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设计(精选15篇)九年级语文教案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精选15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2
【教材定位】
《登泰山记》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壮美。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体会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的特点。
【素养目标】
1.了解姚鼐的生平及创作,了解“记”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实虚词,疏解文意,理清本文思路。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读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4.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杜甫一首《望岳》带我们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姚鼐,走近别样的泰山风光,一起学习《登泰山记》。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姚鼐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2.了解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3.解题
①“登”,即由低处向高处行进;
①“泰山”,山名,有“五岳之首”之称。
②“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
4.了解“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5.了解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记”在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游记”是“记”的一种。它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散文体裁,形式灵活自由。
6.了解“桐城派”
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汶水(wèn)济水(jǐ)徂徕(cúlái)
樗蒲(chūpú)绛皓(hào)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明确 以游踪为主线,以时间为辅线。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阳:山的南面
②阳谷:山南面谷中的水
③当:在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明确 “皆”。两个“皆”字,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句子显得顿挫有力。
【思考2】研读第二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②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③磴:石级
④循:顺着
⑤崖限:像门坎一样的山崖
⑥几:几乎
⑦负:背
⑧烛:照
⑨居:停着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时间、同伴、路线,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明确 “乘”“历”“穿”“越”“至”。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
(2)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明确 “四十五”“皆”“石”“七千”。这些词写出了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艰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
(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明确 “迷雾冰滑”“几”“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
(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明确 “负”“烛”。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5)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明确 “照”“画”“居”“带”。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试概括这一部分景物的特点。
明确高峻、壮阔、雄浑。
【思考3】研读第三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晦:阴历每月的末一天
②五鼓:五更
③极天:天边
④采:同“彩”
⑤绛皓驳:大红、白、杂色。
⑥偻:驼背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 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明确 “扬”“击”“皆”。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明确 “丹”“红光”“动摇”“东海”。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语调应高亢激昂。
3.试概括这一段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从形状、色彩和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绚丽壮美的日出图景。
【思考4】研读第四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②漫:磨灭
③失:缺失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 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2.这一段列举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何好处?
明确
(1)人文景观: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
(2)好处: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思考5】研读第五、六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圜:同“圆”
②罅:裂缝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和做结。
【思考6】分析手法
活动: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思考7】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
明确示例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
【思考8】分析特点
1.桐城派刘大櫆提出了古文写作的“因声求气”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姚鼐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请诵读品味文章的前两段,解说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内在精神——“神气”?
明确 在第一段中,泰山雄浑壮丽,表现的神气:向往和征服。在第二段中,登山时间是寒冬腊月,表现的神气: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山顶所见表现的神气:历经艰险,始得奇观。
2.姚鼐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树立了桐城派文论的纲领和旗帜。请结合全文内容证明此观点。
明确
①义理方面,不仅寄寓了“神气”,还描写泰山本身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
②辞章方面,全文脉络分明,结构有序,语言节奏分明,描写形象。
③考证(考据)方面,写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绍了登山路线和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且说明了汶水与长城的位置,是寓考据于文辞的典型。
【思考9】对比阅读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节选)
徐霞客
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黑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電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谳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文,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虹。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矶,欲望光明顶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矼后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阳。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令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
问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上的松树特点鲜明,树身不高而树形奇特,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奇山之中的奇品。
B.作者从莲花峰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后又经过一段特别狭窄的山路,才到达天门。
C.智空和尚招待作者吃了粥,又帮他安排了登山路线、午饭时间和住宿的地方,非常周到。
D.光明顶前有一块巨石,先伏后起,像是两截,在山坳里突出悬空,上面还长着怪松。
明确B
分析:“从莲花峰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后又经过一段特别狭窄的山路,才到达天门”错误,结合文章第二段游踪可知,作者“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然后“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可见,作者是从莲花峰到天门,然后再到前海。
五、技巧点拨—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任务引导】本文写景记游,始终围绕作者的活动进行,从自京师“乘风雪”而来到“观道中石刻”而归,作者对整个流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写法分析】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二)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三)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四)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六、明晰主旨
通过记叙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壮丽雄浑的泰山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作者介绍《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和方苞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理清文章思路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描景特点。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侧面烘托的手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三.句读:下列句子中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C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苦带然
D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四.分析一二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当:在。其:指泰山。
3.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历:经过。限:界限。至于:到达。
4.道皆砌石为磴 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5.余始循以入 循:沿着、顺着。以:而。
6.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道:走路,名词作动词。遂:于是
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及:到。限:本义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8.明烛天南 明:明亮。烛:照耀,名词作动词。天南:定语后置,南边的天空。
9.望晚日照城郭 晚日:傍晚的太阳。
(二)一词多义的解释。
1.居
A 半山居雾若带然
B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 居十日
D 居庙堂之高
E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F 其居仅仅足
意思:停留;居住;过;处在;坐;住所
2.限
A 越长城之限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C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D 皆不可限以时月
E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意思:界限;像门槛;阻隔;限制;限度。
3.乘
A 自京师乘风雪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意思:冒着;乘坐;趁;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4.道
A 道少半,越中岭
B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E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F 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走路;道路;道义;政策,方法;取道;说
(三)内容分析
1.泰山位于何处?“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什么?
答:课文一、二句;目的地:日观峰。
2.用“其级七千有余”“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从侧面点出了泰山的什么特?
答:高峻。
3.从文中找出记叙登山路线的词语。
答:自、历、穷、越、至于;循以入、道、越、复循、遂至
4.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五.作业:读诵一、二段
第 二 课 时
一.补充注释:
1.戊申晦,五鼓
戊申:干支记月,即当时的十二月。晦:月末一日,即二十九日,农历每月初一是“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2.大风扬积雪击面 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自:从
4.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稍:依稀。
5.正赤如丹 正:纯正
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承:承接
7.其远古刻尽漫失 尽:全
8.僻不当道者 僻:偏僻
9.生石罅 罅:裂缝,前面省略“于”。
(二)一词多义解释
1.或
A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 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
意思:有的;或许;有时;有人
2.极
A 极天云一线异色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C 初极狭,裁通人
D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E 南极潇湘
F 屋极有窗以达气
意思:尽头;尽情享受;非常;最困苦的地步;望尽;顶点
3.视
A 回视日观以西峰
B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子孙视之不甚惜
D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E
意思:看;审察;对待;眼力,目光;比照,比较
4.坐
A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B 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
C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 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思:与“站”相对;判罪;座位;因为
5.始
A 余始循以入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意思:开始;最初;才;开头、开端。
(三)指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词性活用情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2.道少半,越中岭
3.明烛天南
4.其阴,济水东流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6.山多石,少土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1.须臾成五采
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4.至莫夜月明
5.其级七千有余
6.汝识之乎
7.余固笑而不信也
8.有大石当中流
五.内容分析:
1.课文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答:日出前—风、雪、云;日出时—形、色、光;后—色。正面描写:泰山日出美如画(壮观);侧面描写:而皆若偻——泰山(高峻)。
2.第四段写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也写了人文景观,试列举这些人文景观,并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列举: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自然景观的?
答:写土质—多石,少土,石黑,多平方,少圜。写树—多松,生石罅,平顶;日观数里内无树。写雪—冰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布。写鸟兽—无。
六.作业:课后练习,背诵全文。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6
登泰山记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体会描景特点。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1、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窜讲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问: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三、窜讲有关重点字词:
戊申晦(晦,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今常用义为:昏暗,夜晚。)
稍见雪中白若樗数十立者(“稍”,逐渐,渐渐。今常义为:稍微,略微。句意为:渐渐看见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与子颖坐日观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其句意为:我与子颖坐在日观峰上的亭子里等待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有一条云带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从脚下都有是弥漫的云雾。(云:云雾,名词。漫:弥漫,布满,动词。判断句用皆表判断。)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东海也。太阳升起来,纯红如朱砂的颜色,太阳下面有红光,跳动地承托着它。有的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日,绛缟驳色,而皆如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谢,有的得不到。红白两种颜色相错杂,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样子。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日将出: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如偻。
讲解第四自然段
抽学生朗读第中自然段
向学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讲解有关字词:自唐显庆以来。“以”连词连接“来”。句意为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
不当道者。当: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来不及去看。
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介绍古迹,表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讲解第五自然段:
抽学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讲解有关字词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句意为:树生在石头的缝隙中。)至石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至石观峰的几里内没有树。)(少圜:圜通假字通圆,很少有圆的)
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平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平齐。桐城人姚鼐记。
全文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作业设计:课后第二、三大题
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8
〔设计说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恰恰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更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设计就是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设计提要〕
本设计根据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段:画图法 第二段:导游法 第三段:描述法 第四、五段:摘要法 第六段:讲解法
〔实施步骤〕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2.在课文疑难处打上记号。
3.初步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学习第一段
每大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第一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详图。
画完后比一比,哪一组的代表画得最好。
各组的学生都可以为本组上台的代表提供帮助和参考意见。
〖说明〗本段有“阴”“阳”“东”“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词,有“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等表示地点的词,如果能准确画出详细示意图,就说明这一段读懂了,示意图上出现的问题也正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多个示意图一比较,孰好孰差,谁对谁错,也就清楚了,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也就解决了,学习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三、学习第二段
每两人一小组,分好工:一人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另一人根据登山路线图写出游览导游词,二人必须紧密配合。
完成后,每大组抽一个小组上台演示:一人画一人讲(边画边讲)。教师根据情况作些提示或指导,最后讲评。
〖说明〗此段是重点段,有叙述有描写,难点较多。画登山路线图着重熟悉作者所经过的地方: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导游词着重解决登山时间、行走距离、登山情况、途中所见,以及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读懂、读通,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四、学习第三段
要求学生根据第三段的描写,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日出的情景,分别描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抽2-3人发言,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言作出评论,教师作小结。
〖说明〗此段是写得最好、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但作为文言文,今人读来稍嫌简略,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所以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作者笔法的高超,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五、学习第四、五段
要求学生从第四段中摘录出表现泰山人文景观的词语;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说明〗这两段没什么难点,不难读懂,但关系到游人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不能忽视,用摘要法做一个总结,能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留下较深的印象,。
六、学习第六段
教师介绍“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学成就及其艺术特征和风格,重点介绍本文作者姚鼐。
〖说明〗有关作家生平创作及重要文学流派的知识是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七、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色。
〖说明〗本文的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体会得到,不需过多讲解。
八、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说明〗可适当补充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练习。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9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读——讲——析——结”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11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下面是其教学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积累词句,增加文言储备。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方法:
阅读品赏 教学时数:一节
步骤和内容:
课前:分发学案,布置预习。
一、导入:(由学生齐读杜甫《望岳》引入课题。)
屏幕:展示图片——泰山远景,显示文字——杜甫《望岳》。 师:泰山,是五岳之尊。在生活中,我们谈起五岳或泰山,每每不禁生发出敬仰之情。巍巍泰山,以其苍茫的雄姿和博大的人文底蕴,牵动着我们多少情怀!屏幕上是我们初中时就熟悉的一首咏泰山名作,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大声齐读。
师: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泰山是设想时能让我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心胸激荡,放飞思维的,那么在清代作家姚鼐的笔下,又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一节课里,让我们追随作家的脚踪,领略泰山的独特之美。
二、展示教学目标
(屏幕:教学目标。师读出,强调)
三、简单介绍清代桐城派。
师:对于桐城派,结合课后小短文及课下注释,有四点我们要重点关注。(屏幕:文字展示)
清代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学者型散文流派。
主张散文写作讲究义理(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材料真实准确)、辞章(结构巧语言精)三者兼长。
代表作家作品:姚鼐《登泰山记》
师:尤其是第三点,课后短文中涉及的`“义理”是指文章表达要有思想有情趣,“考据”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真实准确,“辞章”之文章的结构、语言要精巧。
(注意提醒学生理解“义理、考据、辞章”的含义) 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识记。
四、文章阅读品赏
1、引导学生分组朗读,梳理文言词句。
师:学习文言文,讲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本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我想请两位同学朗读这篇文章,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提问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文章前两段和后四段,纠正读音停顿的问题。易错音:汶wèn水、济jǐ水;与知府朱效纯/子颖/从南麓登、碧霞元君祠cí、雪与人膝xī齐)
2、检查关键文言词句的解释和翻译问题 屏幕:出示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泰山之阳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
戊申晦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明烛天南 (名词活用作动词,照) 少圜 (通“圆”)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在) 余始循以入 (而) 或得日,或否 (有的)
石苍黑色,多平方 (平的方的)
师:依次提问多个学生,并明确关键词意或补充活用类型。 (2)翻译句子(根据时间,机动安排) (屏幕)展示问题: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生解答,师总结:处于那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注意提醒“当”字的理解)
(屏幕)展示问题: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为之天门云。
生解答,师总结: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那些挡在路上的崖壁,世人都称它们为天门。(注意提醒“崖限当道者”为定语后置)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1)老师引导复习游记的基本知识:游记及其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屏幕展示)游记的三要素(游踪、景象、观感) 师引领回忆:
从题目就能看出本文是篇游记,这种问题初中和高一时已学习过。 游记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的景物状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感悟的记叙文。我们常把作者交待的游览时间、路线成为“游踪”,把作者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称为“观感”。那么作者如何记述他这次游览呢?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13
一、导语 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根据课文第1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极顶,便能领略泰山真面目,尽收无限风光于眼底。
三、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2段内容,带领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登山线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
——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2.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四、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泰山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流连忘返。
1.苍山负雪图。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参考文字: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参考文字: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间,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14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 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 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 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 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 (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 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
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 :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 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 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 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 ,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