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维护受教育权(通用3篇)八年级政治教案
7.1维护受教育权(通用3篇)
7.1维护受教育权 篇1
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难点是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 填空: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______________的机会,以及获得__________的权利。
2、单项选择:在我国受教育( )
a. 只是公民享有的权利
b. 只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c. 只是义务而不是权利
d.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不定项选择:在当今时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 )
a. 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b.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c. 才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
d.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
二、导入新课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力资源总量大,但质量偏低, 人力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文盲率偏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70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到2001年,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13.9%,日本则是37.5%。劳动力文化层次低,产业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矛盾突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截止到2000年底,农林牧副鱼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要占到43.1%,其中文盲11.8%。各行业中,职业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重低。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我国要在今后20年赶上发达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就必须大兴科教之风,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人才的基础过程抓起。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鉴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国的国力所限,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义务教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1、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义务教育的含义(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履行的责任;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2)、九年义务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小学)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个阶段,共九年,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义务教育的含义,下面我们来接着了解义务教育的特征。
2、义务教育的特征(板书)
请同学们看两则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出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材料一: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外,未经三家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并板书。)通过有关中小学收费政策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还难以做到免收一切费用,对杂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不得乱收费。
(1)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性的教育。(板书)
这里的“费”是指学费,免除的这笔费用由国家财政统一支出。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个人和家庭仍然需要承担必要的书本费、杂费和生活费。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目前还不太富裕。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在义务教育的费用问题上有了一系列新的政策:
材料: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通知》和省有关要求,我省决定,从今年秋学期起全面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据我市教育部门初步测算,我市财政将新增资金投入超过6000万元。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制定中(《泰州晚报.2006年4月4日》)
材料二:截止1997年底,全国已经有1882个县(市、区)和县级行政区单位“普九”人口覆盖率为6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初中阶段入学率为87.1%。其中江苏丹阳市小学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实践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7—15周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提高到95%。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并板书。)说明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在我国境内,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
(2)、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性教育。(板书)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从旧中国的20%提高到90%,实践校数达到7.6万所,在校长数达到近4000万人,分别比旧中国增长了17倍和46倍。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个人和机构都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就读,剥夺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大家看一则材料:
1996年,辽宁丹东市第31中学的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多达50人,于是学校所在地哈木堂镇政府向各村发出通知,要求辍学学生返校上课。负责教育的同志挨门挨户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动员家长让孩子复学,但仍然有9名学生没有去学校报到。在秋季开学前,镇政府在多次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告到镇安区人民法院,法院经过依法审理,向这9名学生的家长下达了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对每位辍学学生家长罚款300元至500元,并强令他们在规定其间内送子女复学。由于法律的有力干预,这9名学生在新学期回到了学校。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尚未普及小学教育,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没有受完规定年限的教育,致使文盲、半文盲仍在产生;不少中小学教师缺乏应有的培训;一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在一些城镇和乡村初中学生中途辍学严重等等。这些状况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各种保障措施在全国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
2、 普及义务教育的保障(板书)
(1)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得以全面贯彻实施,我国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最重要的法律保证,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关于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情况。
问: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什么时间施行的?
答:分别是1986年的4月12日和7月1日。
问:义务教育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答: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问:义务教育法施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一代的关怀,而且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体现。
问:义务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它都定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18条。它规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学制,义务教育的管理和经费,对妨碍义务教育行为的处罚等重要问题。
问:义务教育法对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怎么规定的?
答:它的第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能推迟到7周岁入学。”它的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还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2)、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
国家拨出大量资金,兴办学校,提供教学设施;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尽可能创造更好的条件来让少年儿童读书学习。
问:1、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史以来中央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教育工程是什么吗?对它的进展情况了解吗?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育是1995年到2000年期间实施的一项旨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宏大工程,这一工程由中央、地方投入巨资,先期在经济发展中等的湖北、湖南等12个省的383个贫困县实施,目前又在新疆、内蒙古经9个省469个贫困县实施,它一方面使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推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一实例反映出国家在义务教育中的职责主要有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要条件;筹措经费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等。
2、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什么?
它是希望工程。自1989年希望工程实施以来,进展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
据了解,目前全国希望工程的筹资规模已超过11亿元,救助失学儿童160多万名,建设希望小学4000余所;还为近万所农村小学配置了“希望书库”。另外,为了表彰和鼓励在贫困乡村学校一直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该工程还设立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并对1000多名希望小学的校长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了下个世纪的中国不再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希望工程正进入冲刺阶段——经过两年的努力,希望工程要累计救助失学儿童250万到3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6000所,到本世纪初基本完成救助贫困失学儿童的使命。
3、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及应如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正在上八年级的学生小芳家庭出先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赌博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
探究:
1、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组讨论小芳爸爸的一言一行,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一组讨论小芳应该怎样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指导学生抓住义务教育的两个特征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起来发言,然后同学之间再做补充。
(3)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特征;有关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等内容。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获得的( )
a.教育 b.实践 c.遗传 d.生产
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包括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学生上学的愿望,家长给予支持
b.国家提供物质保证,学校能够办学
c.公民自己刻苦学习,学校保证录取
d.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提供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孙某强迫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退学,孙某的这一行为主要侵犯了( )
a.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b.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c.公民的政治权利 d.公民的名誉权
4、下列选项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
a.受教育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 d.申诉控告权
5、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就业机会,事业的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才能钱袋满”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以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
a.一项基本权利 b.一项基本义务
c.一项个人私事 d.一项兴趣爱好
6、李某夫妇认为女孩子上学读书没有用途,迟迟不让9岁的女儿上学,这种行为违反了( )
①《宪法》 ②《民法》 ③《义务教育法》 ④《未成年人保护法》 ⑤《刑法》 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二、简答题:什么是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7.1维护受教育权 篇2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明确自己在受教育方面应尽的义务。能力目标:增强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观念和意识,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增强学生在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自觉地接受和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受教育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形成和强化青少年学生珍惜受教育机会的愿望和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珍惜自己受教育机会,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如下:①联系实际。实际生活中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行为和事件目前是比较突出的,但却并未引起一部分学生,家长,社会的重视,正因为如此,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明辨是非。让学生就身边事学法讲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正反结合:选取案例要注意正反面协调,以防给学生错觉,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程度问题,要正确认识。③突出实践:目前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概念已经为大众知晓,欠缺的是维权意识和维权行动。所以课堂要注意突出实践性,从而加强行为实践训练,这样的行为活动也有利于强化维权意识。◎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重点: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难点:九年义务教育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可以布置学生课前进行侵害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现象等方面内容的调查,为课堂教学服务;也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材料资源;还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实践探究,通过教师系统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受教育既是他们的权利,又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具体内容见第四部分资源共享)◎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第三课时: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从知识和学习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是享受和创造文明生活的必要条件,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帮助学生树立维权意识。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例,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有关受教育权的典型案例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教育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增强我们热爱学习的意识,以及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创造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从理论上弄清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可以增强受教育的义务感,增强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故本框的重点是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这也是本框的难点。●○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
学生:收集“知识改变生活”或“学习成就未来”的典型事例。
综合设计思路课前调查:制作一份“我为什么要学习”的调查表
爸爸:
妈妈:
老师:
同学:
1、导入:73岁的汪侠老人上大学之事。
各抒己见:爷爷考生和爷爷学生为什么要重回课堂?这个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活动目的: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国家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社会正成为学习型社会。)
小结:我们只有不断地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七嘴八舌:联系我们所学的科目(语文,英语,历史,绘画,防火知识……说一说掌握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小结:要让短暂的生命发光,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必须接受教育。对个人来说,知识改变命运。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还可补充我国文化程度与失业人数的比较图来说明。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将教育对人的作用和学习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体会到接受教育的好处。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
3、我来演:
出示案例:“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思考:
(1)孩子上不上学只是个人的私事吗?
(2)如果是谢友兰自己不想上学,她就可以不上学吗?
活动步骤:(1)找两个学生表演。(2)小组讨论与交流。
小结: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一种机会和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认识到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
4、等式填写:
人口- 教育= 人口 + 教育=
(活动目的:让学生较直接地感受到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腾飞,必须依靠教育。得出: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一项应尽的义务。)
5、学知导行:就当地情况,查找侵害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现象。
第二课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难点是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一些数据和资料。
学生:查阅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义务教育的法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综合设计思路
1、漫画研讨:
(问题设计:①小军的父亲能要求儿子不上学吗 为什么 ②小亮能拒绝上学吗 为什么 )
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启思园:①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XX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
②材料:从XX年秋季开始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问题设计:从以上两段材料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为何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习费用不是全部由国家负担的 )
3、材料研读:《浙江省统计局关于XX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据抽样调查,XX年末浙江省全省常住人口4679.6万人。浙江省全省小学在校学生340.29万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8.49%,99.8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初中招生60.72万人;初中毕业升高中段的比例84.6%,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在我国,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地区都要普及义务教育,人无例外,地无例外,校无例外。)
4、献计献策:正在上八年级的学生小芳家庭出先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赌博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
(问题设计: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 )
活动步骤:(1)找两个学生表演,关键在小芳与爸爸的对话上。
(2)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组讨论小芳爸爸的一言一行,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一组讨论小芳应该怎样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全班交流,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起来发言,然后同学之间再做补充。
(指导学生抓住义务教育的两个特征展开讨论。)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及应如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可补充材料:民工子弟在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的读书生活;“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湖北一女生告赢母校”(见附录)。
5、学知导行:访问在外打工的青少年,家长或其他长辈,有没有经历过想上学而无机会的痛苦。
第三课时 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受教育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自觉地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受教育不仅关系个人的前途和利益,更关系国家的命运和利益,培养学生的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教学重点和难点
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应履行的义务;故本课时的重点是珍惜受教育的机会,难点是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相关案例并制成课件。
学生:查找发生在身边的不珍惜学习机会的现象。
综合设计思路
1、故事导入:真实故事《一根稻草两种命运》
2、flash歌曲《我要上学》
3、人生ab剧:苏明娟的今昔对比。
(问题设计:现在的苏明娟过得好吗 如果苏明娟最终没有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现在她又会过得如何 )
4、活动设计:与没有书读的孩子做比较,找找我们的优势和差距
(活动目的:感受没有书读的孩子对上学的渴望和期盼。引导学生更珍惜国家赋予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5、我思我行:
(1)请列举校园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上课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破坏课堂纪律,旷课逃课等。)
(2)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危害 作为同龄人,你准备怎样规劝他们
(3)出示:漫画《难……》(见附录)。这一漫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让学生就身边事学法讲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
6、反躬自省:你在履行受教育义务时,做得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认识受教育机会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的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7、送给自己一句学习座右铭。
(设计意图:丰富教学内涵,最终促使知识的内化。)
1)放羊娃的故事
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
“你放羊做什么”
“挣钱”
“挣钱做什么?”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
“生娃”
“生娃做什么?”
“放羊”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 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2)如何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力资源总量大,但质量偏低 人力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文盲率偏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70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到XX年,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13.9%,日本则是37.5%。劳动力文化层次低,产业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矛盾突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截止到XX年底,农林牧副鱼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要占到43.1%,其中文盲11.8%。各行业中,职业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重低。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因此,要赶上发达国家,首先要在教育上入手。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标志。中国要在今后20年赶上发达国家,首先要开发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开发成功与否取决于教育。换言之,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教育大国建成教育强国。3)父亲不让女读书 少女与父对公堂江西于都县银坑镇一名十三岁的农村女孩因父亲剥夺了其受教育权而走上法庭,要求恢复其受教育权,继续完成学业。这位女孩叫谢友兰,XX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顺利升入初中。可是,她的父亲谢明军却要求女儿辍学在家务农。谢友兰自小就渴望长大后上大学,父亲的偏见让她很伤心。为了读书,她请外婆,表哥等亲戚说情,可固执的父亲就是不答应。小友兰急中生智找到了村里的干部,但是,当村干部找到谢明军劝说他让谢友兰读书时,谢明军却说:“孩子上不上学,是我家的私事,别人管不着。”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谢友兰将其父亲告上了法庭。于都县法院受理后,一审判决谢明军立即恢复谢友兰的受教育权,有义务让谢友兰完成学业,并对谢明军做出教育批评,要求他当庭向女儿道歉。4)民工子女的读书之路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是外来打工人员的聚居地,来自河南农村12岁的孙小燕和8岁的弟弟孙向阳随着父母两年前来到了北京。父母在工厂里打工,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奶奶带着姐弟俩挤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早上6:00点钟,姐弟俩便起了床,洗漱之后,小燕便不停的向外张望。过了一会,一个女孩子匆匆来到小燕家中。来找小燕的女孩叫小娟,是小燕的同学。小燕把自己头天晚上写好的作业交给了小娟,托她带到学校让老师批改。看着好朋友能背着书包去上学,小燕心里很难受。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小燕就读的打工子弟学校槐房实验小学被丰台区教委查封了,而小娟随着实验小学搬迁到了十几里外的大兴县。因为路途远,学生们每天都要乘坐班车去上学。小燕姐弟俩因为交不起每学期增加的200元车费失学在家。姐姐小燕正在读四年级,弟弟向阳今年读二年级。失学以后,姐弟俩每天在家坚持自学,按照课文的要求写作业。虽然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似懂非懂,但他们仍然读的非常认真。5)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 湖北一女生告赢母校秦春梅,家住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战士村。XX年,她参加了高考,因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秦春梅南下打工。XX年6月18日,秦父从XX年6月9日《随州日报》上得知,女儿被武汉某师范学校录取。6月23日,秦春梅的父母终于在秦春梅的班主任那里找到了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要求秦春梅于XX年9月15日报到。
此时离报到时间已过了9个月,曾都区第四中学为秦春梅出具介绍信,请求武汉市某师范学校让秦继续到校学习,可是该校未能批准。因为学校未按时送达通知书使自己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秦春梅非常气愤。XX年8月,秦以侵犯自己受教育权为由,将母校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责令四中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秦父请求其班主任在录取通知书寄到后,通知其有关亲戚转告,并留下了相关地址和联系电话,班主任对此给予了承诺。班主任收到秦春梅的录取通知书后,在拨打了一次电话没有接听后,便再也没有进行联系。而且秦春梅填写的收件人地址是学校地址,曾都四中对此未提出异议,表明其同意代收录取通知书。XX年9月1日,曾都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曾都区第四中学赔偿秦春梅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7.1维护受教育权 篇3
《维护受教育权》教案
第二课时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九年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引导和教学启示,初步培养维护自己受教育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从国家法律的角度对受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能力和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难点是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程序:
一、复习:
1、填空: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______________的机会,以及获得__________的权利。
2、单项选择:在我国受教育( )
a 只是公民享有的权利
b 只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c 只是义务而不是权利
d 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不定项选择:在当今时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 )
a 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b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c 才能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
d 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
二、导入新课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人力资源总量大,但质量偏低,人力资源地域差异明显,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文盲率偏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当于世界70年代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至少滞后十几年。在我国适龄人口中,80%以上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到XX年,中国受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13.9%,日本则是37.5%。劳动力文化层次低,产业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矛盾突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才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截止到XX年底,农林牧副鱼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要占到43.1%,其中文盲11.8%。各行业中,职业人员的结构也不尽合理;专业人员比重低。城乡劳动力文化差距大。目前,城镇人口的文化程度处在初中、高中阶段,农村处在初中、小学阶段。所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不均衡性相当严重。我国要在今后20年赶上发达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就必须大兴科教之风,就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人才的基础过程抓起。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鉴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我国的国力所限,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义务教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1、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义务教育的含义(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这里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履行的责任;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2)九年义务教育: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小学)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初中)两个阶段,共九年,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义务教育的含义,下面我们来接着了解义务教育的特征。
2、义务教育的特征(板书)
请同学们看两则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出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材料一:1996年底,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三家联合颁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符合借读条件的学生缴借读费,除此之外,未经三家联合批准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并板书。)通过有关中小学收费政策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这说明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还难以做到免收一切费用,对杂费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收取,不得乱收费。
(1)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性的教育。(板书)
这里的“费”是指学费,免除的这笔费用由国家财政统一支出。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个人和家庭仍然需要承担必要的书本费、杂费和生活费。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目前还不太富裕。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在义务教育的费用问题上有了一系列新的政策:
材料: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XX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通知》和省有关要求,我省决定,从今年秋学期起全面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据我市教育部门初步测算,我市财政将新增资金投入超过6000万元。目前相关方案正在制定中(《泰州晚报.XX年4月4日》)
材料二:截止1997年底,全国已经有1882个县(市、区)和县级行政区单位“普九”人口覆盖率为6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初中阶段入学率为87.1%。其中江苏丹阳市小学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实践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7—15周岁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率提高到95%。
(学生结合材料回答,教师进一步分析并板书。)说明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在我国境内,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
(2)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性教育。(板书)
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学龄儿童入学率从旧中国的20%提高到90%,实践校数达到7.6万所,在校长数达到近4000万人,分别比旧中国增长了17倍和46倍。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个人和机构都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就读,剥夺他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大家看一则材料:
1996年,辽宁丹东市第31中学的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多达50人,于是学校所在地哈木堂镇政府向各村发出通知,要求辍学学生返校上课。负责教育的同志挨门挨户的宣传《义务教育法》,动员家长让孩子复学,但仍然有9名学生没有去学校报到。在秋季开学前,镇政府在多次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一纸诉状告到镇安区人民法院,法院经过依法审理,向这9名学生的家长下达了裁定书和执行通知书,对每位辍学学生家长罚款300元至500元,并强令他们在规定其间内送子女复学。由于法律的有力干预,这9名学生在新学期回到了学校。
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尚未普及小学教育,许多适龄儿童特别是女童没有受完规定年限的教育,致使文盲、半文盲仍在产生;不少中小学教师缺乏应有的培训;一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在一些城镇和乡村初中学生中途辍学严重等等。这些状况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各种保障措施在全国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的保障(板书)
(1)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得以全面贯彻实施,我国专门制定了一部法律,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最重要的法律保证,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关于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情况。
问: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候通过的,什么时间施行的?
答:分别是1986年的4月12日和7月1日。
问:义务教育法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答: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问:义务教育法施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它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一代的关怀,而且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体现。
问:义务教育法共有多少条?它都定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18条。它规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学制,义务教育的管理和经费,对妨碍义务教育行为的处罚等重要问题。
问:义务教育法对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怎么规定的?
答:它的第5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能推迟到7周岁入学。”它的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还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就业。”
(2)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
国家拨出大量资金,兴办学校,提供教学设施;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尽可能创造更好的条件来让少年儿童读书学习。
问:1、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史以来中央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教育工程是什么吗?对它的进展情况了解吗?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育是1995年到XX年期间实施的一项旨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宏大工程,这一工程由中央、地方投入巨资,先期在经济发展中等的湖北、湖南等12个省的383个贫困县实施,目前又在新疆、内蒙古经9个省469个贫困县实施,它一方面使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另一方面推动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一实例反映出国家在义务教育中的职责主要有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保证必要条件;筹措经费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等。
2、同学们知道,目前我国参与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是什么?
它是希望工程。自1989年希望工程实施以来,进展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以下材料:
据了解,目前全国希望工程的筹资规模已超过11亿元,救助失学儿童160多万名,建设希望小学4000余所;还为近万所农村小学配置了“希望书库”。另外,为了表彰和鼓励在贫困乡村学校一直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该工程还设立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并对1000多名希望小学的校长进行了业务培训。为了下个世纪的中国不再有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希望工程正进入冲刺阶段——经过两年的努力,希望工程要累计救助失学儿童250万到300万名,援建希望小学6000所,到本世纪初基本完成救助贫困失学儿童的使命。
3、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及应如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正在上八年级的学生小芳家庭出先了变故,妈妈因与爸爸赌气而离家,不知去向。爸爸又常常出去赌博而不做工养家,也不管小芳的生活。新学期要开学了,小芳向爸爸要书本费,爸爸不但不给,还训斥她:“义务教育不是不收费吗?怎么又要我给钱!上学要花钱,就别上了,你也不小了,就去打份工,挣钱养家吧。”
探究:
1、小芳的爸爸这样说对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芳,为了争取读书的机会,应该怎样说服自己的爸爸?)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成两个组,一组讨论小芳爸爸的一言一行,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一组讨论小芳应该怎样为自己争取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指导学生抓住义务教育的两个特征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起来发言,然后同学之间再做补充。
(3)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特征;有关义务教育的保障措施等内容。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获得的( )
a.教育 b.实践 c.遗传 d.生产
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包括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学生上学的愿望,家长给予支持
b.国家提供物质保证,学校能够办学
c.公民自己刻苦学习,学校保证录取
d.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提供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3.孙某强迫读初中二年级的女儿退学,孙某的这一行为主要侵犯了( )
a.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b.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c.公民的政治权利 d.公民的名誉权
4.下列选项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
a.受教育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 d.申诉控告权
5.据调查表明,当前人们的就业机会,事业的发展和收入状况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脑袋满,才能钱袋满”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以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看,受教育应是公民的( )
a.一项基本权利 b.一项基本义务
c.一项个人私事 d.一项兴趣爱好
6.李某夫妇认为女孩子上学读书没有用途,迟迟不让9岁的女儿上学,这种行为违反了( )
①《宪法》 ②《民法》 ③《义务教育法》 ④《未成年人保护法》 ⑤《刑法》 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⑤⑥
二、简答题:什么是义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三、漫画欣赏: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对漫画中的人物言行进行评析。
能否让未成年人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