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通用17篇)七年级语文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通用17篇)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4、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 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 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2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

  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

  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附赏析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

  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二十五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看来此论未免欠妥。送别,并非写诗人送别同舟人。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近人俞陛云亦说:“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至,工水与之俱远,送行者心亦随之矣。”(《诗境浅说》)

  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构思巧妙。脉络井井有条,结构波澜起伏,颇有层次。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渡远”,是“远渡”的倒写。“来从”,是来作之意。看来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但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

  “山随平野尽”以下四句,是倒叙。“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是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所写,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的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它写诗人从四川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这两句,与杜甫的“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两句诗,同为佳句,却各尽其妙。所不同的是,李白的`两句诗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两句诗描写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诗是“行舟暂视”,杜诗是“停舟细观”(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并无优劣可分。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俩句,是描绘太空的夜景,诗人坐在船上,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便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这两句都是用鲜明的形象作比,描绘太空的迷人景致,表现出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对于“月下飞天镜”一句,有人解释说:月亮映入江水,好象从空中飞下的明镜。这种训释,似乎失于确当。“月下飞天镜”,诗意异常明显。即月亮从太空运转而下,就好象从天上飞下的明镜。这里并无“月亮映入江水”之意。辛弃疾词写道:“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太常引》)他把月亮比作从天上飞下的明镜,与李白诗意完全相同。俞陛云说:“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若在院宇中观云月,无此状也。”(同上)见解非同凡响,不失为的评。

  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俩句,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李白五岁后至二十五岁之前,都是在蜀度过的。他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自然会产生惜别之情,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离情别绪”吧。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总之,这首诗在艺术上是比较成功的,写得曲折含蓄、波澜起伏,忽而写地面上的山光水色,忽而写太空的奇异景象;忽而写白天对山峦起伏、江流奔腾的大自然的欣赏,忽而又写夜晚对太空景象变幻的享受。最后才用拟人化手法,曲折含蓄地表现诗人离乡惜别的情思。我们透过诗人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就能体会到青年诗人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尤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逼真地描写出诗人乘船穿过三峡,崇山峻岭,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原野上;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随着山势的消失,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缓缓东流……诗人就使用这种白描的笔触,淡淡的色彩,描绘出一幅非常真实的山水画卷,给后代人们留下了领略不尽的审美感受。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预习下一课;

  3、 〖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4

  一、诗句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二、诗句具体分析:

  步骤:请同学简析,教师点拨,再课件展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三、诗的整体感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

  《渡荆门送别》练习

  (一)渡荆门送别(6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关于这首诗,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B.是一首五言绝句。

  C.韵脚有游、流、楼、舟。

  D.划分节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答案:

  9.B

  10.A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2、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及学生活动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

  知识储备:小组交流:介绍作者、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个人展示或小组交流解决,5分钟)

  活动一: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1、朗读两首诗歌,小组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纠正读音——全班齐读课文(5分钟)

  2、初步了解诗歌的诗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头脑里想象的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小组内交流——代表展示)(10分钟)

  活动二:赏析诗句

  1、赏析诗歌《渡荆门送别》:你觉得诗中的哪些关键词,关键句有深层含义?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内交流——学生个人展示——其他小组补充点评)(15分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人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是为自己对故土的依依不舍)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活动三:拓展:

  收集李白其他的诗歌,体会李白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钟)

  作业:背诵诗歌

  教学资料备忘:

  背景资料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6

  【设计理念】

  1.由于中考文言诗词重在考查学生背诵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写情况,因此我在授课的同时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诗的背诵,所以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时我特意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

  2.诗歌重在诵读。因此运用多样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着重讲解第一首诗,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二首诗。

  3.诗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名句的理解与讲授将成为课堂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理解、赏析文中佳句,积累名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或用笔把诗词中的画面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感受到诗词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文;2.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3.理解并积累古诗词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

  诗词中有关名句的理解、赏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熟读两首诗,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投影仪及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授以方法

  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课文,并提示方法:吟读诗句,感知内容;品读诗句,感悟意境;说读诗句,感受思想。让学生带着方法先来学习王维的边塞诗。

  二、听读诗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录音。请学生听范读,注意字音、节奏、轻重、语气、语调及情感。特别提示:塞、骑、都、燕这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让学生说说作者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这么优美的诗篇的,引出诗人及其创作背景。通过预习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王维和李白。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王维及李白的资料及创作背景。

  三、吟读诗句,感知内容

  (一)自由读。让学生尝试用各种朗读方式来诵读全诗。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

  (二)个别读。请个别学生或小组内的学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学面前展示朗读才能。

  (三)感知内容。1.学生对照注释,解词析句,理解诗歌内容;2.思考《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写了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诗句,感悟意境

  问学生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试和小组同学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引导学生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含义及蕴涵作者怎样的感情。

  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万里行程只用了10个字轻轻带过。

  (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幅图画,也可用笔简单地勾勒一下。

  可从画面、线条、色彩方面点拨学生。如:

  画面上: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景物虽少,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线条上:一望无际的大漠,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照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色彩丰富,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境吗?

  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课后练习三来谈,意思正确即可,不要求统一。)

  (设计意图:掌握对名句的理解赏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说读诗句,感受思想

  (一)你们的描绘让我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那你是否想过能描绘出这样开阔壮美画面的人,会拥有怎样的胸怀呢?(豁达开朗。)

  (二)仅仅是豁达开朗吗?能否结合诗中的字、词、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预设:可引导学生抓住“单”、“孤”、“征蓬”等字、词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能够说出类似“孤寂”、“荒凉”、“消沉”等即可。)

  (三)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表现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挤的幽微难言的情感。)

  (四)让学生带着对诗歌的体会再次诵读此诗。并选择喜欢的语句背诵,提示学生注意字形的书写。

  六、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教师把学生从王维诗之宏大、诗画一体的风格特点引到李白的诗上。让学生运用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渡荆门送别》,点拨如下:

  (一)一组学生可从朗读方面来学习。谈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感知内容,引导回答《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预设: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

  (二)二组学生可从语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

  (预设: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2.引导学生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

  (三)三组学生可从情感上把握。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长江两岸的景时,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发怎样的情感?

  2.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本诗抒发乡愁的是哪一句?写景的又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出作者浓浓的乡思。“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七、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通过李白这首送别诗,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月相关的诗句,或者还知道那些送别诗。

  (预设:如:明月几时有、举头望明月、月下一壶酒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八、自主选择,书写作业

  喜欢文学的你,可以挥动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这两首诗中你认为最美的景色;喜欢绘画的你,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你心中最美的图画;喜欢背诵书写的你,还可用最直接的方法背诵默写这两首诗;喜欢交流的你,可把你的想法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里,我们继续畅谈。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课外拓展

  学生自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

  五、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作业:

  1、学生自由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下一首诗《游山西村》。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8

  一、导入新课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诗词五首》,都是唐、宋两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五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二、扫除生字障碍 

  寥liao    霄xiao    戟ji    蕲qi    浣huan三、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听录音 

  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3、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4、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5、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6、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7、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8、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学习《秋词》 

  1、指名朗读 

  2、中国古代咏秋之作很多,但大多是以悲秋为其基调。这首《秋词》有没有悲秋之意?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分析。——一、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自古人们是逢秋悲寂寞,而作者却认为秋日比明媚美丽、万物意新的春天更美好。开头便奠定了乐观明快的风格。第三句描写的豪迈高旷的图画,写鹤的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其实也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所以第四句就和白鹤一样直达碧霄了。因此无悲秋之意。 

  3、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 

  4、写出字面上有“秋”字的诗词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天凉似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5、齐读、背诵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内容。

  2、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一、预习导学

  (一)阅读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喜游名山大川,二十六岁出蜀,游踪遍四方。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诗仙)杜(诗圣)”,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写作背景:

  李白年轻时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蜀出三峡,直向荆门山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地游览。这时的诗人朝气蓬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视野顿时开阔,别有一番景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结合资料及词典,解释下列词语。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3、熟读全诗,借助翻译书理解句意,把你理解的句意写在诗句的右面,掌握诗歌大意。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课堂研讨,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这是一首送别诗,谁在送作者?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赏析“随”、“入”的妙处。

  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随”字将地形地势的变化真切的表现出来,化静为动,给人以空间感、流动感。“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

  三、巩固训练: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

  2、这首诗一共四联,首联交代了,颔联和颈联写出了沿途看到的景色。尾联抒发了。

  3、诗歌交代了远渡地点和此行目的的句子是:,。

  用拟人手法表达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写出了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所看到的壮阔景色,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从俯仰两个视觉角度描写长江奇丽景色的诗句是:,。

  四、中考链接。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赏析《渡荆门送别》有误的一项是(D)

  A.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B.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C.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

  D.“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由之前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亲朋好友都来欢送我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3、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说说你的理解。

  “随”字将地形地势的变化真切的表现出来,化静为动,给人以空间感、流动感。“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4、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壮丽的景色。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事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5、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

  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以动衬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5、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万里”与首联中的“远”字相照应。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译文:

  使至塞上

  1、单人独乘,轻车简从,到边疆去慰问、察看,我身为使者路过居延。

  2、随风飘飞的蓬草,飘过边塞,振翅北飞的归雁,又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

  3、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烽火台上燃起的一股浓烟直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村着落日的残红。

  4、在萧关遇上侦察骑兵,报告唐军统帅就在燕然这边防前线上大破敌军。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了解诗歌的结构方法,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写作诗歌。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诗歌的写作。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老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许多送别诗,你们能说说有哪些?提示:《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等,你还记得吗?

  生回答并朗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字音,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一样?它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以前的送别诗是友人相送,表现的是友情,而这首诗,一下子看不出来是谁送谁,表现的是乡情。一般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依依难舍缠绵悱恻,而这首,却是兴致勃勃满腔豪情。)

  三、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介绍作者

  2、逐句串讲

  这首诗首联叙事,颔颈两联写景,尾联抒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前两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后两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个“飞”字极富动感,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变幻,构成海市蜃楼般的景色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天镜”飞,“海楼”结,写出了李白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是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谊,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切。表现了作者浓浓的乡思。

  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两岸青山挺立,夹江相送;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变幻,绚丽多姿。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这份山水亲情就充盈在这字里行间。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逐句教读,边读边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出应注意的节奏、字音。

  2、根据诗歌的主旨确立朗读的感情基调。(兴致勃勃豪情万丈热爱家乡)

  3、讲清朗读时每联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具体要求。

  首联是诗歌的起,内容是叙事性的,语调应该比较平实,语速适中。

  颔联是诗歌的承。李白顺流而下,兴致勃勃地来楚地一游。刚出三峡,看到的是茫茫原野,辽阔江天。眼前顿时一亮,心旷神怡。这一句要读出诗人的兴奋。语调上扬,语速稍快,音色清亮。

  颈联是诗歌的转,由实景转为虚景,同时也是感情的转折上升点。这句要读的跌宕生姿,读出诗人的万丈豪情。语气铿锵有力,语速快慢结合,音色浑厚粗犷。

  尾联是诗歌的合,也是情感的归结。由于前几联的蓄势这里是一个总的爆发。要读出诗人的无限乡思,对家乡之水“万里送行舟”的感激和感动。语气深沉,语速徐缓沉稳。

  4、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颔联: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过了荆门随着平野的到来,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向后退去,只有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他站在船头兴致勃勃地吟道:(生朗诵)

  颈联:你就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李白,面对天镜飞、彩云结的雄阔景色,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投身仕途,一展雄才伟略,于是,你意气风发地吟道:(生朗诵)

  尾联:诗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李白满怀深情地吟道:(生朗读)

  5、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6、抽查朗读,点评。

  7、齐读背诵

  五、体会写法,指导写作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押韵的句子或者韵脚,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诗歌,如:

  《赠汪伦》行xíng声shēng情qíng

  《静夜思》光guāng霜shuāng乡xiāng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一般规律。(韵母相同或相近叫押韵,偶句押韵或偶句加首句押韵。)

  2、这首诗哪几句是叙事的,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弄清结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生答,教师点拨,总结。

  3、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教师点评。

  4、这首诗写景的两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渴望放浪一游和一展雄才伟略的万丈豪情。

  这种借写景来抒发情感的方法叫什么表达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教师小结。

  5、自由命题,以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为主旨写一首诗。要求:注意偶句押韵;注意诗歌的起承转合;学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6、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

  六、课堂总结

  由学生谈收获。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首联起叙事

  颔联承借景抒情

  颈联转借景抒情

  尾联合直接抒情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渡荆门送别》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人,是屈原之后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或称“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二、问题探究

  1、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的情景,又展现了作者激越、乐观开朗的胸怀。

  2、简要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飞下的天镜;浮云在江面凝聚,形成海市蜃楼般的美景。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一幅水中映月图、天边云霞图,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3、赏析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尾联中一个“送”字表达巧妙,本来是“我”依恋故乡水,却变化角度说是故乡水“送”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尾联抒情方式巧妙,借故乡水对“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或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三、诗歌主旨

  《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3

  日前,听了赵卓青老师的一堂作文课及她关于作文教学的报告,收获颇大。她指出,最好能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哪怕一堂很简单的课也可以上得很深,或者花很长的时间,不必担心赶不上进度。她也讲了她自己的一些做法,很有启示。今天,当即现炒现卖。

  原本《渡荆门送别》的设计是采用常规思路,即诵读--分析--背诵,只要半节课就可完成任务。但这次想在写作方面花点工夫,就用了一节课时间。

  上课伊始,诵读全诗后,即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还没布置完,已有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可当我要求他们把这一句话写下来后,立即鸦雀无声了。不是学生忙着写,而是要把这句话写通顺颇得费一些心思。过了一会儿,我叫了两个学生上台板演。果不其然,如此简单的题目,两个学生写了这样的句子:一为“写李白在荆门送别友人。”这是受题中“送别”两字的误导。一为“在荆门山看到的美丽景色。”过于简略,没有写出要点。我要求这两学生讲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其余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把题目中的“渡”字讲掉了,也把整首诗的内容理了一遍。最后终于把这句话修改成比较令人满意的句子了。虽然花的时间有点长,但无论是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对句子的表述,都达到了设想的目的。

  其次是在讲颔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时,要求学生给这两幅图画各拟一个小标题。经过思索,第一句很快就出来了:“水中映月图”。但第二句要求与第一句结构相同,就得好好斟酌一番了。当然,最后也得了一些好句,如:“江上飞霞图”、“天边流云图”。应该说这一环节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他们的兴趣也很大。

  这样一来,一节课就过去了。虽然说时间花得较多,但我自认为这堂课还算是能令人满意的。

  可见,在阅读课中渗透作文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需要教师花很多的心思去设计、引导。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4

  一、诗句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题材:送别诗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二、诗句具体分析:

  步骤:请同学简析,教师点拨,再课件展示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三、诗的整体感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四、布置作业:背诵默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课程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回顾一下,有没有学过下面几类诗,如果有,试试背背。

  1.边塞诗 2.写景诗 3.送别诗 4.游记诗 5.思乡诗

  二、诵读练习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

  3.学生齐读

  4.自由诵读

  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三、作者简介 背景探寻

  1.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2.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3.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4.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这首诗是李白初游楚地之作。它以清新飘逸的笔触,描绘了沿江东下所见到的新奇景象,抒写了诗人从蜀中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宽广胸襟。"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句用语奇妙,用阔大意象表现心中喜悦与豪情,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末句写因江水而产生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却又鲜明地反映了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诗作赏析

  1.《归田园居》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全诗流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2.《游山西村》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讨论明确: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诗中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3.欣赏《使至塞上》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

  讨论明确: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4.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讨论明确: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诗中“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景的。

  欣赏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5.比较欣赏《归园田居》《游山西村》的异同。

  同:《归园田居》《游山西村》都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都选择一天的农家生活剪影,都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异:《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写了田园的劳作之乐,平淡而又富有情趣,朴素的语言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表现了诗人意诀官场、热爱田园、回归田园的意愿。风格质朴醇美。

  《游山西村》是七言律诗,写自己在村民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展示了农村特有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诗人虽赋闲在家,但仍有志报效国家,所以仅有重游想法,并无归隐之意。)诗风自然闲适。

  五、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2.根据自己的理解寻,给四首诗寻找应情应景的音乐。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三十课 诗四首

  教材分析:

  本课的四首古诗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品过程与方法目标: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学情分析:

  课前准备:

  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法与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归园田居》(其三)、《游山西村》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检查预习:

  1、指2-3名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a. 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三、精读诗歌,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

  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四、质疑问难。

  五、练习背诵。

  《游山西村》

  陆游

  一、导入新课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

  首诗的主要内容。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 全班讨论、交流明确: a.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

  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b.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

  《归园田居》(其三)和《游山西村》都反映乡间生活,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归田园居》(其三)流露出了归隐田园后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主要侧重于对农家纯朴风俗的留恋。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反映乡间生活的古代诗歌?孟浩然《过故人庄》、辛弃疾《西江月》。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两首诗歌。、课后练习一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使至塞上》

  王维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三、精读诗歌,深入探究。

  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1、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四、默写课文。

  《渡荆门送别》李 白

  一、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2、学生讨论交流、明确: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3、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2、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3、齐读背诵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

  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六、课堂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八、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归田 躬耕 意愿 志趣———

  使至塞上:出使边塞 内心抑郁 塞外风光 千古壮观------情有事发,景由事终

  渡荆门送别:地点、目的,景色壮观,留恋故乡---------叙事 绘景 抒情

  游山西村:农家憨厚 山村美景 社日风光 闲游向往-----山村美好,喜爱漫游

  九、课后反思: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渡荆门送别》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习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作者了解。

  李白,字 , 代诗人,是继 之后又一伟大的 诗人,自号 居士。

  〖拓展:欧阳修 居士,李清照 居士,白居易 居士,苏轼 居士。

  二、读课文,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2、《渡荆门送别》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3、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

  4、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5、尾联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7、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8、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9、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背诵这首诗。 四、课堂小结 李白的《渡荊门送別》诗历来为诗坛所注目,这不仅是因为 联写得气势非凡,大气包举,更是因为全诗充滿了一种无人可及的浪漫情调。开头写荆门一带的江山形势,尤其着力描写了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浩荡之势。全诗以“ ”始,以“ ”结,从开篇到结尾一气呵成,給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沒有送別诗所慣有的感伤与悲凉,是千古奇诗。 五、布置作业 1、欣赏此诗,选出有错的一项( )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2、用文字把自己阅读这首诗的感受写出来。

  答案:

  一、 太白 唐 屈原 浪漫主义 青莲居士 六一 易安 香山 东坡

  二、

  1、提示:——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提示: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3、提示:“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提示:“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5、提示: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6、提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7、提示:“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8、提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9、提示: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 四、颔联 渡远 送行

  五、1、C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渡荆门送别》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3、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4、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 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 〖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 交代旅程

  颔联 喜悦开朗

  颈联 新奇景色

  尾联 思念故乡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导学案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掌握积累生字词。

  2、了解背景常识,理解诗歌内容,品味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又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咏荆轲》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原籍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画家。著有《渭川田家》、《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县),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基础积累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荒秽( ) 草木长( ) 荷锄( )

  燕然( ) 鸡豚( ) 徙倚(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晨兴理荒秽:

  (2)荷锄:

  (3)长河落日圆:

  (4)仍怜故乡水:

  (5)徙倚湖山欲暮时:

  3、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4)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B、征蓬/出版塞,归雁/入/胡天

  C、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常识填空

  5、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包含 、排律、 等几个部分。所谓近体诗,它是和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 整体感知

  反复诵读,熟练背诵,完成下面的填空

  6、(1)《归园田居》以平淡自然的诗句描绘醇美的诗意,抒发了“

  ”的情怀。

  (2)《使至塞上》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

  的内心情感。

  (3)《渡荆门送别》作者通过描绘了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深沉的乡情之叹,流露出了深深的 之情。

  (4)《登岳阳楼(其一)》诗人通过写自己登楼观感,抒发了自己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 ,以及自己 的落寞情怀。

  【合作研讨】

  ● 思路梳理

  1、《归园田居》(其三)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使至塞上》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渡荆门送别》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登岳阳楼(其一)》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 文本探究

  2、“草盛豆苗稀”,说明诗人不善种田,这样写不影响他自己的形象吗?

  3、《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用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5、《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6、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入”二字的表现力。

  7、如何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的最后两句?

  8、如何理解“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中的诗人之悲?

  ● 拓展延伸

  9、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你再摘录几句含有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荒秽( ) 无违( ) 候骑( )

  叩门( ) 征 péng( ) jīng( )门 帘shēng( ) yān( )然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但使愿无违( )

  (2)江入大荒流( )

  (3)云生结海楼( )

  (4)三年多难更凭危( )

  3、填空:

  ⑴《归园田居》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时所写的诗。

  ⑵《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的作品,他与__________合称“王孟”,是唐代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⑶《渡荆门送别》是唐代________主义大诗人________所作,人称他为“________”。

  (4)《登岳阳楼(其一)》是________代的爱国主义诗人________所作。

  4、背诵诗文,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⑴ 《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壮观景色的名句是

  ⑵ 《归园田居》中写作者对田间劳动感到惬意,认为符合自己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渡荆门送别》中从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登岳阳楼(其一)》中流传最广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题

  背诵《渡荆门送别》,回答下列问题。

  5、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

  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渡荆门送别》教案4

  诗词诵读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5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下面是98e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渡荆门送别》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了解诗歌的结构方法,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写作诗歌。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诗歌的写作。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老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许多送别诗,你们能说说有哪些?提示:《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等,你还记得吗?

  生回答并朗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字音,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一样?它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以前的送别诗是友人相送,表现的是友情,而这首诗,一下子看不出来是谁送谁,表现的是乡情。一般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依依难舍缠绵悱恻,而这首,却是兴致勃勃满腔豪情。)

  三、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介绍作者

  2、逐句串讲

  这首诗首联叙事,颔颈两联写景,尾联抒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前两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后两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个“飞”字极富动感,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变幻,构成海市蜃楼般的景色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天镜”飞,“海楼”结,写出了李白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是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谊,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切。表现了作者浓浓的乡思。

  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两岸青山挺立,夹江相送;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变幻,绚丽多姿。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这份山水亲情就充盈在这字里行间。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逐句教读,边读边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出应注意的节奏、字音。

  2、根据诗歌的主旨确立朗读的感情基调。(兴致勃勃 豪情万丈 热爱家乡)

  3、讲清朗读时每联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具体要求。

  首联是诗歌的起,内容是叙事性的,语调应该比较平实,语速适中。

  颔联是诗歌的承。李白顺流而下,兴致勃勃地来楚地一游。刚出三峡,看到的是茫茫原野,辽阔江天。眼前顿时一亮,心旷神怡。这一句要读出诗人的兴奋。语调上扬,语速稍快,音色清亮。

  颈联是诗歌的转,由实景转为虚景,同时也是感情的转折上升点。这句要读的跌宕生姿,读出诗人的万丈豪情。语气铿锵有力,语速快慢结合,音色浑厚粗犷。

  尾联是诗歌的合,也是情感的归结。由于前几联的蓄势这里是一个总的爆发。要读出诗人的无限乡思,对家乡之水“万里送行舟”的感激和感动。语气深沉,语速徐缓沉稳。

  4、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颔联: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过了荆门随着平野的到来,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向后退去,只有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他站在船头兴致勃勃地吟道:(生朗诵)

  颈联:你就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李白,面对天镜飞、彩云结的雄阔景色,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投身仕途,一展雄才伟略,于是,你意气风发地吟道:(生朗诵)

  尾联:诗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李白满怀深情地吟道:(生朗读)

  5、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6、抽查朗读,点评。

  7、齐读背诵

  五、体会写法,指导写作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押韵的句子或者韵脚,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诗歌,如:

  《赠汪伦》行 xíng 声 shēng 情 qíng

  《静夜思》光 guāng 霜 shuāng 乡 xiāng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一般规律。(韵母相同或相近叫押韵,偶句押韵或偶句加首句押韵。)

  2、这首诗哪几句是叙事的,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弄清结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生答,教师点拨,总结。

  3、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教师点评。

  4、这首诗写景的两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渴望放浪一游和一展雄才伟略的万丈豪情。

  这种借写景来抒发情感的方法叫什么表达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教师小结。

  5、自由命题,以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为主旨写一首诗。要求:注意偶句押韵;注意诗歌的起承转合;学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6、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

  六、课堂总结

  由学生谈收获。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首联起 叙 事

  颔联承 借景抒情

  颈联转 借景抒情

  尾联合 直接抒情

《渡荆门送别》反思1

  原本《渡荆门送别》的设计是采用常规思路,即诵读——分析——背诵,只要半节课就可完成任务。但这次想在写作方面花点工夫,就用了一节课时间。

  诵读全诗后,要求学生说说究竟是谁送谁?还没布置完,已有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可当我抽小组汇报的时候,多数说成是“故乡水送行舟”,只有一个小组回答是“故乡水送诗人自己”。问他们的根据,都能抓住文本“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句,就是不知道作者在这里借水传情含蓄的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之情。可见,诗歌教学中,不容忽视诗歌语言含蓄跳跃的特点。

  其次是在讲颔联“山水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和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其意境。有的学生还能加进自己的想象把四句二十个字的诗,描绘出一百来字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这样一来,一节课就过去了。虽然说时间花得较多,但我自认为这堂课还算是能令人满意的。

  可见,在阅读课中哪怕是诗词教学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渗透作文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需要教师花很多的心思去设计、引导。

《渡荆门送别》反思2

  日前,听了赵卓青老师的一堂作文课及她关于作文教学的报告,收获颇大。她指出,最好能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哪怕一堂很简单的课也可以上得很深,或者花很长的时间,不必担心赶不上进度。她也讲了她自己的一些做法,很有启示。今天,当即现炒现卖。

  原本《渡荆门送别》的设计是采用常规思路,即诵读--分析--背诵,只要半节课就可完成任务。但这次想在写作方面花点工夫,就用了一节课时间。

  上课伊始,诵读全诗后,即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还没布置完,已有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可当我要求他们把这一句话写下来后,立即鸦雀无声了。不是学生忙着写,而是要把这句话写通顺颇得费一些心思。过了一会儿,我叫了两个学生上台板演。果不其然,如此简单的题目,两个学生写了这样的句子:一为“写李白在荆门送别友人。”这是受题中“送别”两字的误导。一为“在荆门山看到的美丽景色。”过于简略,没有写出要点。我要求这两学生讲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其余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把题目中的“渡”字讲掉了,也把整首诗的内容理了一遍。最后终于把这句话修改成比较令人满意的句子了。虽然花的时间有点长,但无论是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对句子的表述,都达到了设想的目的。

  其次是在讲颔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时,要求学生给这两幅图画各拟一个小标题。经过思索,第一句很快就出来了:“水中映月图”。但第二句要求与第一句结构相同,就得好好斟酌一番了。当然,最后也得了一些好句,如:“江上飞霞图”、“天边流云图”。应该说这一环节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他们的兴趣也很大。

  这样一来,一节课就过去了。虽然说时间花得较多,但我自认为这堂课还算是能令人满意的。

  可见,在阅读课中渗透作文教学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需要教师花很多的心思去设计、引导。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6

  一、导入新课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诗词五首》,都是唐、宋两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五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二、扫除生字障碍

  寥liao 霄xiao 戟ji 蕲qi 浣huan三、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听录音

  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3、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4、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5、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6、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7、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8、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学习《秋词》

  1、指名朗读

  2、中国古代咏秋之作很多,但大多是以悲秋为其基调。这首《秋词》有没有悲秋之意?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分析。——一、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自古人们是逢秋悲寂寞,而作者却认为秋日比明媚美丽、万物意新的春天更美好。开头便奠定了乐观明快的风格。第三句描写的豪迈高旷的图画,写鹤的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其实也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所以第四句就和白鹤一样直达碧霄了。因此无悲秋之意。

  3、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

  4、写出字面上有“秋”字的诗词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天凉似个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渡荆门送别》。

  2.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合作探讨中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及主旨,能准确流畅地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送别”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古诗。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了解诗意。

  2.放录音,营造气氛。

  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明确: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4.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们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5.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教师补充: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6.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从对方来写,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7.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思乡深情。

  8.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探讨:

  (1)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象。“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象。“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送别”有几种理解?

  课本提示中说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赠给送别的友人的诗,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到底哪种理解更合适?

  这首诗的确写的是送别,不过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诗人李白已经上岸了。诗人与朋友在长江千里舟中相伴来到荆门,现在李白离舟上岸,在告别的时候说“可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因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继续推舟前进,自己上岸,更代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乡江水依然相送,凭这寄托彼此的乡情友谊。至于课本提示和沈德潜评价的理解,当然也有它的道理。

  9.小结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诗中并无送友的离情别绪。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壮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动,祖国壮丽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象瑰丽。中间两联,尤以颔联为佳,气象博大,气势飞腾。“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诗人的开阔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历来被称为不朽的佳句。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扬。

  (三)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结束课程。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交代旅程;

  颔联喜悦开朗;

  颈联新奇景色;

  尾联思念故乡。

相关专题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