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通用3篇)三年级数学教案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通用3篇)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篇1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 题
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
第二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景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只要掌握了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应该问题不大。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
(出示课件1)
1、课前准备
教师: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2)
(出示课件3)
教师: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该怎么想呢?
教师:剩下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怎么求呢?
教师:你能根据这种想法写出算式吗?
教师:在这个算式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根据这幅情景图的意思,我们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看来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算式是写对了。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
2、新授课
出示课件4(例3原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把这个题改一改,看看和刚才的题有什么不同?
教师:现在我们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应该怎么想呢?
教师:那我们怎么写算式呢?
教师:按我们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说明了什么?
教师:错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我们应该想办法先算12+18。
教师:要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教师:比较这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你认为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47-27)①÷②(12+18)①]
教师: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
出示课件5
多媒体课件6出示练习:
3.教学例4
出示课件7
教师: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工人师傅做零件的问题。
教师:师傅要加工1800个零件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教师:师傅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怎样求呢?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想法写出算式吗?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掌握的运算顺序,你认为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为什么要像这样算呢?
教师:这和我们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
教师:按照解决问题的要求,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我们现在列出的算式能满足题目的要求吗?
教师:我们就要请一个新朋友来帮忙。板书:1800÷[(15+10)×3]。
教师:(指板书上的中括号)它的名字叫“中括号”,它也能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800÷③[(15+10)①×3]②。
教师:这个运算顺序与题目要求的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吗?
教师:这样我们列出的算式就正确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
出示课件8
学生汇报后集体订正,再一次强调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引导学生说出:有小括号的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学生:用剩下的零件数除以师徒二人每时做的零件个数。
学生:用总的个数减去师傅做了的个数,即用147-27来表示。
学生:(147-27)÷30。
学生: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用147-27的差除以30。
学生:根据情景图的要求,我们应该先算剩下的个数,再用剩下的个数除以师徒二人每时能做的个数。
学生:根据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引导说出运算顺序。
学生:刚才题里是直接告诉我们师徒二人每时做多少个零件,现在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告诉徒弟每时做12个零件,师傅每时做18个零件。
学生:讨论后汇报:要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的个数,还要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
学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算式:(147-27)÷12+18。
学生: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用小括号的差除以12,然后再用这个商加18。
学生: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多少个;还要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然后再用剩下的个数除以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
学生: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不一样,说明我们的算式写错了。
学生:讨论出:加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写出算式:(147-27)÷(12+18)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算式里只有一个小括号,现在有两个小括号。
学生说出:两个小括号都要先算,也就是说两个小括号要一起算。
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要一起先算出两个小括号的结果,再进行括号外面的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并全班交流。
学生:用总零件个数除以师傅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
学生:用大徒弟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加小徒弟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和再来乘3。
学生:能。学生写好算式后展示,由于没有学习中括号,估计大多数学生会写出下面的算式:1800÷(15+10)×3
学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15+10,再算1800除以小括号里的结果,最后再乘3。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800÷②(15+10)①×3③
学生:因为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其余的是乘除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学生:不一样。
学生:应该先算15+10,再算15加10的和的3倍,也就是再算乘,最后算除法。
学生:不能。
学生:计算有中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学生:先算加再算乘最后算除。
学生:相同。
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
如果有学生能一下子就想到写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则应加以表扬;
如果学生不能想到同时用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就可以按以下设计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学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算式:(147-27)÷12+18。
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中括号。
引导学生正确的去分析问题。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篇2
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附录部分。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提高计算能力和速度。
2.引导学生应用迁移,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掌握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的综合运算顺序。
3.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资源:
商品价目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指名几人说说。
总结:如果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应该先算乘法。
2、下面就昨天学习的内容,老师要看看大家究竟掌握得怎么样了。
出示练习244-6×28 5×23+19
205-98+46 126+85-45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说说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
3、引入新课
小红已经到我们的温馨小超市里购买了很多的学习用品,可是,她还有一些没有准备好。于是她又去了一趟。
二、探究互动
1、出示问题:
小红买一枝钢笔和一个订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
(1)读题,理解题意。与所求问题有关的条件是什么?要怎么样来求应付的元数?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A.用一枝钢笔的价钱加上B.用一个订书机的价钱
一个订书机的价钱。加上一枝钢笔的价钱。
(3)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先自练。
指名口答,板书:80÷10+12 12+80÷10
(4)上面的这两道算式,都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先进行讨论。
(5)指名回答。为什么都要先算除法?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首先要算出一枝钢笔的价钱。
(6)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注意:递等式的书写。]
(7)集体订正。说明解题的步骤。
2、“试一试”
列综合算式计算一盒水彩笔比一枝钢笔贵多少元。
(1)模仿例题,尝试练习。
(2)交流做法。说说是怎样想的?
(3)集体订正,注意解题规范。
3、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应该先算什么?[除法]
三、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说出每一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在课本上练习。
(3)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说出每一题中各有什么运算,再比较每一组的运算符号和运算顺序各有什么不同。
(2)学生可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计算。
(3)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估计每组中哪个得数大一些,再计算验证估计是否准确。
指出:一个数加上(减去)的数越大,得数就越大(越小)。
4、按要求写出算式,再计算。
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自练后集体订正。
四、总结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地方是做得不够好的?
五、作业
第33页想想做做第6题。
六、板书设计
用一枝钢笔的价钱加上用一个订书机的价钱
一个订书机的价钱。加上一枝钢笔的价钱。
80÷10+12 12+80÷10
=8+12 =12+8
=20(元)=20(元)
答:一共应付20元。
“试一试”:列综合算是计算一盒水彩笔比一枝钢笔贵多少元。18-80÷10
=18-8
=10(元)
答:一盒水彩笔比一枝钢笔贵10元。
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篇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