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 复习教案(通用2篇)高三政治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经济生活 复习教案(通用2篇)

经济生活 复习教案 篇1

  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必  修)

  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一、生活与消费

  内容

  目标

  a原学习要求

  b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及其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理解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4.了解货币的其他职能。5.了解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含义、优点及发行规律。6.了解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7.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8.了解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9.了解外汇和汇率。10.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1.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基本职能。3.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4.了解货币流通公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功能。 6.了解外汇和汇率。7.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  减少教学内容a2、4、5、7、8、a102、  降低能级要求a7-b53、  合并相关内容a3-b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6.运用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5.理解商品价格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减少教学内容a4、62、降低能级要求a6-b53、  教材新增教学内容:b5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4.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5.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6.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1.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4.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1、减少教学内容a3、52、降低能级要求a4-b4二、生产、劳动与经营

  内容

  目标

  原学习要求

  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3.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5.了解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6.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7.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8.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9.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了解我国现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了解我国现阶段几种所有制形式4.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5. 了解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措施。6.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1、减少教材内容a2、3、62、降低能级要求a4-b23、合并相关内容a5、8-b34、教材新增教学内容:b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1.了解企业的含义2.了解公司的含义及和设立。3.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4.了解公司的组织机构。5.了解公司制的优点。6.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7.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原因及意义。8.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9.了解我国的就业问题。10.运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1.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1.了解企业的含义2.了解公司的含义及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3.了解劳动的意义和就业的作用。4.了解我国的就业形势。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6.了解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理解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1、减少教材内容a3、4、5、72、降低能级要求a11-b63、合并相关内容a6-b2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   2.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  3.了解利息的含义及计算。   4.了解定期储蓄和活期储蓄。   5.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6.了解股票的特点和股东的权利。   7.了解债券的含义及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特点。   8.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9.比较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  1.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和储蓄种类。  2.理解利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3.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4.理解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家庭投资理财方式的异同。1、减少教材内容a1、4、6、2、降低能级要求a9-b4、a-b33、提高能级要求a3-b23、已经包含内容a6、7、8-b4三、收入与分配

  内容

  目标

  原学习要求

  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  2.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3.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4.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5.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要求以及其它分配方式。  2.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3. 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 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1、降低能级要求a5-b32、合并相关内容a2-b13、  教材新增内容b4 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1.了解财政、预算、决算的含义。   2.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和来源.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5.了解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6.说明我国财政的作用。二、1.了解税收的含义。    2.了解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3.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4.分析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5.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与联系。    6.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7.了解违反税法的表现及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   1.了解财政的含义。   2.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4.了解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   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6.了解税收的含义和本质。   7.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8.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9.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0.了解违反税法的表现。1、减少教材内容a一1、2、5;a二2、5、72、降低能级要求a一3-b1a二3、4-b7、83、合并相关内容a一2、3-b24教材新增内容b4四、面对市场经济

  内容

  目标

  原学习要求

  修改后为

  修改理由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2.简述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3.了解市场规则的含义。  4.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5.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6.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8.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2.理解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4.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5.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7.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1、减少教材内容a2、32、降低能级要求a2-b2;a8-b7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了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4.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5.理解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6.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2.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3.分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1、减少教学内容a1、2、6、2、降低能级要求a6-b33、教材改写内容a3-b1;a5、6-b3评述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   2.了解跨国公司及其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3.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4.了解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5.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6.理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7.明确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影响。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   3.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减少教材内容a2、4、6、72、降低能级要求a7-b33、合并相关内容a3-b1

经济生活 复习教案 篇2

  高三文科班《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方法论 

  第一部分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例:应用于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或形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等;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例: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弘扬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人类改造自然受到惩罚劈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事倍功半;揠苗助长;天行有常,不为饶存,不为桀亡;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4、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人类取得成功;审时度势;奥运或亚运健儿的顽强拼搏;事半功倍

  第二部分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6、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推动作用)  

  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真理是客观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8、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9、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1.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1、联系的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2、联系的客观性(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13、联系的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14.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 寻求最优目标

  15.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6.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7、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客观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等

  18、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勇于走曲折的道路。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确看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中美关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重视做好量的积累,促成事物的质变。  

  例:应用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神舟系列的发展演变过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嫦娥系列工程。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进程;水滴石穿;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3.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0、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例:应用于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或者问题需要解决。事物本身都有利与弊,优缺点等。

  21、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或者问题需要解决。

  22、矛盾的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应用于分析万物莫不相异;对症下药;对任何事物的个性分析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例:应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策措施先试点后全面推广。

  2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但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抓关键,抓重点。

  2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对党的现状的分析;对各种社会形势的分析;对某个事物性质的判断分析(定性分析);整体上、总体上形势等。

  26、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创新观)

  27、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例:应用于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意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第四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2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30、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用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例:应用于分析说明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原因;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的产生及作用。

  31、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

  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  

  3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例:应用于正确的价值取向;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

  第五部分人生观、价值观

  3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6.个人和社会相统一。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

  要求在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7、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