿更好的进行书写活动,我们积极运用家园互动,邀请家长来园进行书法作品演示,孩子们对这些书法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说一定要把字写好。那如何把字写好了?我们让幼儿观看了几种写字的姿势,幼儿从中明白原来写字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它会影响眼睛与字的工整。经过这样对比的活动后,幼儿在书写活动中显得特别认真,不停的调整自己写字的姿势,并相互提醒。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幼儿不再对汉字产生厌倦,而是自发的开始积累对汉字的认识,不断加强汉字的书写,因为他们企盼有一幅自己的书法作品,所以开始了努力。我也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成功!
有趣的汉字 篇2
一、设计理念:通过图画出事物把两个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激发学生了解汉字、认识汉字的兴趣 ,对孩子进行汉字文化的熏陶。并了解古代人造句的两种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爷、桌、毛、笔、元、您、用、羊、成、表、示、休、 息、”
2、13个生字;会写“毛、用、元、示、写、字、笔”7个字。学习新部首“秃宝盖”、“宝盖头”、“竹字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咸悟汉字表意的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
三、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四、难点:读准字音,掌握字形,正确书写。
五、课型:新授课。
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性学习。
教具:生字卡,小黑板,投影。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课文插图,这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字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吧!
二、读文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教师范读课文。
2、利用投影演示“山、 羊 、鸣、休、笔”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出示相应的生字,分组自学生字。
3、检查生字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小组读。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教师纠正学生发不准的音。
2、小老师教读。
3、游戏巩固生字。
4、同桌检查生字识字情况。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描一描生字。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生字写得更好看。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稍上一点起笔。
“毛”字的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一点起笔。
“写”字,注意“竖折折钩”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字”字,提醒学生注意“宝盖头”和“秃宝盖”的区别。
“笔”字,重点指导“竹字头”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书写。
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字”?了解了古代造字的两种基本方法,使我们认识了“爷、桌、毛、笔、元、您、用、羊、成、表、示、休、息、”13个生字;会写“毛、
用、元、示、写、字、笔。”
后记:
1:通过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像形字,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的造字方法是怎样的。这样学生马上意识到,今天也是学像形字。
2:学生学的很好,很快掌握生字的读音,并根据生字组了很多词组。
3:本次识字课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角色表演、游戏等,促使学生动脑、动眼、动嘴、动手,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1拼读下面生字。
yé zhuō máo bǐ yuán nín yòng yáng chéng biǎo shì xiū xī
爷 桌 毛 笔 元 您 用 羊 成 表 示 休 息
2组词。
用( ) 写( ) 毛( ) 字( ) 元( ) 笔( ) 示( )
二、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1、要求学生读爷爷和元元两人不同说话的语气:爷爷的话要读出亲切的语气;元元的话要读出活泼、好奇的味道。
2、分组读,分角色郎读要求同上面第一点。
三、巩固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yòng chù jī máo wǔ yuán biǎo shì xiě zì máo bǐ
( ) ( ) ( ) ( )( ) ( )
2、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笔( ) 字( ) 写( )
四、课外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汉字一看字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练习了朗读课文,还练习读拼音写词语、写出汉子的部首。同学们回去以后要动脑子想一想,一看字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 。
板书: 1 有 趣 的 汉 字
爷 桌 毛 笔 元 您 用 羊 成 表 示 休 息
毛 用 元 示 写 字 笔
后记:
1:通过让学生分析字形、记忆字形,老师在田字格范写,这样,学生书写工整。但是,也有个别的学生“笔”字时下面的毛的竖弯钩时没有托住上面的三横。
2: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大家学得都很自觉,并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
3:我让学生大胆地表演,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极地 投入到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趣的汉字 篇3
课题:1、有趣的汉字
一、设计理念:通过图画出事物把两个字合在一起成新字激发学生了解汉字、认识汉字的兴趣 ,对孩子进行汉字文化的熏陶。并了解古代人造句的两种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爷、桌、毛、笔、元、您、用、羊、成、表、示、休、 息、”
2、13个生字;会写“毛、用、元、示、写、字、笔”7个字。学习新部首“秃宝盖”、“宝盖头”、“竹字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咸悟汉字表意的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
三、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四、难点:读准字音,掌握字形,正确书写。
五、课型:新授课。
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性学习。
教具:生字卡,小黑板,投影。
教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看课文插图,这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字吗?
今天我们一起去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吧!
二、读文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教师范读课文。
2、利用投影演示“山、 羊 、鸣、休、笔”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出示相应的生字,分组自学生字。
3、检查生字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小组读。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教师纠正学生发不准的音。
2、小老师教读。
3、游戏巩固生字。
4、同桌检查生字识字情况。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描一描生字。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生字写得更好看。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处稍上一点起笔。
“毛”字的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一点起笔。
“写”字,注意“竖折折钩”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字”字,提醒学生注意“宝盖头”和“秃宝盖”的区别。
“笔”字,重点指导“竹字头”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书写。
五、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字”?了解了古代造字的两种基本方法,使我们认识了“爷、桌、毛、笔、元、您、用、羊、成、表、示、休、息、”13个生字;会写“毛、
用、元、示、写、字、笔。”
后记:胡梅影:通过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像形字,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的造字方法是怎样的。这样学生马上意识到,今天也是学像形字。肖丽英:学生学的很好,很快掌握生字的读音,并根据生字组了很多词组。朱红英:本次识字课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角色表演、游戏等,促使学生动脑、动眼、动嘴、动手,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拼读下面生字。
yé zhuō máo bǐ yuán nín yòng yáng chéng biǎo shì xiū xī
爷 桌 毛 笔 元 您 用 羊 成 表 示 休 息
2组词。
用( ) 写( ) 毛( ) 字( ) 元( ) 笔( ) 示( )
二、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1、要求学生读爷爷和元元两人不同说话的语气:爷爷的话要读出亲切的语气;元元的话要读出活泼、好奇的味道。
2、分组读,分角色郎读要求同上面第一点。
三、巩固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yòng chù jī máo wǔ yuán biǎo shì xiě zì máo bǐ
( ) ( ) ( ) ( )( ) ( )
2、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笔( ) 字( ) 写( )
四、课外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汉字一看字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练习了朗读课文,还练习读拼音写词语、写出汉子的部首。同学们回去以后要动脑子想一想,一看字形就能猜出它的意思 。
板书: 1 有 趣 的 汉 字
爷 桌 毛 笔 元 您 用 羊 成 表 示 休 息
毛 用 元 示 写 字 笔
后记:胡梅影:通过让学生分析字形、记忆字形,老师在田字格范写,这样,学生书写工整。但是,也有个别的学生“笔”字时下面的毛的竖弯钩时没有托住上面的三横。肖丽英: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大家学得都很自觉,并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朱红英:我让学生大胆地表演,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极地 投入到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有趣的汉字 篇4
(2篇)
教学设计二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 沈红霞
一、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二、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 。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三、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 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 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 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 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 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 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 读一读。
(2) 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 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 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四、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一
高新区森林小学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四、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有趣的汉字 篇5
一、表示颜色的一些字
早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古代的人们已经有了审美观念,懂得美化自己的生活,并已发明了染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纺织业和陶瓷业的国家。这一切都反映到汉字中来。
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四个表示颜色的字——“幽”、“白”、“赤”、“黄”。《说文解字》中收了表示颜色意义的字75个,后世又增加了一些。这些汉字按部首可分为 部、丹部、青部、 部、赤部、白部、木部、黄部、黑部、衣部、羽部、玉部等。下面是一些例子:
红。《说文》:“帛赤白色。”本义指浅赤色的帛,后世常用来指大红绸子。唐代杨汝士《贺筵占赠营妓》有诗句:“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其中的“红”,指的是大红绸子。“红”最常用的义项是表示颜色的粉红色、桃红色以及像鲜血一样的赤色。
绿。《说文》:“帛青黄色也。”本义指蓝染料与黄染料调配后染成的帛,后来引申指像草和树叶壮盛时的颜色。
紫。《说文》:“帛青赤色。”本义指青赤色的帛,后来引申指青赤色。
素。《说文》:“白 也。”本义指本色的生帛,后来引申指本白色。
丹。《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原来指的是一种水银与硫黄的天然化合物,后来引申指大红色。
青。《说文》:“青,东方色也。”青原指靛青,是古代最常用的染料之一,后引申指蓝色或深绿色,也可指黑色。
蓝。《说文》:“染青草也。”蓝的本义是蓼蓝,古代最重要的染草之一。后引申指颜色。
碧。《说文》:“碧,石之青美者。”原指一种青绿色的玉石,后引申为青绿色。
白。《说文》:“西方色也。”白本义指日光的白色,后引申为白色。
黑。《说文》:“火所熏之色也。”指的是火熏过的颜色。
朱。《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本义是一种木材,后来指朱红色。
黄。《说文》:“黄,地之色也。”本义指大地的颜色。在古代是尊严崇高的颜色,帝王都穿黄袍,皇宫用金黄色的琉璃瓦。
翠。《说文》:“翠,青羽雀也。”本义指一种鸟,后引申为颜色。
从以上这些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看出古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了不起的创造力。
二、表示衣服的一些字
汉字里表示衣服的字很多。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声字,而且和古代的礼制有关。
举例如下:
冠。贵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冠”字里的“元”即首,表示头的意思;“寸”表示法度的意思。冠是身份的象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缨组成。缨是冠圈两旁的丝绳。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来把冠固定在头发上的细长签子。由于簪和缨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来指戴冠的人。如:“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杜甫《八哀诗》)
冕。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戴的礼帽。从字形上看,“冕”字从“曰”,可知是一种帽子。
弁。古代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
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戴的头盔。“介胄”指穿戴盔甲的士兵。如:“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史记·绛侯世家》)
帽。据考证,“帽”字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曰”和“冒”是帽的古字。古代特指用布帛缝合的圆形软帽,一般不在正式场合佩戴。到了唐代,帽子已经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现在正式场合。
巾。可以裹头,也可以擦汗。“巾”是象形字。戴头巾之风,汉末时盛行。以后有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
衣。衣服的总称。古人特指上衣。《周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是说,治理天下从衣裳开始。可见,衣服是礼仪制度的象征。
裳。古人特指下衣。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时说天还没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
襦。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时御寒所服。
禅。指单衣,是夏天的衣服。
亵。指贴身穿的上衣。
裘。指皮衣。如:“五花马,千斤裘。”(李白《将近酒》)
袍。指长袄,长至脚背,有里子面子,中间絮丝棉或乱麻。“袍”是形声字,声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
褐。用粗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贫苦人所穿。
衰(蓑)。用草编成的雨衣。
襟。最初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服的前幅。也叫“衽”。
裾。指衣服的下摆。
袖。很长的袖子。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长袖”和“广袖”。也叫“袂”。
绅。指腰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古代士大大入朝时,把记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带间,叫“缙绅”。所以后来“缙绅”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称。裙。指下衣,也就是“裳”。
裤。古代写作“绔”。只有两个裤筒,两腿分别套入裤腿,没有裆。和现在的裤子不同。
三、表示植物的一些字
古人很早就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研究,这也反映到汉字的字形和意义上。常用的汉字里有植物部首的汉字数量很大。
据《说文解字》,与植物有关的汉字中,“草”部字有445个,“木”部字有421个,“竹”部字有144个,“禾”部字有87个。这些字的总和占到《说文解字》所收总数的11.7%,比例很高,汉字与植物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植物分为草本和木本两大类。草本植物的类名,汉字用“草”来表示。《说文解字》解释为“百卉也”,即百草的总名。在汉语中,“草”除了表示草本植物总称以外,还有“草野”、“草率”、“微贱”、“起草”等义,这些都与草的特点有关,反映了古人对草的认识。
木本植物的类名,汉字用“木”和“树”来表示。“木”字,甲骨文写作“ ”,也是一个象形字,上部象枝和茎,下部象根。
植物种类繁多,名目各异,一般叫得上名来的植物,都有相应的汉字。尤其是一些名贵花木,不光有表示专名的汉字,而且这些汉字经过历代文人的运用,还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松、竹、梅、兰等。
表示植物各个部分的字,也很有讲究。表示植物的根的文字有“本”、“根”、“柢”。“本”字是在“木”字下加一横,指明根的位置;“根”和“柢”则是形声字,“根”指蔓根或旁根,“柢”指的是直根。“枝”字,即树干上旁生的小条。“叶”是“ ”的简体字,《说文解字》说:“ ,草木之 也。”“花”字,是个形声字,《说文解字》里写作“ ”和“ ”(即 )两字。“果”字,在金文里作“ ”,像是树上结了一个大果子的形状。
与植物性状有关的汉字,有茁、荏、荟、萃、萋、葆、蔚、蕃等;与植物有关的表示动作的汉字有相、析、休、算、箝、箍、藏、蔽、薅等。
三、表示度量衡的一些字
度量衡,现代称作“计量”。古代用于计量的汉字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丈、尺、寸、分、厘、毫、石、斗、升、斤、两、钱、顷、亩、里等。其中一些字的含义古今有很大变化,比如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有一个成语是“半斤八两”,本意是说半斤和八两相等,比喻不相上下,彼此一样。
此外还有以下几类:
关于长度的计量字有:丝、忽、寻、常、仞、庹、咫、索、肘、武、指、扶、弓、墨等。
关于纺织品的计量字有:匹、端、纵、张、两、寻、常、墨等。
关于容量的计量字有:斛、龠、合、勺、撮、抄、圭、粟、颗、粒、黍、溢、掬、豆、区、釜、钟等。
关于质量的计量字有:担、钧、铢、锊、鼓、锱、镒、锤、捷、举、衡、引、粟、圭、黍等。
关于土地、里程的计量字有:步、肘、弓、引、晌、绳、硅、方等。
关于禾谷的计量字有:秉、庾、秭、缶等。
关于时间的计量字有:时、刻、分、秒等。
在这些传统计量用字里,有相当一部分以手、足、毛、禾、米、弓、金等为意符的,说明古代的计量方式主要是以人体某部位(如肘、指),以某自然物(如粟、豆),以常用器物为准的(如弓、斛)。
四、表示动物的一些字
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许多表示动物本身的汉字。最初形成的表示动物本体的文字一般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独体象形字,它们与动物的关系是直接对应的,比如:牛、羊、犬、豕,等等。
除了这些独体象形字,还有不少合体字也指示动物本体,比如:
雀,依人小鸟也。从小、隹。
翟,山雉尾长者。从羽从隹。
蝇,营营青蝇,虫之大腹者。从黾从虫。
枭,不孝鸟也。从鸟头在木上。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从犬良声。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从能,炎省声。
豫,象之大者。从象予声。
凤,神鸟也。从鸟凡声。
这样的汉字还有不少。它们都是古人对动物的形象化的描述。
还有一些汉字的形体明显与动物有关,意思却不直接指示动物本体,而是表示某些与动物有联系的概念,比如:
闯,马出门貌。从马在门中。
骑,跨马也。从马奇声。
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从鹿丽声。
在《说文解字》中,明确地将有关动物的六十几个独体字作为部首去统领一系列合体字。这些动物部首字有虫、鸟、马、鱼、犬、贝、牛、隹、羊、鹿、虎、豕、鼠、兔等。具有这些部首的汉字数量很大。可以看出,动物部首字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人们对动物的认识进入了新阶段。
五、表示人体部位的一些字
从一些表示人体部位的汉字的形体和含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们对自身的认识,由此也反映出汉人的文化、思想观念。
“人” 字,甲骨文写作“ ”或“ ” ,小篆与其字形相近。《说文》说这个字“象臂胫之形”。“尸”字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现在人们坐在凳子或椅子上的姿式。这是当时东夷人典型的坐姿。汉族人当时的坐姿反映在“ ”字上,甲骨文写作“ ” ,像人跪着的样子。这几个字都反映了一个完整的人。
“头”字,繁体字写作“ ”,该字右半部分是头的古字“ ”,篆体写作“ ”,像是人头下连着身子。以“ ”作偏旁的字很多,如“颅、须、项、颈”等等,都与头有关。
“目”字,小篆写作“ ”。其实,甲骨文的“目”写作“ ”,画的就是人的一只眼睛。金文写作“ ”,已作了一定的简化。金文之后,人们又将“目”立了起来变成“ ”,最后形成小篆的“ ”。
“耳”字,小篆写作“ ”,它是由甲骨文“ ”逐渐演变而来的。从它的字形可以明显看出象形特征。
“手”字,金文写作“ ”,是一个象形字。古代表示手的还有“又”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均写作“ ”,像人的三个手指加上腕部。
“足”字,金文写作“ ”,即一个圆圈下有三个脚趾。
“腰”字,小篆写作“ ”,上像人头,下像人脚,中间就是“腰”。
“背”的古字是“北”,即“ ”,很像是两个背对背站立的人。
“心”字,甲骨文写作“ ”,很像一颗心的纵向剖面图,清楚地表现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可见古人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对心脏的结构有相当准确的认识了
有趣的汉字 篇6
歇后语:
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
●. 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 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 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 哥哥不在家----------少来。(嫂来)。
●.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 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 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 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 公共厕所仍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净是书)。
●.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 秀才的毛巾----------包输。(包书)。
●. 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 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 钝刀破竹------------想不开。(响不开)。
●.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好大的掸子)。
●. 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 灯草打鼓------------不想。(不响)。
●. 灯草拐杖------------做不了主。(做不了拄)。
●. 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 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 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 老九的兄弟----------老实。(老十)。
●. 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 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
●.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 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 和尚的房子----------庙。(妙)。
●. 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
●.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 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 蜘蛛拉网------------自私。(自丝)。
●.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 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
●.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 砖窑裏失火----------谣言。(窑烟)。
●. 灯盏无油------------枉费心。(枉费芯)。
●. 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 药铺裏开抽屉--------找玩。(找丸)。
●. 癞虾蟆跳水井--------不懂。(噗咚)。
●. 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 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 航空兵翻觔斗--------颠倒是非。(颠倒试飞)。
●. 耗子掉到水缸裏------时髦。(湿毛)。
●. 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 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 火烧旗杆------------长叹。(长炭)。
●. 黄鼠狼钻鸡笼--------投机。(偷鸡)。
●. 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 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 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 屁股吃人参----------候补。(后补)。
●. 皮皇帝的妈妈--------皮太厚。(皮太后)。
●. 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 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 墙上栽菜------------无缘。(无园)。
●. 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 十两纹银------------一定。(一锭)。
●. 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 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 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 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 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 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 染房的姑娘不穿白鞋--自然。(自染)。
●. 屁股后边扎小辫------违法乱纪。(尾发乱系)。
●. 炉子翻身------------倒楣。(倒煤)。
●.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
字谜:
1.字谜:皇帝新衣——袭
2.字谜:一流水准 ——淮
3.字谜:石达开 ——研
4.字谜:拱猪入门——阂
5.字谜:格外大方——回
6.字谜: 走出深闺人结识——佳
7.字谜:一千零一夜——歼
8.字谜:七十二小时——晶
9.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10.字谜(打一字) 黄昏前后---- 昔
11.字谜(打一字)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12.字谜(打一字) 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旧
对联:
1)
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
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
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
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3)
上联:千重远山万重水,十分相思百分念
下联:三秋桂子十里荷,一轮明月两地心
(4)
上联:碧海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
下联:一身虎胆,后羿无惧射九日
(5)
上联:往事难回首,回首断肠回
今宵醉苦酒,苦酒独饮苦
下联:明朝奔圆月,圆月中秋圆
(6)
上联:八月中秋占八卦,乾八卦,坤八卦,卦卦八面玲珑
下联:九九重阳登九重,上九重,下九重,重重九霄云外
(7)
上联:美酒佳人伴身侧,春风自得意
下联:夜市千灯映皎月,人月俩团圆
(8)
上联:中秋八月中,月月明,赏好月,赏月好
下联:小屋活动时,日日欢,作美文,作文美
佳节美酒佳,酒酒香,把欢酒,把酒欢
天涯一片天,片片云,剪云片,剪片云
(9)
上联:碧空月圆逐花影,龙灯笑舞闹中秋
下联:国强民富显龙威,彩旗飘扬迎国庆
(10)
上联:去年秋别泪暗垂,远渡重洋,满载辛酸,独在异乡为异客
下联:今夜月明人尽望,海外游子,心系故土,每逢佳节倍思亲
(11)
上联:秋风玉露,纤云弄巧,举樽共邀娟娟月
下联:才子佳人,对影成双,抚琴同唱绵绵曲
(12)
上联:少年游虞美人,相见欢花心动
下联:杨柳枝柳梢青,沁园春绮罗香
(13)
上联:蝶恋花木兰花解语花,一从花开满庭芳
下联:江南柳宛溪柳楼下柳,杨柳枝头柳梢青
(14)
上联:浮曦步晨, 悬月环素, 朝朝暮暮总相循!
下联:晚霞漫天,落日披彩,年年岁岁惹沉醉!
(15)
上联:月如水,情如丝,你思我思,一样相思。
下联:秋正红,夜正浓,举头低头,愁上眉头。
(16)
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
下联:秋风扫落叶,片片相思枫叶情
(17)
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阁亮
下联:咸阳游唐陵,代代唐王李氏名
(18)
上联:寂寞空守寡
下联:泪海汇湘江
(19)
上联:张相如 蔺相如 司马相如 名相如 人相如 其实不如
下联:童无忌 叟无忌 男女无忌 言无忌 行无忌 百无禁忌
(20)
上联:处处飞花飞处处
下联:夜夜笙歌笙夜夜
点点落雨落点点
(21)
上联:中秋节国庆节 节节同庆节节高
下联:芙蓉饼荷叶饼 饼饼团圆饼饼香
(22)
上联:中秋猜谜觅知音 谜谜皆有因
下联:众客作对来助兴 对对颇用心
(23)
上联:十八年擦肩而过,今日喜相逢,十一国庆庆中秋,双节迎双喜。
下联:一地球可分为二,南北两半球,北边金秋南边春,中秋变中春。
(24)
上联:举国庆国庆
下联:出对联对联
(25)
上联:应对对对联
下联:好问问问题
(26)
上联:桃脸绯红如客醉
下联:人面雪白似凝脂
(27)
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联:红梅白兰绿竹黄菊,满庭芬芳,样样可作画题
(28)
上联:三才女四才子七骚客,中秋小屋同奏《清平乐》
下联:新朋友老朋友众嘉宾,欢聚一堂共唱《洞仙歌》
(29)
上联:十月初一寿辰日,宴寿辰,贺寿辰,母亲子女共寿辰。
下联:八月十五团圆夜,月团圆,人团圆,中秋国庆也团圆。
(30)
上联:孤灯孤网伴孤人 何故无人 因无故人
下联:风言风语话风情 风本无情 我赋其情
(31)
上联:春风夏雨秋月冬雪,一年四季,季季皆有美景
下联:唐诗宋词元曲明文,名满历朝,朝朝尽出才子
(32)
上联:秋时枫叶红, 春时叶正绿, 怎敌相思红了绿, 绿了红
下联:初七桥头聚,初八桥尾散,哪堪忍受聚了散,散了聚
(33)
上联:思雨海盗贝雷帽 雨中有雷 海中有贝
下联:诗词对联情感文 词里寄感 对里寄情
(34)
上联:三笑定情,郎才女貌,恩恩爱爱羡煞神仙
下联:一水难阻,双星暗渡,猎猎爱帜飘扬太空
(35)
上联:烟也蒙蒙,雨也蒙蒙,葡萄架下闻私语,柔丝一缕萦梦
下联:山也重重,水也重重,鸿雁翅上寄祝福,难解两地相思
(36)
上联:女乞巧,男乞才,乃七夕古俗
下联:胜为王,败为寇,系千古定律
(37)
上联:女乞巧,男乞才,乃七夕古俗
下联:天为媒,地为妁,成金玉良缘
(38)
上联: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下联:雨落心湖涟涟漪,忆起昨夜星辰梦
(39)
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鲁肃、樊哙,文不如武)
下联:一天共存,岩颜难比虹丽 (颜严、弘历,臣难比君)
(40)
上联:一纸彩票一笔财,搏搏搏
下联:半靠天运半在人,发发发
(41)
上联:十载寒窗始做仕
下联:一时春雨易湿衣
(42)
上联:万载冬柏挽青蔓
下联:一时春雨易湿衣
(43)
上联:万马奔腾庆新春,小屋笑迎八方客
下联:一曲哀歌道别离,游子面挂两行泪
(44)
上联:秋水长天凭栏望 此处有家乡风月
下联:离人悲事倚窗泣 他年无今朝雨雪
(45)
上联:辞众人,背井离乡,沿途洒泪,鸿雁难寄一厢情
下联:迎新春,登高望远,临风寄语,海水紧连两岸心
(46)
上联:天涯若比邻共聚小屋,笔舞龙飞书壮志
下联:海内存知己同赴异国,情深义重担甘苦
(47)
上联:天南海北才子佳人齐聚小屋共唱同一首歌
下联:江东族西俊男靓女相对红烛互诉万千种情
(48)
上联:迎春花开喜迎春,卿卿应是东风第一枝
下联:情人草长送情人,侬侬可谓西节最佳物
(49)
上联:雪化冰消,花红柳绿,又是一年新春景
下联:风吹尘散,情深缘浅,换得半生悲情事
(50)
上联:春来秋去,你来我往,终究缘聚缘散明日难期
下联:日升月落,夜梦晨醒,无论是真是假执迷不悔
(51)
上联:千秋万载,流不尽滚滚长江东流水。
下联:百媚千娇,数不完代代绝色俏佳人。
(52)
上联:春到杜鹃山,花香鸟语
下联:秋至月亮湾,夜明景秀
有趣的汉字 篇7
囍(xǐ)巭(bū)恏(hào)奣(wěng)嫑(biáo)猋(biāo)骉(biāo)犇(bēn)羴(shān)蟲(
chóng)嚞(zhé)譶(tà)舙(qì)聶(niè)瞐(mò)
馫(xīn)灥(xún)靐(bìng)畾(léi)轟(hōng)皛(xiǎo)惢(suǒ)尛(mó)麤(cū)龘(dá
)驫(piāo)鱻(xiǎn)贔(bì)飍(xiū)飝(fēi)
壵(zhuàng)雥(zá)雦(jí)朤(lǎng)叕(zhuó)茻(mǔ)燚(yì)傘(sǎn)闁(bāo)闏颪憇
(qì)憙(xǐ)悹(guàn)亜(yà)
龖(dá)虤(yán)騳(dú)牪(yàn)聑(zhé)竝(bìng)誩(jìng)奻(nuán)槑(méi)炏(yá
n)沝(zhuǐ)屾(shēn)瓩兛(kè)
“兲”即“天”字;“炛”即“光”字;“忈”即“仁”字
一、有趣儿的汉字组合
在汉字中有一个很有趣儿的现象,就是三个一样的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下面把查阅出一几个整理出来,以供大家赏玩:
1、众:三人为众,多的意思。
2、垚:三土为垚(yáo),山高。
3、淼:三水为淼(miǎo),形容水大。
4、犇:三牛为犇(bēn),同“奔”。
5、焱:三火为焱(yàn),火花,火焰。
6、磊:三石为磊,形容石多。
7、晶:三日为晶,光亮。
8、矗:三直为矗(chù),直立,高耸。
9、品:三口为品,物品。
10、姦:三女为姦,为“*”字之繁体字。
11、骉:三马为骉(biāo),许多马跑的样子。
12、森:三木为森,形容树木多。
13、猋:三犬为猋(biāo),迅速。
14、轟:三车为轟,“轰”字的繁体字,象声词。
15、掱:三手为掱,掱(pá)手同“扒手”。
16、*:三贝为*,*屃(bìxì),形容用力。传说中一种动物,像龟,古时候大石碑的底座多雕成*屃的形状。
17、聶:三耳为聶,“聂”的繁体字,用于人名。
18、蟲:三虫为蟲,“虫”的繁体字,虫子。
19、羴:三羊为羴(shān),“膻”的异体字,羊肉的气味。
20、鑫:三金为鑫,财富兴旺。
21、鱻:三鱼为鱻(xiān)。
22、麤:三鹿为麤(cū),“粗”的异体字。
23、劦:三力为劦(xié)。
24、畾:三田为畾(lěi)。
25、毳:三毛为毳(cuì),鸟兽的细毛。
以上这些字有的还正在使用,有的已经不再使用或者使用的范围已经很小,这是我国古老的方块文字特有的现象。象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汉字大家庭里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二、多了一笔的汉字
在汉字当中,有一些字我们都认识了,但在它们的身上再加上一笔,又会怎么样呢,下面这些汉字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些乐趣:
1、丏:音miǎn,遮蔽,看不见。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夏丏尊名字中即是此字。注意:与“丐”字的区别。
2、氐:音dī,二十八星宿之一。我国古代民族之一。/音dǐ,根本。注意:与“氏”字的区别。
3、甪:音lù,甪直,地名,在江苏。/甪堰,地名,在浙江。/甪里,古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姓。注意:与“用”字的区别。
4、厾:音dū,用指头、棍棒等轻击轻点。/点厾:国画指用笔随意点染。注意:与“虱”字的区别。
5、乩:音jī,扶乩,一种迷信活动,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出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
6、刬:音chǎn,同铲:刬除。注意:与“划”字的区别。
7、卞:音biàn,急躁。/姓,著名诗人卞之琳就是这个姓。
8、卮:音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注意:与“厄”字的区别。
9、圯:音yí,桥。注意:与“圮(pǐ,毁坏,倒塌)的区别。
10、丕:音pī,大。
11、坯:音pī,砖瓦、陶瓷、景泰蓝等在烧制过程中,用原料做成器物的形状,还没有放在窑里或炉里烧的,叫做坯。
12、荼:音tú,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成语:“如火如荼”,“荼毒生灵”。
有趣的汉字之偏旁
有趣的汉字这样写道:“少”字做偏旁,组字可不少。水中浪淘“沙”,用手把字“抄”,有丝纺“纱”线,有火把菜“炒”……
偏旁、部首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二者之间有联系,有重叠。
什么是偏旁呢,我们知道,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合体字。偏旁就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一个偏旁一般是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如构成“戏”字的偏旁“又”和“戈”。也有少数偏旁只有一画,如“乱”字右边的“@①”。
偏旁有两种。一种可以独立成字,称为成字偏旁,如构成“鸭”字的“甲”和“鸟”都是成字偏旁。另一种不能独立成字,称为不成字偏旁,如构成“影”字右边的偏旁“彡”就是不成字偏旁。
偏旁有单一的,也有复合的。如“做”,可以分解为“亻”和“故”两个偏旁,“亻”就是单一偏旁,“故”就是复合偏旁。“故”还可分解成“古”和“攵”,其中的“古”又可以再分解成“十”和“口”。
什么是部首呢?顾名思义,部首就是一部之首,是用于查字典的。汉字有好几万,我们从字典上查一个字,总不能从头翻到底。要提高查字的效率,就得从字形上给汉字归归类。比如说,凡是带“日”的字放在一起,称为日部……属于哪个部首的字就要到哪个部里去查,这样速度就快多了。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就是用部首来给汉字归类的。许慎将九千多个汉字归为540部,于是也就有了540个部首。
部首大都是取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每个字的意义范畴。如属于“水”部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属于“犬”部的字大都与兽类有关。又如“颖”字,在古代是指禾穗的末端,其形旁是“禾”,声旁是“顷”,在过去的字书中应属禾部。不少人误以为是“页”部,所以查不到。(也有少数部首并不表示意义范畴,是个例外,如丨、丿、乙等部)但《新华字典》、《新辞海》等工具书中,为了方便大多数人查字,对部首的设置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是不再拘泥于将同形旁的字归为一部,而是从实际字形着眼来分部。如 “水、氵”“火,灬”均分设为两部。也有少数部首可以做声旁,如门部的“问、闷、闻”等字。同一个字可以分别收入几个部首中,如“颖”字,就不光能在禾部里查到,而且也能在页部里查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偏旁是就合体字的构成说的,凡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都可以称之为偏旁。部首则是偏旁中的一部分,人们利用这部分偏旁从字形上来给汉字分部,因为这部分偏旁位居各部之首,所以另给它们起了个名字——部首。我们在第四、八等册设计上述形式的练习有两个意图:一是帮助学生认识部首的含义,为学习部首查字法做好知识准备;二是帮助学生体会汉字特点,理解汉字字义。根据“大纲”要求,二年级只学音序查字法,不学部首查字法,学生头脑里还没有“部首”的概念,所以我们在第四册的练习提示中只能提偏旁,没法提部首。到了中年级,学习部首查字法已提到日程上来,所以我们便在第八册提出了“看图认识部首”的要求。
有趣的汉字 篇8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20课《有趣的汉字》,这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义,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这节课与一年级语文教材相呼应,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操作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四、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创造象形文字,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六、作业设计
第一次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象形字。(主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作业:让学生将一首小诗中的个别字进行象形字设计,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
重点:主要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致了解古人曾用绘画和象形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记录某些事情。
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家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但爸爸和妈妈还没下班回家,为了避免他们着急担心,你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让父母一回家就知道你去了哪里?(除了打电话之外,就是留个便条)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怎么办?(写拼音)那你们有谁知道,在没有文字没有拼音的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和交流某些事情的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新授:
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运用象形文字的演化轨迹,指导学生能大胆地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自由创作出几个简单的象形文字。
a:看画猜字
请学生猜下面这个是什么字?
(象形文字是现代各种文字产生之前古代人类用于记录和交流的图形符号,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化而来的。板书:象形文字)
(这个米字的原始形式就是画了九粒谷子,它后来演化为,最后定型为米,表示稻子种在田里,被田埂分成四部分。
b:欣赏象形文字
1.先让学生欣赏老师准备的范作(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可再让大家猜字)主要让学生边猜边欣赏边总结,这些象形字是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来设计的。板书:“抓主要特征”。
2.再请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和老师准备的资料,让学生认识月、木、林、鱼、水等象形文字的写法以及和现代汉字的区别,以及大概了解这些文字的演化轨迹。
(三)学生作业
第一次作业(要求用象形文字的造型方法来设计,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我可提供几个字,请同学们试着设计其中的一个字。(云目手人足口川石燕)
第一次作业反馈:主要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的字来自评,我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相互借鉴。
第二次作业:我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自己决定对诗中有些文字进行象形设计,有难度的就直接写现代汉字。
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
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
要问我们画什么?我画祖国好山川。
第二次作业反馈:还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业到讲台旁讲解自己的设计想法并朗诵这首诗。
(四)课堂延伸
最后我鼓励学生回家后可从书本上,网上多找一些关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及古代书法方面的资料,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并且学会从多个途径去获取知识。
有趣的汉字 篇9
设计思路: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学期对汉字已经有了兴趣,经常把在家写的字拿来给老师看,以次为骄傲。进入大班后,一天一个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汉字是怎么来的?”我接住这个球后,就把这个抛给全班孩子。这一下有个别孩子回家询问,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识及时给了孩子,还拿出“ ”、“ ”,这两个象形字让孩子观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兴趣不断蔓延,并产生了这个主题活动。
目的:1、在看看讲讲中,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中感受人的聪明。
2、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准备:汉字(现代、象形字)若干
过程:
一 、导入语,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师:最近,我们小朋友对字宝宝特别感兴趣,收集了许多字宝宝,张老师把你们的字宝宝集合在一起,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二 、说说我们的字宝宝
师:1 .谁愿意来向我们说说你认识的字宝宝?
(在幼儿说的过程中,老师随机引导,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
2. 师:你们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宝宝吗?
三 、设疑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字宝宝有个秘密?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讨论)
四 、延伸活动
根据幼儿的热点继续对文字进行探究。
有趣的汉字 篇10
内容:谈话:有趣的汉字 (大班)设计思路: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学期对汉字已经有了兴趣,经常把在家写的字拿来给老师看,以次为骄傲。进入大班后,一天一个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汉字是怎么来的?”我接住这个球后,就把这个抛给全班孩子。这一下有个别孩子回家询问,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识及时给了孩子,还拿出“ ”、“ ”,这两个象形字让孩子观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兴趣不断蔓延,并产生了这个主题活动。目的:1、在看看讲讲中,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中感受人的聪明。 2、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准备:汉字(现代、象形字)若干过程: 一 导入语,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师:最近,我们小朋友对字宝宝特别感兴趣,收集了许多字宝宝,张老师把你们的字宝宝集合在一起,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二 说说我们的字宝宝 师:1 谁愿意来向我们说说你认识的字宝宝? (在幼儿说的过程中,老师随机引导,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 2 师:你们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宝宝吗? 三 设疑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字宝宝有个秘密?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讨论) 四 延伸活动 根据幼儿的热点继续对文字进行探究。
有趣的汉字 篇11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
“有趣的汉字”整个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五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第二、三课时:分组活动。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调查、整理学习的资料。
第四、五课时:展示、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过程
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一课时)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x月x日
活动地点: x 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 工:
组长: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网站:
交流活动成果(两课时)
一、猜字谜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二、有趣的谐音
1.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
(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
(7)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
2.谐音笑话
(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三、汉字的起源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
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
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哪一组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
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四、畅谈收获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
有趣的汉字 篇12
闲云闲语:
看上去象是笑话,里面隐藏着汉字记忆的巨大奥秘.
撇可以是博士帽,是把刀,竖可以是人,是拐杖,横可以是地平线,....
------------------
有趣的汉字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晶”对“品”说:你家难道没装修?
“吕”对“昌”说: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
“茜”对“晒”说:出太阳了,咋不戴顶草帽?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杖几乎寸步难走。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
“占”对“点”说:买小轿车了?
“日”对“曰”说:该减肥了。
“人”对“从”说:你怎么还没去做分离手术?
“寸”对“过”说:老爷子,买躺椅了?
“由”对“甲”说:这样练一指禅挺累吧?
“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卓”对“罩”说:戴什么头巾,想扮拉登啊?
“西”对“洒”说:外面下雨啦?
“正”对“止”说:大风吹了斗笠?
“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
“王”对“土”说:戴上帽子,小心着凉。
“土”对“王”说:你从哪里弄来的一顶大盖帽?
“土”对“干”说:你为啥总是与我对着干?
“由”对“甲”说:倒什么立,当心脑溢血!
“乒”对“乓”说:你我都一样,一等残废军人
“乘”对“乖”说:你的裤子呢,丢人了吧?
“非”对“韭”说:咱蜈蚣也会走钢丝呀
“木”对“束”说:别以为穿上马甲我就不认得你了。
“丙”对“两”说:你家啥时多了一个人,结婚了
“长”对“张”说:你以为你是后羿啊,没事整天背张弓干嘛?
“戍”对“戌”说:我俩像双胞胎
“大”对“爽”说:就四道题,你怎么全做错了?
“电”对“龟”说:歪戴着帽子,扮什么酷?
“日”对“旦”说:你什么时候学会玩滑板了?
“人”对“从”说:能耐不小啊,几天不见就拍拖了。
“弋”对“戈”说:别以为你带了把剑我就怕你,有种咱俩单练,我揍不扁你!
“页”对“须”说:瞅眼儿不见,长胡子了?
“人”对“入”说:兄弟,你好有个性。
“人”对“众”说:被人抬着,高高在上,当心摔着。
“也”对“她”说:当老板了,出门还带小秘?
“丰”对“卅”说:谁让你腐败,被人放倒了吧!
“工”对“巫”说:官不大,也包二奶了?
“女”对“子”说,咱们结婚吧,那样才好
“且”对“但”说:胆小的,还请保镖了?
“大”对“太”说:做个疝气手术其实很简单。
“土”对“丑”说:别以为披肩发就好看,其实骨子里还是老土。
“叉”对“又”说:什么时候整的容啊?脸上那颗痣呢?
熊 对 能 说: 哥们,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啦?
兵 对 丘 说: 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只脚咋都没有了?<
木 对 末 说: 扛着长杆我就不认识你啦?
巴 对 爸 说: 你真够孝顺的了,总能看着你背着你家老爷子到处遛弯。
掰 对 分 说: 咋地,当官有架子了,小手还背上了呢?
山 对 灿 说: 咱可是以沉着稳重著称呀,发什么火啊?
则 对 厕 说: 毕业找工作,不信我话,没送礼,咋样?进工厂领导让你看厕所了吧?
知 对 痴 说: 别以为有我你就是知识分子了。
我 对 峨 说: 睁的比我多,还不是你有靠山,没有靠山,你行吗?
贝 对 见 说: 还练劈叉呢,小心别把裤子整开线了。
小 对 示 说: 小样儿,练双杠你还能赶上李小双啊?
丁 对 打 说: 以后对媳妇好点,长手就打呀?
吻 对 吵 说: 两口子居家过日子,要知道嘴不是为了打架的,向我学学吧?
叠字识别
囍(xǐ) 巭(bū) 恏(hào) 奣(wěng) 嫑(biáo) 猋(biāo) 骉(biāo) 犇(bēn) 羴(shān)
蟲( chóng) 嚞(zhé) 譶(tà) 舙(qì) 聶(niè) 瞐(mò) 馫(xīn) 灥(xún)
靐(bìng) 畾(léi) 轟(hōng) 皛(xiǎo) 惢(suǒ) 尛(mó) 麤(cū) 龘(dá )
驫(piāo) 鱻(xiǎn) 贔(bì) 飍(xiū) 飝(fēi) 壵(zhuàng) 雥(zá)
雦(jí) 朤(lǎng) 叕(zhuó) 茻(mǔ) 燚(yì) 傘(sǎn) 闁(bāo)
闏颪憇 qì) 憙(xǐ) 悹(guàn) 亜(yà) 龖(dá) 虤(yán) 騳(dú) 牪(yàn)
聑(zhé) 竝(bìng) 誩(jìng) 奻(nuán) 槑(méi) 炏(yá ) 沝(zhuǐ) 屾(shēn)
瓩兛(kè) “兲”即“天”字;“炛”即“光”字;“忈”即“
仁”字
一、有趣儿的汉字组合
在汉字中有一个很有趣儿的现象,就是三个一样的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汉字,下面把查阅出一几个整理出来,以供大家赏玩:
1、众:三人为众,多的意思。
2、垚:三土为垚(yáo),山高。
3、淼:三水为淼(miǎo),形容水大。
4、犇:三牛为犇(bēn),同“奔”。
5、焱:三火为焱(yàn),火花,火焰。
6、磊:三石为磊,形容石多。
7、晶:三日为晶,光亮。8、矗:三直为矗(chù),直立,高耸。
9、品:三口为品,物品。10、姦:三女为姦,为“奸”字之繁体字。
11、骉:三马为骉(biāo),许多马跑的样子。
12、森:三木为森,形容树木多。
13、猋:三犬为猋(biāo),迅速。14、轟:三车为轟,“轰”字的繁体字,象声词。
15、掱:三手为掱,掱(pá)手同“扒手”。
16、赑:三贝为赑,赑屃(bìxì),形容用力。传说中一种动物,像龟,古时候大石碑的底座多雕成赑屃的形状。
17、聶:三耳为聶,“聂”的繁体字,用于人名。
18、蟲:三虫为蟲,“虫”的繁体字,虫子。
19、羴:三羊为羴(shān),“膻”的异体字,羊肉的气味。
20、鑫:三金为鑫,财富兴旺。
21、鱻:三鱼为鱻(xiān)。
22、麤:三鹿为麤(cū),“粗”的异体字。
23、劦:三力为劦(xié)。
24、畾:三田为畾(lěi)。
25、毳:三毛为毳(cuì),鸟兽的细毛。
以上这些字有的还正在使用,有的已经不再使用或者使用的范围已经很小,这是我国古老的方块文字特有的现象。象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汉字
大家庭里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二、多了一笔的汉字
在汉字当中,有一些字我们都认识了,但在它们的身上再加上一笔,又会怎么样呢,下面这些汉字也许会给你带来一些乐趣:
1、丏:音miǎn,遮蔽,看不见。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夏丏尊名字中即是此字。注意:与“丐”字的区别。
2、氐:音dī,二十八星宿之一。我国古代民族之一。/音dǐ,根本。注意:与“氏”字的区别。
3、甪:音lù,甪直,地名,在江苏。/甪堰,地名,在浙江。/甪里,古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姓。注意:与“用”字的区别。
4、厾:音dū,用指头、棍棒等轻击轻点。/点厾:国画指用笔随意点染。注意:与“虱”字的区别。
5、乩:音jī,扶乩,一种迷信活动,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出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
6、刬:音chǎn,同铲:刬除。注意:与“划”字的区别。7、卞:音biàn,急躁。/姓,著名诗人卞之琳就是这个姓。
8、卮:音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注意:与“厄”字的区别。
9、圯:音yí,桥。注意:与“圮(pǐ,毁坏,倒塌)的区别。10、丕:音pī,大。
11、坯:音pī,砖瓦、陶瓷、景泰蓝等在烧制过程中,用原料做成器物的形状,还没有放在窑里或炉里烧的,叫做坯。
12、荼:音tú,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成语:“如火如荼”,“荼毒生灵”。
有趣的汉字之偏旁
有趣的汉字这样写道:“少”字做偏旁,组字可不少。水中浪淘“沙”,用手把字“抄”,有丝纺“纱”线,有火把菜“炒”
偏旁、部首不是同一个概念,但二者之间有联系,有重叠。什么是偏旁呢,我们知道,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合体字。偏旁就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合体字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构成。一个偏旁一般是由两画或更多的笔画构成,如构成“戏”字的偏旁“又”和“戈”。也有少数偏旁只有一画,如“乱”字右边的“@①”。
偏旁有两种。一种可以独立成字,称为成字偏旁,如构成“鸭”字的“甲”和“鸟”都是成字偏旁。另一种不能独立成字,称为不成字偏旁,如构成“影”字右边的偏旁“彡”就是不成字偏旁。
偏旁有单一的,也有复合的。如“做”,可以分解为“亻”和“故”两个偏旁,“亻”就是单一偏旁,“故”就是复合偏旁。“故”还可分解成“古”和“攵”,其中的“古”又可以再分解成“十”和“口”。
什么是部首呢?顾名思义,部首就是一部之首,是用于查字典的。汉字有好几万,我们从字典上查一个字,总不能从头翻到底。要提高查字的效率,就得从字形上给汉字归归类。比如说,凡是带“日”的字放在一起,称为日部……属于哪个部首的字就要到哪个部里去查,这样速度就快多了。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就是用部首来给汉字归类的。许慎将九千多个汉字归为540部,于是也就有了540个部首。
部首大都是取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每个字的意义范畴。如属于“水”部的字大都与水有关,属于“犬”部的字大都与兽类有关。又如“颖”字,在古代是指禾穗的末端,其形旁是“禾”,声旁是“顷”,在过去的字书中应属禾部。不少人误以为是“页”部,所以查不到。(也有少数部首并不表示意义范畴,是个例外,如丨、丿、乙等部)但《新华字典》、《新辞海》等工具书中,为了方便大多数人查字,对部首的设置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是不再拘泥于将同形旁的字归为一部,而是从实际字形着眼来分部。如“水、氵”“火,灬”均分设为两部。也有少数部首可以做声旁,如门部的“问、闷、闻”等字。同一个字可以分别收入几个部首中,如“颖”字,就不光能在禾部里查到,而且也能在页部里查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偏旁是就合体字的构成说的,凡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都可以称之为偏旁。部首则是偏旁中的一部分,人们利用这部分偏旁从字形上来给汉字分部,因为这部分偏旁位居各部之首,所以另给它们起了个名字——部首。我们在第四、八等册设计上述形式的练习有两个意图:一是帮助学生认识部首的含义,为学习部首查字法做好知识准备;二是帮助学生体会汉字特点,理解汉字字义。根据“大纲”要求,二年级只学音序查字法,不学部首查字法,学生头脑里还没有“部首”的概念,所以我们在第四册的练习提示中只能提偏旁,没法提部首。到了中年级,学习部首查字法已提到日程上来,所以我们便在第八册提出了“看图认识部首”的要求。
有趣的汉字 篇13
有趣的汉字
一、汉字是画、是诗、是故事
这个“笑”字大家熟悉不过了,但你有没有想过:笑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夭字底?“笑”和“竹”、“夭”有什么关系?
“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杨承庆(嗯,还真像诗)
再举一个例子。
这三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父子关系,一个老爸两个仔?)
●古代可没像现在的美丽坚那样说印就印一大堆绿钱钱,也没有插满这卡那卡的皮夹子,逛大街要挎着一只竹篮子当钱包,竹钱包里放着贝壳,这贝壳可珍贵了,可换猪换羊换老婆,推抢我的贝贝我跟谁急!!!!
●“我的宝贝贝壳怎么少了一个?”原来篮子烂了(溃)。
●“那个贝贝会长腿?”不见了(遗)(哦,有“之”的都长腿?如“远”“近”)
二、形理识字
汉字的由实物到图形到符号的演变过程,符合幼儿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运用形理识字的方法,让幼儿看图(形)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理),可有效激发孩子对汉字的兴趣,识字水到渠成。
例1:结合《鹿柴》认识“木、林、森”“人、从、众”
例2:选择学过的古诗中有字理关系的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小荷才露尖尖角”“无论平地与山尖”,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举一反三,如“石头大、沙粒小”“石头多,沙粒少”“钉子尖尖,山顶尖尖,小荷尖尖角”等。
例子3:其它
三、据形判别识字
●一个有趣的现象
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课文后,回到家里喜欢翻开书本,一边用小手指指着字一边念给家长听,似乎认识了书本中的字。但当家长单独指其中一个字(如上图中的“绿”字),孩子却不能念出是什么字(大部分孩子会将小手指从开始一边滑一边念“荷塘里有绿……绿字!”原来,孩子只是将字的“读音”和字的“位置”对应起来,并没有和“字形”对应起来。
(不能将“字形”和“字音”对应起来这也算认字?)
上面这种指读滑读的方法可培养幼儿的前阅读习惯,但不能有效识字。
●据形判别识字
据形判别识字法是一种高效识字法,简单地说就是:
1、通过“图形”能念字音。如,看到苹果图片能念“苹果”(如果是火星上回来的,当然还要指着红苹果一字一顿地教“苹果”)。
2、对比辨别,分清“字形”。
若家长直接指着图片问孩子这两个是什么字,孩子脱口而出“苹果”!
若指着图片下面任一个字,孩子也毫不犹豫念正确。
孩子真的会认这两个字了吗? 若家长挡住图片,只露出一个字再问孩子,他也毫不犹豫:苹果!苹!果!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从没将注意力放在分辨字形上!就像男生每天都系衬衣的扣子,却有一半人答不出衬衣有几个扣子一样。
办法来了!将“苹”“果”两个字拆开顺序打乱,让孩子辨别、排序、配对,从而辨认字形(像拼图一样快,孩子的眼力不是盖滴)。
3、在“图形”的提示下,“字音”与“字形”对应
如通常情况下,展示一个“果”字,孩子是难以认读的,因为没有任何线索,如大海捞针。但展示带图的字卡(注意!是只有一个字而不是二个字的字卡!),孩子就容易多了,起码不会说是蛋糕的“蛋”或“糕”。他会在“苹”与“果”两个字的小范围内,脑海中回忆玩上面第2步游戏的结果。
4、脱离“图形”线索,“字音”与“字形”对应。
将上面的字卡后折(只看到字看不到图),再考考孩子,是不是要眨一下眼再回答你,而且答案正确!
ps:
建议家里购了看图识字之类幼儿读品的家长用这个方法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