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通用14篇)八年级政治教案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通用14篇)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1
导入 新课:
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上狼窝岭小学的材料.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受教育权问题。引出本框内容。
(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学生活动(一):分析两则材料,总结受教育权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材料一;从1998年6月开始,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育,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
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及教材,总结受教育权的内容,教师归纳。
材料三: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以下内容:
1、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4、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5、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图片:大眼睛苏明娟今昔对比
提问: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使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苏明娟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苏明娟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促进了她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材料分析:
教育兴 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2
导入 新课:
投影: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 湖北一女生告赢母校
秦春梅,家住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战士村。2000年,她参加了高考,即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秦春梅南下打工。
2001年6月18日,秦父从2001年6月9日《随州日报》上得知,女儿被武汉某师范学校录取。6月23日,秦春梅的父母终于在秦春梅的班主任那里找到了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要求秦春梅于2000年9月15日报到。
此时离报到时间已过了9个月,曾都区第四中学为秦春梅出具介绍信,请求武汉市某师范学校让秦继续到校学习,可是该校未能批准。
因为学校未按时送达通知书使自己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秦春梅非常气愤。2001年8月,秦以侵犯自己受教育权为由,将母校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责令四中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秦父请求其班主任在录取通知书寄到后,通知其有关亲戚转告,并留下了相关地址和联系电话,班主任对此给予了承诺。班主任收到秦春梅的录取通知书后,在拨打了一次电话没有接听后,便再也没有进行联系。而且秦春梅填写的收件人地址是学校地址,曾都四中对此未提出异议,表明其同意代收录取通知书。
2002年9月1日,曾都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曾都区第四中学赔偿秦春梅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02年9月13日
在这个案例中,秦春梅状告母校侵犯自己受教育权,并且最终赢了这场官司。那么,什么是受教育权?国家有何相关规定和措施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内容。
一、(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人降生伊始,其生存能力并不比动物优越,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具有区别于动物的潜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
要摆脱软弱状态而能够自助,要开启潜能而得到发展,都有赖于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取得的。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来自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消息:
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13298.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498.12万平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48.79%,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37.7%,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35.69%,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49.37%;普通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64.43%,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52.46%,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50.86%,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69.45%。
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数均比上年略有增加。200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1.18万所,比上年增加0.01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036.02万人,比上年增加14.18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65.93万人,比上年增加2.92万人。
全国普通高中1.54万所,比上年增加0.05万所;招生676.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8.72万人,增长21.28%;在校生1683.81万人,比上年增加278.84万人,增长19.85%;毕业生383.76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12.72%。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72.87%,比上年增长2.16个百分点。
为了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有些地方也采取了专门的措施。
举例:南京要求中小学对残疾少儿入学“零拒绝”
人民网南京6月10日电 近日,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再次强调,全市任何学校都必须无条件地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少儿入学。南京市自1927年开办全国第一所国立盲哑学校以来,加大特教学校的扩建和改造,坚持残疾人教育"零拒绝"原则,竭力满足家长对残疾孩子教育需求,特殊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特教辅读班4个,在各类特教学校(班)就读的学生1428人,另有4000多名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初步形成了种类齐全(盲、聋、弱智)、形式多样(校、中心、辅读班、随班就读、联办等)、上下延伸(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结构完整(学制一条龙,普、职教并举)的特教体系。
为保证残疾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今年,南京市各类特教学校将继续面向全市、区(县)招收适龄(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相同)残疾儿童入学,报名时间与正常孩子同时进行。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每个人都是通过教育来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的;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则是将来独立谋生的必要准备。所以,无论是人的社会化还是获得独立生存的手段,都离不开教育。人不仅要谋生存,而且要谋发展;不仅要生活,而且要追求优质的生活。要实现这种高于生存的目标,更是离不开教育。可见,教育对个人一生的生存和发展至为关键。
2、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素质决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首先,资源利用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资源利用中的技术含量是资源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人口素质制约资源替代程度。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量较大的不可再生资源,最终需要开发替代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替代资源需要尖端的科学技术,需要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提高人口素质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而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
提高人口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赖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劳动熟练程度。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要求。其次,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与改善。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在消费结构中,一般生活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下降,享受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上升。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又将促进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人口素质对于消除贫困、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要保证人口素质,必须注重教育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上陈章良的故事。)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小结。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3
导入 新课:
投影: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 湖北一女生告赢母校
秦春梅,家住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战士村。2000年,她参加了高考,即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秦春梅南下打工。
2001年6月18日,秦父从2001年6月9日《随州日报》上得知,女儿被武汉某师范学校录取。6月23日,秦春梅的父母终于在秦春梅的班主任那里找到了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要求秦春梅于2000年9月15日报到。
此时离报到时间已过了9个月,曾都区第四中学为秦春梅出具介绍信,请求武汉市某师范学校让秦继续到校学习,可是该校未能批准。
因为学校未按时送达通知书使自己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秦春梅非常气愤。2001年8月,秦以侵犯自己受教育权为由,将母校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责令四中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秦父请求其班主任在录取通知书寄到后,通知其有关亲戚转告,并留下了相关地址和联系电话,班主任对此给予了承诺。班主任收到秦春梅的录取通知书后,在拨打了一次电话没有接听后,便再也没有进行联系。而且秦春梅填写的收件人地址是学校地址,曾都四中对此未提出异议,表明其同意代收录取通知书。
2002年9月1日,曾都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曾都区第四中学赔偿秦春梅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02年9月13日
在这个案例中,秦春梅状告母校侵犯自己受教育权,并且最终赢了这场官司。那么,什么是受教育权?国家有何相关规定和措施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内容。
一、(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人降生伊始,其生存能力并不比动物优越,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具有区别于动物的潜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
要摆脱软弱状态而能够自助,要开启潜能而得到发展,都有赖于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取得的。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来自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消息:
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13298.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498.12万平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48.79%,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37.7%,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35.69%,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49.37%;普通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64.43%,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52.46%,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50.86%,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69.45%。
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数均比上年略有增加。200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1.18万所,比上年增加0.01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036.02万人,比上年增加14.18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65.93万人,比上年增加2.92万人。
全国普通高中1.54万所,比上年增加0.05万所;招生676.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8.72万人,增长21.28%;在校生1683.81万人,比上年增加278.84万人,增长19.85%;毕业生383.76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12.72%。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72.87%,比上年增长2.16个百分点。
为了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有些地方也采取了专门的措施。
举例:南京要求中小学对残疾少儿入学“零拒绝”
人民网南京6月10日电 近日,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再次强调,全市任何学校都必须无条件地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少儿入学。南京市自1927年开办全国第一所国立盲哑学校以来,加大特教学校的扩建和改造,坚持残疾人教育"零拒绝"原则,竭力满足家长对残疾孩子教育需求,特殊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特教辅读班4个,在各类特教学校(班)就读的学生1428人,另有4000多名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初步形成了种类齐全(盲、聋、弱智)、形式多样(校、中心、辅读班、随班就读、联办等)、上下延伸(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结构完整(学制一条龙,普、职教并举)的特教体系。
为保证残疾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今年,南京市各类特教学校将继续面向全市、区(县)招收适龄(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相同)残疾儿童入学,报名时间与正常孩子同时进行。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每个人都是通过教育来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的;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则是将来独立谋生的必要准备。所以,无论是人的社会化还是获得独立生存的手段,都离不开教育。人不仅要谋生存,而且要谋发展;不仅要生活,而且要追求优质的生活。要实现这种高于生存的目标,更是离不开教育。可见,教育对个人一生的生存和发展至为关键。
2、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素质决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首先,资源利用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资源利用中的技术含量是资源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人口素质制约资源替代程度。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量较大的不可再生资源,最终需要开发替代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替代资源需要尖端的科学技术,需要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提高人口素质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而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
提高人口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赖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劳动熟练程度。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要求。其次,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与改善。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在消费结构中,一般生活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下降,享受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上升。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又将促进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人口素质对于消除贫困、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要保证人口素质,必须注重教育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上陈章良的故事。)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小结。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4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能力目标
通过对一些数字和图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讲述国家对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权,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思想。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打下基础,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
教学重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在讲新课前,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一课题、框题和目题,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认识其知识框架。(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右上角列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框题: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看插图及投影一:
自从老一辈革命家时年93岁的帅孟奇大姐,率先捐款,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而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它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企业家、艺术家、普通工人、学生、海外华人等千千万万人的心。
提问:(1)希望工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2)透过女孩一双明亮的大眼晴,你看到、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本课内容的初步了解。)
希望工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它的宗旨在于救助失学儿童、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这一宗旨无疑选准了基础教育与我国下个世纪发展关系这个切入点,从救助我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保障其受教育权入手,由此唤起人们的爱心和极大的热情。
女孩的一双大眼睛饱含着贫困儿童对学习的期盼,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望着女孩的大眼睛,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为了满足贫困地区的孩子渴望读书的需求,为了救助因家境贫寒而上不起学或被迫中途辍学的千百万名儿童能背起书包走进课堂,获得受教育权,我们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好好学习。那么究竟什么是受教育权呢?
1.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1)受教育权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了解教育的作用、教育含义的划分的基础上,解释受教育权的含义并加以分析。(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一个人来到世间,他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教育的含义有广狭之分。本课使用的教育概念,就是从狭义上讲的,指的是学校教育。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请同学们看投影二:
材料一:从今年6月以来,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室,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
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
(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
①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②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④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⑤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请同学们看投影三:
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以北京为例,反映出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内容是广泛的,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0年,国家将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更多的机会。总之,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发展;另一方面一定的教育又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大爆炸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那么他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相反,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请同学们看投影四: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
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提问: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五:
教育兴、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巩固新课
甘肃庆阳师范学校学生李勇,家住山区,生活条件艰苦,不仅经济困难,而且父亲身患重病,无人料理。他小小年纪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渴望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因此,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不肯放弃学习的机会,毅然决定“背起爸爸上学”。
请你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分析李勇的事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5
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上狼窝岭小学的材料.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受教育权问题。引出本框内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学生活动(一):分析两则材料,总结受教育权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材料一;从1998年6月开始,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育,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
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及教材,总结受教育权的内容,教师归纳。
材料三: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以下内容:
1、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4、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5、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图片:大眼睛苏明娟今昔对比
提问: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使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苏明娟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苏明娟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促进了她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材料分析:
教育兴 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6
导入 新课:
投影: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 湖北一女生告赢母校
秦春梅,家住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战士村。2000年,她参加了高考,即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秦春梅南下打工。
2001年6月18日,秦父从2001年6月9日《随州日报》上得知,女儿被武汉某师范学校录取。6月23日,秦春梅的父母终于在秦春梅的班主任那里找到了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要求秦春梅于2000年9月15日报到。
此时离报到时间已过了9个月,曾都区第四中学为秦春梅出具介绍信,请求武汉市某师范学校让秦继续到校学习,可是该校未能批准。
因为学校未按时送达通知书使自己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秦春梅非常气愤。2001年8月,秦以侵犯自己受教育权为由,将母校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责令四中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秦父请求其班主任在录取通知书寄到后,通知其有关亲戚转告,并留下了相关地址和联系电话,班主任对此给予了承诺。班主任收到秦春梅的录取通知书后,在拨打了一次电话没有接听后,便再也没有进行联系。而且秦春梅填写的收件人地址是学校地址,曾都四中对此未提出异议,表明其同意代收录取通知书。
2002年9月1日,曾都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曾都区第四中学赔偿秦春梅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02年9月13日
在这个案例中,秦春梅状告母校侵犯自己受教育权,并且最终赢了这场官司。那么,什么是受教育权?国家有何相关规定和措施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内容。
一、(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人降生伊始,其生存能力并不比动物优越,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具有区别于动物的潜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
要摆脱软弱状态而能够自助,要开启潜能而得到发展,都有赖于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取得的。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来自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消息:
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13298.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498.12万平方米。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48.79%,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37.7%,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35.69%,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率49.37%;普通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率64.43%,音乐器械配备达标率52.46%,美术器械配备达标率50.86%,理科实验仪器达标率69.45%。
幼儿园及在园幼儿数均比上年略有增加。200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1.18万所,比上年增加0.01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036.02万人,比上年增加14.18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65.93万人,比上年增加2.92万人。
全国普通高中1.54万所,比上年增加0.05万所;招生676.70万人,比上年增加118.72万人,增长21.28%;在校生1683.81万人,比上年增加278.84万人,增长19.85%;毕业生383.76万人,比上年增加43.3万人,增长12.72%。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72.87%,比上年增长2.16个百分点。
为了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有些地方也采取了专门的措施。
举例:南京要求中小学对残疾少儿入学“零拒绝”
人民网南京6月10日电 近日,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再次强调,全市任何学校都必须无条件地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少儿入学。南京市自1927年开办全国第一所国立盲哑学校以来,加大特教学校的扩建和改造,坚持残疾人教育"零拒绝"原则,竭力满足家长对残疾孩子教育需求,特殊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3所,特教辅读班4个,在各类特教学校(班)就读的学生1428人,另有4000多名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9%以上,初步形成了种类齐全(盲、聋、弱智)、形式多样(校、中心、辅读班、随班就读、联办等)、上下延伸(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结构完整(学制一条龙,普、职教并举)的特教体系。
为保证残疾儿童平等的教育权利,今年,南京市各类特教学校将继续面向全市、区(县)招收适龄(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相同)残疾儿童入学,报名时间与正常孩子同时进行。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每个人都是通过教育来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的;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则是将来独立谋生的必要准备。所以,无论是人的社会化还是获得独立生存的手段,都离不开教育。人不仅要谋生存,而且要谋发展;不仅要生活,而且要追求优质的生活。要实现这种高于生存的目标,更是离不开教育。可见,教育对个人一生的生存和发展至为关键。
2、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较高的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口素质决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首先,资源利用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资源利用中的技术含量是资源利用率高低的重要标志。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其次,人口素质制约资源替代程度。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量较大的不可再生资源,最终需要开发替代资源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替代资源需要尖端的科学技术,需要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提高人口素质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而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以人力资源替代物质资源。
提高人口素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赖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劳动熟练程度。因此,提高人口素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根本要求。其次,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与改善。随着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在消费结构中,一般生活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下降,享受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上升。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又将促进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次,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人口素质对于消除贫困、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要保证人口素质,必须注重教育的发展。
(学生阅读教材上陈章良的故事。)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学生小结。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7
导入 新课:
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上狼窝岭小学的材料.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受教育权问题。引出本框内容。
(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学生活动(一):分析两则材料,总结受教育权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材料一;从1998年6月开始,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育,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
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及教材,总结受教育权的内容,教师归纳。
材料三: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以下内容:
1、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4、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5、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图片:大眼睛苏明娟今昔对比
提问: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使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苏明娟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苏明娟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促进了她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材料分析:
教育兴 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8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重难点分析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1.这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因为:①在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上要求理解这个观点。
②学生从理论上弄清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从而能够增强受教育的义务感,增强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2.学习此观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规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积极筹措资金作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
国家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习这部分时,应和解放前相比较来看,从而更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从受教育权的来之不易、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发展的需要、从法定责任来看公民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必要性。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的受教育的最基本的义务是: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校纪,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学习这部分要和社会现实相结合,从社会实际出发,加深理解自己承担的受教育的义务。这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认为受教育是权利,认识不到受教育还是义务,因而,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刻苦程度不够。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重、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本框题的知识要点:1、什么是教育?它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
3、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5、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二、 组织教学
(一)、导入 新课
想一想:透过女孩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师生共同学习新课
1、 什么是受教育权(以自学为主,教师点拔)
阅读课文P29-30,找一找:1)什么是教育?它的作用是什么?(划书)
2)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
3)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1)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讨论: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
从上述学习中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狮山教育体系为高效经济构筑平台
狮山,南海的“绿色明珠”,近年来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大佛山”中心城镇的优势,成功吸纳了200多家国内外优势企业进驻,成为了南海“园区经济”的排头兵。而狮山发展的另一个奇迹,是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
狮山“南海大学城”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其专业设置将充分考虑南海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类型,为本地提供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也落户狮山,将于今年9月开学。该校北邻南海软件科技园,与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南海)以及东软软件园、中望信息产业园、新太软件园等形成一体化的产、学、研基地,该校的办学目标是打造南海“软件蓝领”的摇篮。
基础教育:引入完整的“优质链”
而在发展基础教育方面,狮山成功地引入了“石门”教育品牌——石门实验小学落户狮山,老牌名校石门中学(狮山分校),同时,狮山已引进广州高素质幼儿教育,狮山中心艺术幼儿园也在筹建中。
至此,狮山已成功地构建起了集以IT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优质基础教育为一体的完善的教育体系。搭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两个平台
狮山街道办事处党委有关负责人说,教育体系的构建,目的是要为经济发展搭起两个平台。一方面,具有信息化特色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建起了“人才库”,为企业提供和储备人才,为狮山经济搭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优质的基础教育对外来人员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帮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了安居乐业的支撑平台。
讨论:狮山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分析材料,认识教育作用。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A 受教育 B 人身自由权 C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D 婚姻自由权
2、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靠——,基础在——
A 科学技术 教育 B 科学技术 综合国力
C 经济发展 人才 D 经济发展 思想觉悟
3、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A 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B 受教育是公民基本义务
C 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D 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4、调查资料表明,在现在的农村,农民的致富程度同起文化程度成正比,表现在
A文化程度高的,一般致富门路多 B文化程度高的,一般致富速度快
C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D 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较慢
5、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
A 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B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C 丰富和完善自己 D 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
二、问答题: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宣布,为资助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决定设立国家奖学金,并于2002年9月1日实行。2003年8月,一些家庭贫困的优秀大学生如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这一事实体现了我国教育法中的哪一条规定?说明了什么?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10
第十一课 第一框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本课概述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课是全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公民的诸多权利与义务中,受教育既是公民重要的、基本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的义务。初二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时期,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最接近,与学生的活动最密切。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增强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念,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能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努力搞好现在的学习,甚至自觉地履行终身受教育的义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本课知识结构:本课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引言简单介绍了本课与前两课的关系,强调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本课将讲述我国法律关于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要求公民履行受教育义务等内容,点出学习本课所要达到的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受教育权的能力及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等教育教学目标 。第一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主要讲述受教育权的含义,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内容,如何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这一框具有铺垫的作用。第二框“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主要阐述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我国义务教育法关于保障公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这一框着重讲义务教育法的内容。第三框“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公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主要讲述我国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所提供的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师资保障,讲学生应当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这一框是增强学生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的思想教育的落脚点。
3、总体教法建议:教师可以用一些当地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典型案例或者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或者让学生观看电影《凤凰琴》、《背起爸爸上学》、《一个都不能少》、《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从中获得启迪。也可以让学生就当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如辍学现象、学校乱收费现象等等。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些数字和图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国家对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权,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思想。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打下基础,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
重难点分析:
本框是全课的铺垫,它主要讲什么是受教育权,以及我国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为讲后两框关于我国有关教育法律规定公民的具体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打下了基础。本框包括两个部分:一,什么是受教育权;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其中第二部分是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从理论上弄清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可以增强受教育的义务感,增强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教法建议:
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理解受教育权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导入 新课:
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上狼窝岭小学的材料。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受教育权问题。引出本框内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学生活动(一):分析两则材料,总结受教育权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材料一;从1998年6月开始,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育,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
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及教材,总结受教育权的内容,教师归纳。
材料三: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以下内容:
1、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4、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5、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图片:大眼睛苏明娟今昔对比
提问: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使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苏明娟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苏明娟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促进了她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材料分析:
教育兴 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11
第十一课 第一框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本课概述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本课是全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公民的诸多权利与义务中,受教育既是公民重要的、基本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的义务。初二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时期,这一课的内容与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最接近,与学生的活动最密切。通过本课教学,能让学生增强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念,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能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努力搞好现在的学习,甚至自觉地履行终身受教育的义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本课知识结构:本课由引言和三框内容组成。引言简单介绍了本课与前两课的关系,强调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本课将讲述我国法律关于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要求公民履行受教育义务等内容,点出学习本课所要达到的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受教育权的能力及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等教育教学目标 。第一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主要讲述受教育权的含义,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内容,如何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以及我国对公民受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这一框具有铺垫的作用。第二框“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主要阐述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我国义务教育法关于保障公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这一框着重讲义务教育法的内容。第三框“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公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主要讲述我国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所提供的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师资保障,讲学生应当如何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这一框是增强学生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的思想教育的落脚点。
3、总体教法建议:教师可以用一些当地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典型案例或者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或者让学生观看电影《凤凰琴》、《背起爸爸上学》、《一个都不能少》、《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从中获得启迪。也可以让学生就当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如辍学现象、学校乱收费现象等等。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一些数字和图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国家对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权,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思想。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打下基础,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
重难点分析:
本框是全课的铺垫,它主要讲什么是受教育权,以及我国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为讲后两框关于我国有关教育法律规定公民的具体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打下了基础。本框包括两个部分:一,什么是受教育权;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其中第二部分是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从理论上弄清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可以增强受教育的义务感,增强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教法建议:
通过分析图片、材料,理解受教育权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导入 新课:
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上狼窝岭小学的材料。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受教育权问题。引出本框内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学生活动(一):分析两则材料,总结受教育权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材料一;从1998年6月开始,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育,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
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及教材,总结受教育权的内容,教师归纳。
材料三: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以下内容:
1、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2、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4、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5、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
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图片:大眼睛苏明娟今昔对比
提问: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使她的人生充满了希望?苏明娟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苏明娟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她的命运,促进了她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
材料分析:
教育兴 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
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
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概念:什么是受教育权;明确了一个观点:在我国,受教育既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12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重难点分析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1.这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因为:①在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上要求理解这个观点。
②学生从理论上弄清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从而能够增强受教育的义务感,增强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2.学习此观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规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积极筹措资金作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
国家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习这部分时,应和解放前相比较来看,从而更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从受教育权的来之不易、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发展的需要、从法定责任来看公民履行受教育义务的必要性。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的受教育的最基本的义务是: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遵守校纪,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学习这部分要和社会现实相结合,从社会实际出发,加深理解自己承担的受教育的义务。这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认为受教育是权利,认识不到受教育还是义务,因而,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刻苦程度不够。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1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重、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本框题的知识要点:1、什么是教育?它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
3、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5、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二、 组织教学
(一)、导入 新课
想一想:透过女孩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师生共同学习新课
1、 什么是受教育权(以自学为主,教师点拔)
阅读课文P29-30,找一找:1)什么是教育?它的作用是什么?(划书)
2)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
3)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1)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讨论: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
从上述学习中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狮山教育体系为高效经济构筑平台
狮山,南海的“绿色明珠”,近年来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大佛山”中心城镇的优势,成功吸纳了200多家国内外优势企业进驻,成为了南海“园区经济”的排头兵。而狮山发展的另一个奇迹,是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
狮山“南海大学城”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其专业设置将充分考虑南海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类型,为本地提供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也落户狮山,将于今年9月开学。该校北邻南海软件科技园,与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南海)以及东软软件园、中望信息产业园、新太软件园等形成一体化的产、学、研基地,该校的办学目标是打造南海“软件蓝领”的摇篮。
基础教育:引入完整的“优质链”
而在发展基础教育方面,狮山成功地引入了“石门”教育品牌——石门实验小学落户狮山,老牌名校石门中学(狮山分校),同时,狮山已引进广州高素质幼儿教育,狮山中心艺术幼儿园也在筹建中。
至此,狮山已成功地构建起了集以IT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优质基础教育为一体的完善的教育体系。搭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两个平台
狮山街道办事处党委有关负责人说,教育体系的构建,目的是要为经济发展搭起两个平台。一方面,具有信息化特色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建起了“人才库”,为企业提供和储备人才,为狮山经济搭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优质的基础教育对外来人员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帮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了安居乐业的支撑平台。
讨论:狮山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分析材料,认识教育作用。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A 受教育 B 人身自由权 C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D 婚姻自由权
2、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靠——,基础在——
A 科学技术 教育 B 科学技术 综合国力
C 经济发展 人才 D 经济发展 思想觉悟
3、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A 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B 受教育是公民基本义务
C 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D 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4、调查资料表明,在现在的农村,农民的致富程度同起文化程度成正比,表现在
A文化程度高的,一般致富门路多 B文化程度高的,一般致富速度快
C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D 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较慢
5、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
A 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B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C 丰富和完善自己 D 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
二、问答题: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宣布,为资助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决定设立国家奖学金,并于2002年9月1日实行。2003年8月,一些家庭贫困的优秀大学生如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这一事实体现了我国教育法中的哪一条规定?说明了什么?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篇14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重、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明确本框题的知识要点:1、什么是教育?它的作用是什么?
2、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
3、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5、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二、 组织教学
(一)、导入 新课
想一想:透过女孩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师生共同学习新课
1、 什么是受教育权(以自学为主,教师点拔)
阅读课文P29-30,找一找:1)什么是教育?它的作用是什么?(划书)
2)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
3)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1)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讨论: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
从上述学习中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狮山教育体系为高效经济构筑平台
狮山,南海的“绿色明珠”,近年来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大佛山”中心城镇的优势,成功吸纳了200多家国内外优势企业进驻,成为了南海“园区经济”的排头兵。而狮山发展的另一个奇迹,是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产学研一体化
狮山“南海大学城”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海校区”,其专业设置将充分考虑南海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类型,为本地提供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也落户狮山,将于今年9月开学。该校北邻南海软件科技园,与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南海)以及东软软件园、中望信息产业园、新太软件园等形成一体化的产、学、研基地,该校的办学目标是打造南海“软件蓝领”的摇篮。
基础教育:引入完整的“优质链”
而在发展基础教育方面,狮山成功地引入了“石门”教育品牌——石门实验小学落户狮山,老牌名校石门中学(狮山分校),同时,狮山已引进广州高素质幼儿教育,狮山中心艺术幼儿园也在筹建中。
至此,狮山已成功地构建起了集以IT为特色的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优质基础教育为一体的完善的教育体系。搭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两个平台
狮山街道办事处党委有关负责人说,教育体系的构建,目的是要为经济发展搭起两个平台。一方面,具有信息化特色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建起了“人才库”,为企业提供和储备人才,为狮山经济搭起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优质的基础教育对外来人员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帮他们免除了后顾之忧,为投资创业者提供了安居乐业的支撑平台。
讨论:狮山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分析材料,认识教育作用。理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A 受教育 B 人身自由权 C 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D 婚姻自由权
2、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靠——,基础在——
A 科学技术 教育 B 科学技术 综合国力
C 经济发展 人才 D 经济发展 思想觉悟
3、亚里士多德说:“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A 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B 受教育是公民基本义务
C 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D 只有接受教育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4、调查资料表明,在现在的农村,农民的致富程度同起文化程度成正比,表现在
A文化程度高的,一般致富门路多 B文化程度高的,一般致富速度快
C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无门D 文化程度低的,往往致富较慢
5、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
A 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B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C 丰富和完善自己 D 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
二、问答题:
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宣布,为资助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决定设立国家奖学金,并于2002年9月1日实行。2003年8月,一些家庭贫困的优秀大学生如期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这一事实体现了我国教育法中的哪一条规定?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