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教学实录(精选15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所见》教学实录(精选15篇)

《所见》教学实录 篇1

  《古诗两首 所见》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形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读《古诗两首》中的《所见》。

  二、简介作者: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袁枚,清代诗人,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注意不要把“枚”和“牧”混淆。

  三、初读: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所见》这首诗,自己解决生字问题。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自己拼读;

  b、指名领读;

  c、生字描红;

  d、交流书写注意点;

  e、组词理解生字。

  3、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四、品读古诗:

  1、想象每一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呢?

  学生自由地读了一遍,然后停了下来。

  师:多读几遍才能想象得更丰富更具体。

  学生又读了几遍,然后渐渐停了下来。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牧童骑黄牛”。

  师:读了这一句,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在向我们走来。

  师:能说一说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吗?

  生:这个牧童十岁左右,他戴着草帽,光着脚丫。

  师:能说说是一头怎样的黄牛吗?生:是一头高大健壮的黄牛,它的肚子吃得饱饱的,全身的毛很光洁。

  师:你看到牛在走的时候,身体的哪个部分在动来动去的?你听到牛走路的脚步声了吗?

  生:黄牛边走边甩尾巴,脚步声是哧通哧通的。

  师:能把刚才想象到的内容连在一起来说一说吗?大家可以先自由地练习一下。

  学生练习后,有人举手,指名学生具体地描述第一句所表现的情景。

  师:接下来谁来读读第二句?

  学生举手,指名一学生读“歌声振林樾”。

  师:知道“林”的意思吗?

  生:是树林。

  师:知道“樾”的意思吗?

  生:指林中成阴的地方。

  师:我们可以把“林樾”理解成是一片绿树成阴的树林。想象一下,这里都有哪些树呢?他们长得怎么样呢?

  生:这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这里有挺拔的杨树,有婀娜的柳树,有像绿色宝塔一样的水杉,有正挂着一串串白花的槐树,还有些我们说不出名字的树。

  师: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小树林,感受一下,阳光怎么样?风又怎么样呢?生:这些树长在一起,枝繁叶茂。挡住了阳光,走在里面有凉快的感觉。当风儿吹过的时候,树叶轻轻摆动。

  师:牧童骑着黄牛行走在林间小道上,他的歌声在树林中回响。诗句中哪个字的意思与“回响”对应?

  生:振。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心情下唱歌?

  生:高兴,愉快。

  师:猜测一下,牧童因为什么而感到高兴呢?

  生:他把大黄牛照顾得很好,大黄牛听他的话,所以他很高兴。

  生:他在放牛的时候看到美好的景色,所以感到高兴。

  生: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好了,回家后可以玩了,所以他感到高兴。

  师:总之,牧童高兴地唱着歌,骑着牛,走在林间小道上。可是,他忽然停下来了,是为了什么呢?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意欲”是什么意思?“鸣蝉”又是什么意思?

  生:“意欲”是想要的意思。“鸣蝉”是正在鸣叫的蝉儿。

  师:蝉儿就是知了,蝉儿“知了知了”地叫着,你能把这个意思换一种比较生动的说法吗?

  生:蝉儿在树上不知疲倦地“知了知了”地唱着歌。

  师:牧童在唱歌,蝉儿也在唱歌,他们好象在比谁的歌声更好听。牧童在听到蝉的歌声后,想要把蝉捉回家跟自己做伴,他是怎样做的?

  生:他从牛背上下来,把嘴巴闭得紧紧的,站到树下,等待机会。

  师:你们猜,牧童能捉到蝉吗?

  生:我猜牧童是个捉蝉的高手,他一定会捉到那只蝉的。

  生:我觉得也有可能黄牛会发出叫声,惊动蝉,所以牧童不一定能捉到蝉。

  生:……

  师:牧童停止唱歌,或者大家想象黄牛发出叫声究竟对蝉有没有影响呢?请大家课后阅读《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你会找到正确答案。

  诗人袁枚看到这幅牧童行歌捕蝉图,诗兴大发,写下了《所见》这首诗。能把这首诗保存到我们的大脑中吗?

  学生背诵这首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请读出你的愉快与喜爱之情。

  3、指名诵读并点评。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把《所见》一诗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教后记】

  《所见》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古诗,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根据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学生学古诗的要求,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这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先进行简单的想象,然后对所想象的内容逐步进行扩展,使所想象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学生也在想象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当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绪纠缠于牛是否会发出叫声及是否会影响捕蝉的效果时,我想到了开学初布置大家读《昆虫记》的事,于是立即用《昆虫记》结束了学生的争论。由于课上的想象主要是围绕一句句诗进行的,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所以将作业设计为改写《所见》。匆忙与浮于表面是这节课最大的不足。顾校长听了我的这一节课,肯定了我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效果,同时也向我指出: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一定要充分;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去理解古诗。我想,不光是古诗教学如此,其他课文的教学也应该考虑这两点。

《所见》教学实录 篇2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4、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一、互动释题,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背古诗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首古诗——李白的《静夜思》。(师生背诵)“思”在这里是“思念故乡”的意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是表达想念家乡和亲人的。(“ppt”出示,明确“学习目标”)

  2、出示诗题、作者姓名。读诗题,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那“书”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连起来说说?(师:叶绍翁是我国宋代的一个大诗人。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田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3、(“ppt”出示课文插图)瞧,这就是诗人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

  师: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有拼音的字。

  生:(自由朗读)。

  师:(多媒体出示生字:萧(xiāo)萧  梧(wú)叶  促(cù)织)

  生:(齐读生字,师相机正音。)。

  师:这首古诗有两个字 “促、深”特别容易写错。(板书)要注意些什么?

  生:“促”的左边是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深”字右边是凸宝盖,不是宝盖头。

  师:把这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生:(自由书空。)

  师:这首诗的下面有“注释”,它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字生词的,要联系课文来理解。现在,大家边读课文边看注释,看看谁先弄懂全诗的大意?

  生:(自由读课文,同桌讨论。师指名说。)

  三、研读交流,体会诗情

  1、指名读诗。读中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景象——梧叶、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意。(读着读着,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脑海里浮现出什么?)作者在他乡看到了这些景物,引起了作者什么感情呢?

  2、请大家再自己读读这首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引导朗读交流,读中感悟。抓住“送寒声”“动客情”“一灯明”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

  师: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师:读得真好啊!我刚刚听你把“送寒声”的“寒”读得特别好,我想问问,你是怎么读得这么好的呢?

  生:我觉得我是把诗读得有感情了。

  师:是啊,你想,萧萧的秋风啊,把梧桐树叶吹得纷纷落了下来。诗人此时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有点寒冷的感觉。

  师:诗人只是觉得身上寒冷吗?

  生:除了身上寒冷外,他肯定也很心寒,他现在一个人在外地,肯定很孤独。

  师:你体会得多好啊!诗人此时孤身一人在外地,看到萧萧的秋风吹落枫叶,心里感到非常孤独。请你再读一读这句诗。(个别读、齐读)动客情,使诗人产生了什么感情?

  师:谁来读读后面两句诗?(指名读)

  师:这两句写了什么?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生1: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

  生2:他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和自己童年时的小伙伴。

  师: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侯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起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诗人一个人在外地,多孤单啊!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他看到萧萧的落叶,看到捉促织的儿童,他心里又是多凄凉啊,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我在这里这么孤单,我的朋友啊,你们能想起我吗?读——

  生: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请大家把整首诗联起来.读一读,好好感受感受。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样的景象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师:为了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我建议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里去,看看他是怎么写成这么美好的诗篇的,好不好?

  生:好呀!(鼓掌)

  师:那好,我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深情地)夜深了,诗人孤单单的,多寂寞呀!上床睡吧,又睡不着。秋风萧萧地吹,树叶落了,送来寒意;那篱笆下捉蟋蟀的儿童啊,更加思念遥远的故乡、亲人……!这一幕幕情景(用手作翻滚状)涌上心头,越想越怎么样?

  生:越睡不着,越兴奋。

  师:这时,诗人眼前一亮,蹬开被子,翻身下床,就干什么啦?

  生:诗人就写下了《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师:你们看(字幕显示):“诗,就是诗人在生活中的激情碰撞出来的浪花!”大家再把这首古诗诵读一遍吧!

  生:(齐声诵读)

  四、作业

  默写一首学过的表达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古诗。

  教学反思:

  1、趣味、直观性的导入。教师借助《静夜思》这首学生熟悉的诗,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起学生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新课作铺垫。再通过欣赏课文插图,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2、“琅琅书声是小学语文课堂永恒的追求。”从整体感知到研读探究,最后熟读成诵,都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朗读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阅读教学提倡“强化初读、延迟开讲”,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诗句,把这首诗的感受读出来,进而抓住关键语句研读体会,与诗人的心灵对话。

  3、拓展积累。布置课后作业,引导积累。

《所见》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6个生字,会写“诗、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牧童机灵可爱、天真可爱的形象。体会牧童的愉悦心情,想象捕蝉时的反应机敏,感受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由画入诗,理解诗题:

  1、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诗人袁枚走在乡野的林阴小路上,不觉一幅画面进入他的视线。(板书:画 播放牧童骑牛图)

  2、师:谁说一说,怎样的画面?

  3、(好一幅牧童骑牛图、蝉儿鸣叫图、歌声响林图、乡野风光图)

  4、师:正是这一幅普通的生活画面被诗人袁枚瞬间定格,从而演绎成一首诗(板书:诗),题目是——所见(生齐读)

  5、师:你对诗题是怎么理解的?

  二、由诗入画,体会内蕴:

  (一)、赏牧童骑牛图:

  1、师:诗人究竟如何表现所见的?请大家自由读2—3遍,字音正确,停顿得当。(播放古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指名读。(字正腔圆,推荐给大家一种读诗的好方法——缓缓地读)

  4、谁再一试?(在或急或缓中体味到古诗的节奏美)

  5、最后一位。(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

  6、齐读一遍,共同感受一下。

  7、师:诗人所见是怎样的牧童呢?(课件呈现前两句)同桌间相互议一议,括号中可填什么字,放入句中怎样理解?(师进入学生讨论间倾听指导)

  8、指名分句回答,并请学生板书。

  9、诗中的留白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一个什么样的牧童豁然呈现于眼前?

  10、指名说。

  11、用朗读表现出来。谁读前两句?(你离诗人不远了,陶醉是读诗的一种境界。)

  (二)鉴牧童捕蝉图:

  1、师: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唱着,就这样陶然自在地唱着,如云行天际,如水流山野。忽然歌声停止,这是为何呢?(播放后两句)

  2、齐读后两句。

  3、师:其中你最欣赏诗人用的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由所见猜测内心、打破了牧童原来的平和的环境,气氛紧张、犹如听到蝉鸣、表现出牧童的反应机灵、写出了牧童怕惊跑了蝉儿,体现出牧童站在那儿仔细察看蝉儿的确切位置,想一下子捉住它。)

  4、师:区区10个字,竟被大家品出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让我们一起细嚼慢品,女声读(小荷已露尖尖角)男生读(一山更比一山高)

  5、师:学到这里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诗人写就此诗,想表现或表达什么?

  6、指名说。(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你品到了诗的精髓,你捕捉到诗的灵魂)

  7、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齐背古诗,由此诗再现诗人所见的清新画面。(标出箭头)(播放全诗,播放音乐)

  三、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师:可见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板书:入)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一百四十余首为画而题写的诗,《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译文,自由诵读,看谁最先会背。

  指名背诵。

  师:你还积累过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指名说。

  四、创作实践,提升表达:

  1、其实,我们多彩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画面可以入诗,请你做回小诗人,以观察到的儿童生活的某个画面为内容,创作一首小诗。(播放课件,播放背景音乐)

  2、学生创作诗歌。

  3、诗歌展示。

《所见》教学实录 篇4

  【教学背景】

  毕业以来,一直任教低段,总觉得低年级的孩子的想象力特别丰富,而且无边无际,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做好十二分的准备,随时等待孩子们丢过来的一个个烫手的山芋。但尽管准备得再充分,思考得再全面,也还是防不胜防,永远都追不上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所见》是一首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上的古诗,古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教难,新课程标准也只是要求低段学生朗读浅显易懂的古诗,感受诗中的情感,不要求完全理解。正因为如此,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学生的想象才不会被老师的解释框住,才可以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一泻千里。

  【教学过程】

  在朗读了《所见》这首诗以后,我开始讲解古诗的基本意思。

  师:这首古诗讲的是一个牧童骑着一头黄牛,他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树林。

  突然,一生举手。

  生:老师,这里的“歌声”一定就是牧童的吗?

  我愕然,我以为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已经很通透,不管是作者、诗意、还是朗读,但却从来没想到孩子们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中的确没有明确地说明“歌声”一定是牧童的。我该如何应对?我的脑海里马上出现了两套方案,一是明确地告诉他们“歌声”就是牧童的,这样能安全的过关,这个问题也就这样平静地结束。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讨论,但如果把握不住,就容易失去控制。

  正当我为难的时候,下面已经有了不少嘀咕声。

  生:“歌声”不是牧童的,那还会是谁的呢?

  生:难道还会有其他人吗?

  生:不可能的,从图上看只有牧童一个人啊。

  激烈的讨论声提醒了我,何不举行一个小小的辩论赛呢,说不定还能激起课堂上的一次小高潮呢。

  主意已定,我马上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说:那我们就来举行一场辩论赛,同意“歌声”是牧童的,请说出你的理由,不同意的,也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一出,下面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从图上看,牧童的脸上有笑容,说明他很高兴,高兴的时候就会唱歌了,所以“歌声”肯定是牧童的。

  生: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认为“歌声”应该是树上的蝉儿的,因为后面说牧童要去捕蝉,如果蝉儿不唱歌,那牧童怎么会知道树上有蝉呢?

  一个强烈的反问句,让很多高高举起的手都自觉地缩了回去。我暗自惊奇,孩子的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插图上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他们辩驳的理由。他们的想象虽然漫无边际,但又是合情合理。

  师:你说的真有道理,很多同学都被你说服了,谁能把他给说服呢?

  生:我认为“歌声”是牧童的,因为第一句是在讲牧童骑黄牛,所以接下来的“歌声振林樾”也是在讲牧童。

  生:我想“歌声”是牧童和蝉儿一起发出的,他们都在唱歌。

  生:也许“歌声”是树林其他人发出来的。

  ……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回答,我没有制止,也没有反驳。我能做的只有静静地聆听,静静地享受孩子们带给我的无限宽广的想象世界。

  生:我不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意见,“歌声”不应该是其他人的,因为如果是其他人的话,为什么他们会突然不唱站住了呢?

  一个反对的声音从教室一角传来,从而引发了这场辩论赛的另一个小高潮。

  师:你从哪儿知道他们突然不唱站住了?

  生:因为诗的最后一句是:忽然闭口立。

  师:你懂得了这句诗的意思了,真棒! 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停住不唱了呢?

  生:因为牧童突然发现树上有蝉,他想去捉住蝉,又怕吓跑了它,所以突然停住不唱了。而且如果“歌声”是蝉发出来了,就跟后面矛盾了,蝉是一种小动物,又不是人,怎么会突然站住呢?只有唱歌的人才会“忽然闭口立”。

  生:蝉儿怎么不会“站”啊,它会唱歌当然也就会“站”了,我听我妈妈说过,这叫“拟人”,就是把蝉儿当做人来写。

  生:蝉儿因为突然发现有人过来了,所以才会突然停住不唱的。

  生:牧童是骑在黄牛上的,所以也不是牧童突然站住了,而是黄牛站住了。

  ……

  辩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尽管到下课也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但短短几分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短短几分钟,让我充分领略了深藏在孩子门内心的那份渴望表达的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吗?

  【教学反思】

  如果说今天的课堂还是以前那种以教师说教为主、循规蹈矩的陈旧模式,那这堂课上发生的意外,或者不能称之为“意外”,而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也许就这样平平静静地过去,我会采用第一种方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或者把问题抛给学生,当有学生说出“歌声”是牧童的这个答案以后,我马上予以肯定,这样,其他孩子也不会提出任何不同意见,自然而然地认为:“歌声”就是牧童的。整堂课会在我的精心安排下顺利地完成,课堂上的这个小插曲也会无声无息地消失。然而,在新课程的影响下,我选择了放手,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并不像预先裁好的衣服样子摆到布上去,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且具有开拓性,他们对诗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以上教学片断给我留下以下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课堂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占据了主体地位,整个学习过程都在学生的争论中交流、质疑、展开、发散──教师在这里只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只是维持了课堂秩序,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热烈的讨论氛围,而学生则可以畅所欲言,对诗文中的内容提出质疑:“歌声”到底来自哪里,有的说是牧童的,有的说是蝉儿的,有的说是林中其他人的,有的说是大家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真正地思考了,探究了,同时对诗文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朗读也会变成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朗读”。

  二、体现了开放式的教学思想

  开放式的教学是很多老师梦寐以求的,开放式并不是放任学生任意任为,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思想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的教学。以上教学片断就是体现了学生对“歌声”来源的不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于学生这些虽然有些偏离作者意图,但又不无道理的思考,我没有反对,也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积极的响应,积极的予以肯定。对学生的评价并不是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交互式的评价,学生的思想也在这种交互式的评价中得到升华。

  一堂再普通不过的语文课,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尊重学生特有的想法,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尊重学生,珍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不照搬教材,而是把教材做为学习知识的载体,帮助学生循着探索问题的路线进行有价值的研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效。

《所见》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字。

  2、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4、培养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

  1、看看树林图片说感受

  2、这美丽的树林引来了一位大诗人,他是清代的袁枚,他在这片树林里悠闲地散散步。散着散着还散出了一首诗呢,我们来看看他写的题目——所见(指名读)

  二、初读感知

  1、“所”是生字,但很常见,相信很多小朋友已经见过了,告诉大家你在哪儿见到过?给它找找朋友。(注意平舌音)

  2、“所见”就是所见到的,那袁枚大诗人见到了谁?自己读这首诗,仔细找找。

  3、理解“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学生字“牧”

  4、这个牧童做了什么事让袁枚大诗人那么感兴趣呢?再读课文,找一找,还要圈出剩下的4个生字,重点记一记。

  三、理解诗意

  1、牧童骑黄牛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会看到什么?看到这样,他会禁不住想干什么?(会想放声歌唱)

  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写出牧童的歌声的,找出来读一读

  2、歌声振林樾

  A、理解“林樾”

  “林樾”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木是表示什么的?所以林樾就是……

  B、给“林” 组词

  “林”不但是木字旁,而且又拉来了一个木做伙伴,这说明“林”表示的地方树木怎么样?比如说树林,竹子多叫——竹林,高楼多叫——高楼林立。林还有什么朋友?

  C、写“林”

  那怎样才能写好这有两个木字的林呢?范写——描红——自己写一个

  D、牧童的歌声在树林里怎样?

  这个“振”虽然在中间,但这是古人的写法,我们得放在林樾的后面,理解成在树林里回荡。

  牧童的歌声回荡在树林里,林子里的鸟都听得到他的声音。他的歌声真响亮!你什么时候也会放声歌唱?猜猜他为什么会那么开心?

  E、引导朗读,背一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舒适地读

  小牧童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风景真好,心旷神怡地读

  今天不下雨,称心如意地读

  推荐一下谁的歌声最悠扬

  F、开心地背一背

  3、意欲捕鸣蝉

  A、除了牧童的歌声,诗人还听到了什么?

  B、记一记“蝉”,说说你对蝉的了解。

  C、诗中所指的蝉在哪里?一棵高高的大树上躲着一只小小的蝉,牧童怎么知道这棵树上有蝉的?它老鸣叫所以诗人叫它“鸣蝉”。

  D、学“捕”

  牧童知道这树上有蝉,这蝉可以玩,可以做药,还可以卖钱,当然想把它(捉来),这里没有用捉,用的是……(捕),捕和捉是近义词,用什么“捕”,所以用提手旁,我说捕——我说放

  现在牧童已经捉到蝉了吗?(理解“意欲” )

  4、忽然闭口立

  A、学“闭”

  奇怪,牧童在放声歌唱,又没大声喊:我想捕蝉了!诗人是怎么知道的?

  (指“闭”)这是什么字?什么结构?谁来做一做闭口的动作(先唱着歌,听口令闭口)

  B、学“立”

  看小朋友的样子,不但闭了口,而且站直了,这叫“立”,给“立”找朋友

  C、理解“闭口立”

  像他这样的就是“闭口立”,那书上的牧童就是这样吗?(注意眼睛得朝上看)谁来边做动作边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D、写写“闭”和“立”

  注意“闭”先写门再写“才”,“立”要站直,最后一横最长。

  5、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

  瞧,这位牧童会骑黄牛,会让自己的歌声回荡在整个森林,会忽然闭口去捉蝉,多可爱呀!所以诗人回到家马上就把他记了下来,诗人是想把他告诉家人呢,谁来当诗人朗诵一下?(告诉朋友)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背诵

  请小朋友上台边朗诵边表演

  6、机动: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小结

  学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人?(懂事,可爱,活泼)

  诗人呢?(善于发现,及时记录,)

  五、作业

  〈〈课堂作业本〉〉填写后三句。先背给同桌听,再写

《所见》教学实录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组教材:《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图文结合,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可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划分:1课时

  学情分析

  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面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在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通过自由谈话,激发上课热情]

  师:夏天有趣的事可真多,可以放牛、可以捉鱼呀!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走动。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呀,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看到的。

  板书课题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师:大家想知道大诗人袁枚看见了什么吗?(出示挂图)请认真观察图,听老师读这首诗。

  [通过教师的朗读,学生结合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听出来了吗?袁枚看见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

  生:牧童、黄牛、蝉……

  师:原来他看到了一个可爱的牧童,多有趣的一首诗呀!现在,我们大家读读这首诗,边读边用“o”把生字圈出来,读一读。

  1.检查自读情况

  师出示卡片,学生认读,启发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   蝉;平舌音:所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机帮助学生强化认识。

  [抓住字词,扎实训练]

  闭:门+才,大家做动作:闭上我们的眼睛、闭上我们的嘴巴

  立:童—里,立正、起立就是这个立。

  蝉: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

  牧童:放牛的孩子

  捕:是一个动作。

  3.学生自由朗读,力求把诗通顺

  师:现在,调皮的字宝宝躲进课文中去了,但是,我们还是认识他们。大家齐读古诗。

  [通过朗读,熟悉字词]

  三、细读课文,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师:牧童在干什么?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看得出来呢?

  生:牧童骑在牛背上放牛,一边唱着歌。

  师:对,骑在牛背上多神气呀,一边看景色,一边唱歌。你们都是快乐的儿童,想不想骑一骑黄牛呀?那我们一起做上动作读这两行诗吧。

  [边做动作边朗读,引导孩子理解牧童的高兴心情]

  2.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牧童在牛背上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生:他怕吵到别人;

  生:他想捉蝉。

  师:他为什么这样想呢?

  生:因为他眼睛看着大树。

  生:诗里说“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讲得真棒!那假如你是那个牧童,看到树上一只蝉,会怎么做呢?给大家表演一下。

  [让学生想象当时牧童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让学生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节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第一句的愉快语气,读出第二句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3.学生分组读、带读、对读。

  4.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

  5.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五、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

  六、版书设计

  所  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教学实录 篇7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牧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 放录音,学生欣赏本课配乐解说词,老师边把诗中的情境用简笔在黑板上绘出。

  2. 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

  二、朗读古诗

  1. 张挂本课放大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看图边听,注意听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法。

  2. 学生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每一句的读地。

  3.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

  4. 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

  三、品悟古诗

  (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1. 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师再点拨。

  a. 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问: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

  b. 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

  2. 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

  a. 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b. 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

  c. 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

  (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

  牧童/骑黄牛,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

  2. 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

  3. 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四、欣赏古诗

  (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

  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

  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

《所见》教学实录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所见》教学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通”“读懂”“读美”三个层次理解古诗,以读促讲,以读促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题

  1、同学们,暑期生活刚刚结束,谁能说说你的假期都去哪里游玩了?

  2、你们的夏天真丰富。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有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所见》。(板书课题)。

  3、释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过渡: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可诗人却用短短的文字将它表现出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詩人走进文字。

  二、学习古诗

  (一)读通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读出古诗的节奏。

  (二)读懂古诗

  1、理解字词。(相机指导“蝉”的笔顺)

  2、走入文字背后。

  (1)赏牧童骑牛图:

  A、请自由读诗的前两句,看一看诗人所见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B交流:

  a、骑黄牛。他是怎样骑的?

  b、想象说话: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所以,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起来。谁来读一读这一句?

  C、指导朗读。

  (2)鉴牧童捕蝉图

  A、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旁若无人地唱着,可是他却忽然停止,能推测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B、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C、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D、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3)体会情感

  站在一旁的诗人心情又是怎样的?

  (三)读美古诗

  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三、背诵古诗

  四、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1、诵读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袁枚的《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注释,自由诵读,看一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2、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3、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作业

  用本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牧童》一诗。

《所见》教学实录 篇10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1、回顾以前所认识的诗人,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再读课题,提问: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写)

  (2)“所见”是什么意思?(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pck分析: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内容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2、老师正音(“挑”),师生讨论生字“促、深”的识记方法。

  3、听录音朗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4、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和“〇 ”画下来。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5、学生汇报。(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pck分析:从整体入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并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理解)。

  (2)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诗人)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3)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

  (4)我们班有很多随父母来到这读书的孩子,离开家乡的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5)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6)小组赛读这两行诗,再指名读,齐读。

  (7)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pck分析: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并让新居民孩子谈谈自己离开家乡的感受,深深体会“动客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自由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齐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质疑:①“知”字是什么意思呢?(料想)

  ②发挥想象,猜想孩子还在玩些什么呢?

  (4)师:诗人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根据刚才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引导:在翻译古诗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翻译时可以把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pck分析:通过学生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解除疑难,理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引导学生对于诗句中的“知”字深入思考,品词析句,积极思维,展开想象,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体悟了诗的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师配乐范读。

  2自由读,指名读诗,师生评价。

  3、男女赛读。

  4、游戏背诗:师说出诗中的一个字,学生说出相应的诗句。

  5、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6、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7、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

  pck分析: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情感升华。古诗教学也应注重积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背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品味古诗的诗蕴,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积累。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pck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诗文。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注意扶放结合,由点及面,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中华古诗文化的魅力。

《所见》教学实录 篇11

  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教学的新途径──《所见》教学谈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明德小学 郑 宏

  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在教学上,我不断地积累经验,尤其在近两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教学改革,着重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经过不断的实践,我认为课堂的氛围是最重要的。在课堂里,教师就是营造这个和谐愉快的氛围的灵魂人物,创造一个活跃的学习空间,使同学在愉快中学习,在开学初,我做的基准课《所见》一课时充分地体现出这种氛围。

  我改变了以前的工作作风,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再拘谨。在整个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位置,跟学生们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在外观上态度亲切,语气和蔼,和学生们像朋友一样,而且在内心中,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而此时的我是为学生服务的帮手,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我以看图激趣的方法,很自然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门对挂图产生了兴趣仿佛身临其境,就自然而然地交代《所见》的作者,年代和解题。整个过程中,师生好象在做游戏,讲故事,气氛非常的和谐,学生很容易地回答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抱有充分的信任态度,使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不仅仅是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对日常活动和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其二,在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我没有充当严传身教的“传教士”而是作为一名引导者,不是去教,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去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对我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他们有读好古诗的能力,所以我范读后,评议并一同画出停顿,让学生自己设计重音,如第一句“牧童骑黄牛”一句可重读“牧童”、可重读“骑”、还可以重读“黄牛”,请你选择你喜欢的读法练习读。鼓励学生大声地朗读,带着感情色彩,不断地重复练习,很快地学生就掌握《所见》的阅读方法。

  其三,要教给学生方法,先让通过朗读找出《所见》中以前没有学过不理解的词,加以体会,试说诗意,再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进行背诵,然后,请学生给古诗加上动作,我在给学生们配上优美的音乐,这样一首普通的古诗在我们师生的合作下,变成一件美妙的“小艺术品”了。

  其四,完成这样还不够,还必须给学生足够时间去交流。在理解古诗后,我请学生们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一唱这首诗。通过一段时间交流后我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试唱,很快气氛变得十分热烈都非常主动的去创作,有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教材歌曲编上古诗《所见》的词,如《小燕子》、《兰花草》…… 学生们热情高涨。

  最后,我注意了促进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竞争等。完成新课后,我又设计了续编故事这个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内选出代表来讲,讲后再共同评价,评价优胜,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能力以至个性特点等方面都会得到长足发展。

  在诵读与想象中奏响古诗教学的乐章──《所见》教学谈 

  浙江省平湖市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周振华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古代诗歌是五彩缤纷的文学殿堂里最耀眼的瑰宝,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诗歌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神游万仞。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的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新教材选编的古诗,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形式美于一体,同时,在课后又编了小学生古诗教学70首。可见在课改的今天,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文的教学呢?

  虽然,我个人对古诗是情有独钟的,但是我始终认为古诗教学教师本身应该有深厚的功底,而我自己还好象欠缺了许多,加上古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更是无法将自己的理解准确地传递给学生。而且,我认为,小学生诵读古诗应该有一定的文化、语言积淀。因此,我虽然喜欢古诗却不感轻易尝试。这次之所以选择上古诗,源于几个原因。一是去年在网上看到全国第五届阅读教学大赛上,王自文的古诗教学课堂实录,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也看得心潮澎湃,网上更是好评如潮。于是,有一种想尝试的冲动。其二是因为去年的平湖双高课选了许多古诗,难度很大,我也想挑战一回自己,最后是因为,我觉得教材选择这么多古诗肯定有它的道理,作为教材,我们肯定要教,而且要教好,于是,我就大胆的尝试了一回,因为女儿生病了,所以偷了点懒,选择了去年备好的一份一年级的教案。由于自己的水平和一年级学生的底蕴还不够,所以,尝试可能不是很成功,下面,我就把自己的教学意图和大家商讨一下。

  一、诵读──纵情地渲染诗味

  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许多有识之士认为,要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代,摒弃繁锁的讲解,在青少年中实施中华古诗文的诵读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蔡玉琴老师在关于人教版小语教材中特别提到: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教学重点放在读、背和识字写字上。古诗内容教师一般不要主动讲,生字词稍加解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作简要回答,要把时间放在熟读成诵和识字写字上,切不可逐字逐句讲解。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于是,在初读古诗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自读后,又指名个别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相互评议,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接着变换多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同桌读、齐读。为了激发读的兴趣,我又建议举行朗读比赛,组内朗读后推荐比赛读,分男女生读、全体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短短10分中左右的时间,学生读诗不下八遍,学生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他们的朗读一次比一次读得有味,大多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

  “诗是有声的画”。在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又以配乐吟诵做示范,学生吟诵的热情更高了,吟诵的效果也更好了。学生就是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美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同时我又围绕诗的题眼“所见“,请学生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和体验诗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用朗读表现了牧童活泼机灵的性格。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记牢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的诵读,犹如动听优美的音乐融入于耳,愉悦于心,何乐而不为?

  二、想象──入情地再现意趣

  古诗文中异彩纷呈地闪耀着美的光华,令人为之心热,为之神往。其描景记事写人表意,无不悦人目、动人心、触人思、怡人情。一首诗就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诗的意境是诗人匠心经营的心灵王国。虽然,我们屏弃支离破碎地分析理解,但是读了以后,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诗中写了什么,这个明白的要求是能借助插图、情景,明白大意即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前一阶段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学生是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古诗有所感悟、有所理解的。原来的设想是让学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我还是不敢放手,于是通过情景的再现来让学生了解大意,通过想象来感受意趣。

  如:片段一

  1、情景导入:

  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

  3、是呀,小牧童骑在牛背上,多么自在呀,他看到蓝蓝的天、绿绿的树、青青的草,红红的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唱起歌来了。(播放音乐)他的歌声怎么样?(你的声音也很响亮)

  4、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5、自己读读:

  试着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有不懂的字词把他圈出来,等会儿请大家帮忙。

  交流理解:

  有不理解的词吗?重点理解“振”、“林樾”。

  6、看看图上牧童的神态,听听他的歌声,想象一下他的心情,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7、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干什么)随机出示图片。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借助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整首诗以“袁枚出游所见”的故事形式贯穿始终,让学生形象感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从而让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境中。强调学生的自悟自得,互助交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诗意,从而积淀语感。最后,我又让学生做一个小牧童,边表演,边诵读,相信古诗的大意学生是可以明白的。

  三、拓展──积极地阅读和创造

  由于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邃,往往突破时空的限制,诗意跳跃性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在思绪的太空中翱翔。教师可让学生借助画笔,将诗中描绘的情境简单地勾勒出来,或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等等。由于这首诗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于是,我布置的一个作业是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诗从自然中来,从劳动中、从生活中来。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熏陶感染,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有创意的活动,如带学生走出来,下乡村欣赏 “一去二三里”,上田头体验“汗滴禾下土”,临池畔倾听“曲项向天歌”,在夜晚模仿“举头望明月”……这样,诗与意相印证,情与景相交融,使学生在真切的体验中怡情、悟性、开智、明理。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因此在学《所见》的基础上,我又同时告诉学生诗人们之所以成为大诗人,就是因为他们很细心,把所见的及时写下来,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所见,看看这位大诗人写的内容是什么时候的所见?在哪里写的?再读诗看见了什么?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舟夜书所见》。并引发学生去学习其他的诗,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读读背背,不断地积累;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不断地加深民族经典文化的积淀,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必将激发他们对灿烂的文明的向往,扬起弘扬民族文化的风帆。

《所见》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能并诵古诗。

  3、激起学生读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课外学了许多古诗,现在谁愿意将课外学习的古诗背诵给大家听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诗:

  板书:

  13 古诗两首

  3、出示课件:

  请大家注意观察图画,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做什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读古诗《所见》。

  板书:

  所见

  4、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记忆生字

  1、自读古诗:

  读完后读给同桌听一听,互查读音。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

  所,牧,捕,蝉,闭,立。

  ⑵ 注意翘舌音:

  蝉。

  ⑶ 小组识记生字。

  ⑷ 开火车读生字。

  三、整体感知

  1、将这些生字带入诗中,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

  2、出示课件:

  师指牧童与黄牛图问:

  这是什么?

  (牧童骑黄牛)

  3、放录音(牧童唱歌)问:

  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样?

  (歌声振林樾)

  4、课件出示:

  蝉声。

  5、师诵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

  小朋友们想象一下,闭上嘴的牧童会怎么做?

  6、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再来读一读:

  ⑴ 指名读。

  ⑵ 男女读。

  ⑶ 齐读。

  四、读诗想画面

  1、师配乐朗读:

  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⑴ 引背。

  ⑵ 同桌对背。

  ⑶ 齐背。

  2、生扮演诗人到画面前诵读古诗。

  五、拓展

  想一想:

  牧童是怎样捉蝉的呢?他捉到蝉了吗?把这些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生认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同时讲解。

  4、生先描红,再练习写,师巡视。

  5、评价。

《所见》教学实录 篇13

  课时目标:分析、品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感受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

  2、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这首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

  振蝉

  骑

  “振、蝉”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骑”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吗?

  2、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三、初读诗文,了解大意

  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

  4、交流各自收获。

  5、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一、歌唱图二、捕蝉图)

  四、品读诗文,体会意境

  1、品析“牧童歌唱图”

  牧童骑黄牛, 歌唱图

  歌声振林樾。

  读一读前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牧童如何骑着黄牛?这是怎样的歌声?(理解“振林樾”)他会唱什么歌?

  在这句诗中,你看到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

  指导朗读。

  3、品析“牧童捕蝉图”

  意欲捕鸣蝉, 捕蝉图

  忽然闭口立。

  读一读后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和前面那幅图中相比,这里的牧童有什么变化?

  他会怎样去捉这只蝉?(理解“忽然闭口立”)

  在这里,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牧童?

  指导朗读。

《所见》教学实录 篇14

  教学课题:《所见》

  教学目的:1、学会6个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字意。

  2、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

  3、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教学难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词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启发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了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黄牛在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上漫步,仿佛听到他那愉快、激越的歌声。那么,谁愿意有感情地给大家读读这首诗,我们愿意跟你一同步入那美妙的境界。

  生:指名朗读全诗。

  师:读得太美了,真的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那么谁来说说上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他看见树上鸣叫的知了,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着向树上望去。

  师:说和真准确。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重点来学习诗中的生字。

  师:(电脑出示诗)谁来读第一句诗,并且找出诗中的生字。

  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生字有所、振。

  师:非常准确,继续找生字。

  生:“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句诗中的生字有欲、蝉、忽、闭。(学生每找到一个生字,教师操作电脑给生字加红点)

  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生字“所”,谁愿意领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suo,它是平舌音,请大家注意。

  (全班跟读suo)

  师:指名读。

  师:你是怎样学习这个字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所”这个字的。“所”户部,左右结构,共8画。

  师:很好,谁愿意用“所”组词?

  生①:所以

  生②:所有

  生③:储蓄所

  生④:所长

  生⑤:所向无敌

  ......

  (屏幕出现“所”字)

  师:同学们观察,写“所”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①:写这个字头齐脚不齐。

  生②: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笔横折落笔在横中线上。

  生③:写这个字要注意第四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生④:写这个字要注意第六笔竖撇对齐第二笔写在竖中线上。

  生⑤: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七笔横对齐第三笔横折起笔。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请大家看老师范写。

  生:动笔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所”字。(小组同学交换检查,互相修改)

  师:学习第二个生字“振”,谁愿意领同学读这个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zhèn,它是翘舌音,请大家注意。(同学们开火车式读)

  师:“振”这个字你是怎样学习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振”  部,左右结构,共10画。

  师:大家判断。

  生:齐答“对”。

  师:大家想想,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

  生:我们学过“晨”字,去掉“日”字,加上“  ”,就是“振”字。(随着学生叙述,电脑演示,一个“晨”字出现在屏幕上,只见两个小孩用手扛走“日”,又有两个少先队员用手推车推来一个“  ”倒在“辰”旁,共同组成“振”。)

  师:同学们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那“振”这个字在哪句诗中呢?大家齐读。

  生:(齐读)歌声振林樾。

  师:“振”在诗中什么意思?

  生:“振”在诗中是振荡的意思。

  师:谁来用“振”组词?

  生①:振动

  生②:振奋

  生③:振兴

  生④:振作

  ......

  师:书空“振”的笔顺。

  生:一笔横,二笔竖钩,三笔提,四笔横,五笔竖撇,六笔横,七笔横,八笔竖提,九笔撇,十笔捺。(屏幕出现空白田字格,学生说一笔,电脑打一笔)

  师:同学们观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生①:写这个字要注意头不齐,左高右低,脚齐。

  生②:写这个字要注意右边第二笔撇写在竖中线上。

  生③: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四笔横间距相等。

  生④: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五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

  生⑤:我给补充,第六笔短撇在竖中线起笔,捺从中心捺出。

  师:范写一个“振”字。

  生: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振”字。

  师:请大家互相交换修改。

  师:学习第三个生字“欲”,跟我读yu。

  生:一行同学开火车式读。

  师:“欲”这个字你是怎样学习它的?

  生: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欲”谷部,左右结构,11画。

  师:非常准确,这个词怎样记忆呢?

  生:用学过的“歌”字去掉“哥”,换上谷部,注意谷字作偏旁,第四笔捺变点。

  师:同学们看屏幕。(电脑显示“歌”字,“哥”字向左上角飞去,“谷”字从左下角飞出,飞到“欠”字左面,同时“谷”字的第四笔捺变成红色长点。)

  师:“欲”字在哪句诗中?

  :“欲”字在“意欲捕鸣蝉”这句诗中,是想要的意思。

  师:小组讨论一下写“欲”字要注意什么?分析讨论后每位同学动笔在练习本上写一个。(写完之后,小组长一个个地指导,订正时,用实物投影打出学生写的字。互相指正、比较、修改。)

  师:出示第四个生字“蝉”,蝉也就是知了,是一种昆虫,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生:“虫”字旁加上单位的“单”,就是蝉。(屏幕出现一只知了向“单”字爬,爬到“单”字旁边,变成虫字旁,组成蝉。)

  师:这个字怎样才能写好呢?请同学们讨论之后再动笔写字。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生字,谁愿意领大家读字再组词。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所,所有;振,振动;欲,欲望;蝉,鸣蝉。

  师: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四个字的?首先,我们要读准字音;接下来,我们又分析了生字的偏旁、结构、笔画、记忆方法,这就是分析字形;之后,我们又到语言环境中进一步理解了字义,这是理解、运用;最后,我们动笔写字叫书写生字。(屏幕出示学习方法──⒈读准字音⒉分析字形⒊理解运用⒋书写生字)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着这四步自学后两个生字“忽”、“闭”,让它们尽快地成为你的好朋友吧!

  生:小组讨论自学。

  师:谁来汇报“忽”字?

  生:请同学们跟我读hu。我是这样学习这个字的,心部,上下结构,8画。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忆这个字,“物”去牛部换心字底,我组的词是忽然、忽略,请大字看我写的这个字。(用实物投影出示)写这个字要注意,第三、四笔的撇不要写得太长,第四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心”字托住“勿”字。

  师:说得真好!谁来汇报“闭”字?

  生:“闭”这个字我是这样学习的,它是半包围结构,门部,共6画,可以用“门”字加“才”字来记忆,我组的词是关闭、闭路,请同学们看我写的这个字。要注意第三笔横折钩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撇从中心起笔。

  师:太精彩了。那么关于“闭”字,其它小组有要补充的吗?

  生①:我们小组给他补充,“闭”字还可以用“闷”字来记忆。

  生②:还可以用“闪”字来记忆。

  生③:还可以用“问”字来记忆。

  生④:“间”去“日”换上“才”就是“闭”。

  (屏幕按学生所说显示)

  师:六个字我们已经全部学完了,谁想领大家读读并且组词?

  生:所,所有;振,振荡;欲,欲望;蝉,鸣蝉;忽,忽然;闭,关闭。

  师:想想这六个生字都是哪些结构的?

  生: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

  (屏幕显示六个生字和三种结构)

  师:请同学们按结构分类。

  生:左右结构的字有所、振、欲、蝉;上下结构的字有忽;半包围结构的字有闭。(根据学生所说,教师点击鼠标进行生字归类)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结识了6位好朋友,

  让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来结束这堂课!

《所见》教学实录 篇15

  佚名

  所见

  袁牧

  牧童①骑黄牛,

  歌声振②林樾③。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题解:袁牧(1719—1798),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与《随园诗话》等。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树阴。

  今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诵读:

  ①内容简介: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准备捕捉知了的一刹那情景。

  ②写作特点: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瞬间的特点加以描写,反映人物独特的心理状态,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动有静。

  ③朗诵指导: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二句之后要有较长的停顿。要突出“振”、“捕”、“鸣”、“闭口”、“立”等词语。要读出生活情趣。

  ④思考:

  请将这首诗与后面的《小儿垂钓》对比着读,并分析在写作上的共同点。

相关专题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