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通用7篇)高一地理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通用7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1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设计
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 刘翔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 说教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
锋面系统
(一)锋面结构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1)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表1
分类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情况
被迫抬升
主动徐徐爬升
锋图
略
略
锋面符号
略
略
天气特征
过境前
温暖晴朗
低温晴朗
过境时
刮风、下雨、阴天、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天气实例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
二、 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1 四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四种基本的气压类型: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完成表2内容。
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系统
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分布状况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水平气流状况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辐合
顺时针方向辐散
南半球
顺时针方向辐合
逆时针方向辐散
垂直中心气流状况
辐合上升
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云量增多,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过渡:我们学习了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那么,锋面与气旋能否同时出现?为什么?)
(播放“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这种组合叫锋面气旋)
锋面气旋
1 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叫锋面气旋。
(教师讲解:因为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两股性质不同的气流可能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形成锋面)
2 天气: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如何,由于时间的关系,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总结新课
巩固练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布置作业
1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是否相同,气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气各如何?
2 地理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类型与天气
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 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2 气旋与反气旋的差异
锋面气旋
1 概念: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叫锋面气旋。
2 天气:云、雨,甚至是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五、说启示: 1.我感觉通过多媒体与板图绘制相合,教学效果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2.自己有从满堂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的感觉。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2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五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 教学重点:
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 教学难点:
①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 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 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3、 、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 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3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欲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四.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五.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画面)
介绍最近几日里齐市的天气变化,阐述要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5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入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
【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加以我们家乡的实例:“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由同学讨论分析原因,这样设计重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 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在设计这个课题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结合高一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加以分析――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增加地理课堂的文学性】
1. 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五种基本的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鞍形气压场)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
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 完成表格2)
【在这里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启发学生从低压、高压的气流特征入手,讨论分析二者所影响的天气特点,运用比较方法,更能使学生掌握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情况,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过渡:我们学习了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那么,锋面与气旋能否同时出现?为什么?)
(播放“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这种组合叫锋面气旋)
介绍锋面气旋的特点、对天气的影响
3. 锋面气旋
【在处理锋面气旋时,借助动画,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力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结新课巩固练习)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布置作业)
利用身边的媒体,收集未来几天齐齐哈尔的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
【设计的目的是:把课本的理论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
(课堂结束语)
几日来的鹤城阴云密布,阳光难得一见,我们期待着明天有一个好天气,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类型与天气
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基本的气压类型
2 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4
《常见的天气系统》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地理》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五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五个部分。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大气组成、分布、运动的基础上,从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节课还为第四单元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2.目标确定: ①知识目标:理解气团、锋面、低压、高压的概念和形成。 理解锋面系统并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特征。 ②能力目标:会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 会阅读天气形势预报图。 ③德育目标:通过阅读天气图,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重点之一: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 ②锋面天气掌握之后可以“学以致用”,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重点之二:高低气压的天气特征。其为重点的原因是: ①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低压)强烈发展的表现。 ②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就是高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难点之一: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其为难点的依据有二: ①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 ②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和被动不易确定。 ③锋前锋后的位置不易辨认。 ④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的差异不好掌握。 ⑤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不好记忆。 难点之二:锋面气旋的理解。其为难点的原因有二: ①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能形成锋面气旋而不形成锋面反气旋。 ②水平气流的辐散与辐合难于长久记忆,且易记混淆。 二.说学法: 1.兴趣学习法。本节有日常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学生求知欲强。 2.手势记忆法。水平气流运动的方向可借手势强化记忆。 3.知识迁移法:锋面知识迁移到生活中,指导学生会看会听天气预报。 三.说教法: 1.多媒体视听教学法:由于本节内容抽象,通过电教模拟演示,可以使抽象思维具体化,有全新的视听感觉。 2.比较教学法: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用比较法教学学生记得牢。 四.说程序: 1、导入新课: 先播放两段“城市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的录像。看完后,告诉学生要能够看懂和听懂这些天气预报图,首先要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与天气有关的基础知识、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锋面系统 ㈠锋面结构与特点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特点,天气特点) 1. 概念: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①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 3.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过渡:根据冷暖气团谁主动移动,可将锋面一般分为哪两种类型) ㈡锋面类型与天气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完成表1)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5
高中地理说课稿:《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范文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
①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时间为3分钟。教师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指导学生观看,并注意所预报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这样一开始就演示学生所熟悉的天气预报,可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可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设疑问、起悬念导入新课的教学,板书课题。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冷、暖锋示意图;冷、暖锋天气图;冷、暖锋移动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后,再分别演示冷、暖锋示意图,天气图,移动图,并分别提出学习目标。学生逐一观察,完成每项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师出示冷、暖锋对比表,指导学生对照分析,这样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通过教师举例:“一场秋(春)雨一场寒(暖)”分别受什么锋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等,说明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的因素之一,以下再研究第二个天气的影响因素----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学习。板书课题。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气旋、反气旋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目标后,老师出示低压与气旋、高压与反气旋表,使学生了解各自的概念。教师再分别演示气旋、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来分析),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影响风向形成的力的分析方法,即可分析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通过动画的逼真模拟,更容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运用同样学习方法,得出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展示右、左手手形图,帮助学生分别记忆北、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然后教师展示锋面气旋图,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思考:有无锋面反气旋。最后教师展示气旋、反气旋对比表,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气旋、反气旋及锋面系统为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影响天气的两个主要因素,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 锋面气旋
展示“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如何,由于时间的关系,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三)总结新课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四)巩固练习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8分钟。通过教师出示课件上准备的巩固练题,指导学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后,订正。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五)布置作业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是否相同,气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气各如何?
(六)板书设计(略)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6
在《常见的天气系统》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要达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气旋和冷锋的案例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重点,克服“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这个教学难点。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呢?那就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对教与学进行如下处理:
本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来指导教学,教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全员参与活动,达到自主建构知识的目的。
(1)本课的设计中,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将高、低气压系统调到前面先学,一是有利于与本单元第三节“近地面风的受力”等旧知识相衔接,二是有利于为锋面系统的学习作铺垫。其理论依据是:①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要联系学生已有经验”②赞可夫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
(2)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论”,在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学习中,我选取“北半球气旋”作为教学重点,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师生共同探究其基本原理,随后,让学生自己探究北半球反气旋及南半球气旋;在锋面系统的教学中,选择冷锋作为教学案例重点分析,让学生自己归纳暖锋的特点及天气状况,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列表比较学习法,所列出的表格我并没有事先列好对比指标,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列出对比指标,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顺利进行知识迁移。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列表比较,归纳共同性,区别差异性,使学生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对比和迁移。
(5)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通过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环节证明,由于教学方法得当,符合课改精神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较好,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策略进一步研究,从而达到教学预期效果。
<<常见的天气系统>> 篇7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第四单元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
②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③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
②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①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②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
① 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②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说教学方法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三、 说学法指导
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四、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这部分教学时间为3分钟。教师先播放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指导学生观看,并注意所预报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这样一开始就演示学生所熟悉的天气预报,可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可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设疑问、起悬念导入新课的教学,板书课题。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锋面结构与特点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冷、暖锋示意图;冷、暖锋天气图;冷、暖锋移动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后,再分别演示冷、暖锋示意图,天气图,移动图,并分别提出学习目标。学生逐一观察,完成每项学习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教师出示冷、暖锋对比表,指导学生对照分析,这样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通过教师举例:“一场秋(春)雨一场寒(暖)”分别受什么锋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冬季的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等,说明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的因素之一,以下再研究第二个天气的影响因素----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学习。板书课题。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是15分钟。我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是:气旋、反气旋图。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目标后,老师出示低压与气旋、高压与反气旋表,使学生了解各自的概念。教师再分别演示气旋、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来分析),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影响风向形成的力的分析方法,即可分析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通过动画的逼真模拟,更容易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运用同样学习方法,得出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展示右、左手手形图,帮助学生分别记忆北、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方向。然后教师展示锋面气旋图,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思考:有无锋面反气旋。最后教师展示气旋、反气旋对比表,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气旋、反气旋及锋面系统为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影响天气的两个主要因素,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 锋面气旋
展示“锋面气旋”图,让学生从图中了解锋面与气旋能同时出现,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如何,由于时间的关系,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三)总结新课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四)巩固练习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8分钟。通过教师出示课件上准备的巩固练题,指导学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后,订正。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是要让学生能够听懂和看懂一些简易的天气形势图,因此最后通过活动课“试做天气预报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五)布置作业
这部分的教学时间为2分钟。 锋面气旋不同部位天气状况是否相同,气旋前方、后方、中部的天气各如何?
(六)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