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教案(精选16篇)高一政治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经济生活》教案(精选16篇)

《经济生活》教案 篇1

  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第五课)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

  学习要求

  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

  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案例;

  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

  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1、  了解企业的含义。

  2、  了解公司的含义与设立。

  3、  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  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

  5、  了解公司制的优点。

  6、  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7、  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原因与意义。

  8、  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

  9、  了解我国就业的问题。

  10、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1、              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 公司的类型:

  ①企业是以    为目的而从事             ,向社会             的经济组织。 

  ②公司是     设立的,全部资本由     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以营利为目的的          。 

  ③公司的分类:除国有独资公司外,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分为             和           。

  ④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包括:

  a.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b.         :总经理   c.         :监事会  

  2、公司制: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制具有           、            和           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3、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       。

  公司经营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三个决定因素:①               

  ②                          ③                       。其他因素:转变增长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兼并与破产,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素质等。

  4、公司经营不善——企业的兼并和破产

  兼并的意义: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      ,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                ,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         ,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先进技术的开发,扩大市场的占有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更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破产的意义:有利于强化企业的           ,促进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            和产业结构的          。

  5、劳动和就业:

  (1)为什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就业?

  a.我国就业的形势严峻:                                                     。

  b.就业的意义:                                                             。

  (2)就业的途径:一靠党和国家。二靠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转变旧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即树立         观、树立         观、树立         观、树立             观。

  (3)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一、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宣传,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第二、          要自觉增强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          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的手段、法定的程序维护合法权益,切勿违法。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课前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企业时经营实体,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据此回答1~2题。

  1、企业是经营实体,意味着(   )

  a.独立的从事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主要活动

  b.会减轻负担,企业不宜从事生产经营以外的事情

  c.企业是非营利性机构

  d.企业是惟一的市场主体

  2、企业必须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这表明(  )

  a.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b.企业是营利性机构

  c.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d.提高社会效益是企业生产的惟一目的

  公司制是现在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我国当前正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于公司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企业形式中的一种

  b.它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社会团体

  c.它是从事生产、流通或其他服务性活动的经济组织

  d.非公有制经济一般采用公司制

  4、公司制的核心是(  )

  a.有限责任制度

  b.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

  c.股份多元化结构

  d.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5、推进管理之所以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 )

  a.有效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的效能

  b.大面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

  c.增加职工福利收入,有效地调动生产积极性

  d.大幅度提高商品出厂价格,增强盈利

  “非典”时期,一瓶熏醋卖到上百元;艾香薰由2元一包涨到18元。这家公司销售能“杀死sars超级病毒”的消毒剂,另一家公司就销售能“抵抗非典型性肺炎”的药丸。据此回答6~7题。

  6、上述材料中商家的行为(  )

  a.是正当竞争的行为,能为经营者带来良好效益

  b.是正当竞争的行为,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是不正当竞这,属于欺诈性行为

  d.是不正当竞争,但能增加社会财富

  7、上述材料警示我们(  )

  a.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

  b.广告宣传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企业经营者必须注重诚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8、下列关于劳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劳动是人类一切财富生产的决定性力量  ②劳动创造文明创造富足  ③劳动促进人的发展  ④劳动推动历史前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目前,职工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9~10题。

  9、出现下岗分流,是      的结果。(  )

  ①技术进步  ②经济结构调整  ③企业改革深化  ④第三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搞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也是(  )

  ①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关键内容  ②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做好的配套工作  ④当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方针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党的xx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

  ①表明我国一切工作必须围绕扩大就业来展开  ②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③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④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目前,我国有些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侵犯了农民工的:(   )

  a、取得劳动报酬权              b、索取赔偿权

  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权          d、公平交易权

  13、为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必须:(   )

  ①尽快制定《劳动法》,使农民工的权利有法律保障   ②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③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④劳动者要提高竞争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a、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b、只有先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

  c、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

  d、只有保障劳动者的权利,才能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15、对于长期亏损,扭亏无望,不能到期偿还债务的国有企业,有的依法破产,有的停产整顿、改组,有的采取联合、兼并、股份制等形式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a、规范国有企业,实现优胜劣汰

  b、优化资源配置,搞活国有企业

  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非国有经济

  d、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资分配

  二、主观题:

  1、山东作出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重大决策以来,累计推出名牌产品301个。他们把

  名牌分为三个层次:轻骑等5个品牌为上东省培植国际知名品牌,小鸭等65个产品为争创全国名牌产品,考格尔等231个名牌产品为山东地方名牌产地。山东名牌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1)你认为山东省做出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如果你将来成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

  2、党的xx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决策,要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3、国家发改委公布的《XX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认为,XX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XX年就业形势趋向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第5课 参考答案

  abdda   cdddd   cabcb

  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经济实力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优胜劣汰,谁的产品好,谁的名牌多,谁就有竞争力,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发展需要名牌,民族振兴需要名牌,国民消费也需要名牌,国际竞争更需要名牌。因此山东省做出了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决策。

  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创造名牌,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创造出新的知名品牌,促进企业的发展。

  2、(1)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实现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

  (2)平等就业是劳动者的权利。国家重视劳动者的就业,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就业权利,保障和落实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

  3.(1)就业困难的原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经济结构特征,劳动生产率提高等。

  (2)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中小型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也要加强自身观念的转变,提高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经济生活》教案 篇2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

  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它的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

  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

  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

  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

  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

  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由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

  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包括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

  1.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提示:变动是时间维度,差异是空间维度;要知道间接因素是如何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

  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需求扩大对价格的影响;需求缩小对价格的影响;供给扩大对价格的影响;供给缩小对价格的影响;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5.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点)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购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提示:需求法则是针对同一时间而言的,必须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

  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

  2.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源于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

  3.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含义、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4.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

  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们的评价(提示:如何区分从众与攀比);

  2.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示:它与提倡贷款消费矛盾吗?);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示:与鼓励消费矛盾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包括两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

  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

  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准确表述);

  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作用;

  6.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7.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包括两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

  1.公司的特点;

  2.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3.公司的组织机构;

  4.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公司制为方向;

  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

  6.企业兼并与破产。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的知识要点有:

  1.劳动的意义;

  2.就业的作用;

  3.我国的就业问题;

  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

  5.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

  6.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

  7.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包括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点有:

  1.储蓄存款的含义;

  2.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延伸:究竟什么是商业银行;我国的信用社);

  3.利息的含义及计算;

  4.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区别;

  5.商业银行的含义及其主要业务。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的知识要点有:

  1.股票的含义、特点及股东的主要权利;

  2.股票投资收入的来源及特点;

  3.国债、金融债券及企业债券的特点(延伸:从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总结储蓄、股票及债券的特征);

  4.保险的含义及保险业务的种类(提示:严格说来保险不是投资)。

  5.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包括: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第九课:征税和纳税;以及综合探究——讲求效率,维护公平。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两个框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

  1.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延伸: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也是按要素分配。提示:不要对按要素分配作进一步的分类,如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 的知识要点有:

  1.效率的含义、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

  2.公平的含义及社会主义为什么要重视收入公平分配;

  3.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及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5.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包括两个框“财政收入和支出”及“财政的巨大作用”。

  第一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知识要点有:

  1.财政收入的种类

  2.影响财政收入高低的因素;

  3.财政支出的种类;

  4.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

  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 的知识要点有:

  1.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表现: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的表现:财政是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具有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再分配作用;

  3、财政政策如何正确运用:经济不景气时如何运用;经济过热时又如何运用。

  第九课“征税和纳税”,包括两框:“税收及其种类”及“依法纳税”。

  第一框“税收及其种类”的知识要点有:

  1.税收的含义及特征;

  2.增值税的内容、优点(提示:不要求掌握计算);

  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点、作用。(800到1600元)

  第二框“依法纳税” 的知识要点有:

  1.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表现及其处罚。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包括: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以及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两个框“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

  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延伸:经济学的定义——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

  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提示:强调价格、供求两个机制);

  3.市场调节的两大优点(提示:不要忽视它,不能把它与2混淆);

  4.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市场规则、社会信用制度。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示:究竟什么是公共物品。)。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知识要点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提示:多挖掘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包括两个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

  1.总体小康的微观和宏观表现;

  2.总体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3.为什么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第二框题“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的知识要点有:

  1.为什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延伸:国内生产总值的准确计算;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什么意思:经济增长是指产量或生产能力的扩大;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发生的结构性、体制性变化);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主旨;

  4.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包括两个框题:“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提示:比较优势要学会计算);

  3.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的知识要点有:

  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4.对外开放是长期基本国策;

  5.对外开放在当前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要性及战略措施;

  7.“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内容;

  8.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经济生活》教案 篇3

  一、考点梳理: 

  考点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1)资源配置有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考点2: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场调节的作用 

  市场调节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 一方面,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会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调节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考点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国家应该健全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等以规范市场行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考点4: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也叫“根本标志”)。 

  第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第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考点5: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宏观调控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其中促进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首要目标不同于主要目标),四个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一,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第二,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 

  第三,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调整经济活动。 

  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 

  考点6: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本世纪头二十年,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  

  考点7: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考点8: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9:说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考点10: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含义: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考点11:了解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考点12: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略) 

  消极影响(略) 

  如何应对(略) 

  考点1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作用 

  (1)原则: 

  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2)作用: 

  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考点14:理解“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二、易错易混知识点 

  (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1.继三鹿事件后,大连韩伟集团生产的“佳之选新鲜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上述问题的出现,体现了市场调节的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竞争性  

  2.农民跟风种地未能取得预期收益,体现了市场调节的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竞争性  

  XX年6月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造成蔬菜等副食品生产供应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国家发改委要求,对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变相抬价等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严厉制裁。据此回答第3—4题。 

  3、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主要反映了(    )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4、以次充好、变相抬价等行为的存在说明(    ) 

  a、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 

  b、市场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是不可克服的 

  c、必须建立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d、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回答5-6。 

  5."羊群效应"反映了单纯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竞争性 

  6."羊群效应"会导致(  ) 

  a.市场调节失灵               b.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   

  c.市场活动一切向钱看                 d.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7.材料一:河北三鹿集团生产的著名品牌"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三聚氰胺,酿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随后的市场专项检查显示,有多家企业产品也检出了三聚胺。使消费者对国内众多知名品牌奶制品产生了质疑,使国内奶制品整个行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也在国外造成了负面影响。 

  材料二:“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不啻是一块试金石,它把个别领导干部无视民生的生态和一些主管部门的不作为暴露一览无余,不仅引发食品安全的一场地震,更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因为对此次事件负有领导责任,未及时上报,处置不力,监管缺失,依据有关规定,免去石家庄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职务,接受李长江同志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的请求。中央如此铁腕整肃官场而掀起的行政“问责风暴”,其力度前所少有。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三鹿奶粉事件"对企业经营者的警示。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你谈谈行政 “问责风暴”的政治意义何在? 

  ①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只有质量合格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否则,企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②要诚实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2分)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③要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④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⑤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履行社会责任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市场竞争取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任意三点得6分) 

  (2)“问责风暴”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树立政府权威;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8.材料一: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经过了XX年于 8月1日 起施行,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走向完善过程中迈出的重要步伐。 

  材料二: XX年9月12日 ,各地媒体乃至氰央视、港、澳媒体已经开始披露59名婴儿因食用某奶粉患上泌尿结合,并有1名婴儿死亡的重大消息。12日,新华社发出消息,导致这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为,受害儿童食用了含有三聚氰氨的三鹿奶粉。 

  (1)运用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反垄断法》出台的重要作用。 

  (2)“三鹿奶粉”事件中,政府应该承担哪些方面的责任?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有什么启示? 

  (1).《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企业努力提高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符合下列哲学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之所以要通过并实施反垄断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要求;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部法律的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等。 

  (2).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政府的责任:没有做到依法行政;没有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等。对于企业的启示是: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保证自己的活动合法,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要树立诚实守信.遵守市场道德,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3分) 

  (二)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1.(全国卷ⅰ24)中共xx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力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通知》要求,凡在今年年底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煤矿企业,所在地区人民政府一律责令其停产整顿。回答2~3题。 

  2.不参加工伤保险的煤矿将被停产整顿,这是国家运用    进行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3.国家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属于运用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是 

  a.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b.个人工薪所得实行比例税率 

  c.扩大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d.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面对当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国家最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有 

  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②增发国债增加支出   

  ③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放松银行信贷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让我们围绕“扩大内需与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探究。 

  情境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 

  (1)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工作? 

  答案:(1)①我国是人们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③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④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情境二: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于1998年宣布实施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针对投资过热等问题,于XX年转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背景下,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XX年提出实行积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请你谈谈我国政府调整财政政策蕴涵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真理是具体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财政政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财政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 

  ④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经济运行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财政政策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3)【变化题】请说明实施上述财政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答案:(3)【变化题】①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实施恰当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情境三:去年11月1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国家指出,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下大气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4)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4)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四)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波及世界。受此影响,亚太地区与欧洲的股票市价普遍下跌,原油期货等高风险投资产品遭到大举抛售。 

  (1)请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对上述现象加以点评。 

  材料二:江苏省政府针对当前国内外金融形势,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审时度势,立即启动3000亿元财政支出,力求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如图所示: 

  (2)请结合图表,说一说江苏省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对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作用? 

  答案:(1)①材料一中现象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②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加剧了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风险。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①图表反映江苏省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积极的财政政策)。②这种财政政策通过关注民生,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拉动经济增长。③这种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这种财政政策,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替代:又好又快发展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若考生只机械地答出财政三个作用,不结合图表作恰当说明,只给一半分数。) 

  三、典型题例 

  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全球新一轮降息行动正在展开。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疲态渐现,国内市场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经济减速风险日益增大。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国内市场巨大,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市场流动性也比较充裕,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较大潜力。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海外投资产品有一定损失,但从金融机构整体盈利状况来看,损失占比很小,风险可控,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整体造成太大影响。人民银行将密切关注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及带来的影响,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危机,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0分) 

  答: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分)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暂免征收利息税,有利于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改变政府与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努力,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分)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结构优化,促进总量平衡,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①“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全球新一轮降息行动正在展开。”体现了因果联系。②“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疲态渐现,国内市场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经济减速风险日益增大。我国国内市场巨大,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市场流动性也比较充裕,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较大潜力。”体现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结构,不断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中国经济就有着持续增长的较大潜力。”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想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内因,又要重视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国内金融机构持有的海外投资产品有一定损失,但从金融机构整体盈利状况来看,损失占比很小,风险可控,不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整体造成太大影响。”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不能忽视支流。⑤“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体现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事物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 

  四、热点分析 

  材料一 XX年9月的纽约华尔街,人们惶恐不安。从美国房贷两巨头——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再到美林、aig、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投资银行被收购、政府接管或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这场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引发了“金融海啸”,波及世界。 

  材料二 在美国金融业和经济依然风雨飘摇之际,欧洲银行业局势的陡然恶化,再度沉重打击了投资人信心。受此影响,股票、原油期货等高风险资产遭到大举抛售, 10月6日 亚太和欧洲股市跌幅普遍超过4%,股指刷新多年来低点;国际油价昨天盘中跌破90美元,创八个月低点;欧元汇价也大幅下挫,欧元对美元跌至13个月低点,对日元则创下七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材料三 XX年  9月24日 ,国务院总理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温总理说,中美经济关系日趋紧密,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保持美国经济金融稳定,对美国有利,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中方愿与美方加强协调与配合,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理论分析 

  经济角度 

  1、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技术,不可能生产本国所需要的一切产品,不可能只限于消费本国所生产的产品。各国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 

  2、我国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3、加强与美国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哲学角度 

  联系的观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具体的。它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经济影响全球化表明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国只有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要求我们首先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外因,坚持两者相结合的观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风险,因而世界各国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处于有利地位。 

  政治角度 

  1、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其中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的对外职能。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经济生活》教案 篇4

  《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 教学案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1市场配置资源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②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③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 市场经济的含义

  2.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2.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①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②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③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学法点津

  内引外联,全方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抓住重点,充分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然性: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3.市场经济的含义: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即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作用或意义):

  (1)

  (合理配置资源)

  (2)

  (有效利用资源)

  (二)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必要性):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⑴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a.市场规则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b.市场规则的要求:

  c.市场交易原则:

  d.市场交易中的禁止行为:

  e.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的关系: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规则的体现。

  ⑵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制度。

  (1)

  (2)

  (3)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行业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

  2.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缺陷:

  (1)自发性—-利益驱使:

  (2)盲目性—-信息判断;   

  (3)滞后性—时间差:

  (4)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导致的后果:

  (一)市场调节

  1.课本78页【活动探究】①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

  ②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这些资源?试对这些方式作出利弊比较。

  (二)市场秩序

  1.课本79页【活动探究】

  (1)在市场竞争中,谁是运动员?谁是裁判员?如果有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会导致什么后果?

  (2)如果没有“游戏规则”,对市场经济运行会带来哪些影响?

  (3)试剖析几种不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现象。

  2.课本80页【专家点评】

  3.课本80页【活动探究】(1)在上述情形下,参与市场交易会有什么风险?

  (2)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这些风险?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课本81页【活动探究】

  (1)甜苹果变成“伤心果”,反映出市场调节具有哪些缺陷?

  (2)强制、弹药及麻醉品能通过市场来调节吗 ?为什么?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在这里“看不见的手”发挥

  作用的机制是(  )

  a.政府调控机制          b.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

  c.市场准入机制              d.利益分配机制

  2.市场调节的优点是(  )

  ①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保证高效益

  ③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

  ④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  )

  ①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

  ②像“看不见的手”,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和经营

  ③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④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⑤要求生产者必须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和经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曾经在我国工业领域出现的严重趋同的现象在农业领域也逐渐“升温”:听说某地种辣椒赚钱,许多地方就一哄而上;看到某地种草能致富,就有人指挥农民把庄稼砍了,种上草……大量重复的农产品就像同类工业品一样,产品效益大幅降低。这说明( )

  ①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②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必须削弱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④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完全制止重复建设

  a.②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而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包括(  )

  ①市场准入规则 ②市场交易规则 ③市场竞争规则 ④市场消费规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偷逃骗税、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b.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c.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d.有了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秩序就一定规范

  二.问答题

  目前,药品市场混乱,假药事件不断,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1)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表明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缺陷?

  (2)为杜绝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后反思】

  答案:

  一.选择题

  bdcbbd

  二.简答题

  (1)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①经济活动参与者缺乏诚信观念且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企业经营管理不到位;

  ②表明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

  (2)合理化建议:①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运用必要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经济生活》教案 篇5

  《经济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 经营                                 (五)政府出击,稳定股市背景材料:材料一:    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a股自XX年190月份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位以来,就一直处于急跌之中,XX年9月曾创下1936点的新记录低位。材料二:    从XX年9月19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调整为单边征税,税率有3%下调至1%。《经济生活》分析角度:

  1、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出资凭证。购买股票,鼓动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还可以得到因为股票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收益。

  2、股票的价格是变动的,投资股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公司的经营业绩、国家的宏观政策、公众心理等。

  3、股票是企业筹资的方式,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一种能够带来收益的金融资产。居民投资要具体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性和收益性,分散风险,进行组合投资。五、单元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行为,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XX年8月17日中国证监会昨日发布《关于修改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有限责任公司与上市公司的主要区别是(     )

  a、是否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           b、是否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

  c、是否独立地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d、是

  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募股集资

  2、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在于(    )

  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关系不同

  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        d、股票的收益总是大于债券

  3、在我国城市和农村还存在大量的小商贩,这些小商贩的存在对于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生活有重要作用。小商贩在我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 

  c、小商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小商贩是一种非公有制经济

  4、红豆集团成立至今已吸纳了2万名员工,人均年收入达1XX元,XX年安置劳动力占企业所在地的六分之一,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近一半。这表明(     )

  a、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营经济在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税收上发挥重要作用

  c、红豆集团在当地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体现了控制力

  d、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要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必须做到(     )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体作用

  c、国有经济在所有的行业中占支配地位       d、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质量和竞争力

  6、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却后继无人,热门高级技师有时万元月薪都聘不到,这启示我们要树立这样的就业观(    )

  ①自主择业观    ②竞争就业观       ③职业平等观         ④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一部体现民权的法律——《物权法》于XX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物权法规定“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表明(     )

  ①各市场主体的物权具有平等性                     ②任何市场主体的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③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各市场主体的合法的物权有了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8、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从XX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对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正确的看法是  (    )

  ①政府的行为是违背市场规律的       ②政府在使用宏观调控手段

  ③政府利用价格引导消费和保护环境   ④政府的决策是科学合理的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XX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员工不适合在本单位工作,应在试用期内向员工提出,并在法定期限内通过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未签劳动合同而用工,用人单位应负相关责任。这表明(    )

  ①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             ②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④《劳动合同法》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XX年9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公告,鉴于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现决定撤销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乳粉、灭菌奶免检产品资格和名牌产品称号。回答10—11题。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10、国家质检总局取消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的名牌称号是在运用(     )a、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b、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c、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d、政治手段进行宏观调控11、“三鹿“奶粉事件启示我们(     )①要根据市场情况调节生产规模,不能盲目求大   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形成竞争优势   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④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a、①③④        b、 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XX年9月1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回答第12—13题。12、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个体经济的主要部分,发展个体经济,有利于(     )①合理利用资源   ②促进商品流通   ③拓宽就业渠道   ④扩大商品出口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取消“两费”是我国繁荣富强的体现,是取消土地税后改革开放又一重大成果,这(   )①有利于降低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成本   ②有利于降低物价   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④有利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4、党的xx大强调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党和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因为(    )a、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靠政府安排b、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消灭失业,维护社会稳定15、为了实现就业与再就业的目标,党和政府必须(     )①把加快发展经济作为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  ②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③重视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   ④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的平等观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三年前,小王在股市低迷时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一直持有到XX年3月才卖出。该股票为他带来了7万元的收益。这一收益的来源是(     )①上市公司的利润    ②商业银行的利息    ③证券公司的利润    ④股票的买卖差价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①④  XX年9月18日,总理签署第535号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回答17-18题。17.某地采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即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工资分配形式、支付办法和工资标准等进行平等协商,在此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该制度(    )①提高了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②扩大了劳动者权利③保护了劳动者获得合法报酬的权利    ④体现了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意志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可以使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因为劳动合同制度的建立使(    )①用人单位真正行使了劳动用人自主权,灵活地调整职工的数量和结构②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情况和市场变化,对职工可以随时辞退和解雇③劳动者为了在择业竞争中获胜,必然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④劳动者有了择业自主权,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与自身条件选择用人单位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XX年的汽车市场竞争仍然激烈,其中降价是重要的手段之一。2月28日,海马汽车宣布对福美来全系车型进行降价,最大降幅达8000元。《市场晚报》据此载文指出,降价绝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则是企业的一场“内部革命”。回答19-20题。19.“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表明了(    )a.市场占有率是由价格的高低决定的    b.产品价格可以影响市场需求c.价格变动与产品的生产供应密切相关  d.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增加20.材料中的“内部革命”主要应包括(    )①增加产品的价值量                      ②增加科技含量,降低成本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XX年11月6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农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并将持有农行50%的股份,与财政部并列成为农行第一大股东。财务重组、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是此前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路径,农行也不例外。回答21-22题。21.改制后的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a.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b.具有明显的混合所有制性质,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c.是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唯一途径和方式    d.有利于将国有资本逐步私有化22.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将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b.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c.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d.居民的一种投资行为

  23.XX年全球股市大跌,多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措施。股市大跌使得绝大部分怀着股市淘金愿望的股民尝到了深套的滋味。这说明(    )

  ①股票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②投资者必须理性投资

  ③购买股票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财富      ④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评价的重要内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   )

  a.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     b.关系到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的发挥c.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d.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25.右图是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a点到b点运动,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增加产品的市场效用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产品的市场范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6.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XX年10月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10月来第二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落实中央政府灵活审慎经济政策和确保经济增长的体现,这有利于(    )a.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b.增加预期股息

  c.增加股票票面金额                      d.股票价格的上涨  二、多项选择题:

  27.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搞好就业工作,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a、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使社会生产顺利进行   b、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

  c、使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8.近年来,我国每年大约有1500亿美元的加工贸易产品被外商“贴牌”后销售,其销售额约3万亿美元。这一事实说明                                          (    )

  a.我国必须以自主创新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b.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放弃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d.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也就失去了大量的利润29.《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于XX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有利于a、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b、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c、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30.农民工是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障。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                                   (    )

  a.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

  c.完全运用市场经济原则                d.对农民进行职业素质培训 31.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XX年9月27日发布通知明确要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这一举措:a、是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表现            b、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c、有利于抑制房价上涨,刺激投资需求    d、有利于抑制投机性行为,防范金融风险32.XX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同时,将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此举有利于 a.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刺激私家车消费向经济适用车型转变  b.企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增加企业生产成本c.国家贯彻落实公平税负的目的,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d.鼓励消费者节能降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3.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下列措施有利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是                         a.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度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b.国家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c.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70年不变d.减少国家对中小企业进行直接投资10.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有经济学家形容中小企业须渡过一个“寒冬”。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中小企业“过冬”的是 a、政府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帮助中小企业融资b、适度裁员以提高企业经营成本,是企业渡过难关的有效途径c、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主动适应动荡时期的市场需求d、国家由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非选择题35、航天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太空鞋”的问世,走下神坛的数码相机,从航天食品到方便面蔬菜,人造心脏的技术取自航天飞机的燃料泵技术,汽车导航,红外线温度计等。 试用生产和消费的相互关系说明这一现象:

  36、材料一:XX年某省就业增长情况

  全省就业情况  

  城镇就业情况  

  就业人数  

  比上年  

  增加  

  城镇就业  

  人口  

  占全省就业  

  人口的比重  

  新增农村  

  劳动力转移  

  4618.1万人  

  53.4万人  

  2340.2万人  

  50.7%  

  52万人  

  材料二:XX年某省就业分布情况

  就业产业分布情况  

  个体私营单位从业人员  

  及占全省就业人数的比重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1274.6万人  

  1630.2 万人  

  1713.3 万人  

  1218.7万人  

  1373.6万人  

  26.7%  

  29.7%  

  (1)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XX年某省的就业形势。 

  (2)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新的形势下如何扩大就业提出建议。  37.阅读下面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材料1:近两年广东出口型玩具企业发展情况  内容年份有出口记录的企业出口盈利企业出口额千万元以上企业出口额百万美元以下企业企业数量出口额企业数量出口额XX年6374家3582家70家25亿美元1500家2.5亿美元XX年4820家2191家77家29亿美元(升15.6%)1087家2亿美元(降17%)注:①XX年统计的是前三个季度。②作为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广东的玩具销量占全球的50%。但在最近,全球第四大玩具厂东莞合俊倒闭了。材料2:XX年玩具原料价格变动情况         内容时间塑料原料五金类材料劳动工资XX年12月11000元/吨33500元/吨800元/人·月XX年9月15000元/吨40060元/吨850元/人·月 材料3:自去年美国连续大宗召回玩具事件发生后,欧美国家相继提高玩具进口技术标准,如含铅量接近为零。要适应这些要求,我省玩具企业在当前困难的情况下,很难增加投入解决技术难题。材料4: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占了广东玩具出口总量40%的美国市场明显疲软,1—9月广东玩具直接出口美国下降2.5%,经香港出口部分更是下降13.9%。(1)材料1、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2)结合四则材料分析导致材料1现象的原因。(4分)(3)行业人士估计,明年订单会更少,生产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广东玩具要“玩”好,必须“洗牌”。面对“洗牌”,你认为广东的玩具企业应如何发展?(8分)非选择题参考答案35、生产决定消费,它为消费提供对象,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对经济具有促进生产和动力功能,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神七成功发射,可以带动教育投资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消费,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36、答案:(1) 材料一反映了XX年某省就业增长幅度较大,城镇吸收就业状况良好;材料二说明,XX年某省各产业在吸纳劳动者就业上都作出了贡献,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较多,个体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及占全省就业人数及比重不断增加。(6分) 

  (2) 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要依照新的劳动合同法,尊重职工的合法权利;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0分)

  37.(1)材料1反映作为世界最大玩具出口生产基地,广东省玩具业近两年的生产经营面临出口量和利润下降等困境,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3分)

  材料2反映近两年玩具生产的生产要素人格上涨,特别是塑料原料、五金类材料人格上涨较快。(3分)(2)由四则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需求减少、进口国提高玩具的质量标准、玩具生产的原料价格上涨、很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影响,造成了企业出口量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生产经营面临困境。(4分)(3)广东玩具生产经营受到巨大的影响,在“洗牌”过程中:①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实现玩具生产与节约资源相结合,降低成本;把握产业演进规律,实现生产的转型,由制造型向创造型转变,实现产业升级。②依靠科技,提高管理。提高创新能力,创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适应世界市场的要求,并做到行业领先,世界领先,以抵御发达国家质量的苛刻要求。③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需求,可以把企业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地方谋求发展。④广东省政府应该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的形势,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加强对企业的转型扶持力度,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升级。⑤玩具企业也可以开拓新的产品领域,如许多企业开发动画、动漫文化产业,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⑥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面向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大力开拓欧美以外的其它市场。(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回答四个要求可给满分8分)

《经济生活》教案 篇6

  一、考点解读

  考点1:了解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      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      的细胞。

  在我国,     企业、     企业、     企业以及      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      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考点2:了解公司的含义、类型、组织机构

  (1)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      。      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为              和              。

  ①有限责任公司,是由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②股份有限公司,是将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③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

  ④其它企业形式。在我国,除公司外,还存在大量的            和         。

  (3)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和监督机构             。

  考点3: 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       。只有保持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才能发展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         ,为               。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为什么:一个企业,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战略定位不准,就会遭遇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②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什么: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企业取得优势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是什么:企业信誉是                                                            ;企业形象是                                                                 。

  为什么?

  怎么样树立?

  考点4:了解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的原因及意义

  ⑴企业兼并及其作用

  ①企业兼并是指       、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

  ②原因:          

  ③作用:可以扩大         、增强        、实现        ,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       ,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⑵企业破产含义、原因及其作用

  ①企业破产是指                                         的经济现象。

  ②原因:          

  ③作用: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        ,促使企业       ,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社会资源的         和产业结构的          。

  考点5: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1)劳动是                                                  的创造活动.

  (2)劳动创造文明,创造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      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3)为什么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4)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考点6: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⑴                ⑵                ⑶                ⑷               。

  考点7:懂得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哪些(是什么)?

  (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怎样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体系构建

  、

  三、误区点拨

  1.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3.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4.各类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5.就业是民生之本,只能依靠政府解决。

  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7.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权的重要途径。

  四、热点追踪

  宏观把握:公司如何经营发展、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劳动者维权等始终是高考命题重点考查的内容。从考查的题型看,既可以是选择题,也可出主观题。从考查的时政热点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经营困难、我国近几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理解和把握中央方针、措施。会成为XX年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

  微观思考:

  【例题一】材料: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XX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了35.1亿元专项资金。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扶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怎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摆脱目前的困境?

  【例题二】材料一: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有2.7亿人,而技工只有8720万人,高级技工只有1860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6%。专家认为技术工人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而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某地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级模具工,应聘者廖廖无已。

  材料二: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无人问津”,一进招聘不到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

  材料二:XX年4月24日,南京市评选出首批“首席工人”。平传宝是南京金陵石化加氢裂化车间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但其特别之处在于拥有“首席技师”头衔,工资待遇相当于副处级干部。与一般工人相比,他拥有自己的绝活。如他提出的在分内增设瓦斯火嘴,采用油气同烧的方法来减少燃料油的耗量的合理化建议,每年节约油万吨以上,增效90多万元。在金陵石化像平传宝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两名普通工人。他们是江苏省推出“首席工人”制后,首批出炉的首席技术工人。

  (1)你从材料一发现了什么问题?联系材料一,产生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例题一】答:(1)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加税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

  企业自身,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成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要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面向市场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例题二】答:(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级技工紧缺。

  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就业观念上的障碍;二是职业技能上的障碍。

  (2)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构建有利于劳动者成才的环境,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多渠道就业。

  五、典例解析

  选择题

  (1).(09江苏卷9)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09天津卷2)海尔集团在海外争创全球化品牌的同时,在国内抢抓“家电下乡”机遇,实施了“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建立了“销售到村”的营销网、“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家”的服务网。目前,海尔集团“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在全国已占到了43%的市场份额。海尔集团能取得上述业绩主要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c..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d.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3).(江苏卷13)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能形成价格优势   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4).(江苏卷1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这部法律

  ①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③为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

  ④有利于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江苏卷18)江苏省电力公司依靠自主创新首创的“电网安全自动防控系统”,将电网紧急状况处置时间缩短到0.1秒,使江苏电网在XX年初的雪灾中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这说明

  a.采用先进工艺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必要性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       d.科技创新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主观题

  (1)(08广东卷41).(18分)材料1:广东省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单位:亿美元)

  内容 出口 进口

  年份   数额 增幅 数额 增幅

  XX年 3019.5 26.80% 2252.6 18.70%

  XX年 3692.46 22.20% 2648.03 17.50%

  注:从贸易方式看,XX年广东省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1.2%,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8.1%

  材料2:从XX年7月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从初期的1:8.11变化至XX年4月1日的1:7.02,人民币升值幅度达13.4%

  材料3:近年来,某些国家抵制中国制造的产品,除个别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制造”怀有抵触情绪。

  材料4:自XX年7月1日起,国家取消553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商品的出口退税,对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降低出口退税率,导致珠三角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转移或者关闭。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3)如果你被聘为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请根据以上才材料为企业发展提出几条建议。

  (2)(08海南24)材料:我国XX年6月29日通过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XX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XX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

  典例解析答案

  选择题:dacad

  主观题:

  (1)答案要点:

  (1)①材料1反映了广东省XX年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出口仍然大于进口,但进出口增幅均有所下降,且出口比进口的增幅下降得更大。

  ②产生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2)①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商品按美元计算的价格上升,从而削弱其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影响出口。

  ②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又可能会促使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

  (3)作为珠三角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顾问,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由生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转向生产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产品。

  ②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用品牌优势取代廉价劳动力优势。

  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④掌握和利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原则,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

  ⑤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应对国际市场风波的能力,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

  ⑥开发和拓展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

  ⑦如果生存压力太大,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把企业转移到要素成本低的地方谋求发展。

  (2)答案要点:

  (1)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收入,稳定收入水平,使劳动者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以缩小收入差距,缓解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可以通过投诉、协调、申请调解、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3)短期内衽突击裁员可以降低一定的劳动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一种选择;但从长期年,突出裁员牺牲了员工利益,造成劳动关系紧张,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形象和长远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

  六、能力自测

  1.企业是从事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通常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下列属于企业的是

  ①中国人民银行       ②中国红十字会     ③宝钢集团        ④招商银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汇源果汁作为在香港上市的股份公司,所具有的特点有

  ①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     ②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③公司以固定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 ④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美国经济学家在上个世纪提出了“胜者全得”的理论,即在高科技领域,一个企业

  只有在技术上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市场。“胜者全得”

  理论表明

  a.科技进步对企业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b.只要采用高科技就能赢得市场

  c.企业应该诚信经营      d.我国要加大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力度

  4.企业兼并是企业优胜劣汰的有效形式,说明

  ①企业兼并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②企业兼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要求

  ③企业兼并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④扩大规模是企业兼并的主要目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企业老总当“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是因为:

  ①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因素    ②重视人才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③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④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劳动生产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面对就业难,从国家的角度看,解决的根本途径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就业          b.延长退休年龄,解决就业难问题

  c.改善劳动自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d.制定政策法规,让年轻人优先就业

  7.扬州瘦西湖通过招聘船娘的消息引来不少大学生的青睐。这说明了应

  a.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b.转变择业观念,灵活选择就业

  c.树立竞争就业,实现自主就业         d.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8.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企业

  a.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b.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唯一经营目标   d.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

  9.“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三鹿集团轰然坍塌,从“三鹿奶粉”事件中企业应吸取的教训是:

  a.企业应共同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利益  

  b.针对市场调节的弱点,要加强宏观调控

  c.企业应引导消费者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d.企业要诚信经营,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10.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竞争,有人形象地说:“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品牌效应是企业唯一的竞争优势        b.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c.品牌是良好信誉和企业形象的集中体现  d.品牌比产品和技术更有价值

  11.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国务院制定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并于XX年1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虽只有短短十条,但惠及到了最广大的劳动者。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人认为,带薪休假会使企业多支付一大笔资金,企业吃了大亏,会影响企业的经营。而部分职工也担心因为工作岗位少,找份工作不容易,即使老板不给工资,也只有委曲求全。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

  (1)制订和实施带薪休假条例有何意义?

  (2)针对部分职工的担忧,就《条例》的贯彻落实谈谈你的看法。

  12.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1: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

  项目

  年份 gdp增长率(%) 就业人数年递增率(%)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XX年 11.6 0.5 4.2

  XX年 13.5 0.24 4.1

  XX年 14.9 0.31 3.9

  注:目前该地区尚有失业人数约5万人。

  材料2: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民营经济 外资经济 其他

  XX年 35% 20% 15% 6% 24%

  XX年 20% 18% 30% 10% 22%

  材料3: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轻松、赚钱多;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或者农忙停工回家。

  (1)材料1和材料2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求职女工的上述想法会有哪些评论?(请写出3个要点)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

  能力自测答案

  1-10:dbaab   abbdc

  11.(1)带薪休假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休息、休假、享有福利等权利的高度重视。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凋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2)①国家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②企业必须保障职工带薪休假权利的实现,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1)材料1反映了近年来该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随着该市经济的发展,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但就业人数年递增率呈下降趋势,失业人数仍然较多,说明该市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

  材料2反映了该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就业比重下降,在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和其他形式就业比重上升,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拓宽就业渠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①求职女工的自主择业观和劳动者权利意识增强。

  ②求职女工对劳动合同的作用和劳动者的义务认识需要进一步增强。

  ③劳动者要根据自身条件,树立平等就业观。

  ④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

  说明:只要答出其中3点。

  (3)

  ①该市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②该市政府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③该市政府必须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说明:考生若从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经济生活》教案 篇7

  第一单元

  p4把图中的东西变成了:棉布、盐、茶叶、米、马匹

  【解读】修改后与“某山村……”的材料背景更为贴切。

  p5虚线框中:删除了“这些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从商品中分离……就是货币。”修改为“这些从商品世界中……,就成为货币。”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不能仅仅把“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规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等同于货币,货币包括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p6删除“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和“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三的货币”这两个自然段。【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7“专家点评”移到通胀通缩之前。【解读】为了教材编排更加具有逻辑性。

  “相关链接”

  修改了对“贮藏手段”的解释:删除了“货币退出流通领域”的字样。“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执行的是贮藏手段职能。”

  【解读】对于纸币有没有贮藏手段职能是有争议的。传统观点认为只有金银货币才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根据修改后的教材理解,纸币也具有贮藏手段职能。这更加符合教材主编的思想。

  删除“金属货币在长期……一样使用。”“作为价值符号的”

  【解读】表述更为简洁;和后边纸币的定义保持一致。

  p8纸币含义的修改:当今,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删除了“价值符号”的说法)。【解读】“纸币有没有价值”一直是困扰教师们的一大难题。这一修改,有回避这一问题的意思。在教学中,我们不必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删除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名词解释”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纸币发行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现阶段,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框标题修改为“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结算总经常使用的工具。”

  【解读】删除了“信用工具”的说法,修改之后更加科学。

  “相关链接”信用卡的图增加了说明性标注。【解读】更加方便学生的理解。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删除了“增强消费安全”的说法。【解读】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

  p9信用卡的解释有微调:“……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删除了“部分或全部”;支票的解释删除了给“收款人或者”的字样。【解读】更为简洁、更为科学。

  p10虚线框的素材用的是XX年4月8日,XX年4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解读】使教材跟上时代的步伐。

  p12“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修改为“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

  【解读】叙述更加科学。供求关系的改变有一个过程,不能理解为不是供不应求就是供过于求。

  删除教材中“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种说法。【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

  p15目标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修改为“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解读】“生活”范围大,“消费”范围小,修改之后更为贴切。

  虚线框的素材换了

  某地是我国冬季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春节期间,为了多赚钱,当地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大幅度提高价格,结果游客急剧减少,这些企业的收入也下降了。

  ○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见到过类似的情形?

  ○为什么涨价后,企业的收入反而大幅度下降?

  【解读】修改后的素材与这部分教材的相关内容更加匹配。

  p1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调节生产规模”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

  “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自然段修改为“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但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一自然段删除。

  增加“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解读】修改之后难度降低了,表述更为科学了

  p17删除了虚线框的“镜头一”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删除其中的“物价总体水平”。

  p18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这一自然段删除。

  【解读】一是为了降低难度,二是“物价变动的影响”和前边“价格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有重复。

  p18“消费类型”将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对话图换成了两个年轻人的对话:

  “每天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了,咱们还是贷款买辆车吧。”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借钱总是心里不踏实,还是等攒够了钱再买车吧。”

  ○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贴切。其实对于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消费观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p19删除 “按照消费对象分,消费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删除 “消费结构”这目的内容。

  “从食品开支在家庭……,被称为恩格尔系数”这一自然段以楷体字的形式出现。图保留。

  【解读】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也是教材的逻辑性更强。

《经济生活》教案 篇8

  《经济生活》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一、考点解读

  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财政收入的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公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1)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2)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首要的)、教科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1)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⑴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分配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⑵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⑶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6.了解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7.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既不需要返回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3)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三个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8.理解个人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2)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超额部分按相应等级的税率征收(如工资与薪金税率由5%到45%,共分9级纳税)。比例税率是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如利息税是5%)。

  9.了解税收的作用

  (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

  (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没有税收,国家机器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4)税收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10.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纳税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公民必须承担纳税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3)出现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4)公民要增强税收意识:一方面公民要依法自觉纳税,不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另一方面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二、体系构建

  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

  财政及其作用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的作用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国家财政                              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形式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分配政策

  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用途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关系  财政盈余

  财政赤字

  税收含义及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税收的基本内容   征税的依据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流转税—增值税的含义、纳税人、优点

  税收种类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纳税方法、优点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理办法

  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

  三、误区点拨

  1.财政政策等同于货币政策。

  (1)区别。①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与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②内容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等属于财政政策;凡和银行有关的政策,如利率和信贷规模的调整属于货币政策。③政策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2)联系。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②在一般条件下,二者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由于二者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各有其特点,在货币政策收效不明显的严重萧条情况下,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如扩大财政赤字、支持大规模的公共工程建设,可以扩大就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改变税法需要时间,如采用增税等财政政策,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

  2.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1)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财政收入的增加,从当前来看,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3)财政收入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是片面的。

  四、热点追踪

  1.发挥财政作用,集中力量做好四川地震灾后重建。

  XX年6月24日,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物资审计情况的公告。公告指出,截止6月12日中央财政共安排抗震救灾190.09亿元,其中直接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4.25亿元,通过交通部、卫生部等中央部门和相关单位安排资金69.85亿元,安排用于灾区粮食调拨经费、小麦收购和代储经费及教育抗震救灾补助的资金15.99亿元。此外全国31个首(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安排财政性救灾款物65.91亿元,

  据财政部报告,截止XX年10月6日12时,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825.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34.57亿元,地方财政投入90.57亿元,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离不开资金的保障。中央财政拟从XX年起建立地震灾后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四川及周边省份受灾地区恢复重建。XX年起中央财政安排地震灾后重建基金收入预算700亿元。

  (1)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财政通过交通部、卫生部等中央部门和相关单位安排资金69.85亿元,安排用于灾区粮食调拨经费、小麦收购和代储经费及教育抗震救灾补助的资金15.99亿元。材料表明

  a.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b.财政通过社会保障支出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c.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d.财政通过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

  (2)截止XX年6月12日,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和重庆5个地震受灾省市收到各级财政性救灾资金共计187.76亿元,已支出59.47亿元,其中用于灾区经济平稳运行的综合财力补助支出1.48亿元,民政救济支出29.16亿元,卫生支出4.72亿元,物资储备和调运支出4.18亿元,基础设施抢修支出10.03亿元,公安、教育、广电等救灾支出4.83亿元,其他支出5.07亿元。这则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

  热点解析:(1)题中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障灾区人民基本生活,故选b。(2)①“用于灾区经济平稳运行的综合财力补助支出1.48亿元”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②“民政救济支出29.16亿元,卫生支出4.72亿元”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物资储备和调运支出4.18亿元,基础设施抢修支出10.03亿元”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

  国务院决定自XX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同时,将国内征收的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提高0.8元;其他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相应提高。国务院同时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流动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成品油价格调整既要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生产成本,又要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既要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程度,又要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

  (1)国务院决定自XX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成品油价格。这一做法  ①是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 ②是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体现 ③能消除市场调节的缺陷 ④是“有形手”与“无形手”相结合的体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国务院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调整有什么重大意义?

  热点解析:(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国务院没有能力加以消除,③表述绝对化。故选b。(2)国务院成品油消费税政策调整,是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调控能源价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体现;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引导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典例解析

  1.(XX年上海卷)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截止5月22日14时,中央财政已累计拨款102.95亿元。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结余      d.财政结算

  解析: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政府的这一救灾拨款属于财政支出,故选b。

  2. (XX年广东卷)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XX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该文件的发布体现的税收特征是

  a、无偿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自觉性

  解析: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符合强制性的特征,故选c。

  3.(XX年广东卷)我国每年用于国防及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人民币。正是依靠这笔支出,使得我们能够免费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政府用于国防、司法、治安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充分反映了财政具有

  a、经济稳定作用  b、资源配置作用   c、收入分配作用  d、经济发展作用

  解析: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使国防及行政管理得到保障,使得我们能够免费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说明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起到了资源配置的作用。故选b。

  4.(XX年海南卷)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  ③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有利于中外企业在同一税率环境下开展公平竞争;同时对外资的进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故选c。

  5.(XX年上海卷)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两图所示现象之间有何联系?

  (2)图l、图2所示的经济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3)XX年9-12月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居民的经济生活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1)图1反映了我国—XX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在保持四年两位数增幅后,XX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明显下降。图2反映了从XX年9月至12月,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者下调幅度基本相同;11月27日的下调幅度较大。两图所示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与XX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在时间上有密切相关性。

  (2)图1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向好的大趋势没有发生变化,同时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已对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中国经济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图2说明国家通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提振需求,防止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继续下滑。

  (3)贷款利率下调,意味着企业贷款成本降低,这会刺激企业增加贷款,扩大投资需求。存款利率下调会使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银行储蓄而增加对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投资,或增加当期消费;贷款利率下调会促使居民增加商品房、汽车等的信贷消费。

  6.(XX年山东卷)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

  (1)请揭示图示反映的经济信息。

  答案提示:XX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说明山东省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若答出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也可酌情给分)

  (2)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

  答案提示:①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行业间合理流动。②通过调控不同行业的财政支出,增强发展的协调性。③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为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若回答调整财政收支方向、结构或从财政收支其他方面作答,可酌情给分)

  六、能力自测

  1.XX年5月30日,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l‰调整为3‰,当日沪深两市跌停个股约860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财政政策    b.货币扩张政策     c.收入政策    d.货币紧缩政策

  2.塑料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和诸多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我国每天都要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造成的白色污染触目惊心,为此国务院出台了“限塑令”。国务院发改委拟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财税部门将制定税收政策,调控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和财税部门的做法是运用

  a.财政政策促进消费升级     b.货币政策促进环境保护

  c.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d.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3.XX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更加倾向民生领域,中央财政安排的民生支出超过11974亿元,比上年增加2567亿元。政府理应承担如国民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养老保障、劳动就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民生责任。上述材料说明 ①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②国家通过财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财政可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财政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XX年财政收入的规模、增长速度均创下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记录,占gdp的比重也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值。财政收入的增长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决定的。同一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越高,财源越丰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就越高。XX年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既有经济发展、财政职能、财政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结构、统计、价格、征管因素的影响。这表明 ①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居主导地位 ②国家财政集中财富越多越能促使企业和个人增收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随着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国家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救助工作的责任。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在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上不断增加,“十五”期间达到257亿,期间将达到385亿。这一事实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有物质保障  ②国家通过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坚持同步富裕的原则,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6.XX年l一10月,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部分)统计表

  环境保护 社保和就业 科学技术 农林水事务 社区事务 医疗卫生

  增长比例(%) 92.0 46.5 43.8 37.8 35.1 34.7

  上表材料表明 

  a.财政支出越多越好    b.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c.当前财政盈余较多    d.财政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7.江苏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引导资本转向农村,促进江苏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一做法主要是通过控制    实现的 

  a.财政支出的目的   b.财政支出的作用   c.财政支出的数量   d.财政支出的方向

  8.我国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和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是 

  a.国家预算     b.税收收入        c.债务收入   d.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9.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 ①决定分配方式  ②消除地方保护  ③调节消费行为  ④优化投资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某著名影星的偷逃税案最初是由其公司职员举报的,并且由该职员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该职员的行为体现了

  a、公民有平等的监督权         b、公民有协助征税的义务

  c、公民有稽查偷逃税的职责     d、公民有同偷逃税的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11.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XX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XX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XX年3月21日,北京国税系统今年首次爆光了一起税案。北京盛世先锋企业策划有限公司在向上海的四家企业销售货物时,实际交易的发票金额达178.47万元,而记帐的金额只有6.38万余元.朝阳国税局已将这起普通发票真票虚开案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表明 

  a、税率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b、税收具有强制性

  c、有国就有税                        d、税收具有无偿性

  13.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XX年4月24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种,依据证券交易的成交金额征收,采用比例税率,由买卖双方同时缴纳。印花税不到一年时间调整两次,中国政法大学的专家认为,印花税对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它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希望印花税不要再动了。如果印花税调整之后,股市仍然下跌,政府部门还会有救市的措施。涨到四五千点,市场才是理性、健康的融资。

  (1)专家的观点主要强调了税收的什么特征?其含义是什么?

  (2)简要分析说明税收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14.XX年11月13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对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重大决策作出全面部署。会议透露,省委、省政府决定出台十个方面措施,促进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今年省财政增加安排资金100亿元,全省将迅速启动规模达3000亿元的政府主导型投资项目,预计到XX年可带动社会投资1.2万亿元,重点用于扩大投资、消费和改善民生,增加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1)江苏省的做法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在上述材料中江苏省实行的是怎样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实行这一政策?

  15.材料一:XX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银连续五次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截止12月23日,已累计下调达2.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也连续五次下调,截止12月25日,已累计下调达5个百分点。“三率”同降,次数之频繁,幅度之大,历史罕见。

  材料二:XX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3‰调整为1‰。6月1日至12月31日,下调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的进口关税。10月9日,国务院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材料三:XX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新举措,有人认为:只要降息、取消利息税,就能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请对此作简要评析。

  (2)材料三中所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怎么采取?采取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说明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附:能力自测答案案

  1.a  2.d  3.a  4.d  5.b  6.b  7.d  8.b  9.d  10.d  11.c  12.b

  13.(1)专家的观点主要强调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国家必须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强制性实行无偿征收。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14.(1)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③国家财政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2)①江苏省实行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②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江苏经济社会总需求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江苏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防止和缓解经济下滑的趋势。

  15.(1)①降息、取消利息税,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②要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运用经济手段的同时,还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③要战胜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等。

  (2)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是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可以采取。②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从而拉动经济增长,防止和缓解经济下滑的趋势。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或促进经济增长,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国务院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下调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十项措施。说明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生活》教案 篇9

  第二单元

  p22虚线框的素材变了。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可能没有想到,我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按每双筷子长20厘米、宽1厘米计算,这些筷子可铺满363个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许多人纷纷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尽量自带餐具,餐馆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吗?请说明理由。

  有专家估算后认为,我国每年餐饮剩余饭菜浪费的蛋白质高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的一年所需。“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有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几个菜,吃完后一定要有剩余。如果盘子里的才被客人吃光了,主人就很没有面子。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时有没有“舌尖上的浪费”?请就如何消灭“舌尖上的浪费”与同学交流。

  【解读】素材与现实更为贴近

  p24把袁隆平的事例换成了XX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的事例。

  把牛玉儒的事例换成了白芳礼老人的事例。

  【解读】事例更加贴近时代,更感动人。

  p2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0“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2“乡镇企业”的图换成了“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诞生”

  集体经济的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解读】修改后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实际。

  p35“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6“微观基础”修改为“微观主体”。【解读】更加科学。

  p39“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后面增加一句“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解读】更便于学生理解。

  p40虚线框“火腿”事例换成了“奶粉”事例

  p42“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46“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删除“便捷的投资”这一提法;删除“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p47删除“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这一提法。

  “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删除“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这一说法。

  p48“稳健的投资——债券”删除“稳健的投资”这一提法。“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删除“规避风险的途径”这一提法。

  p50删除:“作为投资工具,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解读】修改之后更加科学,更为符合实际,也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经济生活》教案 篇10

  考点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1)准确理解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凡不是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例如空气、阳光等。②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如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自己消费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如用于销售,那就是商品。③至于某些非劳动产品也可以当做商品来买卖,并有一定价格,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并不能否定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2)弄清“用于交换”。①用于交换在时间上有交换前、交换中和交换后的区分,这里的交换不包括交换后。因为交换完成后,劳动产品就由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成了人们的消费对象,商品就转化为非商品。②只要是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即使还没有交换(如工厂仓库里的产品)或者暂时还不能实现交换(如商店里的产品)都属于商品。③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可以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交换后,才进入消费领域。一种产品只要它不停止交换关系,它就一定是商品;如果商品因卖不出去,退出流通领域而另作处理,这时的商品就转化为一般物品或废品,不再是商品。 

  说明:判断一种东西是不是商品,首先必须把握两个条件:一是产品必须是劳动产品(这是前提),凡不是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二是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这是关键),才是商品,如果不是用于交换,即使是劳动产品,那也不是商品 

  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较,这是不同商品需要交换的原因。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独有的,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 

  ①涵义: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商品所独有的。因为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不同的商品价值大小是可以比较的,这正是不同商品之间相互交换的根据。 

  ②正确理解价值概念 

  要明确价值是由“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是劳动产品,虽然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有所不同,但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从这一点上看,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成为价值。 

  要明确价值是商品特有的也是共有的属性。不能认为只要是劳动产品、凝结了劳动就形成价值。这是因为,一方面商品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故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凡商品都有价值,故价值也是商品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由其价值属性决定的。 

  (3)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②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商品的自然属性的关系,价值则是通过商品交换而产生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③使用价值是商品、其他劳动产品和自然物品都具有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商品独有的,是商品的本质属性。④使用价值是物品本身具有的,或由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则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的。 

  联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离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交换的基础;价值也离不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 

  排斥: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生产者为得到价值就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消费者;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就必须让渡价值给生产者。 

  图表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让渡                     付出               使用价值 

  才能实现                  商品             统一体 

  使用价值                     价值              价值 

  才能获得 

  ※明白几种关系: 

  1、因质量存在瑕疵,我国的一些极具价格优势的小家电产品,却不敢迈出国门到欧洲市场去闯荡。这反映了 

  a.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价值的实现 

  b.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 

  c.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d.使用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 

  考点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三层意思:第一层货币是商品,具备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第二层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第三层意思货币与它产生之前的一般等价物有明显区别(是否固定) 

  w.w.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其价值是由生产货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这时货币的特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对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一方面强调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主要是他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流通手段侧重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职能。而商品流通是侧重的商品交换的形式,是与之前的直接的物物交换相比较的。所以二者虽然公式都是:商品――货币――商品,但是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不是货币的职能。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的区别主要是它们交换的形式和交换的买卖时空特点是不同的。交换的形式主要是公式上的区别(物物交换的公式:商品——商品  或 商品—— 一般等价物——商品;商品流通的公式:商品——货币——商品。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不同的商品生产者通过它让渡自己的产品而获得对方的产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而买卖时空上的差异,以前的直接的物物交换要求时空上一致,而现在则是可以分离的 

  ※ 弄清几对关系: 

  (1)货币和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①产生时间不同;②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等价物和一般等价物:等价物存在于物物交换阶段,用来表现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存在于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阶段,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1、小王的父母采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购买售价为3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8万元,然后在XX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2万元及利息5万元。这里30万元、8万元、5万元分别体现了货币的     职能。 

  a.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c.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2.XX年6月,小王非常幸运地通过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成功预订了一张标价为5000元人民币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里500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②这里5000元是现实的货币 

  ③小于的消费方式属于享受资料消费      ④小王可以通过信用卡办理相关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考点3: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不完全具有货币的职能 

  第一,纸币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纸币自身没有价值,不能直接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在现实生活中,纸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只能代替货币间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第二,纸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流通手段,是指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纸币不完全具备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不是商品 

  纸币有使用价值,它能够满足人们购买、支付的需要,对人们来说是有用的,但纸币没有价值。纸币虽然能购买一切商品,但它是货币符号,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纸币的票面价值是金属货币价值的代表,并不代表制造它的价值,纸币作为货币符号,一旦离开了它所能代表的货币,只能是纸片一张.  

  注:纸币的面值(面额)≠纸币的购买力(纸币代表的价值,或者实际能购买商品的能力)。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纸币的面值大于纸币的购买力;通货紧缩时,纸币升值,纸币的面值小于纸币的购买力。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区别:①含义及实质不同。前者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后者则是指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前者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过多或纸币的流通速度过快而造成的。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解决的方法不同。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而要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的方针。 

  联系: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④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物价上涨有多种情况、多种原因,所以物价下跌不一定是通货紧缩。 

  1.下列关于纸币和货币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发行量都由国家控制  

  b.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 

  c.本质上都是一般等价物   

  d.都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2.假定甲商品与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与丙商品是互补品。当市场上出现甲商品价格大幅回落时,乙商品与丙商品都出现了需求量持续减少,这时市场可能出现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纸币发行量过多    d.货币贬值 

  考点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1)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3)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考点5:了解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理解这个含义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第二,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这里还要给学生区分外汇和外币的有关问题。外币和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围。首先,外汇包含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第三,它主要是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间的结算。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不需要支付外汇,只要支付本国货币即可。我国的本币就是人民币。 

  2. 汇率。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又被称为汇价。 

  在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并且如果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一是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外汇汇率跌落,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二是哪一种货币的汇率升高,则意味着这种货币升值;哪一种货币的汇率跌落,则意味着这种货币贬值。 

  1.汇率改革三年多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由l:8.11到 XX年9月12日 的1:6.84,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趋势的影响是 

  a.不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投资        

  b.有利于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c.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d.增加留学和出国旅游的费用 

  考点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基本观点: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正确态度: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3)现实意义: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材料一: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踊跃捐款捐物,纷纷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人民。为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灾情牵动人心,然而,在此国难之际,一些不发分子却以中国红十字协会的名义贩卖灾区急需的帐篷、药品,影响极坏。 5月25日 ,国务院发言人称,公安机关已将相关责任人抓获,并移交法院。    w.w.w.k.s.5.u.c.o.m

  材料三:据现代快报 5月16日 报道,在江宁区东新南路的一个募捐点,一位乞讨老人两次为灾区捐钱,105元。让人感动的是这位乞讨老人在捐了5元后,又找遍身上的零钱,特地到银行兑换了一张百元现钞,放进了募捐箱。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谁能不被触动呢!也许我们不富裕,但会比他更潦倒吗?也许我们有爱心,但能像他一样尽心吗?也许我们还没行动起来,我们的步履真的比他还蹒跚吗? 

  (1)结合材料说说你是怎样看待金钱的? 

  (2)联系抗震救灾中所见所闻,“就如何使用金钱?”谈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1)①这里的金钱可以理解为货币,从本质上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捐赠为支援灾区作出了贡献。②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贩卖灾区急需的帐篷、药品,影响极坏。③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乞讨老人两次为灾区捐钱。 

  (2)要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考点7:理解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误区指正 

  误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指正:一定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不同说法。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又不相同。价值对价格是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影响。 

  思维拓展 

  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 

  (2)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3)“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求关系。当某产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因为获得极大,就会刺激生产者竞相参与或扩大此产品的生产。价格的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 

  1.优质商品的价格通常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a.优质商品供不应求            

  b.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c.质量的优劣决定价格的高低    

  d优质商品更能满足消费者需要 

  考点8:理解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注意三个词语:“现有”、“正常”、“平均”。 

  ①“现有”: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在的。  

  ②“正常”:正常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条件。  

  ③“平均”: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的生产某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平均时间,不是指绝大部分厂商的平均劳动时间,而是指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1、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 

  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2、全国高考海南政治卷第1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XX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XX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XX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XX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XX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XX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6÷(1+20%)×12万+10×8万=140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XX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40万÷20万=7小时。此题正确答案是b。 

  考点9:理解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成正比”,这句话对吗?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别,商品价值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别,应当先确定各自的内涵,再讨论相应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试从下图把握: 

  单位商品价值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即产品数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1倍   ↓1倍   ↑1倍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1倍   不变   ↑1倍   ↑1倍 

  通过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60元。如果某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该生产者在4小时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 

  a.60  b. 120    c .240   d.480 

  2.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XX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XX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XX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XX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XX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XX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考点10: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 

  的现象.即“卖方市场”; 

  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 

  的现象即“买方市场”。 

  1、从漫画《议价》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a.经常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能反映价值 

  b.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d.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2.在《论当前发展若干问题》一文提到: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偏低,需要逐步适当提高,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这表明 

  a.价格的变动影响商品生产                  b.生产决定消费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d.供求影响价格 

  3.在示意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会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会亏本;②在a、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不但要看其价格,还要看其个别劳动时间;③在a点时,形成的是买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的是卖方市场;④在a点时,形成的是卖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的是买方市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11: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它包含商品生产的规律和商品交换的规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经济生活》教案 篇11

  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学案(新人教必修1)

  说明:① “考点解读”部分内容是对教材知识的重新整合,可直接用于学生背书之用。划线部分可作填空题。

  ● 考点解读(★为重点)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有何表现?(能级要求:了解)

  (1)含义: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主要表现)

  2.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有何作用?(能级要求:了解)

  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②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化范围内流动,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有何影响?(能级要求:评析)

  (1)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负面影响①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注意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联系)

  (3)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①对于广大发展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②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4.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是什么?(能级要求:了解)

  (1)作用: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2)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5.★“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能级要求:理解)

  (08考纲表述: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1)什么是“走出去”战略? 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2)“走出去”战略地位是什么?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3)为什么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②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利于我国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③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4)如何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①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a.(“引进来”方面):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b.(“走出去”方面):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②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又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

  ③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体系构建

  ●误区点拨

  1、经济全球化就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

  改正: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它还有文化人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表现。

  2、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 (╳)  

  改正: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对于广大发展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3、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机电商品出口与去年同比曾上升趋势,这反映了我国“走出去”战略取得重大成就。   (╳)

  改正:“走出去”战略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不包括机电产品等商品出口。

  ●热点追踪

  宏观撒网:

  1、XX年: 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8月9日,次贷危机波及欧洲。9月18日,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10月30日,美林ceo下课,11月4日,花旗ceo辞职。发端于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的次贷危机加剧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这场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

  2、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于XX年10月24日至25 日在北京举行,这是自此会议实现第二轮扩大后4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的首次聚会。将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列为首脑会议首要议题。中国国家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亚欧携手 合作共赢》的讲话。

  3、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组成的“金砖四国”,XX年11月7 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财政部长会议,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正确反映世界经济的新变化。

  4、XX年11月1 5日,二十国集团(g20)金融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领导人一致认为,通过建立持续的伙伴关系,坚持合作和多边主义。我们将克服面临的挑战,恢复世界经济稳定和繁荣。

  5、根据联合国《年度投资报告》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44000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与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我国部分国内市场已经被跨国公司控制,轻工行业如洗涤用品、饮料等,外商投资企业在产量、销量上占了35—50%;移动通讯设备仅美国摩托罗拉天津独资企业一家已占国内市场的90%,国内企业彻底退出竞争,外商一统天下;德国西门子在华39个合资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的产品今年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23%,全国程控交换机外商占70%的市场。

  微观挖洞:材料:

  XX年春季以来,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世界,从美国到欧洲,从中国到日本,制造业活动都在不同程度地收缩。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已经或接近于衰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深受影响,经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世界经济进入“严重低迷”阶段。

  分析:

  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防范风险,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2、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美国一直强调风险自负的投资原则,加剧了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最终导致了美国的金融危机,进而拖累全球经济。

  ●典型解析

  1.(08全国ⅰ卷)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为9.7%;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1.8%;XX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这表明

  a.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             b.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c.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     d.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2.(08江苏卷)XX年,我国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747.7亿美元,对外投资额187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

  a.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b.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

  c.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d.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3.(08山东卷)~XX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0.6%、28.5%。这说明我国

  ①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

  ③经济发展的对外关联程度提高     ④进出口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XX年上海卷,有改动)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中国经济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下列情况中属于“走出去”的是

  ①中国海尔集团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②中国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

  ③中国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约旦王宫工程  ④中国银行向美国花旗银行转让部分股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XX年天津文综卷) 新一轮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未能按原计划达成协议,主要原因在于欧美成员国希望发展中成员国在非农领域中更多地开放市场,却不愿意改变自己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巨额补贴的政策。欧美成员国不对等的谈判方案引起了发展中成员国的强烈不满,谈判由此陷入僵局。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作用是

  a.取消成员国进口关税                b.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

  c.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d.平衡成员国国际贸易逆差

  6.(08天津卷38.)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XX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了解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7.《嘹望》新闻周刊载文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把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得更加紧密,但又使相互间的依赖度增大,而这种依赖是不对称的,天平总是倾向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1)谈谈你对“双刃剑”的理解?(2)指出“这种依赖是不对称的”会带来什么后果和危害?

  典型解析[答案]

  1、b; 2、c;  3、c;  4、a;  5、c。

  6参考答案:①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日益融合。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促使各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③这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中国提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中国为世界提供了物美加廉的商品和就业机会,提供了概括的投资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7参考答案:(1)“双刃剑”是指经济全球化对于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同在。有利的方面是世界资源随经济全球化而广泛流动,可以使我们获得现代化建设急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利方面是西方国家可能凭借雄厚资本和先进技术,对我们进行经济剥削或者“西化”、“分化”。(2)“依赖不对称”是说经济全球化会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其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上处于垄断地位,这就会造成发达国家凭借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一方面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市场价格,扩大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剪刀差,通过不等价交换榨取高额利润,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

  ●能力自测

  1.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d.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2.XX年9月,美国金融巨头雷曼兄弟公司因经营困难申请破产,美林公司遭遇收购,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地震迅速席卷全球,这体现了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风险全球化          d.资本全球化

  3.XX年是中国加入wto七周年。七年来,我国人均gdp由不足1 000美元提高到近一倍,实际利用外资不断增加,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这表明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②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④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XX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这表明

  a.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      b.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c.我国企业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d.我国的先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

  5.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   

  ①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②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④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1 9 7 8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截至XX年1 2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突破2万亿美元,高居世界的第一位。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表明   

  a.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c.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的商品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

  d.单位人民币兑换越来越多的美元

  7.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走出去”的主体应是   

  a.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          b.各级政府部门

  c.企业经营者                          d.所有国有大中型企业   

  8.国际贸易平衡是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内容,以平衡国际收支为手段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9.“各国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广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商品生产本来就具有全球竞争的特征

  c.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d.市场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表现

  10.一种“中国制造"的玩具地球仪在美国卖88美元,而生产它的中国厂家只赚3美元,我国外贸公司仅赚5美元。其原因之一是“中国制造,并不等于中国品牌”,缺少品牌,不能在美国直销.这启示我们的企业应   

  ①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树立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创立中国自己的名牌产品  ②减少国际贸易中的中间流通环节  ③依靠先进的科技,提高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其附加值  ④加强科学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加剧了贫富分化,在全球范围内,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据此回答11~12题。

  11.经济全球化是   

  a.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结果

  b.社会生产力和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c.各国结构调整的结果

  d.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结果

  12.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   

  ①积极开放而不能因循守旧  ②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  ③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3. 在经济学中,人们常说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国际贸易

  a.能够发挥一国的经济优势       b.是一种复杂的交换活动

  c.能够为一国赚取外汇           d.能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

  14.“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因此发达国家是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则有害无利。”

  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15.海尔集团在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创业24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XX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据报道,在名牌发展战略阶段,海尔只做一个冰箱产品,夺得中国冰箱历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创出中国冰箱名牌;在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海尔瞄准市场,从一个冰箱产品扩张到国内其他家电领域,创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从国内向国际延伸,通过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本土化的海尔名牌,创出国际知名的家电品牌。

  (1)简要说明海尔集团在名牌、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与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的变化。

  (2)结合海尔集团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的变化,说明我们应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能力自测[答案]

  1、d; 2、c;  3、a;  4、b;  5、d;  6、b; 7、a; 8、b;  9、a;  10、d;11、b; 12、c;  13、a.

  14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的扩张。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取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中,要遵守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游戏规则,加之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接受一些不公正、不平等的条件。所以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并非有害无利。经济全球化使大量资本技术流入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勇敢地迎接挑战。

  15参考答案:(1)前两个阶段以“引进来”为主,主要是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设备,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则以“走出去”为主,其重要特点是在国外设厂、设点,以利用当地人才、当地市场,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2)①通过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实现生产的扩张,从而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为实施“走出去”奠定基础。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实行双向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经济生活》教案 篇12

  考点1: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考点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2)按劳分配的作用  

  1、(对劳动者)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2、(对生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3、按劳分配是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4、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      b.在公有制前提下 , 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c.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d.按劳分配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考点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个体经济相适应  

  (2)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受益分配。(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2.党的xx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3.王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某国有银行工作,月薪1500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王某辞职花钱购买了一辆出租车,从事旅客运输,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后来,王某用手中积累的资金炒股,获得收入150万元。王某的这些收入依次分别体现了下列哪些分配方式  

  a.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4.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下面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①利息收入 ②股息收入 ③红利收入 ④工资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电视剧《乡村爱情》一度火爆央视银屏,主人公王小蒙从一开始与父母经营豆腐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为人正直,经营有方,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 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④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含义较宽泛,经济领域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知识重点】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为什么?怎么样?  

  (1)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  

  (2)怎么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加强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6.(.江苏)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保证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7.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考点5:说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  

  (2)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8.xx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②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提高增值税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考点  

  9.某职工用漫画《他敢剪吗?》,描述所在企业存在的某种现象。  

  注:近几年来,该企业的产值年均增长11%左右,企业利润年均增长20%。与此同时,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年均仅增长5%。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你认为“他”敢剪吗?  

  (2)联系(1)的结论,结合材料(注解),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该企业的今后发展献计献策。  

  (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分) [替代:相互依存或统一]  

  ②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但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因此,他不敢剪。(4分)  

  (2)①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企业发展既要提高效率,又要注重公平。(2分)  

  ②要保证劳动报配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理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3分)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1分)  

  6: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财政收入的来源(根据筹集资金的渠道分):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居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考点7: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主要因素。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3)分配政策的影响:  

  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0.面对当前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国家最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有   

  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②增发国债增加支出     

  ③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④放松银行信贷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背景材料:1974年,美国联邦预算局的青年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午餐上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与生产和税收的关系时,在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下图:  

  财政收入  

  有人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  

  (1)该观点是片面的。(1分)  

  (2)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1分)  

  (3)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从长远看也有利于企业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2分)  

  (4)但在社会财富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2分)  

  (5)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须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因此,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  

  考点8: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种类  

  (1)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财政支出的种类(按照具体的用途分)  

  ①经济建设支出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  

  ⑤债务支出。(特别要注意社会保障支出,包括:a.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b.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和困难户救济等。c.社会福利:指社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对公民义务教育,特殊社会福利,如孤儿院等。d.社会优抚:包括牺牲、病故优抚费、烈军属、复员军人补助费、伤残抚恤费、见义勇为者奖励等。)  

  考点9: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对比,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财政盈余  

  ①财政收入和支出相等情况不存在;②财政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③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过度赤字会引发通货膨胀。④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考点10: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民生问题)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区分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12.在居民供热费提高的同时,政府加大了财政补贴的力度,对低保户和患大病低保边缘家庭补助费提高了十余倍。这反映出:  

  ①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②财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③政府积极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政府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考点11:了解税收的含义:⑴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①税收必然性:有国必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⑵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考点1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⑴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⑵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考点13:理解个人所得税  

  1、含义: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3、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4、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5、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考点14:了解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杠杆;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考点15: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原因:①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四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①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②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③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④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二.典型题例  

  材料一:xx大报告就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  

  原提法   新提法核心内涵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公民财产性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富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仅为2%左右。为此党的xx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材料三:广东gdp与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材料四:广东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时间   gdp总值   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营业盈余   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  

  1978年   185.85   112.58   60.6   27.07   14.6  

  1980年代年均   764.52   439.75   58.55   135.84   17.8  

  1990年代年均   6149.45   3022.46   50.16   1257.50   20.4  

  近五年年均   19356.54   7812   40.78   5761.2   29.26  

  (1)关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新提法“新”在哪里?有何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四谈谈如何落实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也兼顾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4)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参考答案】(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注重公平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①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实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以实现初次分配兼顾公平。②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3)①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符合我国分配制度中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能够激励人们提高土地、资本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③拓宽投资渠道,完善投资体制,为人民群众实现财产保值和增值创造更多的平台。④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对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等资本市场的监管。⑤建立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法律保护制度,保护居民利用财产增加财富的积极性。  

  三.巩固练习  

  1.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和投资,我国自1999年开征税率为20%的储蓄存款利息税;XX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过热,物价上涨,经国务院决定,利息税税率自 XX年8月15日 起调减为5%。国务院决定 XX年10月9日 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用经济常识完成下列表格。  

  对国务院暂免征利息税的思考  

  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是   有利于增加个人储蓄存款收益,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暂免征收利息税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改变政府与居民之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努力  

  对居民的生活影响是   增加居民收入;对债卷、保险、股票等理财产品产生影响。  

  体现税收的作用是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利息税税率调整中蕴含了哪些唯物辨证法的道理?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次暂免征利息税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的经济形势在变化,利息税也应随之调整;  

  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整利息税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而做出的决策。  

  2.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30年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由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的存在,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发展中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双方。  

  ②追求经济发展效率,要求拉开收入差距,而公平则强调要缩小收入差距,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属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这体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  

  ③既要追求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又要注重分配公平,把二者结合起来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依据。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3分)  

  ③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济生活》教案 篇13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

  1、纸币及其发行量: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3)解决方法: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附: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2、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①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②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影响价格的因素(两个考点)

  ★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供求。(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方市场”。(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 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 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替代品、互补商品)

  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注意:联系汽车、手机、电脑、食品等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三个表现。懂得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6、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

  (3)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一个新 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意:应该掌握具体的原理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如扩大内需、旅游等加 以分析说明。

  7、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①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③树立 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附: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为什么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怎么样树立?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原因:(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2)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如何:开展正当竞争,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等取得竞争的胜利;反对和抵制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注意:应该掌握具体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8、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树立平等就业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就业的意义:(结合金融危机)

  ①(对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对社会)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我国的就业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必然性:①劳动重要。②形势严峻: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重 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②对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措施)

  a、国家: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劳务输出;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9、收入分配公平:

  (1)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的途径: (一项制度保证,两项重要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注意:应该 掌握具体内容如实现的途径等,并能结合实际材料加以分析应用。

  10、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二者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 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注意: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1、财政的作用:(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民生问题)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注意:结合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化,说明其作用。懂得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如:4万亿,扩大内需,家电下乡等措施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2、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为 什么?)

  (1)市场调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2)市场调节的 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a.自发性: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谋取私利。 

  b.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c.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会导致滞后性。

  (3)仅由市场调节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b.社会经济不稳定;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13、规范市场秩序(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②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实行惩戒制度。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会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4、宏观调控:(为什么?怎么样?)

  (1)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

  a经济手段: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 施。

  表现: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5、科学发展观:(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一)必要性: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内涵:

  (1)科 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注意:应该能够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1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大战略任务)

  具体:“一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方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突出位置)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国策)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海西区)

  1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③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消极影响)

  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附:(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怎么样做):

  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18、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坚持“引进 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②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③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经济生活》教案 篇14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理解和掌握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了解我国的税种分类,理解和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2、能力目标

  通过税收及其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自己分析、理解基本原理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自己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我国税收的性质,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和政策

  ②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并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

  2、个人所得税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税收的特征;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⑴、多媒体教学  ⑵、联系热点分析法

  2、学法点津

  ⑴、夯实基础知识,突出重点。

  ⑵、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⑶、高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⑷、搜集当前经济发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一、税收及其种类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与国家、税法的关系

  3.税收的基本特征

  ⑴、特征:

  比较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的形式

  项目

  特征   税 利 债 其他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⑵、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 区别(含义不同)

  ②、 联系

  (二)我国税收的种类

  1.税收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为

  2.目前在我国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种类 含义 纳税人 税率 作用

  增殖税    

  个人所得税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税收的性质:

  2.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比较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行为

  比较  偷税 欠税 骗税 抗税

  异 含义    

  手段    

  表现    

  同 

  3、公民如何增强纳税人意识?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

  【思考】⑴、税收主体(谁在收税)?

  ⑵、税收目的(为什么收税)?

  ⑶、征税手段(怎么收税)?

  ⑷、税收地位:

  3.【探究】p69

  ⑴、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

  ⑵、有人说税率一经确定就一成不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附:个税起征点的调高,有利于调节过高收入,减轻工薪者的负担,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补充材料】: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一个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要看其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我国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思考】: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XX年初,某市地税局查处26家企业并依法追缴税款462万元。这些企业利用国家鼓励下岗和失业人员就业的优惠政策,在企业聘用下岗和失业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的30%指标的情况下,采用伪造材料的方式,虚报安置就业人员数量以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这些企业的行为是                  (  )

  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

  2.某人到饭店吃饭,结帐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开发票可获赠一份小礼品,礼品的档次视消费的金额而定。饭店不开发票是                                                                   (    ) 

  a.表明企业有经营自主权         b.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c.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d.对消费者有利,消费者最终会得到实惠

  3.对公民应依法自觉诚信纳税的原因,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b.我国的税收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征收的 

  c.我国的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      

  d.我国人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右图中病危的张大爷把儿子叫到床前,嘱咐说:“我一生从未拖欠过国家一分钱税款,你帮我到税务所把这个月税款交了吧。”这启示我们                                            (     )

  ①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②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公民应该承担纳税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④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与政府日常开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某县办工厂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和国家税收,县政府决定重奖厂长35万元,并宣布此奖免缴个人所得税。此举引起众多争议,你认为观点正确的是                                                 (  )

  a.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定的,不是县政府说了算

  b.这是一种国家奖励、政府行为,可以免(个人所得)税;其他单位不能这样做

  c.税收是交给国家的,县政府是国家机关,重奖不用缴税

  d.县政府不能直接这样做,应委托税务机关宣布减免纳税

  6.从XX年起,我国将全面实现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管理。从公民个人来讲,要做到自行申报个税,就应当                                                                         (  )

  a.关注税收使用,检举骗税行为          b.增强纳税意识,自觉诚信纳税

  c.加强税收监督,落实依法征税          d.履行纳税义务,重罚偷税人员

  7.从4月1日起,一年一度的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又将拉开帷幕,这是第19个全国税收宣传月。XX年全国税收宣传月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这个主题比较直观地表述了税收、发展、民生三者的关系,阐明了税收服务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的内涵,体现了税收的职能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符合党的xx大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善民生的战略部署和对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

  有人说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后反思】

  答案:

  1、c     2、b   3、b    4、c    5、a   6、c

  7、①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每个公民的生活都与税收息息相关。

  ②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③公民在享有国家税收提供的各项权利的同时,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经济生活》教案 篇15

  《经济生活》信用工具和外汇 教学案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1.2信用工具和外汇       编号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审核者___________主讲教师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两种结算方式②信用卡的优点③知道两种支票的用途④懂得外汇的含义⑤理解汇率的变化⑥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使用信用卡和支票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工具的意识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信用卡的功能

  2、外汇和汇率 1、信用卡的功能

  2、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a

  a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信用卡

  2、外汇

  3、汇率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2、学法点津

  列表法。通过表格列出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能更好地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㈠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和结算工具

  1)人们经常使用的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是指

  转帐结算是指

  2)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2、信用卡

  ①含义:

  信用卡的功能

  ②银行信用卡的含义:

  ③优点

  3、支票

  ①含义

  ②分类:

  使用:

  ㈡外汇

  1、含义

  外汇是

  2、汇率

  含义

  ★2)变化

  外币 本币 外国币值 本国币值 外国汇率 本国汇率

  不变 更多  贬值 升高 

  不变 更少    

  更多 不变  升值  

  更少 不变    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1)含义

  2)意义

  ㈠信用工具

  【探究一】你使用过信用卡吗?现金消费和信用卡消费有什么不同?

  【探究二】课本p9支票

  1)这张票据是什么?

  2)如何把这张支票兑换成现金?

  ㈡外汇

  【巩固练习】判断。 

  1)外汇就是外币。

  2)外汇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3)外汇就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探究三】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610,创下年内第49个新高。至此,XX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6.5%。

  1)人民币升值则意味着(  )

  ①每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②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③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④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不定向选择)

  2)判断:

  ①同样数量的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商品。(  )

  ②来华购物的游客增多。(  )

  ③出口商品的获益增加。(  )

  【巩固练习】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地是 (  )

  a、任何机构都可向社会发行信用卡

  b、持有信用卡,可在任何消费场所进行消费和购物

  c、持有信用卡,在消费时就可不受存款数量的限制

  d、持有信用卡,可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2、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换与人们的生活,要使用支票,必须在商业银行开设(  )

  a、个人活期账户    b、定期储蓄账户

  c、活期存款账户    d、定期存款账户

  3、外汇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 (   )

  a、是用于同城结算的支付手段

  b、是用于外埠结算的支付手段

  c、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是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支付手段

  4、在我国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升高的是(   )

  a、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1001元

  b、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827.3到826元

  c、100元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日元

  d、人民币币值升值,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5、新华网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更富弹性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将会(    )

  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c、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d、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6、中国人民银行XX年3月3日和4月1日的几种主要外汇牌价情况(单位:人民币元/100外币)

  3月3日 4月1日

  货币名称 卖出价 卖出价

  英镑 1418.39 1391.31

  美元 712 702.4

  日元 6.8926 7.0191

  欧元 1084.33 1102.79

  (1)对我国而言,表中哪些货币属于外汇?

  (2)我国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

  【教后反思】

  答案:

  1、d     2、c    3、c    4、a    5、b    

  6、(1)英镑;美元;日元;欧元

  (2)英镑对人民币汇率跌落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跌落

  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

  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

《经济生活》教案 篇16

  《经济生活》教学案

  第二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6.2股票、债券和保险       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②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

  ③了解债券的含义;

  ④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

  ⑤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

  ⑥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

  ⑦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①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分析能力;

  ②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

  ③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

  ②增强投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意识

  ③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

  ④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考试要求】

  高 考 考 纲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1、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 1、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c) 

  【教学重点和难点】

  股票、债券和保险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

  1、教学方法

  探究法、举例法

  2、学法点津

  内引外联,全方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抓住重点,充分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过程】 【交流、合作探究】 【学习反思】

  (一)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股票:

  (1)含义:

  (2)股东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3)股票基本特征:

  一是股东购买股票后,不能要求     ;

  二是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       。

  2.股票投资

  (1)股票投资的收入构成

  一是                         ;

  二是                        。

  (2)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

  3.发展股票市场的作用

  (1)对个人来讲,            ;

  (2)对企业来讲,            ;

  (3)对社会来讲,            。

  (二)稳健的投资——债券

  1.债券的含义

  2.债券的分类及各自的基本特征

  种类 发行主体 安全性 收益性 流通性

  国债

  (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三)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1.什么是商业保险?

  2. 保险机构:

  保险机构:在我国,只有    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3.保险业务类型

  类型 对象 种类

  4.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   、   、  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一)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思考】为什么说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2、【探究】p48股票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

  (二)稳健的投资——债券

  3、【探究】p49你了解其他债券吗?

  4、【探究】p50股票和债券在功能、性质、偿还方式方面有何异同?

  (三)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5、【探究】谈谈保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巩固提升】

  【学习过程】 【导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    )1.股票对股份公司至关重要,这是因为

  a.股票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

  b.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c.持有股票的人就是股份公司的股东  

  d.所有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

  (    )2.某高校学生学习了投资理财的知识后,决定用自己几年来的压岁钱XX元进行投资理财尝试,考虑到自己是个学生,没有资金来源,所以想选择风险小的投资理财方式。你认为他可以选择的组合应该是

  a.股票和人身意外保险                  b.财产保险和企业债券

  c.政府债券和储蓄存款                  d.社会保险和金融债券

  (    )3.假定债券市场上一年期债券的利率有2.25%、2.50%和3.0%三档。一般来讲,与此三档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

  a.政府  金融机构  企业        b.金融机构  政府   企业

  c.政府   企业  金融机构       d.企业  金融机构  政府

  (    )4.财产险与人寿险相比,二者

  ①都是社会保险; ②都是商业保险;③都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④都能使投保人定期获得收益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    )5.“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          d.稳定性 

  【教后反思】

  答案:

  1、b     2、c    3、a    4、d    5、c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