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高二地理教案

98e范文网 时间:

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我国多项自然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

2、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理解当地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3、要求学生分析过渡性的特殊区位使本区自然灾害多而重,学会分析尖锐的人地矛盾如何引起生态和经济的恶性循环,从中提高对地理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人地矛盾所引起的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分析,深刻认识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加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破坏植被、轮荒耕作、开矿等人为原因。

2、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要大范围、彻底根治水土流失问题上无良方。在这一前提下,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以水土保持、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三、教学方法:

对图分析法、综合程序法、讨论探究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和歌曲《黄土高坡》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断  电脑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图》

(承接)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考证,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农耕历史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本单元我们将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治理的背景和治理措施。

[讲授新课]

(显示板书)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教师讲述)水土流失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下,土壤受到侵蚀(破坏、磨损、散、搬运、沉积的过程)的现象,一般在坡耕地、放牧的荒山荒坡、沟壑等三种土地产生这种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生态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会造成严重的危害,而究其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电脑显示)

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千米

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

惊人的数据:4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4000万亩,造成经济损失4000亿元

(每年平均造成经济损失100亿元)

(过渡)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显示板书)§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

(电脑显示)课本图3.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先由学生到讲台前指图(用鼠标指,点击后边界闪烁)表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再根据图等高线高程判断其大致海拔高度和地势状况。

(学生指图讲述,教师补充)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南起秦岭,北面以长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大多在1000多米。

3页,当前第1123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