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位置(精选3篇)六年级数学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图形与位置(精选3篇)

图形与位置 篇1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不同方法,能按指定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增强利用几何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⑶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

  教学具准备: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学习。

  ⑴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图形与位置》,重点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⑵自主学习。

  教师谈话:用5-8分钟的时间阅读理解110页“整理和复习”,完成“练习与实践”1-3题。同桌可以自由交流个人观点,教师适度参与。

  二、交流讨论,梳理知识。

  ⑴梳理“确定位置”的方法。

  交流确定位置的方法: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⑵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

  独立思考,准备回答题目后面的问题。

  第一问:孔雀园在大门的那一面?

  预设: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第二问:猴山在孔雀园的哪一面?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呢?

  同桌试着用各种确定位置的方法,描述猴山、狮虎山、鹿岛和熊猫馆相对于孔雀园的位置。

  ⑶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独立完成书后的填空,交流矫正。

  ⑷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

  自主练习描述2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同桌相互说说,并相互矫正;班级交流,进一步路线描述的方法。

  ⑸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图形与位置 篇2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十二册p.110“整理与反思”以及p.110—111“练习与实践”1—3题。

  知识要点:

  1.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方向;

  3.用数对表示物体的具体位置;

  4.比例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综合地运用各种描述的方法描述并确定物体的位置,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能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识图、作图的能力。

  3.在复习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图形与位置”。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二、整理与反思

  1.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

  2.请大家利用我们教室里面的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这些物体的位置?

  3.请大家利用我们学校和学校周围的物体,用东、南、西、北来指明物体的方向和位置?

  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4.刚才大家用上、下、前、后、左、右和东、南、西、北来表示物体所在的大家位置以及方向,如果我们要准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还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大家还记得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吗?

  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用数对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图略)

  标出点d(6,1)、e(10,1)、f(9,4)、g(7,4),并顺次连接d、e、f、g、d。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5.练习:(五下p.16练一练)

  6.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用数对的方法标出所在的列和行,还可以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怎样表示?

  7.教师投影一幅野生动物园的示意图,学生用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描述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图略)

  8.刚才我们复习了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这里的距离都是已知的,但有的时候需要我们计算,这时又需要用到什么知识?(比例尺)

  三、练习与实践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讨论时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不够准确的表述。还要提醒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校对讨论。提醒学生注意:量图上距离时要中心点到中心点,计算实际距离时数字比例尺可以转换成线段比例尺,使用量角器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两个重合。

  3.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再全班讨论。

  4.补充:以校门为观测点,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图示。(出示线段比例尺:1厘米表示40米)

  (1)校门正北40米处是一个喷水池。

  (2)教学楼在校门西北,与正西成40°夹角,离校门60米。

  (3)市少年宫在校门南偏东35°方向,离校门80米。

  学生根据信息独立画出示意图,展示学生作业时重点讲评第2、3两小题中不同的位置描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复习,你对哪些知识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相应的作业。

  (其他补充练习见共享空间)

  板书设计:

  图形与位置

  基本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东南方向也叫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南偏西。

  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向后数。

  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课前思考:

  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内容较为简单,五年级教学时学生都能掌握。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我放在比例尺的知识上,让学生说说比例尺的含义,再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总得来说,本节课的任务相对而言比较轻松,再补充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即可。

  课后反思: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列,再确定行。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时,先确定角度,再画出相应的一条射线,截取一定的厘米数并写出相应物体的名称,标出角度。这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都完成的不错。

  课后反思:

  教材提供的第111页上的第2题综合性较强,将方位知识、比例尺的知识结合起来,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运用以前学习的知识来解答,但仍有少数学生对方位还搞不清楚,时常会出现错误。

  和其他老师一样,感到考试时间迫在眉睫,但复习的内容又很多,课堂上由于要照顾到学习困难生,复习节奏就无法加快。

  课前思考:

  这节课主要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组织学生讨论“我们学过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在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中进一步明确确定物体位置的不同方法,体会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特点和作用。

  课后反思:

  完成“练习与实践”时,第1题先让学生用东、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动物园中各景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再让学生用数对描述上述关系,帮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平面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图中建筑和场所的位置,再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组方向和距离在图中确定百货大楼和图书馆的位置,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方向和位置综合确定位置的方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第3题根据提供的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说说公共汽车行驶的方向和经过的站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几题学生完成的都不错,但在做《天天练》时,部分学生根据文字描述用方向和距离来画图确定具体位置还有点困难。

图形与位置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2、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确定物体位置的不同方法,体会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平面图中的物体位置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是怎样描述位置的?

  (用上、下、前、后、左、右主要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

  2、在平面图形上可以怎样确定图形的位置?

  (可以用数对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3、请学生利用语言来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体位置

  (如:小明坐在我的左边;讲台在我的前面,我的位置在教室可以用数对(3,2)表示……)

  4、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

  (用东、南、西、北,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还可以将方向与角度距离结合起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5、小结:方向以及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既可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又可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二、练习与实践

  活动一:

  1、师:观察主题图,说一说街区图的内容

  特别强调比例尺1 1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

  师:说一说从图上获得的信息,对于线路图的描述,需要说清楚行进的方向和距离。

  生: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

  生: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

  生: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

  3、学生说出行进距离

  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

  强调: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

  活动二:

  1、 师:观察挂图,想一想,你能帮助迷路的考察队确定大本营相对于大鸣山的位置吗?

  生:回顾确定位置的方法,可以用类似“第几排第几列”的方法表示,也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有参照点和两个要素。第一种办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原点,水平、竖直方向组成直角坐标系;第二种方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参照点,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组成坐标系。)

  师:比较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三、巩固与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方向、距离和比例尺在图上确定位置

  学生画在课本上

  2、练习二十一第2题

  生:独立做题,再集体讲评。

  (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注意分清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3、练习二十一第3题

  拼图游戏

  这里的一个数对表示一个方格

  4、练习二十一第4题

  学生讨论:怎样确定方向,怎样量出距离?

  学生回家完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