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
光合作用(精选15篇) 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2)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3)初步学会运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a:知道)。(2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通用2篇) 1.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
生物的个体发育(精选5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等植物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理解个体发育的概念;了解从受精卵、囊胚、原肠胚至形成幼体的胚的
高二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⑵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2.过程与方法:⑴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⑵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生物科学与农业 目标的确定自1985年疯牛病在欧洲爆发以来,口蹄疫、禽流感等各种动物疫病已经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本节“动物疫病的控制”是目前社会上广泛关注的话题。...
生态环境的稳态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节 生态环境的稳态(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2、能力目标:①学生根据果酒制作的原理设计果酒制作过程,体验制果酒的实践操作。②在对果酒制作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
种群和群落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知识结构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二、教学目标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翻译”一节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在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第五章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第一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迅速发展,并产生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和发展。...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摘要: 免疫学发展迅速,给高中生物教科书的编写带来了挑战,一方面,要保证生物科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同时要保证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
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染色体、 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1.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是《稳态与环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节,课标要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活动建议: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第1节遗传信息 教学设计思想本教案是新课程标准中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生命科学》第6章第1节《遗传信息》内容。本节共3课时完成,这是第1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本节课教材涉及的内容包括:糖的有氧分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量之一。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3、使学生体会研究人员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其中对信息传递的方式、作用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作了重点介绍。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点内容。...
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3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第二课时,侧重以信息为主线,讨论生物体内部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平衡,这是一个新的视角,把生物学范畴同自然科学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从酶到固定化酶技术,再到固定化细胞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固定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效益;2、知道常用的固定化技术及适用范围,明确固定化技术的的应用原理,理解固定化细胞的具体步骤、会解释各种...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a:知道)。(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c:理解)。...
4.3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群落的结构特征。...
专题4 酶的研究和应用 专题4 酶的研究和应用(一)基础知识回顾1、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植物激素教案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从容说课】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这样一种植物激素,经研究表明,还有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这些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6.2 DNA片段的扩增——PRC技术 ★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pcr技术的基本操作2、理解pcr的原理3、讨论pcr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的实验过程中,应避免外源dna污染,严格控制温度等反应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pcr实验的...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二)能力目标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实验十一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2、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实验原理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虽然学生学过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这些都不足以让学生明确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真正理解“系统”的含义;后3节课的生态系统的功能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教学目标 (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 (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式。...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教学设计 疏导引导1.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方面,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某一观点,要切实联系前面学过的生物学原理来分析,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分...
基因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基因结构上的不同。2.简述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内容。(二)技能目标1.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学习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2.尝试独立阅读处理资料。...
种群和群落(精选4篇) 在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1 单元知识内容及其学习目标本章知识内容包括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