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7篇)_大班艺术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

  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

  幻灯、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

  2、  简介泼水解

  3、  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

  2、  出示

  泼水节         木桶           互相           湿淋淋

  吉祥           幸福          不肯离去         凤凰花

  西双版纳       赛龙舟

  a自由读

  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d去拼音读

  e教学生字字形

  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

  3、  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4、  开火车读,师生评议

  5、  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6、  讨论交流

  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            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            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 

  教学过程 

  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            指导背诵。

  五、            作业: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3、简介泼水节。

  4、从题目上看,这篇文章写泼水节的什么呢?(欢乐)

  二、范读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学生自己看看图,借助拼音读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标出小节数,并划出不理解的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指名认读。

  2)自主识字,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4)指名分小节读课文,相机提出不理解的词。

  5)谁能谈谈,课题上的“泼水节”前面为什么要加“欢乐的”一词?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四、学习生字

  1、看卡片书空生字。

  2、观察字形和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学习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自己的话说说泼水节上人们为什么要互相泼水?

  二、细读课文

  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简介西双版纳。

  3、理解:“一年一度”

  4、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傣族人民的心情如何?(兴奋、欢快)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上人们是怎么做的?心情怎样?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3、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从中读出什么?)自由练读。

  4、指名说。相机指导读句子。

  5、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过度: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除了互相泼水祝福,还做些什么?

  1、自己读第三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2、指名说。

  3、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欢乐?

  4、谁能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背诵课文。

  五、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3

  教材说明:

  《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四册中的课文。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情景及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设计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方法:

  以趣激趣,以情激趣,以读为主,结合画面,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泼水节的欢乐。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小朋友,你喜欢过节吗?可是你听说个这么一个节日吗?板书:泼水节(学生根据老师板书书空“泼” )指名读“泼水节”

  2、泼水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傣族”、“西双版纳”、“一年一度”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

  (2)谁能与傣族人民一样高兴地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今天,我们就和美丽的傣族姑娘一起来参加泼水节,你高兴吗?

  『设计意图:抓住小朋友喜欢过节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交流已有经验,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创设了一定的条件。』

  二、动画欣赏,初步感知。

  就让我们来过把瘾,先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

  1、动画欣赏《欢乐的泼水节》

  2、说说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难忘、愉快、高兴……)

  是呀,小朋友说得都不错,课文就以“欢乐的泼水节”为题(板书课题,读题)

  你想亲自体验一下这欢乐的泼水节吗?就请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读。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小组内合作朗读,检查自读情况,有错误互相纠正。

  『设计意图:因民族差异,泼水节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较陌生,要让学生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通过形象直观多媒体动画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创设与课文相符的情境,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你是怎样体验到傣族人民读过了欢乐的泼水节?自由读第二小节,找找有关句子,把找到的句子多读读。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请说说你的理由。小组里交流后,指名交流。

  (1)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①自由读,从这两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早早、早已”反映了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清水”“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说明泼水的讲究。)

  ②指名读,结合是否读出人们急切的心情和泼水的讲究来。

  (2)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①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课件

  ②读读句子,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学生动作表演,老师相机发问:“你用什么泼水的?怎么泼的?你泼水泼的高兴吗?你的水泼向谁了?你为何向他(她)泼水?”等。

  ③再来读一读泼水热闹的场面。

  (3)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①你身上都湿淋淋的为何还笑开了花呢?别人向你泼水你心里怎样?

  ②能把你的快乐、美好的祝福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③指名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快乐、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小结: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4、你想把这热闹的泼水场面介绍给你的亲人、朋友吗?

  (1)自由练习背诵

  (2)加上动作边背诵边表演。

  (3)找好朋友表演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句子,读一读。播放课件“象脚鼓、赛龙舟”。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并说说。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让学生图文结合——播放课件,通过动作表演等不同的形式,调动多种感观,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泼水节的欢乐和意义。学习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不断充实,使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

  四、总结课文,熟读成诵。

  1、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2、齐读课文,让欢乐难忘的泼水节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3、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课文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回归到整体,让学生再从整体读读课文,从整体把握课文这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达到熟读成诵,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六、自主识字,写字指导。

  1、依次出示生字互、离、幸“,认读、找朋友。

  2、说说你是怎样记的?

  “互、离”重点强调笔顺。“幸”和“辛”区别开来,用儿歌记忆: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

  3、学生按笔顺在书上描红,观察怎样把字写美观。

  “互”的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把这两笔写好整个字就站稳了。

  “幸”横较多,要注意横的长短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习生字仍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让学生给生字找朋友、说说怎样记、怎样写美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来学习生字,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1、傣族人民生活的图片,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重要节日。

  2、了解傣族人民生活的地域、风俗和服饰等特点。

  3、学唱歌曲,学跳傣族舞蹈的音乐部分和制作孔雀羽毛,感受傣族人民在欢庆泼水节时的欢快和喜悦情绪

  活动重点:抓住人民生活风俗中的艺术要素开展教学活动。

  活动难点: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自主探索学习。

  活动准备:关于傣族人民的(服饰、居住、乐器等)相关图片,彩笔、油画棒、卡纸

  剪刀。

  活动过程:

  一、     导入:舞蹈《金孔雀》

  问:这是哪个族的?你们了解傣族的什么?泼水节是傣族人们中最重要的节日,在那一天人们穿上漂亮的衣服,为免除灾难,互相泼水,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给人带来幸福。

  二、  走进傣族

  1、随着孔雀的介绍了解了关于傣族的居民、服饰、乐器等

  今天我们就去傣族,去感受泼水节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你们想去吗?想和大家一块来跳孔雀舞吗?那好我们一起坐上自己的火车,去傣族,出发了!(播放音乐)(1)搭乘火车的音乐。(2)由孔雀当导游,创设情境、自然的让幼儿带入今天的艺术活动中,以优美的音乐和欣赏傣族的服饰、居住、乐器等图片带给幼儿美的感受。

  2、             学习歌曲

  小朋友快来,欢乐的泼水节开始了,人们唱起了优美的歌声(放音乐)

  (1)放音乐欣赏歌曲

  (2)跟着琴声用lu来哼唱。

  (3)带入歌词

  (4)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两遍

  3、制作孔雀羽毛。

  4、学跳傣族舞蹈

  (1)(放音乐) 欣赏教师舞蹈

  ( 2)幼儿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

  (3 )尝试创编动作

  | (4 ) 跟这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5、边唱边跳,结束活动

  我们今天来到傣族和小孔雀,一起参观了傣族山寨,参观了解了他们的服饰、竹楼、乐器、歌曲、舞蹈。我们要感谢这只漂亮的小孔雀,和小孔雀说声“谢谢”吧,我们下次还会来美丽的傣族参观,小孔雀“再见”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5

  一、导课:

  师:同学们喜欢过春节吗?过春节你都做了那些事?

  生答。

  师:是呀 !每年的春节家家户户都掌灯结彩欢聚一堂,互相祝福,互相拜年,好欢乐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傣族也有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就如同我们过春节,它叫“泼水节”(板书后领读)。

  简介:泼水节就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阳历的四月中旬,大约三四天的时间,在这几天里人们要举行多种活动。瞧,这是江中赛龙舟,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节日活动吗?看,这是他们那里最隆重的泼水日。在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亲戚朋友大家都可以彼此泼水、互相祝福。你们认为这些活动有趣吗?

  生答。

  师:想不想马上和他们一起来欢过一次?

  生答。

  师:那么就赶快打开书认真读吧!可要把字音读准确呀!

  生读。

  老师发现同学们读得真认真,那新的字词朋友你认识了吗?

  生答。

  师: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出示大屏幕)先给你一个练习机会——同位之间互相练一练。

  生读。

  师:现在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读得声音好响亮呀!谁想跟他比一比,超过他——当当同学们的小老师。

  生领读。

  师:小老师当得可真棒!还有谁愿意当?有这么多的同学想当小老师,那咱们就来开火车怎么样?

  第一列火车谁来开?你来当火车头。这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准,哪列想跟他们比一比?真了不起,都超过前列了!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准,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片想和大家的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现在老师读你来找。比一比谁的眼睛亮,找得又快又准。(师读三个后)老师发现     同学找得最快,我们就请他来当小老师吧!(找学生领读)。同学们喜欢这个识字游戏吗?下面学着老师的样子同位玩一玩,咱们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最好。同学们学得可真起劲!现在咱们的生字朋友想回家了,老师读一个你们收一个,看谁最先把生字朋友排好队。   同学做得最快,老师奖他一个大红花。

  这些生字朋友回到家中你还能认识他们吗?

  拿起书来考考自己——自由朗读。

  老师刚才发现咱们班的同学读得可认真了,下面老师就请三位同学读给我们听一听,好吗?其他同学用心听,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都感到进入傣族人群了!瞧,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屏幕)。听,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人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里有一个“一年一度”你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意思吗?

  生答。

  师:是呀,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那傣族人民此时此刻的心情怎样呢?

  生答。

  师:那你能用这种欢乐激动的语气读一读吗?(自由读,指生读)真棒呀,老师感受到了欢乐,心里好激动!谁想和他比赛?老师的心跳得更快了,同学们感受怎样?(奖励)是呀,人们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来到了,让我们共同来欢乐吧——快点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现在你和傣族人民一起为泼水节做好准备了吗?

  生答。

  你是从哪里学会准备的?马上就要泼水了,人们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答。

  师:那你能把这种急切、盼望的心情读出来吗?谁来试一试?一个你“早早地”读得使老师都想拿起水瓢来了!看,傣族同胞也迫不及待了!(屏幕)看到此情此景谁能来说说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祝福的?

  生答。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想象得真丰富。老师禁不住想读了,能给老师一个机会吗?

  师平淡地读,生评价。

  师:哦,老师读得不好,那谁来教教老师?

  生分句读。

  师:(第一句)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快?

  生读。

  师:对,他们的动作快,我们就应该加快语速,让别人听出你欢快的心情来。

  生读。

  师:(第二句)老师看到这位同学读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你为什么笑啊?

  生答。

  师:你可真会读书,心情愉快,脸上笑,傣族人民脸上笑开了花,你的脸上也笑开花了!最后一句谁来读?“怎么能不高兴呢?”你读得真好。这是一个反问句,你读得很有力。下面我们把这段话连起来读,看谁读得最好。(自由读)。

  (评点)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不是从理论到理论,搞“空对空”的一套,而是自己有意读的平淡无味,激起学生议论纷纷的自觉要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读出感情。这样,学生思想解放,师生处于一种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发挥。

  指生读。

  师:读得多好啊,请他来当当我们的小老师!

  该生领读。

  师:谁想超越我们的小老师,    站起来试一试!看来大家都能当小老师喽!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大队伍,同意吗?那老师读,同学们接怎么样?“开始——,大家——,你——,我——,老人——,姑娘——,个个身上——,人人脸上——。清水——,谁身上——,就意味着——,怎么能——!”

  同学们喜欢这样读书吗?那咱们就来一次男女生接力赛,愿意吗?好,第一局男生引女生接。配合得真好,但应该说男生(女生)比较领先。想反过来再来一局吗?这一局大家都进步不少,女生(男生)进步大一点,反败为胜。

  听到同学们的读,老师也仿佛泼起了水。泼水节,好欢乐的节日呀!在这么盛大的节日里,他们只进行这一项活动吗?对,肯定不是的。那你想知道他们还进行什么活动吗?快来读最后一段。

  生读。

  师:现在你知道了吗?他们还进行一些什么活动?

  生答。

  师:看,火红火红的凤凰花铺满一地;听,欢乐的象脚鼓点在回响。现在让我们伴着这动听的象脚鼓点乐曲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同学们,这个泼水节过得怎么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现在让我们带着欢乐的心情和傣族人民再来过一过泼水节。齐读课文。

  作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回去搜集一下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总评)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情景,以图片、激发性语言创设情景,使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了解泼水节。二、突出对“读”的训练。利用各种形式,以朗读为主线,串起看图、想象、说话的珠玑,让学生在读读、看看、听听、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三、老师在愉快平等的和学生对话,在教学中参与到学生的大队伍中、与学生一起读、一起练。这些做法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对老师亲切了,也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6

  一﹑导入

  1.  读题: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课《欢乐的泼水节》。(生读题)

  2.  复习词语:

  (1):出示词语:这些词语,谁能比上一节课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出示连线题:下面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谁来连?(指名连,齐读)

  二﹑精读

  1.  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每年春天,当火红的凤凰花一大片一大片开放的时候,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出示读片及课文)

  (1):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交流:“一年一度”:一年只有一次,泼水节就像傣族人民的新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当这个日子伴随着温暖的春风悄悄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一定非常的——(高兴,开心,兴奋)

  “迎”:还能从哪儿看出他们很开心?

  小结:是啊,傣族人民是多么盼望泼水节快些到来呀!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齐读)

  2.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泼水节是傣族最有趣的节日,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1):准备

  首先老师要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二小节的一二两句话,看看傣族人民为欢度泼水节,要准备些什么。(出示句子,生自由读)

  交流:“香水花瓣”:清水里滴上香水,撒上花瓣有什么好处啊?

  小结:这清水是傣族人民精心准备的,在这滴了香水,撒了花瓣的清水里,是他们美好的祝福与希望啊!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特殊的水?(指名读,女生读,很重视泼水节)

  “桶,盆”:这些工具都是用来存放清水的。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去参加泼水节,除了桶和盆,你还会带上哪些工具呀?(……)

  “早早地”:……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从这个早早地,你读出了什么?

  谁来读好这个“早早地”?

  同样意思的词,第二句中还有一个,你能找出来吗?

  (早已,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小结:在傣族人民精心的准备活动中,我们都能感觉得到,他们是多么盼望泼水节能快点开始啊!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傣族人民急切的心情告诉大家?

  (指明读,我们班的小伙子们好象特别着急,泼水游戏怎么还没开始啊!男生读。)

  (2):开始

  识图:开始泼水啦!整条大街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有位叔叔乘机拍了一张照片,夹在了小朋友的课本里,大家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的呀?

  交流:要说出动作,表情,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结:多么开心的一群傣族人啊!他们在水中的笑脸比美丽的凤凰花还要鲜艳呢!拍照片的叔叔还在课文里留了一段描写泼水游戏的话,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你们觉得他写出傣族人民的快乐了吗?(不要早下结论,仔仔细细地读)

  交流:“笑开了花”:笑得比花还要美呢!(读好)

  “互相追赶”:玩得多尽兴啊!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泼水节的照片,看过之后,你们肯定能把这两句话读得更快乐的!

  (出示图片)(指名读,齐读)

  想象: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在这群快乐的傣族人民中间,你们会怎样去玩水呢?

  交流:……

  小结:你们玩水的花样可真多呀!洒水,浇水,喷水,可老师觉得用瓢灌水和用盆泼水更好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泼到身上的水更多,玩得更快乐呀)一起快乐地来读一读!

  解疑:这么一来,大家全都湿淋淋的拉。难受吗?有的小朋友脸上还笑开了花呢,为什么?

  (清水是……)(出示句子)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当然是泼得越多越好了,一起读。(齐读)

  练习:看着漫天飞舞的水花,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祝福要送出去吗?

  (出示练习)

  小结:吉祥如意的清水被尽情撒泼,到处洋溢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整条大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老师要请笑得最灿烂的小朋友来演一演这群快乐的傣族人民。

  (出示句子)(指名读,加上动作,齐读)

  3.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真是一条热闹的大街,真是一群热情的傣族人民,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泼水游戏结束了,小朋友们,我们回去吧!

  原来,你们是没泼够水呀!老师也不想回去,因为我知道在泼水游戏结束以后,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节目呢。不信,你们自己读第三小节。(出示句子)(生自由读)

  除了泼水乐,还有什么乐?

  交流:“唱歌跳舞”:他们踩在火红的凤凰花瓣上,在不断回响着的欢乐的象脚鼓点中,自有自在地唱歌跳舞。

  “赛龙舟”:多么激烈的比赛啊。

  “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多迷人那。

  小结:泼水节的快乐还有很多很多,谁愿意就这么离去呢?让我们跟着热情的傣族人民,在这个热闹的深夜尽情狂欢吧!(齐读)

  三﹑总结

  课文学完了,回顾我们快乐的一天,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交流)

  四﹑作业

  傣族的泼水节是欢乐的,在这片美丽的水的世界里,到处都能找到快乐的影子。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记住这美好的一天。回去以后,可以把泼水节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另外,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出示作业及图片)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7

  【教材简解】

  《欢乐的泼水节》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本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紧扣"欢乐"描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写泼水后的活动,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

  【目标预设】

  第一层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二层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第三层目标:根据课文写几句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过少,所以在教学上重点让学生通过诵读语言文字,想象场面,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就是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学生感悟.为此,教学中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入情入境,以读促悟,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在与课文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设计思路】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创设情景——引导读书——激发情感"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傣族人民的激情与欢乐,采用读书,表演,采访等多种方法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表达出来,发自内心,溢于言表,引领学生融入泼水节的欢乐中去.

  【座位摆放】四人一组,方块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和内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加字.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泼","桶","互","吉","祥"五个生字.

  3.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自然段导入

  1,师描述:各位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登上开往云南的列车,(展示课件)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儿一年四季都春色满园,有椰树掩映的民族村寨,竹楼,还有高高耸立的佛塔,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学生接读: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2,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咱们这回来西双版纳,正巧赶上这盛大的节日.看到我们这些外地游客,傣族人民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起参加这——欢乐的泼水节,大家想去吗

  二,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二自然段(准备阶段)

  1,过渡:孩子们,泼水就要开始了,我们应该准备些什么 (课件: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读这句话,你肯定能准备充分.

  2,师:能告诉老师你准备了哪些东西吗 指名说.可以加上动作吗

  随机采访:你手里提得什么呀

  你手里端的是什么呀

  3,师:看来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师看表)现在还没有到泼水的时间呀,要不,我们再等会儿去 (估计学生会说赶快去吧)

  师: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

  师:(作吃惊状)呀,看来我们还是迟了一步,大街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人家是什么时候来的呀 我去问问呢.

  师随机问:你是什么时候到这儿的 为什么来得这么早 (理解"早早地")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盼望着泼水节的到来,所以都"早早地"来了.

  红色字体显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读读,比比谁来的最早.指名读,相机评价.

  4,师接着采访:你是最早到的吗 (理解大街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 (凑上前看一看,作好奇状)咦,这是什么呀 为什么

  (俯身闻一闻,作陶醉状)怎么这么香啊 为什么

  (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读读,比比谁的水最香,谁的水最美.(指名读)

  师: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欢乐时刻的到来,就让我们一起表达出此时此刻的心情吧.(齐读)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泼水阶段)

  1,师:一切准备就绪,泼水开始了.听,听,欢快的象脚鼓响起来了!(播放《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让我们也加入到这欢乐的人群中吧!(出示: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四句话)赶快读读这一部分课文.(生自读)

  2,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师:那就请你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泼水活动吧!

  【以下部分按学生生成的先后随机进行】

  (1)师:怎样才算是互相追赶呢 哪俩人表演给大家看看.

  (2)师:请你舀一大瓢水,往你同桌的衣领里灌一灌,来个慢动作哦!

  (板书:灌)

  师:像这样,水从上而下往衣领里直浇下去,这就是灌!女孩子拿起瓢,让我们也来灌一灌.男孩子端起盆,高兴地泼一泼吧!(板书:泼)

  3,师: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4,师:看,此时的大街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师:摸摸你的衣裳,摸摸你的头发,怎么样了

  课文中哪个词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板书:湿淋淋)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要读出词语的意思.

  师:不光我们,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

  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板书:笑开花)

  红色字体显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想读好了,有个秘诀,那就是带上你的表情和动作,练练.(生自读)

  指名读.带上灿烂的笑容,我们也来读读.(齐读)

  5,老师有个疑问,老奶奶,那些小孩真不懂事,自己身上弄的那么湿也就算了,还往您老人家身上泼这么多的水,你怎么还笑呢 我找他们讲道理去.(生说明原因)还可以找一个扮小孩的说.

  (师作恍然大悟状)怪不得啊,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多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幸福呀.一起再告诉老师一次(齐读)

  (板书:吉祥如意!)

  这个"!"在这边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 (很高兴,很欢乐.)

  师: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大大的欢乐!

  5,师: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看,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还有你的同学,老师,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 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出示:我想把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老人 .

  我想把清水泼在孩子身上,祝孩子 .

  我想把清水泼在姑娘身上,祝姑娘 .

  我想把清水泼在小伙身上,祝小伙 .

  我想把清水泼在 身上,祝老人 .

  6,生自由练说,指名交流.

  师: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得到了许多的祝福!

  师:把你们的欢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欢乐的音乐响起,开心地读读这一部分.看看谁泼水泼得最欢乐.

  生自由读

  你想把这热闹的场面介绍给你的亲人,朋友吗 (生练习背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泼水活动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结束今天的旅行了呢 为什么

  2,请你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泼水节还有哪些活动 别忘了举起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

  生自读,读后师生交流.

  3,师边放课件边描述:对,泼水只是泼水节中的一项活动,泼水节还有其他很多活动,傣家小伙有节奏地拍打着象脚鼓,傣族姑娘则唱着傣家歌谣,跳着孔雀舞蹈,还有的赛起龙舟,夜幕降临了,他们又燃放起五颜六色的焰火,尽情沐浴在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中.

  4,师:喜庆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现在夜深了,还是不肯离去.

  师随机问:小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5,师: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读读第三自然段.

  6,师: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如何 (高兴,兴奋,欢乐)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课题.

  (四)总结

  1,学写词串

  是呀,这欢乐的泼水节实在太令人难忘了,让我们向别人介绍介绍吧.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识字1写的就是四个节日,如果让你写泼水节,你会选什么词语,并且说说为什么.

  师生交流.

  2,联系实际

  就要离开美丽的西双版纳了,等回到你们的学校时,可以把水泼到别的小朋友身上吗 为什么 (泼水只是傣族的风俗习惯)

  (五)扩展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节日,你们有没有查找资料,了解还有什么少数民族有什么的节日

  三,学习生字(幸,离)

  1,出示生字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 (交流,师相机总结记字方法:a"幸"和"辛"比较:辛苦一点,幸福十分;辛字光头戴上十;点十一,十一点.b离:六字头,凶巴巴,私自挡在家门口.)

  3,怎样才能把它写好看,你觉得有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交流)

  4,师范写.

  5,生描红,临写.

  附板书:

  欢乐的泼水节

  灌 泼

  湿淋淋

  笑开花

  吉祥如意!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8

  下面是关于《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本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其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

  为了能让学生有层次地清晰而扎实地把握课文,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整体感知。除解决字词的问题以外,我还给学生详细地介绍了泼水节的相关知识,并播放了一段泼水节的视频,让学生对泼水节有了一个直观而形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为第二课时的品读做好铺垫。第二课时就是精读课文,具体感知泼水节的欢乐了。

  为了能让学生从这节课的学习中得到尽可能丰富的知识,我在备课时做了很多的准备。首先,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感受泼水节的快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文本的空白,而不是机械地去接纳文本。针对本篇课文介绍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内容,教学时以读悟法为主,让学生通过想象、表演等手段,在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获得美的体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比较满意:

  第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傣族人民为泼水节做准备这一处时,为了能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傣族人民想参加泼水节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我让孩子们自己做一回“傣族人民”,我当记者来采访他们:“请问小朋友,你们提着桶端着盆这是要干什么去呀?”孩子们热情地回答:“我们这是要去参加泼水节呢!”我的问题接着跟进:“原来你们是要去参加泼水节呀,那你们现在一定非常高兴喽?能跟我们说说你们现在的感受吗?”在学生说完以后继续跟进:“你们这么激动,一定很早就做好准备了吧?”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孩子们在表演的过程中真切地体会了傣族人民参加泼水节时的心情,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层次清晰,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扎实地学习课文内容。

  第二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把重心就放在第二自然段上,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简要带过,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帮学生理清思路,首先这一段写了人们为泼水活动所做的准备,其间通过“早早”和“早已”两个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心情,并通过“滴香水”、“撒花瓣”等体会人们所做的精心准备;然后写了泼水的盛大场面,抓住“互相追赶”、“拿瓢灌”、“端盆泼”等了解泼水时的情景;最后这一段介绍了清水的象征意义,让学生牢记“吉祥如意”这四个关键字。整篇课文学完以后,学生基本上都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第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且高效。

  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运用表演法让学生掌握“提”、“端”、“滴”“撒”等动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恰当;在体会泼水的盛大场面时,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感受人们泼水时的欢乐时,观察书中的插图理解“笑开了花”;再结合清水的象征意义给孩子讲泼水节来历的小故事……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的结合使这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孩子在新鲜与愉悦的感受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学习。

  第四,立足文本,灵活拓展。

  这节课的教学,指导朗读和背诵是基本要求,而我也把这一点贯彻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之中,每学一段,都让学生充分进行练读和背诵。因此,下课时,学生基本上都能把课文有感情地背下来。除了教学书上的课文以外,我还抓住文本中的空白点进行了适当的拓展。比如在讲到“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这一处时,我说:“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福他——;清水泼在孩子身上,祝福他——;清水泼在姑娘身上,祝福她——;清水泼在小伙儿身上,祝福他——;清水还可以泼在谁身上,祝福他什么呢?”这一设置达到了语言训练和情感延伸的双重效果。

  第五,过渡语言恰到好处,简洁优美。

  如:复习词语后小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透过文字去分享傣族人民的欢乐吧!”学第一自然段时引入:“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高高的佛塔,圣洁美丽;宁静的村寨,世外桃源;美丽的孔雀在浓绿的椰树下悠闲的散步;悠悠的澜沧江水碧波连连。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到了!请小朋友们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时引入:“在热切的期盼中,最为热闹的泼水活动就要开始了!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人们为泼水活动做了哪些准备?”讲到人们为泼水活动做准备时:“是啊,泼水节这天人们无比激动,早早做好了准备。还没开始泼水呢,大街上就热闹起来了,到处洋溢着——(欢乐)!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欢乐,这份激动吧!”播放泼水的场面要展示图片时:“泼水节中最快乐的就是泼水活动了,想看一看泼水的场面吗?”感受了泼水的盛大场面后小结:“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这真是一个——(欢乐的泼水节)!”揭示了清水的象征意义以后:“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此时此刻,大街上弥漫着香气,萦绕着祝福,这真是一个——”引入第三自然段时:“泼水活动结束了,泼水节的欢乐还在继续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最后总结全文:“这样一个欢乐的泼水节,令我们流连忘返。下面,就让我们伴着欢快的音乐,再次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吧!”这些过渡语使整个课堂显得干净利落,脉络清晰,并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当然,这节课也并不是一堂完美的课。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如背景音乐的时间太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听觉疲劳;要给孩子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要急于让个别学生说出答案;泼水节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但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9

  《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对学生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第二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的欢乐场面。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进行教学,贯彻了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的自读、感悟,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于泼水节离我们小朋友的生活比较遥远,比较陌生,因此,如果仅靠朗读来进行教学的话,学生就没有深刻的感性认识。基于这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泼水的录像片段给小朋友看,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

  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通读全文。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特点.。

  2、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3、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聊一聊生字(放手让学生从字音、字形、记忆方法等方面谈)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ù互相shī līn līn湿淋淋jí xiáng吉祥xìng fú幸福kěn lí不肯离去bǎn nà西双版纳fèng凤凰花sài比赛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

  (2)游戏巩固生字。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有的小组课前查过字典,有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释词语)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学生争相拼读,气氛活跃)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各小组长带领组员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

  5、分三大组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又解决了哪一个?从哪句话中理解的?

  2、组长带领组员概括段意,然后各组交流。

  3、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学写生字:如、味。

  2、学写生字:桶、祥。

  3学生描红。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1

  《欢乐的泼水节》(语文)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绿的西双版纳时,

  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

  二、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三、学文

  (一)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3、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

  4、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

  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

  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

  5、带入情境: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

  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

  7、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8、齐读第二小节。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读一读。

  4、练习:大家唱着(     的)歌,跳着(      的)舞,赛起了(     的)龙舟,放起了(     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6、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四、指导背诵。

  五、作业 :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读课文的思维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西双版纳在哪里?课件出示。

  2、这里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3、教学“泼”。先讲读音,再讲字义:猛力倒水,使散开。最后讲字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和傣族人民过节吧!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他们的泼水节。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迎”。给“迎”组个词。师:“迎”在字典里是“迎接”的意思。在生活中,你迎接过什么节日?你迎接客人时,穿什么衣服?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的脸上又是什么表情呢?)

  傣族人民迎接什么?(傣族人民穿衣服呢?又是什么心情?)

  生:指名读。

  师:引导学生评价:要把迎接的激动心情读出来。“迎”这里可以高一点儿,上扬一点儿。看教师的手势,跟老师读。再指名读。

  3、理解“一年一度”。师:“一年一度”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一年一次)我们什么节日是一年一度的呢?(六一)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你是什么心情呢?你打算怎么迎接呢?

  师: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在用这种心情迎接他们最隆重的泼水节。来,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学生齐读。教师评价:“一”下去,“一”上来,泼水节要说得干脆点。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

  1、 自由读课文,思考傣族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2、 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他们的高兴。

  3、 看第一句。你为什么这么读?为什么要这么早来?(因为他们迫不及待了,想早点来参加这个活动。)

  4、 还有更早的人呢!他们来准备好了……(引读)

  5、 开始泼水了!(教师激动地说。)齐读课件出示的句子。(“开始泼水了……笑开了花。”)

  6、 人们为什么要用瓢和盆来泼水呢?灌是倒进去的意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7、 看图说话,教师指导。用课文中的句子做例子说。

  出示:( )拿瓢往( )衣领里灌。看图说一说。

  你还想说谁呢?

  是啊!参加泼水节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高兴。

  下面,我宣布:开始泼水了……笑开了花。

  笑开了花大家做的还不够好,看老师做个表情,这就是笑开了花。大家也来表演一下把!边笑边读这句话。(老人……笑开了花。)

  8、老爷爷(小妹妹),为什么你身上湿透了,还不回家换呢?

  9、出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怎么能不高兴呢!齐读。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泼水节除了泼水,还有哪些活动?读第三自然段。

  1、 看视频,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员,你想回去吗?你想去干嘛?

  2、 那么早就出来了,为什么半夜还不肯离去呢?(今天太高兴了。)睡觉了,躺在床上,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肯定会做梦的,会梦到什么呢?说梦话吗?说些什么呢?会笑出声儿来吧?

  (五)、写字。

  泼:用习字册分三步讲:

  第一步,读帖。大家看第一个字,泼,什么结构(左右结构)左边窄,右边宽。竖折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撇起笔在哪里,收笔在哪里?横撇写在哪里?看清楚,记在头脑中。闭起眼睛再想一想。想清楚了吗?

  第二步,描第一红字。停笔,把你描的字与范字对照,你认为很像的,请举手。找一找哪个地方不像,怎么办呢?再描第二个。

  第三步,仿影。对照。

  四、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学会本课生字词,并预习下节语文课。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3

  全文紧扣“欢乐”一词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渡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和深深的民俗风情。在教学中我紧扣“欢乐”一词,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成阅读的主人。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让他们自主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体验欢乐,品味欢乐,与文本中的人物、文章的作者、课堂中的学友、老师进行多向的对话。

  案例:

  师: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到时了,这一天人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快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师:(板书“提、端、早早地”后出示句子)谁能读好这句话?

  生:语气平淡地读。

  师:你好像十点多才到,来得一点都不早,再读读。

  生:再读句子,强调“早早地”

  师:现在早多了,还有谁来得比他还早?

  生:深情并茂地读。

  师: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呢?

  生:我是来准备清水的。

  师:(出示句子)原来泼水节用的清水是很有讲究的,不仅要滴上香水,还要撒上花瓣,闻一闻,真香呀!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小朋友,你为什么时候来得这么早呀?

  生:马上就要过泼水节了,我的心里特别激动。

  师:那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读出了急切的心情。

  师:是啊,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还没开始,得是人们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你们瞧——(引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

  师:一切都准备好了,马上就要开始泼水了,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泼水的呢?快读读后面的句子。

  生:读第三四句话。

  师:(板书:互相追赶、灌、泼)怎样才算互相追赶?

  生:就是你追我,我追你,下课我们就玩过,可好玩了。

  师:你的理解非常准确,现在谁想舀一瓢水往同桌衣领里灌一灌?

  生:学生表演。

  师:对,“灌”就是这样,水从上而下往衣领里倒。女孩子拿起瓢往男生衣领里灌一灌,男生端起盆往女孩子身子上泼一泼。

  生:表演。

  师:说得好,演得好,一定读得更好!谁想读。

  生:快乐地读。

  师:看得出,此时的你是快乐的。

  ……

  师:(出示图)看,此时的大街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你们瞧——(引读句子)

  生:读句子

  师:刚才人们拿瓢灌,端盆泼,你们还想用什么泼呢?

  生:用水管射、提桶泼、用水枪射、矿泉水的瓶口上扎几个洞,把水挤出来……

  师:好,请准备好你们的泼水工具,让我们互相追赶,想怎么泼就怎么泼,想泼谁,就泼谁。(音乐响起)

  师生共同表演泼水场面。(场面热闹、笑声不断)

  师:你们刚才的心情怎么样呢?请傣族小姑娘来说。

  生:我非常高兴。

  师:请你读读这句话。

  生:高兴地读第四句。

  师:瞧,她把书读到了脸上。请个傣族小伙子来说一说。

  ……

  师:一个人读就这么欢乐,如果大家一起读一定更欢乐。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四句话。

  师:读得这么好,就请你们来欣赏真正的泼水节。(播放泼水节录相)

  生:认真观看,不时发出笑声。

  师:为什么时候人们身上湿淋淋,脸上却笑开了花?

  生:因为清水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

  师:哦,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思的象征……(引读句子)

  生:读句子。

  师:此时此刻,你想把清水泼向谁,送给他什么样的祝福呢?(出示:我把清水泼向      ,祝福他(她)     。

  生:我把清水泼向小树苗,祝它快快长大,叶子茂盛。

  生:我把清水泼向老师,祝老师越来越美丽。

  生:我把清水泼向爷爷,祝他长命百岁。

  生:我把清水泼向我的小鹏,祝他学习进步。

  ……

  师:你们送出了这么多的祝福,我也要来送祝福了。我向你泼一盆学习进步,你高兴吗?我向你倒一桶吉祥如意,你高兴吗?我向你泼一盆天天开心,你高兴吗?我向你浇一瓢万事如意,你高兴吗?

  生:高兴。

  师:是啊,因为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引读)

  生:读句子

  反思:

  一、朗读训练的阶梯性

  案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体验“欢乐”之情而设计了一系列阶梯性的朗读训练。如在学习“开始泼水”部分,先以“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再通过理解“互相追赶”、“灌”等词的理解,进行同桌表演,之后以“演得好一定读得更好”这一句话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欲望。接下来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泼水,着实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也真实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与心情的“喜悦”。这样的朗读真可谓有血有肉,情真意切。

  二、情感体验的多样化

  在案例中,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泼水节的欢乐。首先主学模拟泼水场景进行表演,再观看真实的泼水节录相,再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欣赏,把语文学习同学生的实际生少联系,把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三者融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主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带来的欢乐。

  三、难点突破的巧妙性文教学中深奥的道理往往只可意味不可言传,难以用语言来描述。难点的突破往往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案例中对“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的理解是一个难点,这一难点通过三个问题加以突破:(1)为什么人们身上湿淋淋,脸上还笑开了花?(2)你想把清水泼向谁?送给他什么时候样的祝福?(3)小朋友们送了这么多祝福,老师也给你们送祝福,你们高兴吗?通过这三个层次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刻地感受清水的寓意,巧妙地感悟清水背后的文字内涵,深奥的语言文字学习起来也如此快乐。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泉,只要贴近生活,学习语文就会是件快乐的事,快乐就变得如此简单。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能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解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在我国的东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西双版纳,让我们乘上飞机到那儿去看一看吧!

  2.看多媒体,你看了之后,此时你最想说什么?指名说

  3.美丽的西双版纳每年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叫泼水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欢乐的泼水节)这是一个怎样的泼水节?(欢乐的)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

  泼水节  凤凰花  提着桶

  意味    幸福    互相    瓢

  西双版纳   吉祥如意   不肯离去

  (三)讲读课文

  第一节:

  1.指名读,边读边思考: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2.理解词语“一年一度”,指导读。

  3.你还从哪个词语看出了的傣族人民很高兴?(迎)

  4.指导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节:

  第一句:

  1.引读。

  2.为了参加这个泼水节,人们什么时候就来了?(早早地)早早地是时候?人们为什么来这么早呢?当时会怎样想呢?

  3.指导朗读。

  第二句:

  1.引读。

  2.大街两旁准备的请水与我们平时的水一样吗?指导读“有的……有的……”

  3.指导朗读。

  第三句:

  1.看多媒体。

  2.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3.出示,指名读

  4.理解词语“互相追赶”,

  5.你还看到了哪些泼水的动作?动作演示“泼、灌”。

  6.知道朗读。

  第四句:

  1.引读。

  2.理解词语“湿淋淋”。

  3.指导朗读。

  第五句:

  1.引读,因为……。

  2.看课文后面是一个什么符号?(!)这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高兴)指导朗读。

  3.如果你也在泼水,此时你最想把水泼给谁呢?

  出示:我要把清水泼在(      )身上,祝(       )。

  4.指导朗读第二节。

  第三节:

  1.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有什么活动呢?请大家放声朗读,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活动?

  2.看多媒体。

  3.引读,地上铺满了……,空中回荡着……,大家……,赛起了……,放起了……。

  4.人们早早地来到了街上,为什么知道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导朗读。

  (四)点题总结

  1.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度过了一个(点题:欢乐的泼水节)

  2.齐读课文,配上音乐。

  (五)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指名说

  2.欣赏多媒体

  (六)学习生字

  吉、祥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哪里想去吗?走,打好背包,让我们出发吧!

  (图片)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迷人的西双版纳,这里是傣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神奇的民族文化。

  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王国,浓郁的民族风情更令人神往,看,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二、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这里是老师刚接到的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批、泼水节呢?想参加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快速浏览课文,并且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巡视(姿势好)

  好,告诉老师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泼水节?

  (指导读 高兴一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让我们来进一步体验一下欢乐泼水节,请读§2,标出共几句话,量出指数。

  第① ②句

  泼水节就要开始了,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请自由朗读§2前两句话。

  你准备了什么?(边说边做理解几个动词 提、端、滴、撒,随机闻一闻,看一看)

  让我们提好捅、端好盆赶紧去大街上,我们会看到些什么?出示:这一天……

  请一个方阵来读

  其他方阵看能听懂了什么?

  看来大家都想表达自己最美好的祝愿!

  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欢乐时刻的到来,就我们一起表达出此刻的心情吧!齐读这一天……第③④句

  大街上的人越来越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我们都看见了:开始……齐读

  你们书上有泼水节的场面呢!同位的两个小朋友说说图上内容吧!同位汇报。

  这是一个泼水节的广场,来,咱们泼水吧!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动起来,跑起来。

  能告诉老师你刚才是怎么泼水的?有什么感受吗?

  自读 那么高兴,咱们来很高兴地读读才行吗?

  好,很高兴的,自己练练看,表情,多高兴呀!

  我们请3个方阵各派一名队员参加,看你们泼得那么开心!你脸上笑开了花吗?

  范读 老师也想泼,能把这句话让给我吗?我读得怎么样?

  好该你们了,老师为你们喝彩。

  疑问 多美呀,读到最后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⑤句

  因为清…… 吉祥如意 指名读,你笑开了花吗?

  听老师读这一句,“怎么能不高兴呢?”

  愿意学哪一种?好,预备起 怎么

  好,把整句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同桌你听我读。如果他读得好,用你喜欢的方式夸夸他。

  一起来,美美地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泼水节活动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结束今天的族行了呢?请你自读§3,用笔勾画出泼水节还有哪些活动。来,谁来说,女同学,拍打着象脚鼓,跳起孔雀舞,快来参加吧!(女生齐读)

  男同学,别光看,也一起参加吧!(男生齐读)

  ②跳《金孔雀轻轻跳》

  让我们都唱起来,跳起来吧!

  ③感悟

  如此开心的时刻,你们舍得离开吗?少用书上的那句来表达呢?

  比赛,看谁最能把依依不舍读出来?指名读,读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吗?

  ④回归全文

  把你们的欢乐传递给每个人吧!

  三、拓展作业

  今天你们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欢乐泼水节,如何将欢乐进行到底?我们四人小组讨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希望同学们课下也到其他民族过过欢乐的节日。

  教学板书 :

  20.欢乐的泼水节

  提 端 滴 撒

  灌 泼

  吉祥如意

  教学反思:

  此课教学,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基本上达到了我预设目标,师生都能融情于文。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的齐读太多,指名读太少,朗读水平有待指导。此外,我希望我评价学生的语言更精炼些,不要重复学生的答案。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设计】

  《欢乐的泼水节》是国标本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课本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之意和深深的民俗风情。有人说,一篇课文的题目就好象是一部音乐作品的标题,它既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常常是显现主题、透露核心信息的关键。所以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时,我以叶圣陶先生的“自学引导”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紧扣题眼“欢乐”一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让他们自主地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体验欢乐、品味欢乐,与文本中的人物、文章的作者、课堂中学友、老师进行多向的对话。

  【教学片段】

  情境之一:复习旧知,体验当小作家的欢乐

  师:小朋友,这是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识字1》,介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四个传统节日,如果请你来当小作家,编写关于傣族泼水节的词串,你打算写些什么词?

  生: 我选“泼水”,因为泼水可是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

  生:我选‘凤凰花’,因为凤凰花开,泼水节就到了。傣族人还把凤凰花的花瓣铺在地上呢!

  生:我打算写“烟火”。

  师:傣族人放的烟火是自己制造的。他们把放烟火叫放高升。

  ……

  师:看来刚才大家读课文时都很认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一个齐读课题:欢乐的泼水节。

  情境之二:导读课文,体验过泼水节的欢乐

  导读第一自然段

  师: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相机出示迷人的西双版纳的图片。

  师:走进迷人的西双版纳,看,浓绿的椰树、高高的佛塔、宁静的村寨,还有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美丽时节,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又来了。谁能读好第一自然段?

  生:读第一自然段。将“一年一度”读了重音。

  师:听出来了,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 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迎来了泼水节,小朋友,从这个“迎”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先读读句子,再和同桌讨论讨论吧!

  生:读读句子,再讨论。

  生:这个“迎”字说明人们是很高兴的。

  生:“迎”告诉我们人们对泼水节是盼望已久了。

  师:想了又想,盼了又盼,终于迎来了。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句子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导读第二自然段

  师:盼望以久的泼水节终于来了,咱们这回来西双版纳,正巧赶上,开心吧!那么参加泼水节要准备些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你做了什么准备?

  生:我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了。

  师:屏幕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师:来,让我们提着桶,端着盆,到大街上去吧!

  生:个别读句子。语气较平。

  师:老师感觉人们是在九、十点钟才来到大街上的,一点都不早!

  生:再读句子,将“早早地”读成重音。

  师: 有人来得还要早呢!你来做什么的呀?

  生:我是来准备清水的。

  师:屏幕出示: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师:泼水节用的水也是很有讲究的。滴上点点香水,撒上片片花瓣,闻一闻,怎么样?这水真香啊!  

  生:读读句子。

  师:小姑娘,泼水活动还没开始呢!你为什么来那么早啊?

  生:因为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我不想错过。

  生:要过泼水节了,我兴奋得都睡不着了,就早点来了。

  师:是啊,泼水节是一年一度的,很难得,不能错过的。虽然泼水活动还没有开始,但是人们早早地做开始准备了。多么带劲呀!

  生:齐声读读句子。

  师:一切准备就绪,泼水开始了。听,欢快的象脚鼓响起来了!(播放《欢乐的泼水节》音乐)让我们也加入到这欢乐的人群中吧!赶快读读这一部分课文。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四、五句话。

  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高兴。

  师:那就请你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泼水活动吧!

  生:高兴读句子。

  师: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这份欢乐的?

  生: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师:屏幕出示句子。怎样才算是互相追赶呢?

  生:你追我,我追你。很有趣的。

  师:是的,那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欢乐的?

  生: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师:请你舀一大瓢水,往你同桌的衣领里灌一灌,来个慢动作哦!

  生:动作演示“灌”字。

  师:像这样,水从上而下往衣领里直浇下去,这就是灌!女孩子拿起瓢,让我们也来灌一灌。男孩子端起盆,高兴地泼一泼吧!

  生:表演。

  师:说得好!演得好!相信大家能读得更好!

  生:齐读句子。

  师:出示图片:看,此时的大街已经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生:再读句子         

  师:板书:欢

  师:看看你的身上——湿得怎样?

  生:衣服完全湿透了。

  生:衣服全沾在身上了。

  生:我的衣服还挂着水呢!好像刚从水盆里捞起来,没有拧干,直接穿在身上一样。

  师:课文中哪个词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生:湿淋淋。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有感情地读词语。

  师:不光我们,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

  生:湿淋淋。

  师:人人脸上——

  生:笑开了花。

  师:屏幕出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表情很严肃。

  师:读这句话时脸上也要笑开花,再试试!

  生:笑眯眯地读句子。

  师:带着灿烂的笑容,我们也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句子。

  师:小姑娘,漂亮的节日服装都被淋湿了,怎么还那么高兴啊?

  生: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师:屏幕出示句子。怪不得啊,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多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幸福呀。这个“!”在这边传递着人们怎样的心情?

  生:当时人们很高兴,很欢乐。

  师:小小的感叹号传递着欢乐!

  生:男生读句子。

  师:泼在身上的水里啊滴了香水,撒了花瓣,飘着幽香,更象征着吉祥如意,快乐吗?

  生:快乐。

  生:女生读句子。     

  师:板书:快。老师也很高兴,我也想来读读,可以吗?

  生:可以。

  师:有感情地读句子。

  生:鼓掌。

  师:谢谢!

  师: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看,有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还有你的同学、老师,那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你的什么祝福?

  生:我想把清水泼在老人身上,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师:真懂事,相信老爷爷老奶奶会乐意接受你这份祝福的。

  生:我想把清水泼在姑娘身上,愿她越长越漂亮。

  师:姑娘会很高兴的。

  生:我想把水泼在老师身上,祝愿老师身体健康。

  师;我代表所有的老师感谢你的祝福!

  ……

  师:送出祝福的同时,你也得到了许多的祝福!

  生:(看了看衣服,笑眯眯说)我们的衣服也全湿了。

  师:继续泼吧!尽情地泼!开心地泼!让那晶莹的水花承载着所有美好的祝福,泼向带着美丽笑脸的人们。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象。

  生:饶有情趣地观看着,不时发出笑声。

  师: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欢乐的音乐响起,开心地读读这一部分。看看谁泼水泼得最欢乐。

  生: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导读第三自然段

  师: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喜庆活动呢!(板书:喜庆)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再到大街上走一走,看一看,别忘了举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那些美好的瞬间。

  生: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与同桌小声地交流着。

  师:你拍了一张怎样的照片?

  生: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瓣把地面都铺满了。

  师:出示图片。满地是火红的凤凰花花瓣,真是喜气洋洋呀!

  生:我拍到了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烟火升上天空。

  师:出示图片。

  生:我拍的照片里人们穿着漂亮的服装,打着象脚鼓。

  师:出示图片。排着队伍,拍起象脚鼓。播放音乐,听,连回响的鼓点也是欢乐的!

  生:读读句子。

  生:我拍的照片上人们在唱歌跳舞。

  师:出示图片:舞姿优美,歌声动听!又唱歌又跳舞,用我们已经学过词语就是——

  生:载歌载舞。

  师:载歌载舞多么欢乐。

  生:读读句子。

  师:喜庆活动还在继续,欢乐也还在继续。清晨,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大街上,现在夜深了,还是不肯离去。小姑娘,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啊?

  生:泼水节一年一度,要等上365天才能再过,我要玩个够。

  师:老爷爷,累了一天了,您怎么还不回去睡觉啊?

  生:我很高兴,高兴得都不想睡觉了。

  ……

  师:让我们把这些美好的瞬间、把这欢乐的时光留在心中,捧起书本,读读第三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参加了傣族的泼水节,现在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很高兴。

  生:我很兴奋。

  生:我很欢乐。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课题。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实践练习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展示中国地图)傣族有欢乐的泼水节,(展示泼水节的场景图片,配以傣族的民乐)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

  生:我知道壮族的歌婆节。

  师:壮族人主要分布在祖国西南部的广西,歌婆节那天他们要对歌。(展示歌婆节的场景图片,配以壮族的民乐)

  生:苗族有个龙船节。

  师:是的,苗族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龙船节上人们赛龙舟,斗牛,赛马。(展示龙船节的场景图片,配以苗族的民乐)

  生:彝族火把节,我们的练习上有的。

  师:彝族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火把节那天人们手拿火把,彻夜狂欢。(展示火把节的场景图片,配以彝族的民乐)

  生:维吾尔族诺鲁孜节。

  师:维吾尔族人主要集中在祖国的西北面——新疆,这儿的人能歌善舞,诺鲁孜节那天他们要开展许多庆祝活动。(展示诺鲁孜节的场景图片,配以维吾尔族的《娃哈哈》)

  生:跟着哼唱《娃哈哈》。

  师:56个民族56支花,民族节日是多姿多彩的。课后我们可以再收集一些,我们再交流!

  情境之三:学习生字,体验做发现者的欢乐

  师:本课有十个生字,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的三个生字。(屏幕出示:幸、肯、离)请大家根据书上的笔顺表自学生字,再和同桌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生:自学,讨论。

  师: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写这些字。(根据学生发言逐一出示生字)

  生:我教“肯”,上面是止,下面是月。

  师:在书写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月字底的第一笔变成了竖。

  生:我来教“幸”字,上面是土,下面是南里面的部分,羊少一横。

  师:这个字的横画比较多,要注意处理好横画之间的长短变化。

  生:我来教最后一个字,“离”字上面是一点一横,中间是个凶,下面是竖,横折钩,撇折,点。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示范书写“离”字),下面部分的框体要宽些,把上面的部分——

  生:托起来。

  师:是的。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部分所占的大小不同。下面请大家打开《习字册》,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生:认真地描红、临写生字。

  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教后反思】

  感悟之一:温故知新,发展思维。

  “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温故知新当然包括知识的巩固,但是决不等于单纯的背诵记忆,而是学生对已学东西的再认识和新探究。”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叶圣陶先生是十分重视温故习旧、温故知新。我们的阅读教学应注意教学资源的利用。而篇与篇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本册教材的《识字1》介绍了春节等四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本课讲的泼水节是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上课伊始,我屏弃以往单调地认读词语的复习方式,从前后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引导学生运用所得知识进行学习迁移:创设“我当小作家”的情境,让学生续写《识字1》——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编写关于傣族泼水节的词串。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竞相参与交流。在欢乐的氛围中孩子们自由地交流着初读课文后的感受,不知不觉中又复习了新词。这个复习旧知、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孩子们经历思维训练、发挥创造力的综合过程。

  感悟之二:潜心会文,切己品味。

  叶圣陶先生继承了我国古代学者强调的“自得”精神,提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教师的导要导在点子上。因此,在本课的导读中,我以媒体课件为辅助,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诵读,“潜心会本文”,引导他们“遵路”、“入境”、“悟神”,引导他们切己品味、读中悟情、读中传情。通过眼前所读的文字提取自己的生活积累、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去再现作者笔下的情景、去体现作者的生动感受。

  媒体课件,辅助导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多媒体课件的价值是很大的:能引其观,诱其思,排其难,激其情。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阅读实践更富有情趣:优美动听的傣族民乐回荡在耳旁,学生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已走进了西双版纳;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尤其是那一段声画俱佳的泼水录象更将教学推向了高潮。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看这段录象,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感受着欢乐。在他们“读中领悟情、切己体察情”之后,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作者的意境、传达文字的情趣、抒发自己的感兴、演绎文章的旨趣。

  以读为本,读中生悟。在信息化的环境下的“自学导引”中,多媒体课件始终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多媒体不能替代阅读。第二自然段的末尾讲到清水的象征意义,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设计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以泼水现场的人自居,将清水泼向自己关爱的人,送出诚挚的祝福。幸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总有不同的含义。通过这样的一个实践活动,孩子们对幸福的理解变得更具体化,能体会多少、体会多深已并不重要,我允许他们多元解读,允许他们见仁见智,允许他们创新求异,关键是去悟自己所能体会的“情”、所能感悟的“理”。多媒体不能替代传统的教法。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其中的“灌”字是一个生字,要求学生理解。通过几次的试上,我放弃了起初以媒体课件展示“灌”这个动作的画面的设计,最终选择了以表演助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个小小的动作唤起了生活经验,准确地诠释了“灌”字的含义,观察得真切,理解得透彻。

  感悟之三:以本为本,举一反三。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在教会一两篇课文上,而要凭借教材进行教学,一定“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如果说这节课中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是“举一”的话,那么第三自然段的阅读就是“反三”。学生们循着读第二自然段时我指点的路子——“寻找欢乐,感受欢乐”,自己花费心力去摸索门径——寻找喜庆活动中的欢乐。虽然他们打破了课文的叙述顺序,但是将他们找到那些看似琐碎的“欢乐”穿起来,便是一串闪亮的珍贵的项链:他们获得了真知识,掌握了真本领,养成好习惯。

  教材不是终点,“领会教材之质与文犹未已也”,“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一’是课文,‘三’是自己阅读东西。如果说课文的是“举一”的话,那么本堂课末尾的“实践活动”——交流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是“反三”。这个实践活动在课文与课外读物(课前下发了相关的阅读材料)、课堂与课外、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之间驾起了桥梁,引导学生走向综合、走向生活。

  感悟之四:指点学法,逐渐放手。

  识字和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因为学生经过将近两个学年的语文学习,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学法。所以在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和同学合作:根据教材上的笔顺表,运用以熟字带生字、说说笔顺、区别形近字等方法来“教学”生字。我从旁加以点拨:作为偏旁时“月”字的细微变化;横画多的字笔画间的分布与变化;容易出错的笔画给予提示,并进行示范书写,以巩固记忆。从而让他们经历了一个“自求得之、自我发现、自主创新”的过程。

  在这堂课中我觉得依然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需要商榷的地方。叶老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开首就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教育和教学的成败得失关键在于教师。今后的日子,我将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探究更优化的教学方法。或许,欢乐地教、欢乐地学,将欢乐进行到底,才是我教学应该追求的意境。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篇17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8

  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资料

  (一)欢乐泼水节

  【感谢您浏览98e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98e.cn】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水的民族,以水表示洁净,每年傣历六月中旬是傣历的新年(傣语称“桑勘比迈”,今年为1364年),也叫“泼水节”,期间人们互相泼水祝福,主要活动有浴佛、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泼水节的具体日期每年都要按傣历计算,大致在公历4月14日、15日、16日这3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是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子;第三天才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街市里、广场上到处见人们在相互追逐泼浇。主要的活动地点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及其它各地,昆明的云南民族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泼水节的神话来历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动人的神话。

  相传,创世初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创世神见此情景,委派天神捧麻点腊(又名混桑或帕雅桑)把一年划分为旱、雨、冷三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他按时降雨、放热、降温,使冷热、雨水与人间的农时相符,为人间造福。捧麻点腊自恃法术高明,神通广大,既不关心人类,又不遵守天规,乱显神通,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升温就升温,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各种灾难接踵而来。

  有个智勇双全的傣族青年名叫帕雅晚,他亲身经历了人间的种种灾难,决定把人间从灾难中拯救出来。他用木板做成翅膀,飞到天庭,找到创世神诉说了人间的灾难。于是创世神免掉捧麻点腊的职务,另派英达提拉神掌管天地的风雨冷暖。可是捧麻点腊不肯交出权力,仍在乱兴风雨。英达提拉决心制裁捧麻点腊。他变成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去引逗捧麻点腊的七个女儿。七位美丽的姑娘都深深爱上了这位聪慧、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眼看时机成熟,便把她们的父亲如何作恶之事说了出来。七位美丽、善良的姑娘早就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深感不满,听了小伙子的话更是义愤填膺。为了清除人间的灾难,她们决定大义灭亲。

  从此之后,七姐妹对父亲百依百顺,深得父亲的欢心。捧麻点腊见女儿们如此听话,感到非常高兴,在谈笑中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诀。他告诉七个女儿,火烧、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赛宰(弓为弓、赛为弦,宰为心,意为心弦弓)。一天,姑娘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趁父亲酣睡时悄悄拔下父亲头上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心弦弓,当她们把心弦弓对准父亲的脖颈时,捧麻点腊的脖子就断了,头颅一落地就冒起火来,邪火到处蔓延。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只好把头颅轮流抱在怀里,直到它腐烂。轮换时,姑娘们都要打来清水,泼在怀抱头颅的姑娘身上,冲去她身上的污迹遗臭。

  捧麻点腊死后,英达提拉便开始掌管风雨冷暖大权。从此人类又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后来,人们把捧麻点腊死的这天定为全年之首--新年。为了纪念七位为民除害的仙女,过新年时,人们都要互相泼水为她们洗去身上的污血,扑灭她们身上的火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泼水习俗。

  (三)多彩的节日活动

  除了场面壮观的泼水狂欢活动,泼水节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主要有浴佛、堆沙、龙舟比赛、燃放孔明灯、放焰火、高升、丢包、跳孔雀舞等等。

  赕佛(又叫浴佛):是指在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从寺庙把佛像搬出来用香水清洗,把从佛身上滴下来的水收集起来,带回去为朋友、亲戚清洗和净化,求吉。

  堆沙:就是大家在一起把沙子堆成一堆,烧上香火,诵经念佛,求佛佑人。

  龙舟比赛: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会举行划龙船的比赛。把木船扎上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放高升:夜晚,各村寨都要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放孔明灯: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丢包: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此外,放河船、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四)周总理与泼水节

  西双版纳泼水节的声名远播与一个共和国伟人的名字--周恩来密不可分。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来西双版纳,正遇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他便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当年景洪交通闭塞。周总理乘飞机到达思茅后改乘汽车。澜沧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只能乘渡船过江。共和国总理的到来,使整个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涌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

  四月的版纳正是凤凰花盛开的季节。火红的凤凰花树下,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手拿银盆与各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难忘的泼水节》,记述的就是这个温情感人的故事。从此以后,西双版纳景洪在全国乃至世界逐渐出名,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周总理在景洪期间,视察了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的橡胶园,鼓励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为把西双版纳建成祖国的第二大橡胶基地而努力。

  【感谢您浏览98e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www.98e.cn】

  周总理和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纪念址位于景洪市曼听村的曼听公园。它已成为西双版纳人民永远怀念周总理的纪念地。1984年公布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你可以使用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

相关专题

精选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