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精选4篇)

98e范文网 时间:

文言文基础知识(精选4篇)

文言文基础知识 篇1

  常用虚词用法

  (之)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助词,有时也用作动词。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它,他们不好的地方就 改正它。

  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

  “你(们)”。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

  (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您的病已经到了肠胃里面,再不医治,将会更 加严重。   

  (2)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永州的百姓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

  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    (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活着呀。

  (2)而两狼之并趋如故。(狼》)——但是两只狼一起追赶(仍然)像先前一样。   

  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有什么简陋的呢?

  (2)惟弃秋之为听。(《弃秋》)——只听弈秋的讲解。

  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好一会儿,(狼的)眼睛好象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者]  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常用作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一、用作助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宾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有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的事物”。例如:    (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这不是离我们远的东西看着就小,离我们近的东西看着就大吗?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徒步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

  2.“者”跟它前面的词语组成比况性结构,用在句末,表示相似于某种状况,常与“若”、”似”配合使用,相当于“象……样子”。“象……似的”。例如:(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但是(老虎)来回观察毛驴,觉得(毛驴)象没有什么特殊

  本领似的。

  (2)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他说着这些话,脸上好象很悲伤的样子。

  3、用在数词的后面,一般指几种人或事物。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人的心理,也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活动。二、用作语气词

  1.用在判断句中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2.用在叙述句或描写句的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有时:语前加一“有”字,形成“有……者”的格式。一般可不译也可译为“的”。例如: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个)姓蒋的独享那(捕蛇的)利益三代了。

  3.用在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句末,把结果或现象提示出来,后一分句申述原因或理由。例如:(1)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虽然如此),但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占有天时不如占有地利(更重要)。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活板》)——不用木料做字模,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了。

  [所]  用作助词,偶尔也用作名词。

  一、用作助词

  1“所”字经常用在动词、动宾词组或形容词之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有指代作用。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相当于“……的(人、事、地方)”,或“所……的(人、事、

  地方)”。例如: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这个(打渔)人一件一件地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了自己听到的事。

  (2)衣食所安。(《曹刿论战》)——衣物食品这类安身的东西。

  2.“所”用在动词前,后面再加上“者”构成“所……者”格式,译法与不加“者”同。例如:(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剑》)——船停下来了,就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2)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傍晚的时候,所杀死的敌人大约百十来人。

  3.“所”用在介词“以,从、为、由”等之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一般可充当主语、宾语或判断句的谓语,可分别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人物、处所、原因以及方式方法等等。相当于“……的人”、“……的地方”、“用……方法”和“……的原因”。例如:

  (1)是吾剑之所从坠。  (<<刻舟求剑))——这儿(是)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  

  句中的“所从”,即“从所”,表处所。

  (2)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上天)用种种行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句中的“所为”,即所做的事情,表动作行为。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和尽忠陛下的职责。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凭借。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

  句中的“所以”,即“以所”,表原因。

  4.“所”与介词“为”配合,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所”不译,“为”可译作“被”。例如: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毕升死后,他的那些印模被我的弟侄们得到了,至今还(一直)保存着。

  5.“所”常与“有、无、何”结合,组成“有所”、“无所”、“何所”的格式,相当于“有什么……”、“无什么……”、“所……什么”。例如:(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种没有的。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未兰诗》)——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问姑娘想念的是什么?姑娘没有什么思念的,姑娘也没有什么想念的。

  6.“所”用在数量词之后,表示概数。相当于“左右”、“上下”。例如:从弟子女十人所。(《西门豹治邺》)——跟随的女徒弟约十人左右。

  二、用作名词,表示处所、方位。例如: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一定能使军队内部团结一致,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而]  用作连词。是文言文中起关联作用的虚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它连接的两个部分,或表示并列、相承的关系,或表示转折、递进的关系。有时也表示修饰的关系。“而”偶尔还可用作代词,但在初中文言课文中尚未出现过,故此项不作例释。

  1.“而”表示前后相承关系,相当于“就”。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官兵的士气就上来了;第二次击鼓,士气就逐渐衰退;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2.“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有时也可不译。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永州的郊野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身体,带有白色的花纹。

  3.“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但是”。例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千里马(是会)常常有的,可是(识马的)伯乐(却)不(会)常常有。

  4.“而”表示条件、因果关系,连接的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相当于“那么……就”、“因而……就”等。例如: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名称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已经明白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就弄清楚了。

  5.“而”表示假设关系,一般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杀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所向)就可以了。

  6.“而”表示修饰关系,它所连接的两项,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即前项是后项的状语。相当于“着”、“地”。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他。

  (2)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清晨前往,傍晚返回。

  (则)  在文盲文中常用作连词,连接动词和动词性词组,连接分句与分句,表示承接关系或转折关系。有时也用阼副词。

  一、用作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便”、“那么”。例如:

  (1)沾水则高低不平。(《活板》)——沾上水就会高低不平。

  (2)吾恂恂而起,视其击,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我提心吊胆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我的蛇还在里面,就放心地睡觉了。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可是”、“反而”等。例如:

  (l)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反而非常快速。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差役上,(我的死)比起我乡邻的死来,却已经在后边了。

  3.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相当于“假如”、“如果”。为与前一分句的“苟÷若、如、向”等假设词相呼应,可以译作“如果……就”或“假如……那么。”例如: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如果从前我不做(捕蛇)这种差役,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4.表示选择关系,与"非”组成‘非……则……”句式,相当于“不是……就是”.例如:

  非死则徒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搬迁了。   

  二、用作副词“则”用在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强判断语气,相当于“是”、“就是”、“原来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

  (以)  在文盲文中主要用作介词、连词,偶尔也用作副词、代词,与“为”字配合,组成“以为”或“以……为”的格式,可以用作动词。

  一、用作介词 “以”作介词用时,跟后面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工具、凭借、原因和依据等。

  1、表示工具时,相当于“拿”、“用”、“把”。例如;(1)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拿当代的大事询问我。

  (2)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活板》)——用柴火烧烤,一会儿就可制成。

  2.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相当于“凭”,“按照”、“根据”。例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它的是非),也一定按照实情(去处理)。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多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因”、“因为”、“由于”等。例如:(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可是我由于捕蛇独自活了下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他们)不因客观环境(称心)就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

  二、用作连词

  1.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例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皇帝)的缘故,皇上就派(他)到外面去带兵。

  2.连接两个动词或词组,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用来”、“以便”等。例如,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一只狼正在柴禾堆中掏洞,打算将钻进去,以便从背后攻击屠户。

  (2)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

  3.连接两个动词或词组,表示结果,相当于“以致”、“因为”等。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陛下)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下臣)忠心进谏的言路啊。

  4。“以”用在偏句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假如”、“如果”。例如:

  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如果咬了人,(谁都)没有防治它的办法。

  5.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行动的方式,相当于“而”,可不译。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贵州没有驴,有好事的人用船装着运进去。

  6.“以”与“是”组成顺承连词,构成“是以”或“以是”的格式,相当于“因此,,。例如:

  (1)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扁鹊见蔡桓公》)——(桓侯的病)现在已深入到骨髓,我因此不再说话了。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因此大家公议推举向宠作中部总督,

  7.“以”连接“上”、  “下”、  “往”、  “来”、  “东”、  “西”、“南”、“北”等词,表示方向,时间、处所或范围。可译作“以”、“往”等。例如:

  (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我)接受任命以来,日夜忧愁叹息。

  (2)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陈胜)就命令符离人葛婴率领军队攻取蕲县以东的地区。

  三、用作副词  “以”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极高,相当于“太”、“甚”。例如: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士兵们买了鱼烧来吃,得到鱼肚里的那张字条,本来(就)觉得事情太奇怪了。

  四、用作代词  “以”作近指代词用,相当于“这”、“这么”。例如: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那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即使骑着奔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呀。

  五、“以”与“为”配合,用作动词

  1.“以”与“为”结合,构成“以为”,“以……为”的格式,相当于“认为”。例如:

  (1)以为妙绝。(《口技》)——(都)认为(表演得)妙极了。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有的认为死了,有的认为跑了。   

  (3)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我认为宫廷里的事务。

  (4)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我认为大王的攻打宋国,同这个人害偷窃病一样。

  2.“以”与“为”结合,构成“以为”、“以……为”的,式,相当于“拿(用、把)……当作……”。例如:(1)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但是捉到蛇把它杀死晾干后,拿它当作药饵。

  (2)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好大好大的家伙啊,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3)子墨子孵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子墨子解下衣带圈起来算是一座城,拿木片当作(守城的)器械。

  (其)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和助词。

  一、用作代词

  1“其”用作代词,指代人、事、物。表他称的相当“他(们)”、“他(们)的”、“她(们)”、“她(们)的”、“它(们)的”。在句子中主要作定语。例如:(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饲养马的人不晓得按它能日行千里来喂养啊。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避之。  (《曹刿论战》)——我(下车)看见他们的车迹乱了,(登上车又)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才去追击他们。

  2.“其”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如: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其中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这(或“那”)人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象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二、用作语气副词

  1.“其”用于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大概”、“也许”等。例如: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也许(或“大概”)一定会说:“要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要在天下人安乐之后才安乐”吧!

  2.“其”用于表示疑问、反问或转折语气,相当于“难道”、“又”、“那”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凭(你)年迈所剩的余力,并不能去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冯婉贞》)——我们村(周围)千里都是平原,却和他们的枪炮对抗,那怎么能取胜呢?

  三、用作连词   “其”作连词,用于抉择的问句,表示选择,相当于“是……还是……”。例如:呜乎!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唉1是真的没(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知遭什么叫(千里)马呢?    

  (乃) 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副词和代词。

  一、用作副词

  1.表示相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才”。例如:(1)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活板》)——打算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才(在铁框子里)密密地排上字模。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以前)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整岳阳楼。

  2.表示判断语气的,相当于“是”或“本来是”。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立为国君的本来是公子扶苏。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竟”、“竟然”。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桃花源中人)问(渔人)如今是哪朝哪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二、用作代词“乃”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宋王朝的军队北伐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祖时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

  (于)  文盲文中常用作介词,由它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常放在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在翻译时应提到谓语前充当状语.如果“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句中用作状语,翻译时位置可以不动。

  1用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相当于“在”、"到”。例如: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与齐国军队)在长勺交战。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

  2.用在动词之后,时间名词之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作补语,相当于“在(到)……时候”。例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自从我家三代居住(在)这个乡里,算到现在有六十年了。

  3.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对于“对”,  “对于”、“向”、“给”等。有时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作“跟”。’例如:(1)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握蛇的山神听到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把)这件事报告给天帝。

  (2)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我打算告诉给掌管收租税的官吏。

  4.用在形容词之后,介绍出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例如:

  苛政猛干虎也。((捕蛇者说,)——残暴的政治比老虎还凶猛啊。

  5、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介绍出范围,相当于“在……方面”。例如: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而在人口方面却不足。

  (夫)  用作助词,有时也用作代词。

  一、用作助词

  1用作发语词,放在句首,引起议论或强调的作用。可不译。例如;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和别的字连用,组成“若夫”、“且夫”等,放在句首,也表示引起议论。相当于“像那……”、“要说那……”的意思。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连绵的阴雨密密麻麻地下着,一连几个月不放晴。

  2.用在句末,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相当于“呀”,“了”、“吧”。例如:今若是焉,悲夫!(《黔之驴》)——(毛驴)现在象这样(被老虎吃掉)了,可悲呀1

  二、用作代词  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些”、“那、那些”等,例如:  

  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叶公好龙})——(叶公)是喜欢那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三、用作名词   用作普通名词时,“夫”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女子的配偶,丈夫,旧时指从事体力劳动或被役使的人,如车夫、马夫、渔夫、役夫、民夫等等。例如: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口技》)—不一会儿,小儿于(也被)惊醒了,大声啼哭。(她的)丈夫也醒了。

  (也)  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尾,表示加强判断和解释的语气,翻译时加判断词“是”,或以“呵”、“呀”对译。例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是没有穷尽的。   

  2.用在句尾,表示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相当于“啊”、“是……的”。例如: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小恩小惠不能普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3.用在疑问、反诘句末,表示疑问、反诘语气,相当于“呢”。例如: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想要它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用在句尾,表示命令或祈使语气,相当于“啊”、“呀”,也可不译。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这里的情况)不能和外面的人讲啊1

  5、用在主语或时间名词及状语之后,或复句的前一分句的句尾,起停顿作用,可以不译。例如;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黔之驴》)——(驴)形体的庞大好像有美德,声音的宏亮好像有本领。

  (乎)  常用作语气助词或介词。一、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和“呢”。例如:若毒之乎?(《捕蛇者说》)——你怨恨(捕蛇)这个差使吗?

  2.用在句末,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现在逃亡也是死,发动大事(指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吧!

  “乎”与表示测度语气的副词“其”、“得无”等连用,在测度语中含有委婉的反诘语气。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呢”。例如;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还厉害的呢]

  4.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不亦……乎”的句式是一种习惯的委婉反诘用法。相当于“吗”、“呢”、“吧”。例如: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象这样去打捞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乎”与表示反诘语气的副词“岂”、“宁”或与表示肯定语气的副词“敢”等连用,构成“岂……乎”、“宁……乎”、“敢……乎”的句式,加强反诘语气,相当于“呢”、“吗”。例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二、用作介词  “乎”有时用在句子中间,同“于”字,相当于“在”。例如:

  今虽死乎此。({捕蛇者说,}——(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差使上。

  (焉)  语气助词,有时也用作代词或兼词。

  一、用作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感叹或疑问的语气,相当于“了”、“呢”,或不译。例如:(1)今其宣十无一焉。((捕蛇者说》)——现在他们的家十(家)没有一(家)了。   

  (2)虽我之死,有于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呢,

  二、用作代词

  1.  用作疑问代词,通“安”,常用在反诘句中的动词之前,作状语。相当于“哪里”、“哪儿”、“怎么”等。例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况且往哪儿堆放泥土和石块?

  2.用作人称代词,代事物,同“之”,相当于“它”。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我)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献蛇的)时候交上它。

  三、用作兼词 “焉”用于句末,有时还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含义,相当于“于之”、“于是”、“于其”。介词“于”表处所。“之”、“是”、“其”是指示代词。可译作“在这里”、“在哪里”、“在其中”等。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三个人同行,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

  (哉)  用作语气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例如: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啊!(王叔远)的技艺也真是太灵巧奇妙了啊!

  2.句中如有疑问代词,“哉”在句末即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之人的心理活动,(我想)也许会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理,为什么呢?

  3“哉”常与“岂”、“安”等配合使用,构成“岂……哉”、“安……哉”的句式,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呢”、“难道(哪里)吗(呢)”,“怎么……呢”等。例如:(1)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哪里象我的乡邻天天有死亡的威胁呢!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矣)  语气助词,

  1.“矣”用在陈述句句末、,相当于“了”、“啦”。又有表已然、将然和由假设推出必然之分,表已然,有“已经”的意思,表将然,有“将要”、“就要”的意思;表假设推出必然,有“如果……那么就……”的意思。例如: (1)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表已经发生过的事情)

  (2)小敌去,大敌来矣。(<冯婉贞))——小股的敌人撤走了,大股的敌人就要来了。  (表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如果我不做这个捕蛇的差使,那么早就已经困苦不堪了。(由假设推出必然)

  2.“矣”用在感叹句句末,相当于“啊”、“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

  3.句中有疑问代词时,“矣”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例如:

  事将奈何矣?(《触誊说赵太后》)——事情将怎么办呢?   

  4.用在祈使句句末,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例如:须叟,豹曰:“廷椽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椽起来吧,看样子河伯留客很久,你们都散去回家吧!”

  5.用在句中,或前一分句句末,表示停顿语气,以引起下文,相当于“啊”、“了”。例如: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船已经行进了,可剑却是不走的。

  对以上部分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只作了扼要的介绍和归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文言课文时,要多留意虚词的用法。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虚词一旦离开了具体的文句,就难于确定它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以期更广、更深地理解和把握文言虚词的特点、解释和用法。

文言文基础知识 篇2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59、鸡栖于桀(《君子于役》):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文言文基础知识 篇3

  一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必能裨补阙漏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同舍生皆被坚锦绣                 辑以羽翠

  项为之强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汤熨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止露尻尾                         便要还家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二 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温故而知新                       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之,问其故                   过故人庄

  故决然舍去                       广故数言欲亡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目似瞑,意暇甚                   醉翁之意不在酒

  杂然相许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其两膝相比者                     比至陈

  等死,死可国乎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既克,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长风万里送秋雁

  不亦说乎                         稻花香里说丰年

  诣太守,说如此                   闻说鸡鸣见日升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收吾骨瘴江边

  或王命急宣                       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异二者之为

  南极潇湘                         意有所极

  寻向所志                         志在千里

  处处志之

  苟全性命于乱世                   太尉苟以为教而辱教之

  苟富贵,无相忘

  太尉苟以为教而辱教之             蜀之鄙有二僧

  怅恨久之                         当余之从师也

  吾欲之南海

  受任于败军之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其真无马也                        其人视端容寂

  择其善者而从之

  溪深而鱼肥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杂然而前陈者

  云归而岩穴瞑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何以战

  扶苏以数谏故                      固以怪之矣

  以塞忠谏之路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且焉置土石                        又何间焉

  惧有伏焉

  三 解释划线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旦日,卒中往往语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蜀之鄙有二僧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 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一狼洞其中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出也

  公将鼓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其一犬坐于前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将军身被坚执锐

  亲贤臣,远小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所以动心忍性

  必先苦其心志

  渔人甚异之

  五 标出下列句子的节奏(用“/”表示)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六 补出下面句子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

  附答案

  一

  增,增加   横,梗塞  弼,辅弼  俱,全、都  嘱,嘱咐  遍,遍及  缺,缺点  倡,倡导  披,穿着  缉,连缀  僵,僵硬  彰,显扬、著名  悦,高兴

  旋,掉转、转身  烫,用热水焐  剂,汤剂  只,只  邀,邀请  返,往返 

  慧,聪明  无,没有  屈,弯曲  横,与竖相对  饲,喂  现,显露、表现 

  叛,背叛

  二

  复习、温习  通晓;  旧的知识  特意  缘故、原因  故旧、老友  所以  故意;

  一会儿  夹杂  参与;  神情、态度  情趣;  赞同  处所  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挨着  等到;  同样  等同、一样;  战胜  打败;  时候  秋季;  高兴、愉快  谈论  讲、解释  传说;  爱好  易于、便于  美好;  尽  到;  标记

  心意、志向  做标记;  苟且  如果、假使  如果;  指“我”(苏辙“)  的

  语气助词,为了凑音节,不译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去、往、到;  在  给

  向;  难道  这个  他们的;  表并列,可不译  表递进,而且  表转折,却

  表修饰,地  表承接,不译;  来  凭借  因为  已经  以致  认为;  哪里

  呢  在那边;

  三

  两次  案件  即使 父亲 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更不必说  交错相通

  到处  可以凭借  扩大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出身卑微  跑  护城河  边境  有雄心壮志的人

  四

  打洞  说出  击鼓  赐福  像狗一样  用箕畚  铁甲、武器  亲近、疏远  伏兵

  使……惊动  使……劳苦  认为……奇特

  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六

  (他们)(他们)(渔人);  (鼓)(鼓);  (之,指公子扶苏); (个)(张)(把)

  (块)

文言文基础知识 篇4

  动词作名词

  1、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from 本文来自98e范文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

  10、凄神寒骨(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四)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闻)

  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五)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丧事)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初中文言文基础知识(三)

  形容词活用

  (一)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49)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36)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36)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75)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

  (三)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36)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21)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42)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42)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66)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心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

  15、毕力平险(毕,用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远益清(远播)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