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研制报告模板(精选5篇)
产品研制报告模板(精选5篇)
产品研制报告模板 篇1
一、 项目说明
项目背景:公司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印度有内置FM天线的需求,客户希望能够不插耳机收听FM。同时国内也有其他公司正在尝试做内置FM天线。本项目目的是为公司寻求一种FM内置天线的可行方案。
二、项目进展情况
我国FM使用频段是87.5 MHz-108MHz(US/Europe),波长3.4m-2.8m,使用耳机做天线推荐长度为1.5m。FM内置天线主要考虑方案有:陶瓷介质,在主板上面走蛇形线,有用排线,FPC,冲压金属片、外加小板等。下面分别介绍:
1 主板上蛇形走线方案
在主板上蛇形走线,因为容易被高速的信号干扰,效果不好。如下图,一家做FM芯片厂做的演示的板:
图1 Loop ANT 方案
图1中U1为RDA5800C芯片,A1为PCB绕线天线(PCB Loop Antenna),J1为耳塞插孔,做到手机上实际效果不好。图2为他们做的蛇形走线。厂家推荐用排线的效果会比较好,这样干扰小些,而且需要的PCB空间小。
图2 PCB小天线蛇形方案
2 软排线方案
图3中U1为RDA5800C芯片,FPC ANT为排线天线,J1为耳塞插孔。由于软排线可折叠,所以仅需在PCB上提供链接的焊盘,可以大大节约PCB面积。排线天线如图四所示。这种方法我们之前没有考虑,目前没有数据支持。后面可以补充。
图3 排线天线PCB方案
3 冲压金属片
我们在商务部的一个手机上看到采用金属片做的FM天线,矢网上测试谐振点很好,实际测试时发现没办法搜台。分析发现他们的谐振是加了谐振网络产生的,能量都被匹配网络消耗了,基本上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我们没有单独做冲压金属片的实验,借用这太手机分析在长度不够的情况下谐振点频率很高,不能搜台。
4 FPC方式
用FPC的我们也测试过一家,在87.5 Mhz-108Mhz内没有谐振,尺寸也比较大,放在手机侧面,实测效果比较差。
MTK也有推荐他们自己的FM内置天线方案,目前没有样品测试,其中有一些注意事项(见附件)供参考。
5 外加PCB小板方式
我们目前实验采用的这种方法。用一块单独的'PCB小板做天线,通过导线连接到手机FM天线馈点上。小板尺寸为24×10,35×10,35×7三种尺寸。线宽和线间距有(12mil,8mil),(6mil,4mil)等 ,总共做了13块小的板子(具体见附录PCB图)。用矢网做无源测试发现谐振点都在300 MHz以上(天线和板子底距离3mm~4mm),带宽95MHZ左右,分别为:
实际测试时搜不到台,调试发现在顶端串联150P的电容和1.6K的电阻到地搜台情况有所改善。矢网测试如下图:
串联150P的电容和1.6K的电阻到地
小板信号比较弱,自动搜台效果比较差,需要降低阈值。同时对FM本身的要求很高。 将两块小板两个串起来,虽然线长加起来有两米,但是谐振点在200多MHz(如下图),不在FM频段谐振范围内。分析可能是因为线走的太密了所以实际效果不好。
两个35101208H串联
尝试在363按键板尺寸大小的空间做FM天线仿真,没有找到可以在FM频段谐振的方案。
产品研制报告模板 篇2
一、 产品研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为主的化石能源正逐步消耗,能源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威胁人类生存的严重障碍。新能源应用正成为全球的热点。风能、太阳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丰富的两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分布广泛,循环往复可再生,不污染环境等巨大优势,是国际上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
近年来如何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一直是科学界攻关的课题。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风能为10亿KW,居世界第三位,但开发起步较晚,尤其是风电成套设备制造业严重滞后,一直被国外产品垄断,制约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先后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和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法令,国家“863”和“973”计划都将这一领域的课题放在重要位置,将开发可再生能源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离网型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在国家鼓励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号召的前提下开发研制的,对有效实现节能降排,创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是可再生能源距离人民生产生活最贴近的高科技产品。
离网型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又称分布式供能系统)是指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技术,辅以储能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自身实现发电、储能、变配电,对电网以外用户提供电能的独立系统。整个系统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储能系统和自适应控制系统组成。
公司目前推出的离网型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产品有SYF-400W、SYF-10KW、SYF-30KW三种规格。可使用的领域主要有:路灯照明、城市景观亮化。远离电网的偏远山村、哨所、海岛、海上钻井平台和轮船等。企事业机关、学校、医院等负荷相对集中的用电单位。
二、 承担研制工作单位的技术力量
企业现有技术人员42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26人,专业涵盖电气、空气动力学、太阳能光伏、机械制造、电力电子、精密仪器等,企业综合技术实力、研发能力强。公司近年来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培训、产品研发等工作。
三、 产品研制的过程
公司在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后,组织骨干力量成立了研发小组并做了具体人员分工,在对目标产品的特点经过深入的了解分析后,我们对制造方案的精心设计与反复交流、方案比较,通过反复的论证,最终确定了实施方案。在样机试制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加工、装配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经过认真、反复的调试、修改,产品最终满足设计方案,经过小批量试制试运行后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在产品的研制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制订的工艺流程、工艺规程进行研制,从备料开始严把材料关,对原材料进厂时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部件不许进厂。严格控制自制件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绝不流到下一道工序。
在研制过程中严肃过程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都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分别对各种部件进行检验合格后组装,组装后进行检验、检测。组装完成的成品送交试验室,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产品的优质品质和性能的一致性。
四、 研发小组人员及其分工
1、副总经理,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具有丰富的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及管理经验,理念先进,对产品品质一贯持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极具创新、开拓精神,在本项目的'研发中负责审定研发产品的制造、工艺设计方案、监督整个研发的进度、审批各项研制费用的支出。
2、技术部经理,高级工程师,本科,负责风力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和整个研发项目的实施。
3、技术部副经理,高级工程师,本科,负责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和太阳能及光源控制器的开发设计工作。
4、技术部副经理,高级工程师,本科,负责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验证工作。
5、技术员,工程师,本科,负责工艺设计、跟踪工艺参数落实情况。
6、技术员,工程师,本科,负责加工工艺设计、对外联络。
7、质检部经理,工程师,本科,负责样机的调试及数据采集。
五、 产品研制的进度
安排本产品的研制时间为20xx年12月至20xx年12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20xx.12.10-20xx.2.18:风力发电机工艺及结构设计;
2、20xx.2.19-20xx.3.11:风力发电机控制器的开发和试制;
3、20xx.3.12-20xx.3.26:风力发电机的试制及风洞试验、发电量测量;
4、20xx.3.27-20xx.4.5:风力发电机的改进及风洞试验、发电量测量;
5、20xx.4.6-20xx.5.15: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设计;
6、20xx.5.16-20xx.8.10:太阳能及光源控制器的开发和试制;
7、20xx.8.11-20xx.9.21:太阳能发电量的测量;
8、20xx.9.22-20xx.2.21:风光互补系统整合、试验及发电量测量;
9、20xx.2.22-20xx.4.28:小批量生产;
10、20xx.4.29-20xx.6:交付客户,并协助客户成功安装调试;
11、20xx.6-20xx.12.31:与使用客户交流沟通产品相关信息;
12、20xx.1.1-20xx.2:新产品鉴定。
六、 产品研制的经费使用和管理
项目所需经费207万元,来源为自筹资金,具体分配如下:
七、 产品研制的主要内容
1、进行详细的工艺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合理性与先进性;
2、利用CAD辅助设计技术设计风力发电机,保证风力发电机具有可靠的精度和稳定的特性;
3、利用PROTEL辅助设计技术设计风力发电机控制器和太阳能及光源控制器;
4、整合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兼容性和互补性,使其达到最佳利用率;
5、装配和调试过程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确保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八、 产品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在连续阴雨环境中如何使风光互补供电系统能连续工作:公司采用工业级芯片低功耗设计,运用单片机技术对蓄电池进行智能充、放电;根据我国内陆的风速情况,运用空气动力学和新型材料,专门设计了额定风速为7米/秒的风力发电机,微风启动,使发电效率和发电量有较大提高;合理配置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增强互补性,提高系统持续发电的稳定性。
2、自然界的风况是十分复杂的,紊流是主状态,同时,风速风向的变化频繁而又迅捷,任何机械装置都不可能瞬时响应实际风况的变化,加上长期运行导致的机械磨损会使装置的配合间隙增大。所有这些均会导致保护滞后、失效以及剧烈的震动,引发风力机飞车、过载和剧烈震动等破坏性结果。为达到风力机处于过功率状态下能有效地减小风力机吸收风能,使风力机不致超速运行:公司采用了失速型叶片设计,防止了风力发电机出现飞车失控的情况发生.在系统容量配置上,充分考虑便携的集成化要求的前提下,使系统的供电量达到最大。风力发电机组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压铸铝一体化成型结构,把风机的重量降到最低,而且造型优美。叶片采用玻璃纤维加尼龙混合,热压铸成型技术,不仅保证了叶片的一致性,而且在保持叶片足够强度的前提下,有较好的柔性和变形、曲复强度。发电机采用了钕铁硼永磁电机,并按B级绝缘和IP55的防护级等级制造,设计上留有足够的过载余量,使整个风力发电机系列的可靠性大大提高。由于摆脱了机械限速结构的限制,外观设计上采用了整体压铸铝结构,在充分考虑风机的气动特性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外形的美观效果,同时兼顾了风机现场安装操作简单的要求。
九、 新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工艺
1技术路线
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效率很高,但它不是只由一个发电机头组成的,而是一个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小系统:风力发电机+充电器+数字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成。每一部分都很重要,各部分功能为: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通过机头转为电能;尾翼使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
产品研制报告模板 篇3
一、 产品研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造船技术的不断升级,造船吨位的不断加大,国内外造船模式趋向于大分段建造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缩短船坞(船台)的使用周期,提高船坞(船台)的利用率,即分段在船体车间预制,通过平移设备(如重型平板车等),将经过涂装处理后的分段移至船坞(船台)侧的分段堆场,然后再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分段吊运至船坞(船台)中,进行船体总装焊接。
在我国的造船厂中,船坞(船台)侧配置的起重设备常见的是门座起重机和三百吨级造船门式起重机。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船舶工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强,大力推动船舶产业的快速发展,所建船舶的吨位不断增大,而作为提高造船效率的重要设备——大型造船门式起重机的需求将迅速增长。我公司研制的ME600T造船门式起重机是一种大起重量、大跨度、多功能、高效率的.门式起重机械。它专用于船坞或船台进行大型船体分段运输、对接及翻身作业。
大型造船门式起重机大多钢结构较大,制造投资高,国内外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不多,目前单台建造费用已超过千万元。因此,本项目ME600T造船门式起重机,一方面,通过数字化合理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在主梁设计上采用先进的变截面结构,在材料选取上采用高强度结构钢板为结构件材料,在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有效的减轻整机自重,节约耗材、降低能耗、节省成本。其次,运用先进的基于数字化的协同制造技术及专有的制作工艺,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制作周期,提高企业资金的回报效率,同时也带动了下游产业链的运作速度。
再次,于智能化控制技术及安全性能方面,本项目产品在对已有的3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同时,在上纠偏系统、起升辅助装置、防倾覆检测技术、故障报警及事故事后分析处理等技术上改进创新,正在组织申报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因此,本项目ME600T造船门式起重机的研发,在推动造船业发展的同时,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 产品的知识产权及研发资金投入情况:
1、产品知识产权状况
2、项目经费及来源情况(经费单位:万元)
三、 产品研制的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1、技术路线:
(1)对产品整机的结构优化设计,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结构优化方法相结合,以轻量化、动特性为主要目标对主梁、刚性腿、柔腿等大型结构件进行结构修正和优化设计,根据优化分析结果,改进产品结构,对改进后的产品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结构
对比分析。在并此基础上,应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进行系列设计。
(2)研究产品非均匀载荷工况、非有利气候条件工况;分析部件之间连接形式、结构特点、结合面等特性;通过动态试验,获得一些重要结合面(如导轨副)特征参数,并且把这些参数应用于后面的部件和整机建模,以确保建模精度。
(3)对关键结构件进行新型材料的选择、试验并研发优越的制造工艺及工装工具,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4)研发创新设计产品的控制系统,提高产品工作效率。
(5)开发产品的智能化系统,提高产品性能,确保产品安全性。
(6)传化已有科技成果,坚持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外购为辅的原则。
2、工艺流程:
四、 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主要技术指标 :
起升能力(均指吊钩下起重量)
上小车起重量 2×160t
下小车起重量 300t/20t
翻身起重量320t(允许载荷差60t)
抬吊起重量600t(且上下小车距离不小于10米)
维修吊起重量 5t
起升速度:满载时 0.5~5m/min(变频调速);
轻载时10m/min 小车运行速度:1.2~25 m/min(变频调速)
大车行走速度:1.7~30m/min(变频调速)
最大轮压:400kN
起重机工作级别: A5
起重机利用等级: U5
起重机载荷状态: Q2
2、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1)基于协同的千吨级造船门式起重机数字化设计
本项目ME600T造船门式起重机,一方面起重量大、跨度大、提升高度高,还要实现提升对象平移、升降、翻身的功能要求高,另一方面设备安装在室外露天场地,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强风、雷雨等的影响,设计过程中包括了结构、材料、工艺性、强度、控制等多个方面,传统设计方面已经无法从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保证,具有现代设计方法的协同设计,在保证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能够大
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基于协同的千吨级造船门式起重机数字化设计,可在三维数字结构设计与建模的同时,对整体、主梁、刚性腿、柔性腿、行走机构以及提升机构分别进行运动仿真,有限元分析,工艺技术研究与制造准备以及行走提升系统的控制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企业的资金回报效率,同时也带动了下游产业链的运作速度。
(2)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制造技术以及关键制造工艺与装备的研究
本项目ME600T造船门式起重机的结构重量大约占整机自重的75%,一方面合理确定结构形式,通过有限元方法,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选择适当的结构参数,在结构的箱型截面的翼缘板及腹板在长度和高度方向上采用不同厚度的板材,对于减轻结构自重具有明显的效果,在节省了材料消耗的同时节约了能耗;另一方面根据三维数字化结构设计图,通过图样的自动拼合,进行合理的数字化排样下料,可大大减少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本项目ME600T造船门式起重机的制造过程中,焊接加工占到了75%以上的工作量,如何保证其质量,必须要从工艺、工装上入手。在公司已有的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对主梁、刚性腿等设计专用焊接工装,从而保证在焊接过程中,对厚板焊接区域的预热效果、焊后保温,并进行探伤,确保产品质量。
(3)关键结构件的设计、材料选用及其制造技术
主梁、刚性腿、柔性腿、行走系统以及提升机构是造船门式起重机中的关键件,其结构材料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要保证结构强度,同时还必须满足焊接等工艺要求。本项目产品选用焊接性能好的高强。
产品研制报告模板 篇4
回顾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这大半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
◆工作量:作为公司一名研发技术人员,我现在的本职工作是,对来料新品进行初步测试,主要元器件的样品承认,新机种样机的制作和测试以及测试报告的整理,有效积极地配合研发工程师的.工作,对其项目资料进行交接和整理,对于样机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应对调试,指导新技术人员作业等。
◆工作质量:通过这大半年的锻炼,我现在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和流程,对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也能够很好地考虑和分析,设计的样品质量也较以前有所提高。比方说,新样品的来料承认更及时更详细更快捷,在规定的时限内能很好地完成作业,对于项目工程师所分配的任务能有效积极地给予配合,减轻了工程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项目开发的进度,从另一方面也充实了自己的大脑。
◆工作技能:在研发中心的日常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样品的承认认证、样机的测试调试,对主要元器件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对示波器、负载机、安规测试仪、数字电桥等测试仪器能够更熟练地进行操作。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难题,虽然有些问题还不明朗。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因为知识的海洋是多么地宽广!
◆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责任心可以养德,责任心更可以树德。我会努力做到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树立爱岗有责、忠于职守的责任感,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为干好本职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本职工作干得最好!
◆团队精神:作为公司的一名优秀员工,我会树立起团队协作的意识,及时与同事进行有效积极地沟通,有问题及时向他们请教,与他们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沟通能力:沟通是合作的开始,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一个沟通良好、协调一致的团队。没有沟通就没有效率。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ibm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曾经理说过:沟通能力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专业能力很强,但沟通能力不行,我们公司也不会要这样的人。身为研发中心的一份子,我会虚心接受领导在工作上的指导和意见建议,及时与领导沟通,有问题及时向同事请教,积极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调高自己!
当然,工作中有时也存在问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弥补这些不足,努力地提高我的专业技能,完善我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产品开发岗位职责:
1.研发新产品,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为市场供应所需产品。
2.维护在产产品,按计划要求进行产品升级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
3.控制产品生产质量,对生产环节进行全方位跟踪并对成品进行质检,提供质量合格产品。
4.寻找长期合作供应商,适当储备合格供应商,跟踪订单生产周期,保证及时完成订单生产任务
5.搜集市场情报,调研同行业、竞争对手、公司产品、原材料等的各项情报资料,提供产品研发解决方案。
6.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
产品研制报告模板 篇5
转眼20xx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公司在各方面都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与此同时,技术开发部始终把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安全质量第一放在首位,现将研发部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研发部这一年来主要进行了以下开发设计工作:
1、家具厂:美国HDC、美国CRI、美国S.H、美国CD、加拿大TINA等国外样品单的图纸设计、料单及模板大理石的设计;对有试摔要求的客户产品进行试摔设计;“牡丹系列”家具的开发设计。
2、发泡厂:乔治、菲利浦、科威特穆吉德、美国卡纳设计公司、加拿大温迪、美国梦菲、 科威特阿里、西班牙AL公司的产品图纸设计打印及包装设计。
3、木框厂:美国HL、美国PCL、LRT公司、以色列TAL、美国CRI、美国GR公司和总公司的样品单的图纸设计;新开发设计的十几款刀具及相对应花模,利用公司刀具房中的刀具和花模结合现有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条有效搭配整合,进行颜色上的创新;对有特殊包装要求的客户进行产品试摔包装设计。
4、物控人员:对各生产订单所需的材料的计划与请购,严格把握,仓库有的坚决不再请购。本着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旗航软件的入录与产品询价报价。
二、技术支持、质量改进与可靠性提升
研发部在做好新产品研发工作的`同时,坚持做好各厂部生产开发(产前样)、品管部质量检验、国内市场部的产品开发、产品售后服务的技术支持工作,不断完善和丰富技术支持的资料和内容,从生产工艺流程到产品组装说明书等六个表单的编写与修改,都做了一定的工作。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技术培训,协助家具生产对美国蒂彼的客户的特殊包装要求,进行六面MDF板牢固包装,便于运输过程中的中转和装卸。解决了美国HDC客户FU8031-2花台的安全性问题。
三、存在的不足
1、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虽在加强,但还欠缺沟通。在20xx年的工作中,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能保证产品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2、技术研发中心人员的缺乏。一方面要招聘新的技术研发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客户直接的信息与技术沟通。
3、研发新产品的同时,严把老产品的品质关,稳定现有产品的市场。不要一味地追求新产品而失去了老产品的市场优势。针对国内市场,进行产品研发。
四、20xx年工作计划
1、进行市场调研,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对客户产品的了解,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加强和客户的沟通与合作,开发使用性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加速公司发展。
2、根据研发的新产品,不断完善产品技术资料。编制相关的工艺文件和技术文件。改进完善设备,不断提高生产能力。
3、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各项质量方针政策,落实部门人员责任制,提高工作质量,搞好生产现场及各部门的技术支持,主动研究改进现有产品,确保生产,减少失误几率。
4、加强对部门新老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各项技能。