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精选2篇)初中音乐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精选2篇)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1

  本资源推荐人: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媚眼如丝

  本教学设计: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二中学  于丽

  一、教学思路与理念

  1.鉴于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知识;

  2.通过学生体验、探究音乐与合作表现音乐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体现和提高;

  3.在本课教学中,学生是聆听和鉴赏音乐的主体,教学过程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语言精炼、层层深入、引导点拨到位。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

  (1)对比欣赏古筝独奏和电子合成器演奏的《渔舟唱晚》片段。

  (2)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熟悉各组成乐器的音色及结构、音响特点。

  (3)初步认识和了解雅尼等中外著名电声乐队,重点鉴赏乐曲《夜莺》。

  2.教学重点: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

  3.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乐曲的风格特点。

  4.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处在对流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却没有理性认知的状态,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对流行音乐有一定理性的认知,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自己的音乐情感。

  三、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电子音乐,激发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情感。

  2.知识目标:

  感受、体验我国民族音乐的古典美;初步认识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了解雅尼和他的音乐。

  3.能力目标: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的印象,提高其辨别能力;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探究启发式教法;自主合作、研究创新的学法。

  2.教学准备:音乐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电声乐器。

  五、教学过程

  教学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 学

  目 的

  内 容

  呈 现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学手段

  预期

  效果

  6

  分

  钟

  聆

  听

  音

  乐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导入新课。

  对比欣赏两种《渔舟唱晚》的演奏片段。

  播放两种《渔舟唱晚》的演奏片段。提出欣赏问题,导入本课主题。

  赏听《渔舟唱晚》。思考并回答问题,阐述自己观点。

  多

  媒

  体

  课

  件

  体会两种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5

  分

  钟

  体

  验

  与

  探

  究

  加深学生对各乐器音色的印象,提高辨别能力;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范奏(唱)、乐器演奏片段、《夜莺》现场演奏录像、分组讨论的问题展示。

  (1)了解电声乐队的构成。

  (2)欣赏各著名电声乐队的演出片段。

  (3)重点介绍雅尼,欣赏其音乐作品《夜莺》,设计探究题目。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把握乐器音色。

  (2)培养学生终身喜爱音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电声乐器

  (1)准确把握乐器音色。

  (2)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

  分

  钟

  合作表现

  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夜莺》音乐的主题。

  弹奏电子琴并与学生共同演唱。

  演唱《夜莺》的主旋律。

  电子琴及课件

  学生和谐动听地歌唱,音高节奏准确。

  2

  分

  钟

  综合小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内容

  小结。

  对学生的概括总结给予充分的评价,提出希望。

  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

  件

  总结全面,归纳到位

  六、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思路清晰明确,有很好的教学实效性。

  (1)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分析到位,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使学生产生探索音响的愿望,从而在感性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理性认知。

  (2)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的欣赏水平,并使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初步掌握了电声乐队的基本构成知识,进一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爱好音乐、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3)教学过程中,教学主线清晰、环环相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音乐艺术情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意识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和进一步的提高。从体验探究、合作实践到综合小结,都锻炼了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鉴赏分析能力以及在群体当中的协调能力。

  2.本课的教学设计要进一步灵活完善,在不同地区、不同教学条件的学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机动的方案。如对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电声乐器比较丰富完善的学校,应该让学生多表现,多实践,多体会实际的演奏效果;相反,则应该为学生多准备一些音像资料,让学生多听,多看,多体验,从而理解音乐的形象和内涵,启发其音乐潜能和音乐灵感。

  教师简介

  于丽,沈阳市第一七二中学音乐教师,1995年沈阳音乐学院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曾经获得区一等优秀课,区先进女职工”,区骨干教师,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钢琴)比赛一等奖,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xx年获沈阳市一等优秀课,市教学设计二等奖。课堂教学注重情感与知识、能力的结合,关注音乐,以学生为本,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点评

  一、 本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的制定准确,符合课标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学情,体现了课程教学的新模式。首先,导课的环节通过学生欣赏图片、对比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在授新课环节,通过学生欣赏大量的音像资料及师生的演奏片段,切身体会到电声乐器的演奏效果,激发了学生热爱电声音乐的情感,并在认识雅尼、欣赏《夜莺》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内涵产生了共鸣,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体现了音乐课程的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最后,经过学生的探究、总结,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合作、概括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音乐欣赏习惯。

  二、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改指导思想,真正实现了整体参与和师生互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美丽的图片、清晰的音像、大量的演出现场资料,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走进音乐、体会音乐情感、激发音乐想像、享受音乐美,这一点充分体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审美价值,并经过教师的准确启发和精心点拨,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要素,体会音乐情感,提高了音乐欣赏的知识和技能,展现了新课改形式中对学生情感、知识和技能多方面的培养理念。

  三、本课的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好,但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能再精炼规范一些,会让教学更加完善和成功。

  点评人:王进元(沈阳市教育研究室)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及点评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教材中第三单元《瑰丽的电声》,这单元从教材内容上讲对学生了解和认识电声音乐具有及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因为它让老师和同学们在音乐世界这个浩如烟海的艺术天地里,通过欣赏音乐家雅尼和他的电声乐队演奏的《夜莺》,感受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的魅力。《夜莺》是他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他在电声乐队中加入了中国的笛子,使整个音乐作品充满中国古典音乐风格,充满着清新、浪漫、积极向上的精神,充满了对世界,对生命的那种磅礴、激昂,积极进取的力量。今天的这堂课是欣赏课,围绕欣赏《夜莺》展开初步认识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学习。教学目标定位:一知识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和了解相关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方面的知识。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游戏猜乐器-听辩乐器演奏-对比欣赏音乐作品有步骤的来学习。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和开阔开放的视野去感受电声音乐的魅力,来发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

  本课的重点是围绕着欣赏《夜莺》来初步认识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而难点是在45分钟的时间内组织和把握好比较新的音乐欣赏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的设计理念是:让教师尽量少的说教,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音乐氛围,让他们用心聆听和感受音乐,让音乐在这节课引领和感动我们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再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本着在一堂课内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更是想让学生开阔视野,唤起每个人封闭的内心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电声音乐瑰丽的殿堂里。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师范法、聆听法、讨论法等等。以上是对教材教法的一些说明。

  整堂课的上课程序是:

  首先是导入-猜乐器:(1)在设计这个环节中,我先模仿演奏打击乐器架子鼓的动作,让学生看然后模仿它的声音说出乐器名称,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模仿一段节奏;|。

  (2)学生自愿组合两人一组,一人比划乐器一人猜出乐器名称。要求比划的学生可以用肢体语言和模仿乐器声音及描述这件乐器的特征,在描述过程中不能说出带有这件乐器的字词,对猜不出来的乐器可以有三次放弃机会。每组时间为一分钟,进行三组。我在教学开始的活动是想先起个引的作用,用猜乐器这个游戏引起对学生乐器的注意,然后学生自己完成,这样设计是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了解认识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作个小铺垫。

  然后欣赏一段流行音乐《菊花台》,听辩用了那些乐器,主要是感受西洋的吉他、合成器等乐器和民族的古筝、葫芦丝等乐器融合在一起演奏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紧接着欣赏《夜莺》,让学生看着《夜莺》的主题一旋律,先听教师演奏,然后试着哼唱和熟悉。在这个基础上一起欣赏雅尼和他电声乐队是如何来表现这个主题的。乐曲有二个主题。试唱主题一是想让学生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能有目的去感受雅尼音乐的演奏形式。欣赏完大家一起围绕这个主题的出现说说用了那些乐器来表现,谈谈自己对雅尼音乐演奏形式和音响效果的感受;一起唱主题一旋律感受人声合唱。在学生谈完感受后教师简单小结:雅尼是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夜莺》是中国古典民族音乐和现代电声乐结合的经典作品,最后听着教师用电子琴演奏《夜莺》,一起看着多媒体课件默读雅尼在音乐上说的一段话。这样设计是为欣赏感受雅尼电声乐队和用电子琴模拟音色演奏《夜莺》形成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形式和演奏效果。更进一步感受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雅尼;他是这样说的:“我的目标是用感情与人们沟通,我捕捉到了生活的感受并把它溶于音乐之中,音乐将会给听众带来希望的撞击。”

  由《夜莺》这个作品来认识感受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试着来介绍电吉他、电贝司、如果有学生会演奏能展示一下更好。然后通过看图片和欣赏乐器演奏(电子鼓、电子机械吉他)的小片段有进一步的了解。最后出示电声乐队为主组成的乐队的图片,知道这是一个基本的电声乐队形式。然后知道一个人通过演奏电子乐器可以完成一个乐队的演奏效果。听电子合成器模拟的自然声音和合成的音色,这就是电子音乐即用现代电子手段合成创作的音乐,这其中电子琴的出现开辟了电声音乐的一个新天地,但是自从电子合成器的问世以来,电子音乐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知道电子音乐的出现是音乐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电子音乐的出现是音乐在社会高速文明发展下的产物。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欣赏当下流行的《菊花台》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同时抓住他们的耳朵。考虑学生对电声乐队不是很陌生,所以直接通过对比欣赏《夜莺》来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形式和演奏效果。

  最后,实践与创作,在听完电子琴演奏的《夜莺》后,大家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合唱主题。预测:电子音乐能否取代人声合唱和器乐交响。回答是肯定的不能,那么反之会怎样?在欣赏完了人声模拟表演和中法文化年开幕式雅尔的激光音乐会。把时间交给学生谈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讲解,注重学生的交流和互评,学生可能被音乐感染和震撼,不能把自己感受说清楚或者表达出来,但相信他们接受了更多的信息和音乐之后,审美趣味和审美修养会逐步在提高。尾声(1)欣赏我国走向世界年轻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家朱磊的录象),(2)播放中国年龄最小的一支电声乐队的作品《我的》,(配的图片)这样设计想法比较多,是想尝试选用这两段新的材料去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宽他们的视野,最终能让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和形式,不管是电子音乐还是人声合唱和器乐交响。这些音乐表现形式和手段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结束。它们将被人类不断的融合发展,像涓涓溪流表达和抒发着人类的情感。

  这堂课的设计本着给学生留下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参与游戏活动和欣赏及教师补充讲解音乐概念(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而进行的,猜乐器-听辩乐器演奏-对比听音乐作品-实践于创作,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更是想让学生开阔视野,唤起每个人封闭的内心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电声音乐瑰丽的殿堂里吧!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