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总结(精选3篇)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总结(精选3篇)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总结 篇1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为纪念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七周年,在中心校大队部的号召下,全镇学校启动了“文明礼貌月”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我校学生规范文明行为养成。对提高学生综合文明程度,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将“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工作思路:
3月,各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礼貌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了学生文明意识,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了文明习惯,树立了高雅文明的学生形象,努力营造了校园美丽、清洁、和谐的育人环境,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级的职能作用,以建设“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为主题,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教育氛围。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主题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全体学生认识到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各校各班板报、墙报规范化、个性化布置教室,形成浓厚校园班级文化氛围。学校以文明礼貌活动月为教育契机,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了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教育、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和遵规守纪习惯的养成教育,各校还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讨论会、主题班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主题明确,循序渐进
为逐步提高学生行为养成,全面落实各项规范要求。“争做文明学生”、“爱校护护校”、“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等班级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品德和美的熏陶,从文明礼貌习惯到卫生习惯,从学习习惯到体育锻炼习惯,从严于律己到爱校爱班,循序渐进,由点及面地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并通过德育处进行督查,保证了活动效果。
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文明礼貌月活动开展以来,各班积极开展“学雷锋、见行动,告别不良行为,我为学校添光彩”大做好人好事活动。校园内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校园内有不少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还有不少同学积极为学校、班级服务,遇到校园内不净处主动打扫,看见纸屑弯腰拾起,为班级贫困同学献爱心。通过大做好人好事,让我们真情实意地回报社会,回报身边关心我们的人。
五、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首先,各校开展了《规范》、《守则》人人会说、会背、会用“三会”达标活动。要求各班学生课前背一条,周周进行班与班比、组与组比、人与人比,中心校3月26日举行了小学生“守则、规范”竞赛。
其次,各校利用队会、班会课进行以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解放小学在六年级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队会观摩课。
第三,利用三八妇女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各校开展了——我为妈妈送礼物、我帮妈妈做家务、感恩手抄报、我为妈妈献首歌等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
第四,全镇各校开展了“倡导礼仪之风塑造文明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中心校组织了手抄报、征文现场比赛。
第五,为丰富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雷锋活动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在各校的的组织下,同学们开展“学雷锋”的体验活动,为孤寡老人捐款,打扫卫生,清除市场垃圾,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六、落实规范,巩固成果
各班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要求学生的言行。同时,各校班都进行了养成教育,配合文明礼貌月的展开,杜绝迟到早退和乱扔的现象,对学生留长发、戴首饰的不良习惯进行了纠正,对乱踏花木、乱扔垃圾的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统一要求佩戴红领巾,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习惯。同时,学校健全了值勤班规章制度,加强对每日常规活的检查、评比力度,从两操、课堂纪律、课外活动、自习纪律等多方面加强了检查力度,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和班主任联系一起处理,并对违规违纪学生逐一建档,由此学生上课的认真程度、值日生工作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园内兴起了文明之风,同学们互相关心,监督,集体荣誉感普遍增强。通过活动的开展,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文明礼貌不仅能给社会、他人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
七、积极总结,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小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这次文明礼貌月活动,校园文明之风逐步盛行,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为进一步巩固文明礼貌月的成果,由少先队大队部牵头,各校积极总结,中心校召开了文明礼貌活动月工作汇报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将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总结 篇2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由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牵头组织的河东区职业中专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知识学习竞赛活动自20xx年10月9日开始布置任务,至20xx年11月25日下午举行全校笔试比赛,历时近一个半月。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定位准确,选材恰当,切合我校实际。
张校长给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礼仪传统,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文明礼仪知识精华,提高学生的自身文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这一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对于文明素质相对较差的中专生来说,只有切实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次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知识学习竞赛活动的学习教材《三字经》、《*规》可以说是代表着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精髓的*之作,它们涉及文明礼仪的方方面面,行文披情入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这次中华传统文明礼仪知识学习竞赛活动是符合我校学情、切合我校实际的。这次学习竞赛活动也得到了区教育局的认可,本次活动简讯在河东教育信息网上发表。
二、大多数学生参入积极性高,笔试成绩较好,有些班级表现突出。
绝大多数同学怀着极高的热情参加了学习竞赛活动。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里,他们认真学习了《三字经》、《*规》的内容,有些学生的学习材料都翻烂了。在笔试过程中,绝大多数参赛选手都认真作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20xx级高职高专一班、XX年级三班、20xx畜牧兽医班的学生表现最为突出,为班级争得了团体前三名的好成绩。20xx级幼师班同学克服感冒发烧的不利因素积极参赛,虽然只有四名选手参赛,比其它班级少一名选手,但依然取得了团体三等奖的成绩。她们的斗志之强、水平之高,令人赞叹。
三、少数师生认识不到位,个别班级组织不得力,需要今后正确引导。
有一少部分师生对本次活动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入,个别班主任没有及时对本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控、引导,致使本班的学习竞赛活动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今后与班主任多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搞好学校的工作。
学校文明礼仪活动总结 篇3
20xx年烈日炎炎的七月,我参加了市农村骨干教师语言表达及教师礼仪培训班。在这短短的三天中,第一天有幸地聆听了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的杜宇虹老师讲解语文文本朗读技巧;第二天由商院的曾诚老师讲解了教师礼仪;第三天,由李晋峰老师讲解了朗诵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教师工作是一种分工非常明确的职业实践活动,对所有教师来说,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即良好的普通话水平;其次教师说话要遵循普遍的说话原则,把话说得简明、准确、生动、得体,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由于教师说话时具有听众数量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说话需要声音洪亮、圆润饱满、持久不衰,因此,用气发声技巧的运用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
关于教学语言,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有时寥寥数语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有时洋洋千言却使学生不得要领。由此可见,提高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使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语言在教学中的存在就像人们生活中的吃饭穿衣一样平常、普通,所以有时我们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还没有更高度的重视和更理性的思考;课堂上语言应呈现教学的生命力,改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训不会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而将贯穿一生,修炼一辈子的学问。
第二天的教师职业礼仪部分也给了我较深刻的触动。教师作为一份特殊的职业,也有着其特殊的职业礼仪,主要有:
(1)表情礼仪。
微笑是善良、友好、赞美的表示,能迅速缩小彼此间心理距离,创造出沟通得良好氛围。Smile等于成功。目光,教师的眼睛是重要的教“工具”之一。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目光是:慈爱、鼓励、祥和和期待;不喜欢看到老师的目光是:瞪眼、盯视、责怪、蔑视和斜视。
(2)语言礼仪。
教师语言不仅体现了她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是进行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语言的礼貌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学习的效果如何。而在教师语言礼仪中提到了:教师的音量要适中,称谓要得当;语言要简洁,表达要准确;温文而雅,持重沉稳;切忌不要偏激、炫耀、挖苦、谩骂和清高。
(3)手势礼仪。
教师的手势礼仪要幅度恰当,自然亲切,适量适时,简洁准确。
(4)师生礼仪。
与孩子交谈时要提前通知,热情迎候,神情专注,语言简洁,注意场合,耐心倾听和适当反馈。禁忌随意打断,讽刺挖苦,长篇鸿论,居高临下。
(5)与家长沟通的礼仪。
又包括家长会礼仪、家访礼仪和电话礼仪。教师在和家长的沟通中要做到问候先行、语气友善、语言简洁,平等协商。
我们都知道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来自他的文凭和教学水平,而是他的仪表,作为家长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作为孩子学习模仿的一个重要对象,因此教师的礼仪非常重要。一句话、一个表情甚至一个手势在孩子的心中都是一个信号。还有第三天的朗诵艺术中的情感表达部分,李晋峰老师用她那专业过硬的艺术造诣,生动真实地为我们的耳朵营造了一种无法形容的震撼。她那抑扬顿挫、饱含情感的朗诵不仅震撼了我们的耳朵,同时也震撼了我们的教育心灵:原来朗诵是如此具有艺术性,教授语言更是具有它特定的艺术性。
三天,短暂而充实,收获也颇丰。很感谢这次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作为一名才上岗一年的青年教师,我更加感激于这样的职业培训,对于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是一种莫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