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通用16篇)九年级语文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唐雎不辱使命》(通用16篇)

《唐雎不辱使命》 篇1

  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中学  李娟

  湖北省宜昌市第四中学  郭锋

  【教学依据】

  (一)“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从合作探究的角度对语文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很多人都熟悉的名篇,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性格鲜明,叙述语言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正义凛然,气势磅礴,是一篇训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好材料。

  (二)文章塑造的唐雎这一人物形象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敢于与专制暴君抗争,充满了不屈精神与正义之气,使一切威逼利诱相形见绌。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同古人展开心灵对话,理解古人特殊的思想感情,从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的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不因祸福避趋之”的传统美德,让他们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力量,砥砺意志。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理解并学习唐雎的不畏强暴,自主自强的精神

  (二)学习在尊重史实的基础评价人物

  (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四)学习本文的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方法

  〖教学方式〗

  (一)多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

  因为是文言文,就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能背诵,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为本文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则要求学生精读、品读,指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之妙。

  (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综合运用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加深对文章内容及写作方法的理解;利用阅读反思与批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相互启发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构思〗

  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

  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陈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引入唐雎,导入新课,新课。

  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注释,分组讨论,提出疑点,师生共同探讨,疏通文意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简介事情发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合作探究,理解人物,把握特点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启示,把握文章简洁传神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五、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启迪思想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唐雎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让唐雎的这种大意凛然的精神成为自己精神的一部分。

  【教学实录】

  一、检查预习,交流心得,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正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相信这些人物也曾照亮过你的心灵。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他们其中哪一位,并根据你查找的资料简要说明理由。

  生1:我喜欢秦始皇,喜欢他那雄吞六国,开拓创新的精神。他首次将全国分为36个郡县,这种制度延续至今;他还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规定隶书为全国的统一文字,统一了货币,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足以显现他的大气、才气与雄略之气。

  生2:我喜欢文天祥,喜欢他的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当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南宋将领时,文天祥严正拒绝,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示他视死如归。

  生3:我喜欢苏东坡,喜欢他的豁达的性格,旷达的人生态度,将穷通起落看的十分平常,而且将这种快乐的种子散播到生活周遭。他被贬岭南,环境十分糟糕,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

  生4:我喜欢杜甫,喜欢他的“穷益且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操守,喜欢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师:刚才同学们发言踊跃,可见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有性格的古人,他就是唐雎,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唐雎。

  〖点评〗以学生欣赏的人物为话题,搭建学生表达心声的平台。通过学生的预习来建设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相互支撑。

  二、反复朗读,质疑答疑,疏通文意

  师:下面老师为大家范读课文,请大家认真听老师读的字音与节奏。

  师:这时候老师领着大家一起读课文,请你读准字音与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与节奏。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请大家认真听,然后指出他的优点与不足。(指名朗读读课文)

  师:请大家评述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1:“天下缟素”中的“缟”字读三声而不是读一声。

  生2:“安陵均其许寡人”中的“其”字应重读。

  生3:“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应用轻蔑的口吻来读。

  师:请你为大家示范一下。

  生3:“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师:读的很好,读出了轻蔑的语气。

  生4:“轻寡人与”“与”字应拖长,突出威胁的语气。

  生5:“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一句应提高音量,读出霸气。

  生6:这一句也有威胁的语气。

  生7:课文最后一句读的不能太快,要读出胆怯和心虚。

  生8:“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这一句他读的不够连贯,不能突出唐雎的气势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点评〗抓主语气强化朗读,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体验人物内心世界,达到解读文本的目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请读书的同学注意要读的有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好,我们请生9读唐雎,请生10读秦王,请生11读旁白,请生12读安陵君。

  师:这几个同学读的不错,感情很充沛。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大意,勾画出你理解有困难的语句。

  师:这时候,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师:请各小组把你们感到理解有困难的句子说出来,我们全班共同来讨论。

  生1:我们不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中的“使人谓”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们?

  生2:他们断句错误,应是“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意思是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生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中的“虽”是什么意思,“岂值五百里哉”是何意?

  师:谁可以帮助他?

  生5:“虽”是“即使”的意思,“岂值五百里哉”是说“难道仅仅用五百里地就能交换吗?”

  师:现代汉语的虽作虽然讲,而这里作即使讲,注意这是一个古今意义有差别的词。

  生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中的两个使字有区别吗?

  生7:有区别,第一个使作派遣讲,第二个使作出使讲。

  生8:“安陵君其许寡人”中“其”和“许”是何意?

  生9:“其”在这里可以作“一定”讲,“许”是“答应”的意思。

  师:同学们理解的不错,有些词的意思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一记。

  〖点评〗疑难共解,合作交流,扫清疑难词语对理解文本造成的障碍,同时培养合作精神锻炼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师:通过讨论同学们已经扫清了文字上的障碍。老师把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作一下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这场外交斗争。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1:战国末年,秦王要以五百里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又派唐雎出使秦国,经过激烈的口舌之战,秦王放弃了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计划。

  师:大家认为他概括的完整吗?

  生2:概括的不错,因为他用简洁的语言交待了这件事情的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内容比较完整。

  师:同学们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了,请在此基础上,分小组讨论,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生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真正目的何在?真的是他说的“请广于君”吗?

  生2:秦王为何不直接攻打安陵,而需要易地?

  生3:安陵君拒绝秦王与唐雎拒绝秦王有和不同?

  生4:秦王说的“天子之怒”是指什么?他说天子之怒的目的是什么?

  生5:唐雎为何要说专诸、聂政、要离这三个人物的事?

  生6:秦王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后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这不是矛盾的吗?

  师:刚才这些同学的问题提的非常好,就这些问题我们全班来一起讨论,请大家说说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生7:秦王易安陵的真正目的是要骗取安陵君的土地,他说的“请广于君”,是骗人的把戏。

  生8:秦王不直接攻打安陵是因为他认为安陵这么小的国家是一吓唬就会屈服的,安陵君会很快投降。

  生9:秦王不直接攻打安陵是因为他认为安陵国君一定会上当。

  生10:还因为他想不损失一兵一卒就轻易占领安陵,他还想为将来统一天下保存实力。

  生11:安陵君拒绝秦王的理由与唐雎拒绝秦王的理由是一样的,只是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没有唐雎那样坚决。安陵君只是“愿终守之,弗敢易”,而唐雎口气强硬“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简直就是要故意激怒秦王。

  生12:秦王说的天子之怒是指“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生13:他说天子之怒的目的是威胁唐雎。

  生14:唐雎讲这三个人物的事情是为了反驳秦王,给秦王施加压力。

  生15:秦王前后矛盾的话正说明了秦王的虚伪,先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表现了他的假仁假义,,后又说“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表现了他的欺善怕恶、欺软怕硬。

  〖点评〗根据学生初步阅读形成的印象,自主提出疑惑,实际上一个暴露学生阅读期待、阅读惯性的过程。有效利用、不断调校,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

  四、合作探究,理解人物,把握特点

  师: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很深刻,那么这篇课文中的唐雎和秦王在你的心目中各自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概括一下他们的性格特点,并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生1:唐雎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强大的秦国他不害怕,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他应对自如。

  生2:唐雎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他敢在秦王面前“挺剑而起”。

  生3:唐雎是一个机智、有辩才的人,当秦王威胁他天子之怒如何厉害,而布衣之怒如何不足惧时,他反应敏捷,马上举出专诸、聂政、要离的例子反驳秦王,并指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压倒秦王。

  生4:唐雎是一个自主的人,他对秦王的欺诈行为有清醒的认识,不被秦王的假仁假义所蒙骗,也不为他的威逼而害怕。

  生5:唐雎还是一个爱国的人,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

  生6:秦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一统天下。

  生7:秦王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当唐雎“挺剑而起”时,他“色挠”并“长跪而谢之“。

  生8:秦王是一个阴险、狡猾的人,他明明是想强占别人的土地,还假惺惺的说要用五百里地来换取别人五十里地,并“请广于君”。

  生9:秦王是一个虚伪的人,他说的“请广于君”,根本就是假话。

  生10:秦王是一个残暴的人,“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就是见证。

  生11:秦王是一个自大的人,他认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师: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把握的都很准确,请同学们思考,你是从什么角度分析出这两个人物的这些性格的呢?请你举例说明。

  生1:从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看出他的贪生怕死。

  生2:从人物的说话的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字突出秦王的霸道。

  生3:从秦王前后矛盾的话语中知道秦王的虚伪。

  生4:从唐雎的言语中我读到了他的善辩。

  师: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要突出人物的性格就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话的语气等。除此以外,本文作者还用了一种非常鲜明的方法来刻画人物,是什么呢?

  生5:对比的方法,秦王和唐雎的对比,唐雎“挺剑而起”视死如归,秦王却“色挠”“长跪而谢之”贪生怕死,更显现出唐雎的大义凛然。

  生6:还有安陵君与唐雎的对比,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比较软弱,而唐雎的语气强硬,更显现出唐雎的自强精神。

  师:这两个同学分析的很好,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对比及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点评〗就主要人物进行个性化的评价一定要基于文本。“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五、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启迪思想

  师:唐雎的自主自强、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他与秦王的较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同学们谈一谈他的这种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生1:“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话,也是总理的座右铭,与唐雎的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有相同的精神实质。

  生2:在当今社会,唐雎的精神仍有意义。刘姝威就具有与唐雎类似的勇敢与大义凛然的精神,对于蓝田这个大集团,她的胜算不大,并且还有生命危险,但她为了正义,为了推动中国股市走上正轨,毅然坚持着这场悬殊对比的战争,并因这种浩然正气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

  生3:当我们面对歹徒,我们应该有唐雎的那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勇于和歹徒做斗争,不能贪生怕死,敢于维护正义。

  生4:在中国台湾问题上,我们一定要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的完整,要象唐雎那样有自主自强的精神。

  生5:银行的工作人员面对歹徒的抢劫,为了保护国家的财产,应该有不畏强暴的精神。

  师:同学们的阐述都有道理。我想,即使是在平时的生活我们也应做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人。

  师: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了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及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合理的表达方式表现人物形象。我们还与古人唐雎近距离的接触,一次次,我们为他的聪慧机智、能言善辩所启发,为他的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所感染,为他的勇赴国难、视死如归所感动,为他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所激励,我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唐雎的这些精神能伴随我们共同成长,使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在本质精神得以弘扬,个性风采得以展示!

  〖点评〗将由作品生发的思索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使学习语文向学习生活的广阔天地迈进。

  【教学反思】

  一、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都能如此深刻,是我在准备这一课是没有想到的,当时我还设想了许多种引导学生思考的过度问题,在这里都没有用上,学生的表现很精彩,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让我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不要让学生被老师的担心束缚了手脚。

  二、古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

  只有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诵读练习,学生才能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句式、格调,进而体会到作品的意蕴和理趣。

《唐雎不辱使命》 篇2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三、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四、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词类活用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怒的威力,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决心。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秦王专横的性格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主要篇幅写人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秦王的话充满“天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唐雎回答:“否,非若是也”。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尽细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七、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战国策》善于写辩论说辞,尤其是人物对话直接生动,个性化极浓。写秦王从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的安陵的野心到向唐雎长跪道歉、恭而折服的丑态;写唐雎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不畏强秦,胆识过人的勇智,均是通过直接记录人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野心狡诈,“安陵君不听寡人,……,轻寡人与?”狡诈恫吓,软硬兼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骄横、狂妄,“先生坐!…,徒以有先生也”好话说尽,丑态毕露。这是写秦王。写唐雎呢,从第二段开始,用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其特点是据理力争,坚决果断,义正词严。第三段的回答则是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激昂慷慨,陈述句与反诘句、排比句和比喻句交叉运用,气势突兀,雄心尽示。全文就是在这样主体对话并助以行动的描写中,用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反衬出唐雎的大无畏精神。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在文章的笔法上最具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揣摩。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二、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三、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说”为主学习课文。

  二、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主要教学过程通读——说读——评读。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介绍《战国策》。

  (师先提问,生答后再小结。)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说内容。

  1.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祲(jìn) 缟(gǎo) 傀(guī) 挠(náo)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4.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学生散读,老师巡视。)

  5.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生稍作准备后回答。)

  三、说读——说译文。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2.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学生就跟着集体杂然地翻译文句。

  3.学生仿效老师的方式分组译读课文。

  4.教师从二、三段中找出几个难句请学生口头翻译。如: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5.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四、评读——说意味。

  1.学生演读课文。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

  2.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请学生回答。)

  3.教师评点。

  (教师评点的原则,是以鼓励、夸赞为主,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当之处。)

  4.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五、作业 。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附:板书设计

  《战国策》

  骄横欺诈 敢于斗争

  狂妄无理 善于斗争

  不可一世 不畏强暴

  秦王 唐雎

  前倨后恭 胆识兼备

  色厉内荏 有智有勇

  外强中干 不卑不亢

  【说明】

  学习这篇课文,应着重了解人物性格,注意人物性格的反衬作用。所以,本方案的教学角度拟为:说读——以说为主学习课文,了解人物形象。具体操作步骤是通读——说读——评读。

  设想能让学生在读、说中了解人物性格,锻炼学生的复述、翻译、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设想能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饰演中,把握人物性格,并学习唐雎的那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设想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唐雎不辱使命》 篇3

  22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

  二、问题探究

  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他开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时,就用了发号施令的口气,所谓“其许寡人”,就是一定要服从他,不得违抗,实际上是把一个明显的骗局强加于人,表现出十足的骄横。在会见唐雎时,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而且不容对方分说,就立即炫耀起自己“灭韩亡魏”的武功来,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但由于还想兜售“易地”的骗局,又虚情假意地称安陵君为“长者”,用“不错意”来麻痹对方,显得极其狡诈。这样软硬兼施之后,又进一步向唐雎施加压力,以所谓“逆寡人”“轻寡人”大兴问罪之辞。短短的几句话,其盛气凌人之态触目皆是。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强硬立场后,他不顾刚刚说过的好话,立即进行战争恫吓。但他错误地估计了这个小国使者的反抗程度,所以当唐雎反过来问他什么是“布衣之怒”时,他还说什么“免冠徒跣,以头抢地”,依然是一副骄态。直到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他才气焰顿减,“色挠”,“长跪而谢之”,并极力称颂唐雎的胆识。

  可见,在文章中,唐雎和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这正义与非正义间拼死较量的一幕。

  练习说明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1.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2.参见“课文研讨”。

  二、下列各组划线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技亦灵怪矣哉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与臣而将四矣

  泯然众人矣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课文的主要部分是人物对话,写人物对话,离不开语气的表达。虚词运用得恰当,能妥善表达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才能把人物的神态描绘得更形象、逼真。借此可以让学生熟悉、积累更多的文言文语气词。

  1.“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也”是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中可以不翻译出来。

  2.“哉”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这里表示反问;“哉”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呀”。

  3.“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乎”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4.“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此题意在使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文章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文言词语,疏通文言文意的方法。

  1.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四战国时期,“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请你请教老师,查找有关资料,说说战国时期的“士”是指哪一类人,举出几个历史上有名的“士”,在班上讲讲他们的故事。

  此题意在以本课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引导他们多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记,增加文化积累。

  教学建议

  一、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学生乐于接受。教学时,仍应以朗读为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讲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师只需要对个别词句略加点拨。朗读时应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甚至可以让学生表演唐雎和秦王的这段对话,以便加深理解。

  二、引导学生从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入手,由此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句式的理解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

  三、在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有着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事迹,鼓励学生学习他们的品格。

  四、《战国策》中的许多人物、事例,往往不合史实。如课文,唐雎是不可能带剑接近秦王的。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可以给予解释。主要还是体会人物形象,不必过分认真计较史实。

  有关资料

  一、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二、专诸、要离、聂政补充资料

  专诸,春秋时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人。吴王诸樊的公子光欲谋杀王僚(光的堂兄弟),善待专诸。乘吴对楚用兵国内空虚之机,公子光设宴请王僚,使专诸刺杀他。王僚戒备极严,“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夹道排班站立着),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要离,春秋时吴国人。公子光既杀王僚以自立为王,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公子光使要离去刺杀他。要离诈负罪出奔,使吴戮其妻子,而见庆忌于卫。与之俱渡江,至吴地,乘庆忌不意刺杀之。要离后亦自杀。

  (事见《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聂政,战国时韩国人。杀人避仇至齐,以屠为事。严仲子(韩国的大夫)与韩国相韩傀(一名侠累)有仇怨,严仲子恐被害而逃离韩国。得知聂政是个勇士,即以重金聘之。聂政以侍养老母为辞。其母死后,去见严仲子愿为他杀仇人。聂政独行仗剑至韩。韩傀方坐府上,戒卫森严,政直入,上阶刺杀傀,并击杀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暴尸于市,购问莫识。其姊闻而往哭之,后自杀于尸旁。时人称其姊为烈女。

  (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三、《唐不辱使命》赏析(刘桐孙)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题目为后人所加,“劫”不是“劫持”,这么讲不符合原文,应讲为“胁迫”。内容是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土的故事。当时,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灭亡,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王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而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把商於之地六百里许给楚怀王,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请易赵惠文王的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事距唐雎出使,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呢?唐雎选择了后者。作为区区五十里的小国之臣,在孤立无援的危难情况下,面对强大凶恶的敌人,居然临危不惧,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这是一篇记叙文,写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首先,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对白。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开头一段是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对话。使者转达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诈骗。“使人谓”三字,劈头即自称寡人(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慢,“安陵君其许寡人”,着一命令副词“其”,活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安陵君识破骗局,婉言拒绝。“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态度和言辞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辞,是面对虎狼之敌的斗争艺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陈理为据,无容置喙。“弗敢易”,于委婉中透出坚决的态度,必然会使“秦王不悦”。秦王先设骗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首开祸端。安陵君婉辞坚拒,有理、有利、有节,不失明君风度。“秦王不悦”,矛盾趋于激烈,安陵前程险恶。这时,唐雎出场,“使于秦”,系国家人民的命运于一身,深入虎穴狼窝,令读者不能不为他捏一把汗!以下唐雎出使到秦国的文章分三个段落来做,也是唐雎与秦王面对面斗争的三个回合。唐雎如何到达秦国,怎样拜见秦王,与本文中心无关,一概略去不写,而直接写会见时的对话,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胆识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个回合,基本内容貌似是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细细读来,有三点不同:其一,地点不同了,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其二,背景不同了,是在秦王碰了钉子,生了气之后;其三,人物不同了,作为区区小国的使臣所面对的却是汹汹然不可一世的秦王。三点不同,使得唐雎比起安陵君所处的境地更加百倍地难于应对,国家命运,个人生死,全在此一举。我们进而体会秦王与唐雎的语言,其意趣和从前也迥然不同。“秦王谓唐雎曰”之前,已经“不悦”,这时,他是压住火气说话,不像秦使者那样“简而明”,而是亦拉亦打,于委婉中露出威胁,俨然是胜利者的口吻:“……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是质问。“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纯属威胁。话中句句不离“寡人”如何,还偏要说“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秦王的狡诈骄横之态不言自明。唐雎早已胸有成竹,并不多与之周旋。“否,非若是也”,态度沉着明朗。接着再用一句,提要复述安陵君的答辞,但却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换做一个反问句,并以“千里”对“五百里”提出,就远比安陵君的回答更为坚定有力,不给对方一点便宜。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由“不悦”到“怫然怒”,矛盾发展了,尖锐了,唐雎如何应付呢?于是展开了第二个回合的斗争。

  第二个回合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来说是全文重心,因此写得最细最详。“秦王怫然怒”一句,笼罩全段。一个小国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国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难;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这个场面写出来,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也非易事。但《战国策》的作者有这本领,而且胜任愉快,把这个场面写得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人仿佛亲临其境。这一段作者分两个层次来写。第一层,秦王怒气冲冲,施以恐吓,“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公然自称“天子”,全不把一个小国及其使者放在眼里。“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果联系“灭韩亡魏”的背景,委实令人不寒而栗。唐雎“臣未尝闻也”一句,沉着冷静,不为秦王的恐吓所动,实际上是按兵待敌。因而这一层犹如两大浪峰中的一个浪谷。第二层,唐雎先是反唇相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照用秦王口吻,以“布衣”对“天子”,真是寸步不让。然后又用“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一正一反两个判断句,断然驳掉秦王“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的诬蔑,于是条件成熟,反攻开始。先用三个排比句摆出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事实,又说“与臣而将四矣”,打掉秦王的气焰,再用“若士必怒”等五个四字短句,像滚木擂石般对准秦王打过去,以“二人”对“百万”、“五步”对“千里”,不给他一点喘息时间,气氛之紧张,令人屏息。最后唐雎“挺剑而起”,紧紧逼住秦王,这更是秦王所始料不及,于是精神防线完全被摧毁,只有缴械投降。这段文章之所以有说服力,还在于唐雎采用了完全正确的斗争策略。无论是以秦国和安陵,还是以秦王和唐雎来说,如若较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只可斗智。从总体上来说,秦国和秦王当然是强大得多,但在某一个小的局部,在秦王的朝廷上,又是二人面对面,近在咫尺之间,秦王的一切有利条件都无济于事了;反之,秦王怕死,而唐雎舍生取义,敢于斗争,这时的优势在唐雎一边。唐雎抓住了这种优势,并且懂得这种优势稍纵即逝,所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胜于秦王。作者也是十分聪明睿智的,他深深懂得写好唐雎这段台词的重要,于是全力以赴,让他来作这个回合的斗争的主角,给他大段的独白,用排比,用节奏鲜明的短句,让他痛快淋漓,激昂慷慨地大讲特讲,赋予他狂风扫地的气势,而风过气清,秦王已是一败涂地了。秦王的心理活动抽不出笔墨来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有必要写,因为秦王早已被这意外的一击打昏了,他来不及思考一下眼前发生了什么,而结局已经摆在他的面前,只有俯首就范而已。明写唐,突出了他大义凛然的鲜明形象,虚写秦王,也更符合这一特定情景。

  第三个回合(第四段),是事情的结局,其实已没有什么斗争,只不过是在风过气清之后,于众目睽睽之下,让秦王来请降。写法上反过来了,虚写唐雎,因为唐雎的形象已经完成,再写则会画蛇添足;实写秦王,让他自己把自己灵魂中长期被骄横凶残掩盖着的另一面──卑躬屈膝、懦弱无耻展露给人们看。从“色挠”至于“长跪而谢”,这是此时此刻秦王的所做;“先生坐,何至于此”,这是此时此刻秦王的所言,简直让人难以相信还是刚才那个秦王干的。“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一方面,君王的架子并不能完全放下,又一方面,对唐雎的恭维显然言过其实,这种自相矛盾之中,真是奴颜卑膝之态可掬。秦王的这种两面性表现无遗,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站起来了,文章也就戛然而止。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的写作特点之二,是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让读者认识得更清楚,这是一种广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表达方法。同样,俗话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衬托在很多种情况下,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把这两种有效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收到了显著效果。我们先说本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对立而存在的,他俩之间生死不容、唇枪舌剑的斗争,为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因而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对比着来写两个人物。秦王和唐雎一会面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是大国君主,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却偏又摆出一副关心弱小之邦的虚伪面孔,力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唐雎。唐雎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却是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你有强权,我有正义,处在矮檐下,偏偏不低头,丝毫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一个先倨而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这是秦王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另一个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这是唐雎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处境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一个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个是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后倨,是因为他一开始就胸有成算,但由于处境危险,不可鲁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机而发。秦王先倨后恭则根本不同。先倨,是因为自己是大国、强国,有恃无恐,误以为可以放胆作恶;后恭,是迫于眼前处境,黔驴技穷,不得已而为之,并不能改变他的本性。一倨一恭,也形成对比,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对比,艺术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这一复杂性格──既是凶恶的,又是虚伪的。再看本文中衬托手法的使用,突出地表现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态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这种话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而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厉内荏,只要掌握时机,就能一举而战胜之。但反回头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一篇六百余字的短篇记叙文,同时写了三个人物,故事首尾完整,人物形象生动。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其他诸如剪裁的功力、情节的紧张曲折、人物语言的简洁和个性化方面,本文都有很高成就。但只要掌握以上两个方面,这几点由读者自己仔细领会,大概是不太困难的。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四、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沈涛)

  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这是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结果。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是诈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并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这是一种崇仰先王、不为利诱的明显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可见,“守”是不畏强暴、坚守国土的具体表现。由于唐雎坚持原则,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以“亦……尔”的口吻鄙视“布衣之怒”时,唐雎立即驳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视“士之怒”。接着用语势强烈的排比句,列举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史实,对“士之怒”加以渲染说明。这三个史实,犹如锃亮锋利的匕首,直刺贪生怕死的秦王心窝;又好似撼天动地的警钟,警告秦王必须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自蹈死地。但是,这些有根有据的“士之怒”,毕竟是历史上的事,已经过去了,它对秦王虽有所触动(威胁),但还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这是暗示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这样就把血淋淋的史实,变成对秦王的直接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危急处境。

  三是“巧”在以行证言,言之有“力”上。倘若唐雎只用文战,不辅以武攻,秦王势必会存侥幸心理,绝不会轻易折服。以行证言,就能使“言”更富于慑敌的威力。唐雎辅以“挺剑而起”这一义无反顾的行动,来证明“今日”欲刺秦王之“言”的实在性和尖锐性,这就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秦王的一切幻想,迫使秦王不得不“长跪而谢之”。

  总之,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从“道义”和“威力”两个方面,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从而震慑论敌,不辱使命。当然,如果唐雎手中没有真理,没有尊重客观实际的科学态度,那么,说话技巧再高明,充其量也只能是诡辩而已。

《唐雎不辱使命》 篇4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篇5

  22.

  探究指导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唐雎 (jū)    弗敢(fú)     怫然(fú)    徒跣(xiǎn)  以头抢地(qiāng)       谕(yù)

  韩傀(guī)   休祲(jìn)     缟素(gǎo)色挠(náo)     熠熠生辉(yì)

  二、 作者简介刘向(公元前79~前8;一说公元前77~前6),西汉学者、文学家。刘向的散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从容不迫,在舒缓平易中显深沉恳切的感情。

  三、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四、 文章主旨文章通过记叙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进行外交斗争的经过,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文章也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五、 课文注释及译文、分析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安陵君说:

  “大王加惠,以 大 易 小, 甚 善; 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 终 守 之,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 很好;即使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弗 敢 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这一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 秦 灭韩 亡 魏,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 不 错 意 也。

  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今 吾以十倍之地,请 广 于 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 陵 君 受 地 于 先 王 而 守 之,虽 千 里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

  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呢?”

  这一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秦 王 怫 然 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 庸 夫 之 怒  也,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

  非士之怒也。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彗 星 袭 月;聂政之刺 韩傀也,

  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

  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

  怀 怒 未 发,   休 祲 降 于 天,     与 臣 而 将 四 矣。         若士必怒,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

  伏尸二人, 流 血 五 步, 天 下 缟 素,今 日 是 也。”

  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挺  剑  而  起。

  (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这一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第二回合,斗争的高潮。全文重心,详写。本段可分两层。一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二 (……挺剑而起”):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进行反击。

  秦 王 色 挠,长 跪 而  谢 之 曰:“先 生 坐!何 至 于 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

  而 安 陵  以 五 十  里 之 地 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

  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  这一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斗争的结局。

  六、 写作特色1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

  七、 一词多义

  1使:派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于:从    受地于先王

  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以:用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把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因为  徒以有先生也

  4徒  空   这里引申为光着亦免冠徒跣

  只   徒以有先生也

  5者  的人  以君为长者

  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6之  的,助词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八、 通假字

  1 “错”通“措”施行,置办。

  2 “仓”通“苍”青色。

  九、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缟素: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

  2 数词作动词

  四: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例句:(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

  十、 古今异义

  虽然  古义:即使这样(两个词)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十一、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例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例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判断句标志。“皆”,副词,表判断语气。

  2  倒装句状语后置例句:受地于先王“于先王”是状语,译文: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例句:休祲降于天“于天”是状语。译文:吉凶的征兆从上天降示。

  快乐套餐

  一、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怫然(      )       以头抢地(     )      唐雎(      )      免冠徒跣 (     )

  休祲(      )       天下缟素(     )      韩傀(      )      不屈不挠 (      )

  二、解释下面名句中加点字

  1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 2 而君逆寡人者(          )

  3 寡人谕矣(         )         4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

  三、解释句中通假字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四、 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③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④ 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五、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 仓鹰击于殿上(     )     (2) 长跪而谢之(    )

  2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

  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 与臣而将四矣。                                                        

  4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5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参考答案   一、fú qiāng  jū  xiǎn  jìn  gǎo  guī  náo  二、 1 派遣  违背  了解,明白   白白地  三、“仓”通“苍”,“青色”的意思  四、①“用”;② “凭借”;③、④句中的“之”都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五、1 (1)“仓”同“苍”,青色。(2)道歉。2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 (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 示例: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②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③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唐雎不辱使命》 篇6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三、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四、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词类活用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怒的威力,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决心。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秦王专横的性格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主要篇幅写人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秦王的话充满“天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唐雎回答:“否,非若是也”。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尽细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七、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战国策》善于写辩论说辞,尤其是人物对话直接生动,个性化极浓。写秦王从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的安陵的野心到向唐雎长跪道歉、恭而折服的丑态;写唐雎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不畏强秦,胆识过人的勇智,均是通过直接记录人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野心狡诈,“安陵君不听寡人,……,轻寡人与?”狡诈恫吓,软硬兼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骄横、狂妄,“先生坐!…,徒以有先生也”好话说尽,丑态毕露。这是写秦王。写唐雎呢,从第二段开始,用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其特点是据理力争,坚决果断,义正词严。第三段的回答则是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激昂慷慨,陈述句与反诘句、排比句和比喻句交叉运用,气势突兀,雄心尽示。全文就是在这样主体对话并助以行动的描写中,用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反衬出唐雎的大无畏精神。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在文章的笔法上最具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揣摩。

  第 1 2 页  

《唐雎不辱使命》 篇7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三、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四、通假字

  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词类活用

  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怒的威力,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决心。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秦王专横的性格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文章主要篇幅写人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秦王的话充满“天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唐雎回答:“否,非若是也”。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尽细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七、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战国策》善于写辩论说辞,尤其是人物对话直接生动,个性化极浓。写秦王从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的安陵的野心到向唐雎长跪道歉、恭而折服的丑态;写唐雎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不畏强秦,胆识过人的勇智,均是通过直接记录人物的对话表现出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野心狡诈,“安陵君不听寡人,……,轻寡人与?”狡诈恫吓,软硬兼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骄横、狂妄,“先生坐!…,徒以有先生也”好话说尽,丑态毕露。这是写秦王。写唐雎呢,从第二段开始,用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其特点是据理力争,坚决果断,义正词严。第三段的回答则是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激昂慷慨,陈述句与反诘句、排比句和比喻句交叉运用,气势突兀,雄心尽示。全文就是在这样主体对话并助以行动的描写中,用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的种种表现反衬出唐雎的大无畏精神。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在文章的笔法上最具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揣摩。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二、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三、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说”为主学习课文。

  二、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主要教学过程 通读——说读——评读。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介绍《战国策》。

  (师先提问,生答后再小结。)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说内容。

  1.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祲(jìn) 缟(gǎo) 傀(guī) 挠(náo)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4.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学生散读,老师巡视。)

  5.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生稍作准备后回答。)

  三、说读——说译文。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2.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学生就跟着集体杂然地翻译文句。

  3.学生仿效老师的方式分组译读课文。

  4.教师从二、三段中找出几个难句请学生口头翻译。如: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5.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四、评读——说意味。

  1.学生演读课文。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融入角色中。

  2.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如: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强凌弱的心态;

  “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请学生回答。)

  3.教师评点。

  (教师评点的原则,是以鼓励、夸赞为主,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当之处。)

  4.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五、作业 。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附:板书设计 

  《战国策》

  骄横欺诈 敢于斗争

  狂妄无理 善于斗争

  不可一世 不畏强暴

  秦王 唐雎

  前倨后恭 胆识兼备

  色厉内荏 有智有勇

  外强中干 不卑不亢

  【说明】

  学习这篇课文,应着重了解人物性格,注意人物性格的反衬作用。所以,本方案的教学角度拟为:说读——以说为主学习课文,了解人物形象。具体操作步骤是通读——说读——评读。

  设想能让学生在读、说中了解人物性格,锻炼学生的复述、翻译、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设想能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饰演中,把握人物性格,并学习唐雎的那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设想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分析,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唐雎不辱使命》 篇8

  22.唐雎不辱使命

  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一)教学过程 

  1.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公元前225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2.全班齐读,然后正音正字。

  弗fú 雎jū 怫fú 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ăo 挠náo 谕yù

  3.同学反复朗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

  4.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5、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

  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五)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家对一课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如毛遂、蔺相如、晏子等,课下可搜集一些。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逐句翻译,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密严谨,笔锋犀利。综论形势,无不纵横捭阖;指陈利害,无不锋芒毕露。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

  教学过程 

  一、分各色朗读课文。

  二、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8、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 。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三、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四、作业 。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 篇9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 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雎品质。

  5.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

  教学重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文章对“士”的作用的强调;选材的突出重点。

  教学方法:

  朗读(多种形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割据、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课文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金豹。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1.齐读(边听边纠正读音)

  2.分角色朗读及指导

  3.全班分成四组,分角色朗读。

  三、解答学生不理解的语旬

  四、课外作业

  1.书后练习二、三。

  2.读《战国策》或有关资料,准备讲故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分析唐雎的人物形象,了解写作意图

  1.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采用学生的合理说法)

  明确:因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2.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

  明确: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刺杀秦王

  秦王是前倔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大——进攻国家

  3.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样一个“士”的形象,意图是什么?

  形象:有胆有识,不畏强 暴,敢于斗争的勇士。

  意图: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二、文章写法特点

  1.根据课文情节,发挥想像,看课文中可以加上哪些人物和情节?(学生说,老师评点;老师说,学生评点)

  明确:本文这种写法的好处,简洁明快,突出重点,突出中心。

  2.思考唐雎反驳秦王关于“布衣之怒”的特点。

  (1)举哪几个人的例子,事前有哪些征兆?

  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事例。

  在他们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

  (2)为什么要这样说?

  这是一种铺陈渲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力量,以达到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

  三、问题探究

  1.唐雎的使命是什么?“唐雎不辱使命”是针对什么而言?师生互相交流看法。

  2.读文章后,有什么疑问?

  如唐雎行为的可信度如何?(最好让学生发现,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识别事物的能力)

  四、《战国策》里的故事

  1.士”的故事

  2.成语、寓言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 篇10

  教学要求:

  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故事情节。

  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3、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

  3、积累文言词语。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读懂题意、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复习《陈涉世家》,解题,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复习《陈涉世家》。

  a、本文的作者是谁?文章选自哪一本书?谈一谈你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了解情况。

  b、课文中重点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写法上你有何体会?

  2、引出新课。

  明确:《史记》在文学史上非常出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其影响之大。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选自哪一本书呢?学本文又能给我们增加一点什么知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及文下注释。

  二、解题

  1、按要求默读课文。

  (1)读“阅读提示”,略知文章大概情况。

  (2)读注释①,了解作品、作者、编者及题目等概略知识。

  (3)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你在前面的默读中读到一些什么?(要求:用自己的话,条理清楚地告诉给大家。教师可以从语态、语气、语速、层次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文字障碍,可以由同学互相解决,老师点评。要强调学生做好笔记。)

  三、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1、了解课文内容。

  速读。(抓住每段所写的主要内容,写概略的读书笔记。)

  复述。(注意要点齐全,重点突出:文章中的人物有哪些?各自的说话中体现出怎样的思想性格?课文前的边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

  朗读。分角色(唐雎、秦王、安陵君、叙述人)进行朗读,注意朗读的要求。

  2、了解课文结构。

  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在书上做上记号,标明情节的起止。)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先交待的内容有哪些?唐雎出使的目的是什么?到秦国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后来又是怎样解决这个困难的?

  明确: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唐雎不辱使命》 篇11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示例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训练点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学法指导

  1.在诵读中,把握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2.排演课本剧,培养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难点:课文如何扣住“不辱”二字在选材上有所取舍的。

  解决办法:

  1.做好课前预习,在知识结构中梳理以前学过的知识,精心设计复习题,做到温故知新。

  2.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本文课本剧,创设情境,把枯燥的文言文变得生动有趣。

  3.对于疑点的处理可以和扩展本课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了解民族文化的热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古代服饰,《我的一九一九》电影光盘。

  师生互动设计

  1.排练课本剧。

  2.讲故事比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疏通和整体把握上,初步领悟《战国策》说理周密、笔锋犀利的语言风格。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三)教学过程 

  1.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230年和前2K年,秦先后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秦国之间的矛盾。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然后正音正字。

  弗fú 雎jū 怫fú 跣xiă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ăo 挠náo 谕yù

  3.同学反复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的乐趣。

  (方法:从第一个同学起,读错时,该生坐下,下一个同学接着读,最后读完全文统计读书人数,以人数少者为优胜。)

  4.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5.疏通文意后,可以排演小话剧《唐雎舌战秦王》。第一课时做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是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为此我们有如下问题等待解决。

  (1)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第2-3段为第二部分,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第4段为第三部分,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2)对疑难词句的辨析。

  ①五百里之地:方圆五百里的地方。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副词,表示希望,命令等语气,此句意思是: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

  ③虽然:这里是“虽说如此,但是……”与现代汉语里的“虽然”不一样。

  ④错意:错,通“措”。翻译为:打他的主意。

  ⑤色挠:是说秦王被唐雎所逼,气焰受挫,面色沮丧。

  ⑥长跪而谢之:秦王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

  (四)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如毛遂、蔺相如、晏子等,课下可搜集一些。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逐句翻译,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密严谨,笔锋犀利。综论形势,无不纵横捭阖;指陈利害,无不锋芒毕露。《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们就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编写课本剧《唐雎舌战秦王》,然后选择演员表演一下,大家看怎么样?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编号。(教师随时指导)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活动安排旨在完成素质教育目标1和2。

  (二)整体感知(略)

  (三)教学过程 

  课本剧

  教师指点:第一场秦王要与安陵君“易安陵”,只派个人传句话来。故事开头就暗示着秦王恃强凌弱的蛮横态度。读时注意把握语气;第二场秦王口称“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后来传话的口气却很强硬,分明想并吞。安陵君虽然对秦王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秦王碰了钉子,不高兴,就进一步说明秦王换地是假,吞并是真。所以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对于秦王的虎狼之威,唐雎镇定自若,成竹在胸,当秦王妄图以“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来慑服唐雎时,唐雎安安详详地回答了一句“臣未尝闻也”。接着又提出“布衣之怒”的威力来对抗秦王。读时,注意表现出唐雎的沉着、机智、敏捷。

  第一场

  [安陵国]

  秦国使者(傲慢地):我们国君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

  安陵君(为难地):我应该谢谢大王赐给我恩惠,用大的换小的很好,虽然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

  [使者回到秦国,向秦王禀报,秦王大怒,消息传到安陵国,安陵君怕得罪秦国,派唐雎出使秦国。]

  第二场

  [秦国朝廷]

  秦王(怒气冲冲地):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为什么不听从我?况且秦国灭亡韩国灭亡魏国,可安陵君却凭借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想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他的领土,但是他违抗我的愿望,岂不是小看我吗?

  唐雎(凛然地):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到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您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直视秦王):小臣不曾听说过。

  秦王(威胁地):天子一发怒,将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

  唐雎:大王曾听说平民发怒吗?

  秦王(不屑地):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唐雎(正色地):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不是说志士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老鹰在殿堂上搏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的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在啊。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上得很活跃,同学们在编写剧本过程中,不仅把握住了人物形象,而且还在某些地方加进了自己的创新。在《战国策》中有许多故事都值得一读,在“士”阶层,除了唐雎不辱使命外,还有蔺相如、毛遂、晏子等人。他们都智勇双全,为国家利益,不畏强暴,以弱抗强,最后获胜。我希望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战国策》里还有许多成语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都寓意深刻,也希望同学们读一读。

  (五)布置作业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2.说说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2)而君遂寡人,轻寡人与?

  (3)岂直五百里哉?

  (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5)与臣而将四矣。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找出本文和《公输》里表示人称的词,说说它们各自的使用场合。

  答案:

  1.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1)呢(质问的语气)。

  (2)吗(质问的语气)这两个语气助词,不仅表现秦王一股骄横的语意,而且有问罪责难的意思。

  (3)岂……哉,哉是“呢”的意思,有反诘语气,写出了唐雎的凛然正气。

  (4)吗,说明不是普通的疑问,而是恫吓。

  (5)了,含有既激愤又警告的语气。

  (6)罢了,活画出秦王轻蔑的语气。

  3.《唐雎不辱使命》里表示人称的词有:寡人、吾、君、公、臣、先生。

  《公输》里表示人称的词有:夫子,子,臣,我。

  第三课时

  导入  新课

  经过两课时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综合复习课,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为跟踪检查课,主要任务是检缺补漏,巩固素质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进一步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从字、词、句子以及听说方面都进行训练,整课时以学生活动为主。

  (三)教学过程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

  2.把学生们搜集来的故事当堂交流。

  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等,教师可进行补充,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利用幻灯片在银幕上打出短文内容),内容如下。

  螳螂捕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予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译文参考:吴王打算攻打楚国,警告他左右的臣子说:“有胆敢劝阻我伐楚的,就处死!”有一个年轻的侍从官想劝阻却又不敢,就藏着弹丸,带着弹子,来到后花园里转游,露水浸湿了他的衣服。有三个早晨都像这样。吴王说:“你过来,为什么自讨苦吃把衣服弄湿成这个样子?”他回答说:“后花园里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爬在高枝上悲伤的叫唤,喝着露水,并不知道螳螂在它后面;螳螂曲起身子,弯起了前肢,正要捉蝉,却不知黄雀在它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正面啄螳螂,却不知道弹子、弹弓在它的下面。这三个小动物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考虑它的身后边潜有祸患。”吴王听了说:“太好啦!”

  于是放弃了他出兵的计划。

  简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作为成语已经被人们传布很久,其中道理也早已被人所接受。但是,“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的人现在不是还很多吗?不是还有一些人步螳螂之后尘吗?

  3.讲完故事后,做一组综合能力训练题,试题可以制成幻灯片,课上放映试题如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弗( )敢__ 长( )者__ 错( )意__ 怫( )然__ 免冠徒跣( )( ) ____ 以头抢( )地__ 休祲( )__ 缟( )素__ 色挠( ) __

  (2)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②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③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④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⑤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

  (1)fú不敢。zhăng忠诚厚重的人,也指年高有德行的人。cuò放在心上。fú发怒的样子。guān xiăn摘下帽子,光着两脚。qiāng撞地。jìn吉祥和凶险。găo穿丧服。náo屈服的神色。

  (2)①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②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③“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④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⑤“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四)总结扩展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课文在材料剪裁方面也别具特色,凡和中心无关的材料,一概略去不记,直接记叙唐雎会见秦王时的对话。这一点《战国策》文常多夸张之辞,有的与史实不合,可以研究一下本文有无这方面的疑问。

《唐雎不辱使命》 篇1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二、掌握重要词句,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三、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

  重要词句,文意理解

  教学设想

  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核舟记》等来说,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即使是古文也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有些涉及到专门性知识如历史知识的地方,教师则必须讲解、点拨到位。其次,在古文的教学中仍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安排不同要求的读书,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教学方法:

  加强诵读,从整体文意的把握来帮助理解文中的具体字、词、句,从对文中关键字词句的确切理解来帮助掌握整体文意,双向互动地学习古文,探讨唐雎不畏强权、为国赴难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晏子使楚等故事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战国策魏策》中的一篇文章《唐雎不辱使命》。说的是公元前230年到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读注释,了解《战国策》

  二.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首先请四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的四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同学来指出读错的字词,为下一步顺畅地朗读全文做准备

  以长句为例,读准节奏。

  选择例句,指导朗读语气。

  分角色读,注意人物对话语气。余生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读完后,请两至三位同学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注意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这篇文章写的是秦王嬴政向安陵郡挑衅,以换地为名想挑起战争。安陵郡的大臣唐雎出使秦国,表示愿意牺牲自己来刺杀秦王嬴政,终于使秦王嬴政屈服。

  三.诵读,把握性格与主题

  一生读课文。

  学生找出表现秦王嬴政在唐雎出使前后的不同态度的句子,唐雎的表现的句子,认识二人性格,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①秦王表现:“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不畏强权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英雄。

  第三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落,作者在这里进行了精细的描写,同时,这一节也是情节发生逆转的关键段落。请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这里重点解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和“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这两句的意义,以及“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苍鹰击于殿上”的意思。

  齐读“夫专诸之刺王僚也……苍鹰击于殿上”,欣赏排比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并作练习,尝试在其后加上“唐雎之刺秦王?”再连起来齐读。

  [参考答案]“唐雎之刺秦王,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四.演读,读懂气节与精神

  学生表演,余生在点评中获取新的认识

  小结:结合全文说说:为何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五.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唐雎的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和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六,巩固与积累

  背诵课文第三节的排比句。

  查阅有关刺客的知识或故事,尤其是文中提到的三人:专诸、聂政、要离的事迹。

《唐雎不辱使命》 篇13

  自读要求

  1.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故事情节。

  2.揣摩对话中不同人物的语气、口吻和情态,体会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侧重点

  1.诵读训练,注意句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对话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在读懂题意、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文章的艺术特色。)

  自读程序

  1.默读。

  (1)读“阅读提示”,略知文章大概情况。

  (2)读注释①,了解作品、作者、编者及题愈等概略知识。

  (3)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速谈。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朗读。分角色(唐雎、秦王、安陵君、叙述人)进行朗读,注意朗读的要求。

  4.研读。诵读全文,思考:后推出使秦国的原因是什么?唐华的使命是什么?为什么说唐华没有辜负使命?磨难的典型性格是什么?

  (解说:通过“默读一速读一朗读一研读”四步阅读法的训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读思结合、读练结合、读议结合,在熟悉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对话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介绍情节的发展过程、突出文章的十C思想,从而感悟文章中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自读点投 1.总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唐维出使秦国的原因。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为诱惑,企图吞并安陵国,遭到拒绝,秦王不悦,表明安陵危在旦夕。这部分是情节的开端。

  第H部分(第2、3段)具体叙写唐推出使泰国,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部分分为两层: 第~层(第2段)唐唯义正辞严地驳斥秦王所谓不同意“易安陵”就是“逆寡人”“轻寡人”的谬论,并表示鲜明的态度‘“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是情节的发展。

  第二层(第3段)唐雎以“布衣之怒”与秦王“天子之怒”针锋相对,并效法‘三子”,挺剑而起。这是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通过侧面描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及他所明白的道理,反衬患难出使胜利,点明了主题。这部分是情节的结局。

  (解说:这部分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总体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了解唐雎的性格特征,明确文章的中心。)

  2重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文的重点是人物对话描写,主要表现在秦王与唐雎的两处对白。

  (2)难点分析。本文的难点是理解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分析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本文的对话描写巧妙地取得了一箭三雕的艺术效果。

  其一,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表现在第三段。文章一开始,秦王在灭亡韩、魏之后,提出要“易安陵”,安陵君却“愿终守之”,而“秦王不说”,这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表明安陵危在旦夕,这正是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段对话描写,不如说这是一段巧妙的环境描写。

  其二,全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三处对白,传神而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先看第一处,秦王与安凌君的对白,秦王要吞并安陵,却以诱惑的手段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当安陵君识破其阴谋之后,义正辞严地指出“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时“秦王不说”。由此可看出:秦王的狡诈与专横和安陵君不亢不卑的性格。再看第二处,秦王与唐雎的对白,秦王气势汹汹地指责安陵君不同意易地,就是“逆寡人”“轻寡人”的行为,唐雎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受地予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由此可看出:秦王蛮不讲理,以势压人的丑恶嘴脸和唐维坚持正义、维护尊严、忠于君主的形象。第三处仍是秦王与唐雎的对白,当秦王怫然大怒时,企图以“天子之怒”的淫威来征服唐雄,而唐雎毫不示弱,以“布衣之怒”拼死一搏,这样,把秦王的骄横狂妄、不可一世的性格与唐雎激越慷慨、不畏强暴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三,通过人物对话描写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故事开端秦王以希望的语气提出“安陵君其许寡人”,当对方不同意时,秦王便指责一安陵君不听寡人”“逆寡人”“轻寡人”,这时矛盾更加激化,更加深了安陵的危机。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乃至发展到唐雎以‘布衣之怒”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挥剑而起”,使矛盾发展到白热化的程度。

  (解说:抓重点、破难点是阅读教学的关键,使学生不仅懂得本文的学习重.发是对话描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人物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及其作用,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表现手法。

  (l)选材上洋略得当、重点突出。

  本文重点洋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突出了主人公,并通过其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中心。

  (2)结构上情节完整、自然而紧凑。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从唐维来看,先写唐雎出使的缘由,接着写针锋相对的舌战,再写挺剑而起,最后写出使胜利,这样层层紧扣,突出了中心;从秦王来看,他以不可一世(诱惑、恫吓、佛然怒)开始,却以失败(色挠,长跪而谢)而告终。

  (3)描写方式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一方面正面描写了唐雎义正辞严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还写了他不畏暴君,效法“三子”,挺剑而起的英勇壮举。另一方面还通过对秦王的描写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解说:教学中,抓住本文表现手法上的几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自该思考 1.做课后练习三。

  2.下面的短文《唐雎说信陵君》出自《战国策》,请将此文与《唐雎不辱使命》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两文的异同点。

  唐雎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效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①;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效迎,卒然见赵王②,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③。

  注释:①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

  ②卒然:同“猝”,突然。

  ③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正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

  (解说;第1题根据单元诵读要求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2题以比较阅读的形式进行延伸思考,区别其异同,换个角度去分析课文。这两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既要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使学生全面、准确、深入、拓展、创新地发展。)参考答案 1.(l)也:疑问语气“呢”;(2)与:反问语气“吗”;(3)哉:反问语气“呢”;(4)乎:疑问语气“吗”;(5)矣:陈述语气“了”;(6)尔:限止语气,同“耳”’‘罢了”;(7)矣:陈述语气“了”。2(1)相同点:文体上都是记叙文;内容上都是写唐雎的事;形式上都运用了人物对话描写;语言上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2)不同点:主要是两篇文章表达的中心不同。课文主要写唐雎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主义精神,而本文主要写唐雎忠告信陵君:切忌以恩人自居。话虽不多,却发人深省。表现了唐雎的为人处世之道。

《唐雎不辱使命》 篇14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涪陵十六中蒋福贵  

  全文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复述、翻译、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  

  3.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气,体味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重点文言词句的准确理解。  

  3.外交辞令中委婉含蓄,隐藏着的“潜台词”的准确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时重点:1.熟悉课文、能自由诵。2.理解课文大意,勾划出重点词句。

  一、激趣导入:

  中国历史上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说法。战国最后十多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消灭了各诸侯国。公元前3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被消灭之后,一度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以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许诺给楚六百里地,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楚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与赵文王交换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  

  二、课文朗读。

  1.教师范读,正音。  

  2.重点字的正音。  

  (1)唐睢不rǔ ____使命      (2)秦王fú ___然怒     (3)免冠徒x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   (5)休jìn ____降于天  (6)天下gǎo ___素  

  (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       

  3.容易出错的字。  

  雎(  )  怫(  )  跣(  )   抢 (  )  

  傀(  )  缟(  )  挠(  )  

  4.学生试读、齐读,自由朗读,读出味道,喜爱上本文。  

  三、作品、背景。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

  关于唐雎:

  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  

  四、课文大意。  

  1.根据注释或《教材全解》弄清课文文意。  

  2.复述课文。  

  3.自学效果检测。完成课后作业2、3题及《教材全解》中的体验中考一题。  

  第二课时

  本课时重点:  

  1.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落实。  

  2.  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3.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4.  理解性背诵。  

  教学过程

  一、昨天知识抽查导入新课。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   (说——悦,高兴)

  故不错意也  (错——措,放置,安放)

  仓鹰击于殿上 (仓——苍,青色)  

  2.找出文中古今异义字。  

  虽然,受地于先王     

  否,非若是也         

  长跪而谢之曰     

  3.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4.一词多义  

  徒┍ 免冠徒跣   (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 徒以有先生也 (仅仅,只)

  惠┍ 大王加惠  (恩惠)

  ┕ 汝之不惠  (聪明)  

  5.重点词语解释抽查。  

  1、辱使命: 辱没、辜负        2、易安陵: 交换

  3、其许寡人: 答应            4、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5、甚善: 好                6、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这样

  7、弗敢易: 不;交换        8、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9、故不错意也:所以;错通“措”  10、请广于君: 扩充

  11、逆寡人者:违背           12、轻寡人与:轻视

  13、非若是也: 像;这样      14、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     16、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    18、布衣: 平民

  19、免冠徒跣: 摘掉帽子,光着脚      20、以头抢地耳: 撞;罢了

  21、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22、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23、仓鹰 :通“苍”                24、休祲: 吉凶的征兆

  25、若士必怒 :如果                26、缟素: 穿丧服

  27、色挠:变了脸色;挠,            28、屈服: 谢之 道歉

  29、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30、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二、理解性背诵、默写。括号内为老师的要求。

  1、课文中哪一句话表现出秦王盛气凌人,又分明是一个骗局?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安陵君是如何巧妙回答秦王的?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课文是怎样写唐雎要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呢?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4、文中哪一句话既是秦王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更是作者借秦王之口对唐雎所作的赞扬?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易:交换。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虽然:既便如此。  

  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徒:只。  

  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秦国。

  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晨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三、作业,根据本文内容,自己出12分的文言文阅读题,明天同学交换做。  

  第三课时

  本课时重点:

  1.  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  

  2.  作者写作思路。  

  3.  写作特色。  

  4.  文章内容深研。  

  5.  体会外交辞令中的语言技巧。  

  教学过程  

  一、课文脉络分析。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本文记叙唐雎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出使秦国,与凶暴的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使命的经过。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因为安陵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附庸小国。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他一面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脸孔,指责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一面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对此则洞若观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对此,唐雎也毫不示弱,立即接过话题,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自然而然地引出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并表示自己要效法他们,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说罢,立即付诸行动,“挺剑而起”。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  

  (二)、(板书)  

  秦王:使人谓——不悦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临危出使__沉着应对    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二、人物性格分析。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人物性格分析。  

  秦王: 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唐雎: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  

  三、课文深研。

  (一)、释疑探究。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  

  5、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  

  *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  

  6、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  

  *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7、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8、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  

  9、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10、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11、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四、体会外交辞令中的语言技巧。  

  (一)、体会下列句子中的弦外之音。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二)、结论: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五、拓展思考。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示例:(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4、当今中国在世界之林仍算不上强国,我们在外交上又应当怎样做呢?  

  六、作业。

  略  

《唐雎不辱使命》 篇1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主要内容。(重点)

  2、把握说话人的语气,分析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重点)

  3、了解中国历史上像唐雎这样“威武不能屈”的正义之士有哪些,学习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格。(难点)

  教学准备:

  1、无句逗课文素材(同桌两人一份)

  2、课文插图(两张)

  3、小黑板(上面写有“考一考”和“写一写”的题目)

  4、背景音乐(琵琶曲《十面埋伏》)

  5、《中华成语千句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老师发给同学们的,是这一篇课文的无句逗素材,请同桌两人共看一份,不要翻看课本先明句逗(也就是断句),两分钟后,我们再分组分段朗读,看谁的文言语感最好。

  学生分组分段朗读,教师指出每组明句逗时的主要问题所在。

  同学们翻开课本,将课文齐读一遍,请注意刚才读错的地方,并做标记。

  二、考一考

  现在老师来考考同学们字词基础掌握的情况,小黑板上有四道题,是有关本课词句翻译的重点,请同学们作答。

  同学们要明白,对于学习文言文来说,积累基础字词句至关重要。

  1、一词多义: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3)徒以有先生也

  (4)以君为长者

  2、古今异义词:虽然、跪

  (1)虽然,受地于先王

  (2)长跪而谢之

  3、词性活用:流

  流血五步(动词的使动用法)

  4、句子:受地于先王。(倒装句)

  三、说一说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黑板上的关键词,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看谁说得最有逻辑。

  易

  安陵·五百里地

  不易

  不辱使命

  安陵君·唐雎·秦王

  我们也来说一说,这两幅插图分别画的是课文里哪一部分的内容?

  画得好吗?(有没有把人物的情态画了出来,能不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四、评一评

  结合插图,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请你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并说说你的依据是什么?看谁评得最中肯。

  你可以用以下的句式来回答:

  从文中的某个句子(或某个词)可以看出,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学生作答,教师根据文中人物进行归类板书。

  同学们找到的词句很精准,评价也很到位。其实,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衬托)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现在,老师根据人物的特点,模仿千句文的句式,出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同学们来对一对。

  上联:唐雎义士,正义凛然,不辱使命。

  (下联:秦王暴君,前倨后恭,尽扫君威。)

  学生自由作答,对得上即可。

  其实,中国历史上,像唐雎一样威武不能屈的“士”有很多,谁知道?

  对了,使楚的晏子,完璧归赵的蔺相如,舌战群儒的诸葛亮,(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其实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精神品格,比如,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真正勇敢、有智慧的青少年。

  五、演一演

  现在,展示你们智慧与勇敢的时刻到了,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旁白、安陵君、唐雎、秦王)合作朗读课文。请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如果能结合表情或动作,那就更好了。看谁读得最有感觉。

  (配乐,琵琶曲《十面埋伏》。)

  1、四人小组先自由读。

  2、请几个小组来读,评选小组内的“最佳诵读者”。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评选上的理由。

  3、请“最佳诵读者”们组合起来再来PK。

  六、写一写(作业)

  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运用对比(衬托)和对话写一次冲突,可以写你与朋友或家人之间的矛盾(里面可以写入第三个人从中调和),也可以是你虚构的故事。

  板书设计:

  易

  安陵·五十里地

  不易

  不辱使命

  安陵君·唐雎·秦王

  有礼有节·从容镇定·蛮横狡诈

  知人善任·正义凛然·盛气凌人

  有勇有谋·外强中干

《唐雎不辱使命》 篇16

  22、唐雎不辱使命

  陶运先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读一读写一写本文的字词;

  能力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疏通文意。

  重点难点: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由电影《我的一九—九》中著名外交家顾维均的故事?引出他“不辱使命”,然后,列举众多“不辱使命”的外交者,如硕相如、鲁仲连、周恩来等,以引出唐雎和课题。   

  二、简介作者,释题

  1.《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2.辱:辱没。

  三、教师范读课文

  解决以下字音:

  唐雎    怫然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休寝    缟素    色挠

  四、整体感知:

  1.你是如何评价唐雎的?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五、研读赏析:

  1.听录音带,学生跟读第一段。

  2.采用老师讲述为主的方法,疏通以下字词。

  安陵君其许寡人   

  大王加惠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秦王不说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②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③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④请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4.学生齐读第一段。

  六、学习课文第二段

  1.男生齐读第二段。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段,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句: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请广于君

  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

  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3.讨论以下问题:

  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④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卜课时内容,引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女生齐读课文。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三段。

  3.师生互相提问,弄懂重点词句的意义。

  秦王佛然怒

  大王能尝闻布衣之怒乎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怀怒未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4.指名口译全段,教师予以订正和评价。

  5.思考以下问题:

  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②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③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④“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⑤讨论:唐雎说,怀怒未发,休棱降于天,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呢?

  6.学生齐读第三段。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散读第四段,然后迅速笔译第四段。教师巡堂,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3。思考讨论: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明确: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说明了他的外强中奸、色厉内荏的内心世界。

  4.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明确: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四、学生齐读课文,思考

  1.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苍鹰击于殿上。

  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2.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布置作业 

相关专题

推荐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