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精选16篇)_中班主题教案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精选16篇)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
在“我喜欢……”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在语言、计算、认识、交际等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主题中,我们首先,我们从喜欢的家人和朋友、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地方、喜欢做的事等几个小分支,穿插跟幼儿实际生活有关的活动。
其次,在开展活动期间,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活动内容,让幼儿以唱歌的形式唱出自己的老师、唱出买菜的过程……使幼儿用愉快的心情用歌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快乐。在体育活动中他们还感受了一把开运动会的乐趣,使幼儿充分感受了体育活动的乐趣。在绘画、美术的殿堂里,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朋友、喜欢的建筑物、美丽的焰火以及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用画笔在白纸上添上丰富多彩的图案,幼儿在这段时间内不但绘画的水平提高了,而且还在作品交流中自己的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很多,会把自己作画的想法、新的理念说给同伴听。语言课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我们通过故事、儿歌、谈话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在语言的表达表现上、思维的活跃上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还把主题中有关的内容以区域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还充分发挥墙面与幼儿户动,把很多内容延伸到墙面上,使幼儿可以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不经意的与墙面户动……
在活动开展期间,家长朋友还特地为我们主题的开展提供了很多的材料、资料和素材等,比如,在上喜欢吃的食物的时候,家长为幼儿带来了各自喜欢吃的蔬菜……甚至有些家长还带幼儿去蔬菜市场,带幼儿熟悉了很多蔬菜的种类等,说起自己喜欢的人和朋友的时候,我们家长还主动提出要不要带一些照片等,可以使幼儿更直接的看到,效果会更好……
在“我喜欢……”活动中,幼儿的探索欲望增强了、对知识的求知欲也提高了,还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哪些蔬菜可以发芽的?等,幼儿感到很开心,感觉现在自己好像是个小小万事通一样,主题的开展不正是要启到这个效果吗?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连贯的语言讲述对糖果的有关经验。
2、围绕“我喜欢吃的糖果”逐步深入的交流自己的经验。
3、积极参与讨论,乐意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地说话。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请幼儿自带各种各样的糖果2、经验准备:已了解一些糖果的包装、口味等。
重点:围绕“我喜欢吃的糖果”进行讲述难点: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对糖果的有关经验。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主题。
师:红纸包,绿纸包,里面睡着个甜宝宝。
2、交流⑴教师出示一些糖果,说说:糖果是什么样子的?并请吃过的小朋友说说这种糖果吃上去有什么感觉?
⑵请小朋友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告诉同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糖?吃上去有什么感觉?
⑶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引导幼儿丰富话题。
⑴师:你最喜欢吃什么糖果?为什么喜欢吃?
⑵教师用平行谈话方式参与进去,引导幼儿思考,讲述糖果的包装、形状、颜色、口味等。
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讲解。
4、进一步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
⑴师:你还吃过哪些有趣或好吃的糖果?这些糖果吃上去有什么独特的感觉?
⑵鼓励幼儿谈谈对跳跳糖、口哨糖、海绵糖的感觉。
5、教师简单小结:
6、品尝活动请幼儿品尝其他小朋友带来的糖果,并请个别幼儿谈谈他品尝到的糖果是怎样的?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3
《我喜欢》教学反思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散文的内容由广袤的自然界写到繁杂的社会生活。行文所到之处,仿佛是在用一支支彩色的画笔,为我们描绘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又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卷色前绚丽、生动形象的人生画卷,构成了画面美。因此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本文篇幅不长、语句优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可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读书。比如:品读—— 一边读,一边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画下来,仔细品味,小组交流;评读——边读边评议重点词句,或者段落的意思,从中体会;选读——-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出来,通过朗读,体会其含义;背读——将需要积累的内容背下来.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质疑问难等方法学习课文。
《我喜欢》教学反思
我一直很喜欢张晓风的散文。《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文章在语言结构上两个特点:一、音乐美。文章语句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二、结构美。文章结构整齐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
以前在教学《我喜欢》时总是痛苦地与学生一同纠结在文字的韵味上。岂知真正的韵味哪里是可以言传的呢?所以我在这次教学中针对本文这两个特点,我教学中也从两方面入手。
一、“以读代讲”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读出文章包含的韵味,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生活的多姿多彩。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通过读让学生去去 “以读代讲”打破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读,让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达到生与文本的共鸣,生与师的共鸣,生与生与的共鸣。
二、仿写延伸,激发习作兴趣。学生读中悟情,充分对文字进行个性的批注、交流。入情后,此时学生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心中一定也会有不吐不快之欲望,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用语言文字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以“我喜欢”开头来抒发自己的独特的体验。从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灵感,放飞学生想象,发散学生思维,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我喜欢》教学反思
《我喜欢》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全文,使各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句。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音乐美。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
在课堂设计中我以“我喜欢”为课文的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适合自己的读法。在课堂中反复让学生朗读,去触摸作者的情感,揣摩自己的心思。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我喜欢”也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心里,让大家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写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有的同学优美,写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有的同学语言真诚,写出了对朋友的信任和尊重。现摘抄几个同学的片段:
刘春雪:
我喜欢用画笔作画,一条条弯曲的线条展现在眼前。喜欢让艺术萦绕着我,让自己陶醉在美的世界。
我喜欢看蝴蝶飞舞,一片片轻盈的翅膀上上下下,在阳光下翩翩起舞。时而盘旋在月季的上空,时而与同伴一起玩耍……它们是那么的幸福!
李瑞琦:
我喜欢去公园,那里鸟语花香,处处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
付鑫:
我喜欢和朋友相处,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做我们喜欢的事情。因为我懂得: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
………
通过这节课,我也明白只有把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融合起来,与同学们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文章学起来才有意义,这样的课堂也才是最真实的。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我为什么喜欢繁星、树林、海洋的原因。懂得“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道理。初步培养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新生字,理解“喜欢、明亮、亮晶晶、顶用、海洋、纸片、航行、轮船、力量、军舰、集体、繁星、孤树”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看图运用“喜欢”说一句话,能把排列错乱的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4、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课文各节内容的理解,用因果句式说话,概括每小节的意思;能用“喜欢”造句。
教学难点:明白物与事(集体力量大)的联系,以事物来揭示道理。用多种句式给“喜欢”造句。把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句。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生字词语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学会用“喜欢”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4、我喜欢》齐读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觉得有没有什么问题?(不够完整)
应该怎样改:我喜欢
2、着课题往下说,要求想得快、说得快。
3、除了说自己喜欢什么外,我们还可以说说别人或其他动物喜欢什么?
4、最后,我们到最后一关,除了说出喜欢什么,还必须说出喜欢的原因,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
5、完成课堂作业相关练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我们刚才多说了自己喜欢什么,那么我们的小作者到底喜欢什么呢?我们一边听录音一边找出”我”喜欢什么。
2、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和词语用“——”划出不理解的词语用——?表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记记字形,想乡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
3、检查字词:认读生字卡片。
4、这是一首诗,每一行为一节,每节之间空一行,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节,指名分节读,及时正音。
三、指导书写。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词。
2、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我”为什么喜欢海繁星、树林、海洋、集体的原因,懂得“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的道理。
3、指导正确的朗读本首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二、读议第1节。
1、指名读第1节,问: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生答:喜欢繁星,不喜欢一颗星星)
2、两者有什么区别(多——少)所以繁星亮晶晶,一颗星星不明亮
3、用“……因为……”句式说话我为什么喜欢繁星:我喜欢繁星,因为一颗星星不明亮,繁星满天亮晶晶。
4、朗读指导:“喜欢”要读重音,“繁”字读重音,以示数量多。亮晶晶读得稍慢。以示星星美。
三、读议第2节,仿例而学。
1、按思考题自学第2节。
(1)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
(2)树林与一棵孤树有什么区别(多——少)所以树林能挡住狂风,而一棵孤树不顶用(没有用)
(3)用“……因为……”句式说话我为什么喜欢树林。
2、回答以上问题,借助投影片理解”孤树”等词语意思帮助理解。
3、朗读指导。
四、读议第3节,仿例而学。
1、教师给出学习提示,四人小组自学讨论。
2、学习反馈,理解大海能航行轮船、军舰是因为水多浮力大。
3、朗读练习
五、学习第4节,悟出道理。
1、指名读第4节,问喜欢什么?(和大家在一起)可以换一个词(集体)不喜欢(一个人)
为什么,用“……因为……”句式说话。你能说说集体力量大的例子吗?
2、借助板书,体会道理。
让学生看板书说说,繁星、树林、海洋和集体之间有什么相同点?(指多数),一颗星、一棵树、一滴水、与一个人的力量有什么相同点?(指个别),学了这些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
喜欢原因 不喜欢原因
繁星亮晶晶 一颗不明亮
树林挡狂风 一棵不顶用
海洋能航行 一滴漂不起
集体力量大无比 一人力量小
3、四节课文中哪一节最主要?(第4节)想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繁星、树林、海洋这三节?
让学生了解前三节的比较中都蕴含着“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力量大无比”的道理。一个人的力量就好比“一颗星”“一棵树”“一滴水”力量渺小得很,而集体的力量就象“繁星”“树林”“海洋”,力量无穷无尽。作者写前三节,就是为了说明后一节,突出集体的力量大无比。从而使学生了解到诗节与节之间的内在关系。
六、朗读课文,看板书试背。
第3课时
课时目标:
1、总结全文,进一步体会”集体力量大无比”,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感情。
2、把错乱的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3、听写字词,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
1、认读生字卡片,你认为最难记或容易写错的字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2、学生自己指指、写写,准备听写。
3、听写
二、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指导行为。
1、分节朗读背诵课文(集体——个别)
2、说说我为什么喜欢繁星、树林、海洋、集体。(可以分开说也可以归并说)
3、用自己看到的或亲身经历过的事说说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
小结:学了这首诗,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力量大。我们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我们要热爱我们的集体,为集体出力,为集体争光,只要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我们的力量就大无比。
4、看图(课堂作业)说说谁做的对,为什么?
5、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说说你能为集体做什么事。
三、学习把排列错乱的词语连成句子。
(1)读词语
(2)说说第一句是什么地方怎么样?
(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
(3)说说第2句是写什么大无比?
(集体力量大无比。)
(4)把词语整理成句子写下来,加上标点。
四、背诵课文。
(1)朗读全文,引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全诗共四节,每一节两句话。第一句讲我喜欢什么,第2句讲为什么喜欢,用对比的方法。
(2)教师领读第一句,学生背诵第二句。
(3)背诵全文。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5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2、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用心感悟身边的一切,才能在心里“充满这样多的喜欢”。
教学辅助设备:农远多媒体教室。
教学准备:我喜欢课件:请右击另存为下载!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文,品读文章。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1、 品读四季“景物”部分。
(1)选读
冬天:a、引导读文,互评。
b、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是怎样的展开?
c、假如你此刻就站立在这朦朦胧胧的晨雾中,你怎样读?
春天:a、学生自由读,自评。
b、通过对草莓和嫩芽外形的了解,体会精致、极嫩的黄绿色等词语后看幻灯片加深理解。
c、带着理解读文。
夏天:a、指名读,师评。
b、通过“浣净”“一一就位”等词语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把这些景物当作熟悉的人来写,从而感悟作者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c、假如此刻你就是作者,你怎样读。
秋天:a、选读这一部分。
b、此刻正是秋天,你觉得我们这还有哪些作者一定也很喜欢。
c、看图片后指名读。
(2)配乐齐读四季景物这一部分。
2、 选读自然“景物”部分。
(1) 梦中景:预设一:体会作者的梦是如何“奇异”的。
预设二:若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让学生睡三秒钟,说说自己的梦。
(2)秧田:作者的这种想法是不是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上去躺一躺。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3)花儿:a、指名读,互评。
b、看图片,后读句子。
c、花儿有很多种,仿照“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说几个。完成课件中两题。
3、选读“生活”部分。
陌生人:另一种花是只什么?为什么这种花能给作者以“亲切”的感觉。
亲人:既然有“泪光”,为什么还会“甜蜜”?
朋友:a、和朋友在一起是什么感觉?
b、书籍也是我们的朋友,当你面对一本好书的时候,就如同和一位好友一起一样,是不忍分别的,即使分别,但依然会时时念及他们。
“……”:表示什么?
4、作者“这么多”的“喜欢”是怎样的喜欢?让学生体会到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有这么多的喜欢。
二、作业。
仿写一段。
三、板书
我 喜 欢
景物
深深 生活
……
《我喜欢》教学反思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文章在语言结构上两个特点:一、音乐美。文章语句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二、结构美。文章结构整齐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因此,我在预设中设计了两个主要的环节。
一、自由选读,品读文章。
“读中积累、读中悟情”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悟后再读,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生活的多姿多彩。同时我采取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章中很多诗意的语句,使很难理解的一些词句如:“殷勤的张结着”、“ 天真的粉红”、“ 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幽闭的素馨”等,使学生一下子便意会于心,对那美丽的画面更是非常喜欢,配上优美的音乐后引导学生读,学生将自己的喜爱之情便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有些段落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如本文“读信”部分,我根据我们罗岭镇的特点,让留守儿童体会与父母每年年初出去工作的时那份依依不舍的场景,让学生体会“甜蜜”的“泪光”,这时候引导学生读,从而达到情感的再次升华。
二、布置作业。
本课时的作业是仿写,我深知若想学生写得好,就必须让学生写那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因此我在课件上设计了两题:的荷花,的红梅。并在最后两分钟让学生仿写“我喜欢……”,尽管到下课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没有写完,但看着他们在老师的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我就能感觉到他们这次的仿写一定很成功。
因为是初次使用课件辅助教学,对课件的认识还不够,课堂上学生对课件远大于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的兴趣,这是我本身的文化底蕴不深造成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正如前人所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经过这堂课,我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6
教学资源分析:
“我喜欢的水果”是包括说、听、写等练习在内的综合性训练,美丽的色泽,诱人的香味,丰富的营养,使水果成为孩子非常喜欢的食品,喜欢的东西学生自然有话要说。训练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练习说写一段通顺的话。教学时,可以打破传统的听说训练模式,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自带香蕉、苹果、橘子、梨子等水果,通过直观的水果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再让人人参与猜谜、讨论等,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介绍水果的方法,有步骤有重点地介绍,并通过创造性的互动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创造性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和条理性。并学会使用适当的修培养学生的听讲的专注性。
2、能够完整的听完别人的话并加以简单评价。
3、通过互动活动,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锻炼写作能力,会写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重难点:
清楚而有顺序地介绍和描写出水果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水果 关于水果的谜语 设计的表格
设计思路: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表达欲望的源泉。我要让生活中真实的水果把孩子的思维激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课前,通过讲台上摆设的各色水果,各小组自带的水果,营造出一个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课堂中,变单调的看看、说说为多种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猜水果看水果、闻水果、尝水果、说水果、评水果);变枯燥的问答形式为讨论、猜测、展示、表演、欣赏、评价等,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活动中,既达到了训练听说能力和思维的目的,又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他们身心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寓教于乐的效果一定不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 、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教室有了新变化,五颜六色可真漂亮呀,空气里还弥漫着甜甜的香味,是不是来了一群“小客人”呀?噢!原来我们请到的客人是——“我喜欢的水果”(板书课题。)
2 、问答练说:
师:你们都喜欢什么水果?
生:我喜欢苹果,红红的多好看啊!
生:我最喜欢吃香蕉了,它又甜又香又软,味道可好了!
生:我喜欢吃的水果有橘子、有桃子、还有大西瓜。(让学生拿出自己带的水果,说说自己喜欢这种水果的原因。随着学生兴奋地回答,相机指导学生用“和、最、有、还有”把话说完整。学生在回答时,往往易使用不够规范的语句,要善于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
二、猜测水果,练习说话。
1 、师说生猜:
师:老师也有一样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你能猜出我喜欢吃什么吗?
生:苹果。
生:梨子。
(学生自由猜,老师含笑不答。)
师:这样吧,我不直接告诉你们水果的名字,但是你们可以向我提问,想想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问?
生:老师,你喜欢的水果什么形状的?有多大呀?
师:我喜欢吃的水果是椭圆形的,跟玻璃球差不多大。
生:那么您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呢?
师:我喜欢的水果是紫色的,又酸又甜。
生:我猜到了,你喜欢吃的水果一定是葡萄。
师:你猜对了,老师就把这种水果奖给你!
(师生问答时,总结板书:形状、颜色、味道。通过猜测老师喜欢的水果,激发学生提
问猜测的兴趣,学生都想第一个猜中,因此开动脑筋格外活跃。从水果的各个方面进行提问,这样,学生问的也就是老师原本要教的,但前者远比后者来得主动而有趣)
2 、生生互猜:
师:小朋友都喜欢吃什么水果?能从这几个方面来简单说说,让同桌的小朋友来猜一猜吗?
(同桌互相你说我猜。)
三、 指导观察,训练说话。
1 、 观察练说:
师:大家现在仔细看看手中的`水果,看看它有什么特点?谁愿意把你最爱吃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介绍给同学们?小组同学当美食家听后评评谁说得好。
生:(组内练说。)
师:同学们说得很清楚,但怎样才能说得更好,让其他小朋友听了你的介绍也喜欢这样的水果呢?我们一起来努力!
①说水果的形状。(用“像”补充说明,引导学生用“圆圆的橘子像什么?”“弯弯的香蕉像什么?”练说。)
②说水果的颜色。(以刚才说的水果为例,引导学生准确说出水果的色泽特点,如“橘子是金黄色的。”或用上“红彤彤、绿油油、红黄相间”等词。)
③用拟人化的手法来练说。(给学生提供范例:“香蕉穿着金黄色的外衣。”让学生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生动)
(多层次练习要做到听时有说者,说时有反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在学生不断掌握已知的过程中,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步揭示水果的三大特点,即形色味,通过同桌互说、课堂交流评说,在实践中巩固说话要点,第二步通过评说事例,学习用多种方法将水果介绍得更加生动形象。)
2 、 小组合作活动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在你们带的水果中评选出小组同学共同喜欢的水果,然后聚在一起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完成你们小组共同的表格。等一会,我们来开个水果展销会,看哪一组介绍的水果最受顾客欢迎。
生:(组内活动完成表格。)
我 们 喜 欢 的 水 果
(第 组)
水果颜色:
水果形状:
水果味道:
推介小广告:
(群体互助合作既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良好尝试,又是扩大学生口语交际参与面的好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培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态度及参与的意识与交往能力。同时表格对于小组的分工合作起着一个辅助的作用,帮助小组成员逐渐形成默契的合作能力。)
四、 交际活动,拓展思维。
1 、看一组水果饮料广告,学着广告的形式编一首儿歌赞美喜欢的水果。
师:爱吃苹果的小朋友这么多,我们就来编编夸苹果的儿歌。
生:(自由说)
师:圆溜溜、红彤彤,有营养,味道好,又酸又甜我们爱。
生:(编儿歌练说。)
2 、水果展销会。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来到了水果的世界。看,这里的水果可真多呀!你想买哪一种水果呢?听听这些水果推销员的介绍,再做选择吧。
生:又大又圆,又甜又香的苹果啦!快来买呀!
生:我的橘子金黄金黄的又好看,又好吃,可别错过了!
生:新疆好地方,葡萄是特产,一串又一串,保你心里甜!
生:快来看看我的香蕉:我的香蕉可惹人喜爱了。它弯弯的身子两头翘,象不象月牙?熟透的香蕉穿着黄色的外衣,多漂亮呀!你闻闻看,还散发着一阵香味呢。剥开皮,您瞧瞧这白色的果肉,吃在嘴里又香又甜,您买一串尝尝吧!
师:同学们,听了他们的介绍,你决定买哪种水果呢?为什么?
生:我要买香蕉,因为这位推销员不仅说出了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还打了好多比方,让我觉得香蕉不错,所以我想买。
生:我想买葡萄,推销员的话很简洁,象儿歌一样好听又好记。
生:我要给橘子推销员提一点意见:如果介绍橘子时再介绍形状和味道就好了。
(创设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竞争意识。同时,在这样说评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学会欣赏与建议。能培养学生倾听、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3 、分享活动:
师: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那么这些水果你想送给谁吃?在送的时候,你们该怎么说呢?
生:(表演。注意言语交际与礼貌教育。)
(交际活动,创设出更具有实践性的情境,让学生发挥个性和语言创造力,进行综合的口语交际训练,同时加强了学生学习的情感活动,使学生更加乐做爱说。)
五、合作写话,师生共评。
1 、推荐写话: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水果,老师都很想了解,可是小朋友一个个讲又很浪费时间,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生:写下来。
(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实用性,比教师的强制性要求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2 、分组练写。
(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宽松的创作情境,允许出声交流,允 许向 老师同学请教,这在低年级阶段甚至是中年级段也是必需的,只有不以考察为唯一目的,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爱写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朗读交流。
4 、师生共评。
(通过学生的朗读、欣赏,教师予以积极的赏识评价,可以调动其他听读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这样做,使学生学会表达的同时,也能进入他人的情感世界,分享彼此的独特体验。)
5 、继续修改:
师:现在你还想对你的话读读,改改,使它更好吗?老师给你一些时间,可以好朋友之间互相修改,也可以自己独立修改,试一试,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棒!
(让学生在自己读,听他人读,听老师指导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并通过给自己修改或给别人修改,再次得到进步与提升。)
教学评点: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宝库,通过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结合语文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观察生活,乐于表达,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和体验,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而且组织、协调、合作等能力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学习过程既充满了乐趣,又有了效果。
专家评点:
本设计将说、听、写等训练综合在一起,打破了常规的训练模式,创设情境开展长创造性的互动活动,锤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丰富了教学效果。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7
活动目标:
1、交流上幼儿园的经验。
2、分享交流在幼儿园的快乐。
3、培养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喜欢上幼儿园》。
活动指导:
1、和幼儿一起观察幼儿用书中的我喜欢上幼儿园》的画面,请幼儿讲述喜欢上幼儿园的感受。
——书上的小朋友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
——你为什么喜欢上幼儿园?
——你最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人?
——你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你最喜欢吃哪些点心,最不喜欢吃哪些食物?
——你喜欢幼儿园的什么地方?
——你最喜欢哪些朋友?
2、让幼儿园选择自己喜欢玩的玩具玩。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区别物体的多与少
2、愿意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几个装有不同数量,不同颜色糖果的红色,蓝色塑料盒子和分别贴有小牛,小青蛙头像的纸袋。
活动过程:
1、说出好吃的糖果
——小朋友们,小眼睛看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朋友最喜欢的一样东西——糖。
——小朋友喜欢吃糖吗?糖有什么味道?
——小朋友之所以喜欢吃糖,是因为糖是甜的。
2、摸摸纸袋,比比多与少。
(1)——现在老师将糖分别放在贴有小牛,小青蛙头像的纸袋里,我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猜一猜哪个纸袋里的糖多,哪个纸袋里的糖少,摸完的小朋友先不要说话,等其他小朋友摸过之后再告诉老师。
幼儿轮流触摸后提问——哪个纸袋里的糖多,哪个纸袋里的糖少。
(2)之后展示给幼儿看哪个纸袋里的糖多,哪个纸袋里的糖少。
(3)小结:当我们的小手抓不住全部的糖的时候就是多;当我们的小手一下子抓住糖的时候,就是少。
3、听听轻响,比比多少
——看,老师又将糖放进哪里了?
——现在小朋友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起来,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听老师摇塑料盒子时的声音不同,猜一猜哪个盒子里的糖多,哪个盒子里的糖少,猜出来的小朋友先不要说话,等所有小朋友都听过之后再告诉老师。
——如果有的小朋友实在听不出来,我们可以打开盒子,将糖果倒出来,看看多和少。
小结:当我们听到声音响的就是多,听到声音轻的就是少。
4、小结
幼儿可以通过小眼睛、小耳朵、小手来区分物体的多与少。
5、一起分享糖果
许多糖果,可以分给每个小朋友一粒糖果(下课后)
活动延伸:
1、家长和幼儿一起聊聊糖果的颜色,名称,形状。
2、家长可以利用家中的`物品来和幼儿一起比多少。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与妈妈的幸福与甜蜜的感情。
2.鼓励幼儿养成倾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3.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自制图画书、课件《我喜欢》
活动过程:
一、我的妈妈
师:能告诉我,你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吗?
她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她的眼睛是怎么样的?
她的嘴巴是怎么样的?
她的鼻子是怎么样的?
她的手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每个妈妈都不一样,但是一定都很爱自己的宝宝。
二、我喜欢妈妈
师:你喜欢妈妈吗?因为什么?
1.完整欣赏诗歌:
师:我也喜欢我的妈妈,因为(播放课件)
你听到了什么?
2.尝试理解诗歌内容
师:妈妈喜欢宝宝,宝宝喜欢妈妈,这是一首充满爱的诗歌。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随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跟妈妈在一起,妈妈总会给我们很多爱,让我们的心理暖暖的。
2.分段仔细阅读
师:额头在哪里?“顶牛牛”你们会玩儿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你们说被妈妈拥抱是什么感觉呀?
妈妈不在,找身边的小伙伴试试
3.自制图书
师:我想把对妈妈的爱记录下来,所以我想了个好办法,制作一本图书,我需要你们帮我把诗歌整理一遍,一起做一本充满爱的图书好吗?
三、想给妈妈的爱
1.创编诗歌
学习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情。
师:我喜欢妈妈……因为……
2.大胆的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放学回到家,你看到妈妈,想对妈妈说什么?
活动反思:
研修中解决难点 反思中提高认识
诗歌《我喜欢》是我园胡玲教师的获奖作品,诗歌虽短,但温暖美好、意蕴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当我们了解到胡玲老师的创作过程时,更觉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胡玲老师和他们班保育员女儿贝贝的一段对话。孩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胡老师追问:"你喜欢妈妈哪里呢?我喜欢妈妈的手"胡老师又问:"为什么喜欢妈妈的手呢?" "妈妈抱着我。"胡老师又问:"那你还喜欢妈妈哪里呢?"孩子天真无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儿歌。
"我喜欢妈妈的,因为"是个倒装因果句。这个儿歌如果单纯朗诵学习,小班幼儿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编句子,在小班就有难度了,于是经过研修团队的分析,我们决定在中班试教。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能够仿编其中的句式。经过几个班的试讲,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妈妈,最喜欢的是妈妈,所以他们也最爱谈论妈妈。但是幼儿对妈妈爱的表达是漫无天际的,中班幼儿也很难表达的很完整,为了让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把爱妈妈的原因进行联想并表述清楚,我们借助这首诗歌的句式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支架--我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
一、身体部位与幼儿经验的链接是这节活动的难点。
如果你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问:"你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就会给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
策略:
1.首先执教老师以贝贝小木偶与孩子们玩的语言游戏开始,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自然引出,帮助幼儿巩固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识的储备,为孩子们的"敢说"提供帮助,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2.下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倾听儿歌,在听之前老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幼儿:"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一方面从游戏转为倾听,加上一个任务意识会让幼儿更专注。另外让幼儿谈论诗歌中的内容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做了很好的铺垫。
3.紧接着,在教师温柔优美的完整朗诵中,表达爱的"支架"出现在孩子面前:"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每个部位都能给我们温暖和爱护,进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想要表达的对妈妈的爱不再漫无天际、摸不着头脑。然而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孩子们很难把已有经验与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于是我们采取的解决策略是让幼儿先学习理解,再进行模仿改编。在感受诗歌情感时,通过老师问、孩子答;男孩问,女孩答;在音乐伴奏下齐诵的形式,反复练习句式"我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形式多样的朗诵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
4.在分析诗歌时,我们选择了"妈妈的额头和我玩顶牛牛"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重温这个游戏,唤起幼儿联想与妈妈互动的经验,为幼儿改编句子做了铺垫。
有了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加上对诗歌的模仿学习,孩子们知道可以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并结合身体部位与妈妈的互动的经验可以表达出喜欢妈妈的原因了,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一节活动中有机会表达是所有语言教学活动的难点。
策略:
1.选图讲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老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妈妈身体部位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采取自己练习、同伴讲述的讲述让每个孩子得到练习的机会。
2.我们运用了第二个游戏"开火车",让自由讲述好的幼儿和老师的火车头连接,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车进行集体讲述,展开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阵势,这样幼儿就有了参与完整仿编诗歌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研修磨课,在反思中提高认识,效果显著。
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给了我们学习、提高的契机,通过团队研修,集体的智慧加上执教老师的创意,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各样的思维进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都在试教中看成效。结果发现,我们的有些策略既繁琐又偏离了语言活动的主线。
1.由繁到简:比如我们刚开始的火车游戏是让幼儿自己选择粘贴好几个身体部位,结果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粘贴这个活动上,而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被冲淡甚至给冲走了,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幼儿还是沉浸在黏贴的过程中很难自拔。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换了几次学具,终于可以把幼儿的选择和自由表达给连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师有趣的引导更能试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句子与诗歌连起来:"小朋友我们编的这首我喜欢的诗歌可真长呀,就像一列火车,你们愿意上火车吗,那就选一选,编一编吧"但是每次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都怕时间拉长而草草收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这个环节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体部分,不能简单的当成一个结束环节。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0
设计思路:
单纯的数活动容易让幼儿丧失参与的兴趣及热情,所以教师试图通过一种游戏的方式渗透给幼儿有关的数经验,让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发现现在的幼儿在10以内的加减运算较为两极化,一种是幼儿已经熟练掌握的,另一种则是幼儿根本毫无基础的,所以教师也是想通过一种轻松自在的环境下帮助幼儿产生这样的兴趣。此次活动应该是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目前的发展需要的。
目标:
1、在模拟情景中通过猜想游戏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观察、寻找游戏中数字的变化规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活动准备:
蔬菜教学课件,幼儿人手一张蔬菜价格示意图,购物篮
活动过程:
一、买绿色蔬菜,引发兴趣
——出示教学课件1
1、教:超市里新来一批蔬菜,他们都是绿色有机蔬菜,什么叫有机蔬菜你们知道吗?(绿色无污染、安全、优质、有营养的蔬菜)
2、教:请你们帮家里挑选两种不同的蔬菜但总价不超过10元。
3、教:挑完之后请与你的朋友互相交流说一说你买了哪两种蔬菜,一共用了几元钱。
4、教:请用一句话介绍一下你所买的两种蔬菜,以及这两种蔬菜的总价,有哪些小朋友所买的蔬菜总结一样的但蔬菜的品种不同呢?
二、猜猜买了啥
——出示教学课件1
1、教:老师也挑了两种蔬菜总价正好是10元,我不给你们看但你们可以提问,我会用是或者不是给大家暗示,看看谁能最后猜出老师买的是哪两种蔬菜。(鼓励幼儿提问并逐步排除不是的物品,如:是在第一行吗?是红色的吗?……)
三、猜猜我喜欢啥
1、教:这两种蔬菜里我最喜欢黄瓜,你们最喜欢哪一种?你们不说我也能猜得出,你们信不信,要不让我来试一试。(挑选一幼儿验证)
——出示课件2
2、教:这里有10种蔬菜,我不看图片,请你指给大家看你最喜欢的蔬菜(教师出示课件3请幼儿判断是否在这四张图片中,教师逐步猜测)
3、教:没错吧,不服气可以再上来挑战。
4、想想、说说猜想的秘密,引导幼儿观察,找出方法,并列式解答
5、小结:谁知道我的方法吗?其实很简单,只要会做加法就行,看着四张图片下方都有什么秘密?点子,对了这要将这种蔬菜的点子加起来就行了,总数就是这10种蔬菜的序号。
四、我来猜一猜
教:你们也来猜猜朋友们最喜欢的蔬菜吧。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鼓励幼儿积极为同伴提建议。
3、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遗传现象。
【活动准备】
1、建议家长以信、录音、录像、等不同形式,用温馨的语言表达对自己孩子成长的满意和今后的'希望。
2、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导入活动内容:小朋友你们都照过镜子是吗?说说自己的长的什么样子?
2、幼儿说说自己的相貌与家人相似的地方(五官、身材)。
3、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导幼儿感知:父母或其他人身上的反映就是遗传现象的一种表现。使幼儿了解自己与父母以及祖辈的关系,体会亲情。
4、请幼儿倾听家长对孩子的寄语。(教师读、听录音)
5、分组讨论:我怎样做得更好?鼓励幼儿相互出主意,提建议。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认识到“我是个好孩子,大家都很喜欢我,我如果再……就更好了”,避免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6、请幼儿用绘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心情。
【活动延伸】请家长收到信后及时和孩子进行交流。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2
设计意图:
《我喜欢》是分享阅读大班上学期的第一读本,由于其内容简单,也适合中班幼儿阅读,读本也巧妙地将叠词"×来×去"的学习融入到对一些常见事物、动物的运动特点的介绍中,读本中还呈现了关于叠词"×来×去"重点的图画线索,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叠词及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所以,我选择了此读本在中班开展语言交流活动,也借此机会与开展分享阅读课程的姐妹园进行探讨、交流。
目标拟定: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在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图画内容。
2.初步理解"跳来跳去"、"飞来飞去"等叠词的含义。
3.喜欢阅读读本《我喜欢》。
根据读本《我喜欢》教学活动设计,结合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水平,我将此次活动的重点、难点分别确定为:
重点:认真观察图画,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图画内容。
难点:初步理解"跳来跳去"、"飞来飞去"等叠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教学活动设计要求,我准备的教学资源是:大书《我喜欢》、幻灯片《动物动起来》
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有三部分:导入活动——活动组织——总结分享。
根据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在第一课时我准备利用遮挡条遮住文字及部分图画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文本。
根据此次教学活动内容设计,我把引导幼儿观看幻灯片《动物动起来》作为此次教学活动的导入。这样设计既联结了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又引导了幼儿观察几种常见小动物的生活环境,鼓励了幼儿大胆表演了动物们的运动特点。幻灯片出示后接着我出示大书《我喜欢》,告诉幼儿这本书也是讲小动物生活习性和运动特点的,为接下来的阅读读本这一活动环节作了充分的准备。
阅读读本这一活动环节的设计特别关键,对此次教学活动是否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环节我的设计主要是出示大书,逐页阅读。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充分考虑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水平,借助遮挡条遮住1-4页图画下面的全部文字,只利用图画线索引导幼儿了解读本内容;在5-8页,我会遮住文字和半幅图画,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激起幼儿阅读图画的兴趣;到了第9页,我会直接出示图画和文本,引导幼儿更加喜欢《我喜欢》这一读本,体会这一读本幽默的故事结局。
经过阅读图画这一环节师幼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幼儿已经对读本有了初步印象,阅读兴趣也提升了不少,我接着设计了总结分享这一环节来结束本次教学活动。这一环节我会把机会留给幼儿,让他们来说说读本中都提到了哪些动物,他们喜欢生活在哪里,运动特点各是怎样的?激发幼儿喜欢阅读读本《我喜欢》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分享阅读其它读本的阅读兴趣。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2、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和有独特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作者的喜悦之情。
2、你喜欢什么?依照课文写一写。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
2、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喜欢小动物、喜欢和朋友交往,喜欢做梦,喜欢……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感受中国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自主质疑。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交流质疑。
三、初读——了解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四、品读——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
2、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可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读等形式,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研读——质疑问难。
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第10自然段的两句话“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课文中每段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段落中间也反复出现,这又表达了什么?
六、小结。
七、仿写课文
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1、学生仿写。
2、全班交流。
八、全文总结。
【设计理念】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选择上入手,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法。教师的职责是唤醒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让学生面对文本时,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阅读的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4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小乌龟,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
2、能根据书上的对例文的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写好动物,要从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学习例文的写法,先说说,再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二、教学重点: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动物的动作特点。
四、教具准备:
课件小乌龟的图片。
五、教学程序:
(一)作前指导
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要求先观察它的外形,再观察它的动作,并记住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地方。
(二)作中指导
1、学习例文,悟法
课件展示:小乌龟
仔细观察,然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能告诉老师你刚才说的是小乌龟的什么特点吗?
趁势引导学生读文悟法:
(1)有一位同学写的小乌龟很有意思,同学们愿意读吗?
(2)出示例文,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你觉得他写得怎样?
(3)学生朗读思考,分学习小组交流阅读的收获。
(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2、展开讨论,明法
请同学们再次读例文,想想:为什么他写的小乌龟样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一样呢?
同桌讨论讨论。
指名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写好动物的方法:
a、从动物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写;
b、要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c、写动物特点时,特别要注意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
学生再次读例文,体会写好动物的方法,尤其是体会例文中表现小乌龟的动词,动词运用的准确。
3、指导从说到写
课前,老师布置过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请你们按要求去观察一种动物,完成这个作业的同学请举手。
谁愿意把自己观察的动物讲给大家听听的?
这样吧,同学们先把自己准备的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小组长推选出说得最好的,准备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其他同学补充、纠正,特别要提示点拨,让学生使用一系列动词,从而较好地表现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教师予以热情鼓励,激励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习作。
(三)作中评改
1、指名读习作,其他同学做好点评工作。
2、点评:
a、刚才这位同学写得真好,抓住了老山羊的外形特点,但怎样才能写出它的动作特点呢?
b、我们再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小乌龟在水中游动时的情景的,好不好?
c、(引导学生说出)例文抓住了小乌龟游动时,四只脚、尾巴、嘴巴的动作。
d、说的真好!谁能讲得具体些?
(四只脚划动,短尾巴摇着,嘴巴张开、吞吃)
e、这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写好动物的动作特点,应该写好它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3、阅读自己的习作。
你准备怎样修改自己的习作?先自己修改,然后分学习小组互读互改。
读自己修改后的.习作。
(四)作后评讲:
1、复习习作要求。
2、总评本次习作的情况,展示写得好的习作,共同学习。
3、自由读自己的习作,反复读读老师的评语。
4、自己订正,修改习作。
六、教后反思: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是本次习作的重点,通过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表现出动物的动作特点,则是本次习作教学重点之中的难点。如何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时做了以下的尝试,先引导学生体会例文的写法,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接着,启发学生准确地运用动词,先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最后鼓励大家,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特点。这样紧扣重点,巧破难点,又举一反三,让学生触类旁通。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会说,也很愿意说。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5
《我喜欢》是北师版五年级上册第四主体单元“韵味”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韵味十足,作者张晓风采用自由写意的并列段写法,自由地、尽情地抒发自己对世间万物的喜欢,视角独特,语言清新,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赞美了人世间的友情、亲情、真情,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在小学阶段,教材里编写了大量的抒情散文,这类文章“形散神聚”,语言优美、结构独特、情意浓厚。本次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对《我喜欢》这一课进行了交流研讨。下面,我以《我喜欢》为例,就如何备好一节散文体裁的语文课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侧重语言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
不管是什么课型的备课,首先都要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必须有目标,目标就是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我们在确定目标时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关注课程总目标、学段课程目标。其次,要钻研教材,看课后思考题和本单元的金钥匙。第三、整体考虑三维目标。最后,要研究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里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理解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是从朗读、理解、表达以及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提出的阅读要求。《我喜欢》课文后学习要求: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你喜欢什么,试着文依照课文写一写。这是从有感情朗读、学习表达两个层面提出的要求。再加上本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情散文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情感浓厚,语言精美。综合《课标》的精神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散文类体裁的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侧重语言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因此本课的目标可以确定为: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2、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特点及独特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
以上目标综合考虑三维,既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学会生字;有感情的朗读,审美和欣赏能力,仿写课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独特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同时也兼顾过程与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边读边想象。
二、在钻研教材时要重视备朗读和咬文嚼字。
散文课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音乐美。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所以朗读指导是教师教好散文体裁课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对于散文的朗读要求是:要读出意境。就是要读出情意,读出画面。很重要的点是教师在读时也要学会边读边想象。比如读到“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在读时,教师就要怀首一份宁静淡远又不失希望的心情以舒缓、轻柔的语气朗读,并在脑中出现画面:在冬天的宁静的早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天空的红霞中徐徐升起,柔和的阳光穿过迷茫的晨雾,给人以无限的温暖。
其次要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咬文嚼字。哪里是重点?哪些词、句是关键?教师不但要抓得准,还得读得进(体会好),讲得出。重点的地方要做上记号。比如第一到第四自然段的景物及描写它们特点的词,第五到第七自然段描写独特感受的句子: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认为它们具有同样的尊荣;还有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句子:绽开在人们笑颊上;我不能自抑地要喜欢那些泛黄的线装书等等。对这些语句,我们在钻研教材时首先自己要有所感悟,以能够体会作者乐观的态度和欣喜的心情。教师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感受,才能引领学生由表及里地走入作者描写的意境。最后还要推敲作者是怎么写的,文章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只有了解作者怎样表达、为什么这样表达,才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在教学中走一个完整的来回。
三、在教学设计时要以“美”或以“读”为线索进行板块设计。
要针对散文体裁和教学的特点,简化教学环节,突出教学主线,以学定教,突出板块的设计。如于永正老师他的阅读教学的教案,大体上分为三个板块: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作业设计。从此次活动的研讨交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比较适合本课特点的板块设计。
1、以“美”贯穿教学设计。本篇课文文字美、句子美、结构美、情感美,教学时可以运用“赏、读、品、疑、悟、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探索美。在教学时,可分为几个教学坂块:播放画面,欣赏美;听读课文,发现美;美读词语,感受美;展示朗读,表现美;研讨质疑,探究美;拓展仿写,内化美;总结延伸,升华美。也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板块:情境导入,激发体验美;初读课文,感知结构美;品读课文,感悟语言美;研读课文,体会情意美。这样,“美”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很好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独特的审美品位,体会文章语言的细腻精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以学习活动贯穿始终。以学定教,结合本课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文学习规律,设计几个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如:观赏——以画激趣;读文——以读解词;畅言——以说理文;品析——以品释疑;感悟——以情悟情;抒写——以文达情。学习活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情理相融,读写结合,这样的设计既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作者的情趣,又能让学生抒发自己的个性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教学设计中突出以“读”为主。课文像一首散文诗,语言简洁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教学应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所以本课教学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要以读为主,以读代讲。比如本次教学设计中,有相当一些学校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检查预习,自主质疑;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品读课文,感悟语言。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以读代讲,以读动情,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想象,从而体会、感悟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主题活动《我喜欢》小结 篇16
活动目标
1、能比较清楚的说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理由。
2、知道书能让我们增长见识,产生喜欢读书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
活动过程
一、介绍喜欢的图书
1、教师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并说出理由
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是这本书。
书里有很多美丽的童话故事,我看了以后还可以讲给小朋友听。
2、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呢?为什么喜欢呢?
幼儿自由结伴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二、讨论阅读的作用
1、教师:小朋友读过那么多的书,你想一想读完以后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
2、幼儿交流阅读的作用
3、教师小结:书能让我们增长见识,许多我们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
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三、交换图书阅读
1、请幼儿先向同伴介绍自己书的大致内容,简单说说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2、幼儿相互交换图书进行阅读。
小班语言活动课后反思:水果谜语
在《水果谜语》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没有我预想的好,在教学活动中我准备了三个谜语,在猜第一个时,“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猜一种水果的名字,一开始幼儿能有兴趣的乱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进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进行了引导而在与幼儿一起分析谜面的时候,发现多是我在讲,给我的感觉是幼儿听不懂,而且兴趣也没一开始好了,因此我也急于把答案说了出来。而在猜第二个谜语时,“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在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裳。”听完谜面后,发现幼儿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幼儿的表现还是不会猜谜语,但是我还是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答案。可是还是没有我预想的那样。因此再一次的对谜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出示了准备好的实物,边讲边让幼儿观察,发现幼儿对实物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我也发现幼儿还是不会猜谜,兴趣没有故事的高。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儿对猜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他们还不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谜底应是幼儿熟悉的,谜面描述事物特征是明显而生动的,用的比喻应和谜底实物相似的。 再次,教给幼儿解谜技巧,即让幼儿仔细听谜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们对每一句描述应引起联想与分析,从事物特点上去猜。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猜谜活动之前,对于小班的幼儿教材的选择很重要,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当然猜谜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学会的,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我也将在延伸活动中,饭后散步时以及教学活动开展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猜谜的游戏,相信,猜谜会让我们的孩子们愈来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